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本文分析了胃肠道问质瘤发生于胃8例,小肠3例,升结肠1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生长方式以腔内生长者1例。腔外生长者7例,跨壁生长者4例,平扫:肿瘤成密度均匀者5例,密度不均者6例,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者4例,不均匀强化者8例。良性者7例,恶性者5例。结论:胃肠问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胃肠间质瘤的定位准确对肿瘤的良、恶性的判断很有价值。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的CT表现临床资料。结果30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24例;发生于胃14例;小肠8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系膜5例。CT表现为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查阅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分析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此来评价CT的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学资料,总结其CT表现特征。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平常的胃肠道病变的症状基本类似。以腹痛、腹部不适及中上腹不适伴黑便为主,占70%。20例GISTs 60%发生于胃部;65%良性;肿瘤形态各异,16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肿瘤直径<5 cm 13例,直径5~10 cm 2例,>10 cm 1例;4例呈不规则形。以腔内生长为主,有13例(65%);腔内伴部分腔外生长6例(30%),单纯的腔外生长比较少见。CT定位的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吻合度达95%(19/20),对20例患者均行手术后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所有患者的CD117结果显示为阳性,17例CD34结果显示为阳性。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良恶性肿瘤病变结果显示有差异,CT检查对于GISTs良恶性的判断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仍需要借助病理学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住本院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得出结论:CT是一种方便、迅速的诊断手段,并且患者很容易接受;其对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预测良恶性和估计预后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结果 发生部位 :胃 14例 ,空肠 7例 ,回肠 5例 ,直肠 3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 :肿瘤呈均匀等密度 17例 ,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或低密度 12例。增强扫描 :病灶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13例 ;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其中可见小囊状改变 6例 ;病灶中央大片状坏死 ,周边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3例。2 9例中 13例病灶直径小于 5cm ,边界清楚 ;16例恶性病灶多大于 5cm ,边界清楚 ,其中伴囊状坏死出血 2例。结论 CT检查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准确 ,对良恶性亦很有诊断价值 ,但无明显特异性表现 ,确诊有赖于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8例良性,7例交界恶性,3例恶性,2例发生肝转移。12例位于胃,7例位于小肠,1例位于结肠。间质瘤大小为2cm~18cm;8例形态不规则,12例为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6例为混合性生长,境界不清,3例为腔内生长,11例为腔外生长。肿瘤密度均匀、不均匀,轻-重度强化,1例见钙化。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该组病例中肿瘤位于胃12例、十二指肠6例、空肠3例、回肠1例、结直肠2例、肠系膜1例、腹膜后2例。按危险性分级,极低度1例,低度6例,中度9例,高度11例。极低度及低度GIST直径〈5cm,边界清楚,大多密度均匀,强化均匀,中高度GIST直径〉5cm,大多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可有钙化、出血、囊变,强化明显。结论:64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肝转移瘤的CT表现 ,提高肝转移瘤的CT诊断认识。方法 对 32例肝转移瘤患者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大多数肝转移瘤患者的CT表现为肝内单发、多发或弥漫性圆形、椭圆形的低密度影 ,增强后动脉期无明显变化 ,门静脉期为周边强化 ,延期扫描为低密度。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 ,并结合临床肿瘤病史对诊断肝转移瘤是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胃间质瘤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小肠间质瘤9例,直肠间质瘤1例。病理诊断2例为恶性间质瘤并有腹腔广泛转移,其余18例局限性间质瘤按Miettinen分级为低危5例,中危4例,高危9例。本组均行手术局部切除治疗,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腹部伤口裂开1例。结论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定位有重要作用,胃肠道间质瘤的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外科手术仍然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唯一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影响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查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例GIST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病灶均分布于胃,一例良性,一例潜在恶性,二例恶性。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腹痛、消化道出血及恶液质,主要CT表现是外生性为主的肿块,肿块易坏死,增强扫描见中等程度的强化。肿块边界多清楚,可以出现淋巴结转移,易发生肝内转移。结论:GIS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其定位、定性的判断、随诊治疗有比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对58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GIST发病中位年龄为51岁,男女比例为1.2:1。GIST好发于胃、小肠,主要临床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CT、B超、一般内镜、超声内镜对GIST的诊断.率分别为40.9%、20.O%、13.5%和53.3%,一般内镜与超声内镜对GIST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8.3%和77.6%。结论GIST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CT及超声内镜能提高该病诊断率,确诊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胃10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3例,回肠5例,小肠系膜2例.22例GIST中,良性占7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清楚,密度多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恶性GIST有15例,其中9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多不清楚,密度不均匀,边缘有分叶,强化不均匀,6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结论:CT对GIS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析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1]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0.6岁,男女比为1.5∶1,部位以胃最多见。病理诊断GIST良性19例,交界性13例,恶性16例。48例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结论:GIST的诊断有赖于纤维光镜及钡剂肠道造影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本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与病理的病例分析,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以及病理特征加以分析。方法对26例病例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治疗。通过运用回顾型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检查、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病于37岁到75岁之间,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55岁左右。主要病发在胃(42.3%,11/26)和小肠(36.5%,9/26),结直肠的病发率较少(21.2%,5/26);其中良性有9例,潜在恶性的2例,恶性15例。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CD34、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21例(81%)、12例(46%)和7例(27%),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良、恶性不相关(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与肿瘤的大小有关,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较高,没有性别限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收治诊疗的24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4例GIS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7.8岁。发病部位:胃12例(50%),回肠4例(16.7%),空肠6例(25%),十二指肠、结肠各1例(8.3%)。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能确诊。24例全部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良性18例(75%),恶性6例(25%)。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术后随访:良性GIST18例,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14例无局部复发、转移;2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6例,平均随访26个月,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肝肺转移,1例死亡。结论: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目前间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应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宗炜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134-13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GIST 3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胃间质瘤26例(68.42%),小肠间质瘤10例(26.32%),直肠间质瘤2例(5.26%)。良性13例(34.21%),潜在恶性4例(10.53%),低度恶性12例(31.58%),恶性9例(23.68%)。3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肿块完全切除33例,有转移5例。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经对症处理后治愈。1例胃窦部恶性间质瘤术后3月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残胃,手术经过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至今全部病人均存活。结论:GTST起病隐蔽,具有潜在恶性,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GIST复发、转移及不能切除的病人,选用药物伊马替尼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8例GIST的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于胃30例,小肠12例,结肠4例,直肠2例,根据核分裂象及肿瘤大小分为良性5例,交界性或低度恶性31例,恶性12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43例,CD34阳性34例,SMA阳性13例,S-100阳性4例,Desmin阳性5例。结论GIST是一种富于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GIST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方法:45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检查及生物学分型,同时免疫组化染色CD117、CD34、SMA和S-100。结果:45例GIST中,年龄15-79岁,平均53岁。发生于胃的25例,小肠14例,结肠5例,食道1例。良性10例,交界性15例,恶性20例。细胞梭形或上皮样形或者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CD117、CD34、SMA和S-100阳性率分别是91.1%、80%、35.6%和28.9%,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危险性无关。结论:GIST主要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胃和小肠,CD117和CD34联合应用提高其诊断率,免疫表型与危险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指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弥漫状排列,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蛋白(CD117)、巢蛋白(nestin)以及功能未知蛋白(DOG1),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8例手术切除的GIST患者标本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GIST最常发生于小肠,占55.6%(10/18);其次为胃,占27.8%(5/18);直肠,占11.1%(2/18);结肠,占5.6%(1/18)。肿瘤最小0.6cm×0.5cm×0.4cm,最大25cm×14cm×12cm。梭形细胞为主14例,上皮样细胞为主3例,混合细胞(兼有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特征)1例。本组GIST的CD34阳性率88.9%(16/18),CD117阳性率94.4%(17/18),SMA灶性阳性率16.7%(3/18),S-100均阴性,Desmin均阴性。18例GIST患者中,良性5例,交界性9例,恶性4例。结论:免疫组化联合使用,包括CD117和CD34在内的一组抗体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GIST的诊断率。但在GIST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