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并认真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及时处理,认为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10例需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使用肠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周期以及住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简称LH)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简称EEN)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5月~2020年3月间来院治疗的68例LH手术患者.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35例予以EEN干预,B组33例予以肠外营养.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干预前两组的营养指标未见差异(P>0.05).干预后,A组的营养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8例危重病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49例,给与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PN)49例,给与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每位患者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臂肌围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早期给与肠内营养或尽早由肠外过渡到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食道癌术后因禁食时间长,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供人体全部营养素,补充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有效地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科对食管癌病人97例行食道癌根治术,术后均予以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早期营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成贵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2,(1):38-39
目的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进行延迟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观察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蛋白(TP)与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耐受性的相关评估与管理的具体方案.方法 积极地去查阅参考与此相关的各种比较权威的文献与论著,合理地制订相对适宜与合理的肠内营养的相关方案初稿.结果 进一步的总结与概述重症患者有关早期肠内耐受性的评估与管理的相关方案.结论专家的意见协调程度相对较好,并且比较权威,能够有效地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过程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法分成观察组(n=36)以及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将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方式,但分别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内营养,对比两组间患者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以及住院... 相似文献
9.
朱亚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18):48-49
目的:对比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的的效果。方法:观察胃大部切除术患者134例,随机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早期营养组和延迟营养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1周天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直接胆红素(BD),间接胆红素(IB),总胆红素(TB)。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延迟肠内营养组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早期肠内营养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延迟肠内营养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更能符合胃肠道生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择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早期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回顾一年中住ICU〉10天的213例病人资料,分析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合理喂养时机,一一观测其开始的时间、到达目标营养点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8813%的危重病人可早期给予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投放的时机、达到营养目标点的时间与投放的速度、以及量的控制、处理并发症的手段有关。结论: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可早期应用,并达到满意效果,有可能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50例胃癌患者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就诊单双日分成A 组与B 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治疗,术后予以A 组早期PN(肠外营养)支持,B 组展开早期EN 支持,并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在早期EN 支持下B 组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情...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是经过胃肠道采用口服或鼻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在临床上已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危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危重症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安全性管理:应用护理程序,建立流程清单,做好心理护理,确保肠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掌握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只要胃肠功能允许,应尽量采用胃肠营养.肠内营养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原则是严格控制应用适应症,精确计算营养支持的量、速度、温度和持续时间,合理选择营养支持的途径.同时做好管饲护理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在使用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交接班,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高质量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数据库抽取的临汾市区尚存活食管癌病例共366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应用QLQ--C30量表进行分析。结果:在年龄、性别、家庭收入方面、文化程度、负担形式等指标上,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主要为人口社会学特征因素,医护人员不但要重视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而且要加强患者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43例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43例患者使用的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患者低蛋白血症、是否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病人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低蛋白血症,降低肠内营养病人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监测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血清钾、钠、氯、甘油三酯、胆固醇情况.结果 患者营养支持后ALb、LY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脑卒中患者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加快分解代谢向合成代谢的转变,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43例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43例患者使用的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患者低蛋白血症、是否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病人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低蛋白血症,降低肠内营养病人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要素饮食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4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要素饮食肠内营养;对照组40例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鼻饲喂养牛奶、粥汤、菜汤等饮食。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早期要素饮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早期要素饮食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其预后。关健词:脑卒中要素饮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时,术中留置鼻肠管(NJT)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2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患者肛门排气后,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利。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9天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及营养指标,注意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术中均能经常规操作置入NJT,未发生因导管留置而引起的任何并发症,术后个别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全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均较术前增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吻合口和切口的愈合,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霞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8):123-123
目的:分析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肠内营养前的评估、营养液的配置、营养液的输注、空肠管的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营养功能指标。结果: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后,患者总蛋白、肝功能及体重等指标明显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的应用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13):104-105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对肝胆患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体会,指导临床治疗和恢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名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0名,肝胆外科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40名,肝胆外科术后行常规肠内营养。术后随访1月-2月,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预后营养指数(PNI)等功能指标,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术后ALB,PA及PN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产生较好效果,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应当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应注意早期肠内营养的经验及术后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