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发现,哮喘是一种气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气道的高反应性(BHR)是哮喘的主要特征,而气道炎症是BHR的主要病理基础。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在救治重症哮喘时意义重大。但对于激素的用量争论不一,本文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重症哮...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时,具备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共同特征,为鉴别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与COPD患者以利诊治。本文对96例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37例COPD患者进行气道反应性及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等测定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组小气道气流受阻明显较COPD组严重(P<0001),且气道阻力明显增高(P<0001)。气道反应性测定中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组100%显示气道高反应性(BHR),而COPD组仅为135%,COPD组BHR阳性者所需激发剂(乙酰甲胆碱)浓度为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的718倍,且两者间较少重叠交叉。结论:气道反应性测定较其它肺功能检查对鉴别两者敏感性更佳。并对上述差异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如何分期?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  相似文献   

4.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临床医生》1999,27(6):24-27
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可逆性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目前的研究认为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本文从哮喘的发病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对肺的功能性活动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作者测定了正常人和哮喘缓解期病人的气道反应性及血浆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血栓素B2(TXB2)和白三烯C4(LTC4)的含量。结果发现:哮喘组反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血浆PCF2α、TXB2和LTC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哮喘组气道反应阈值与血浆PGF2α、TXB  相似文献   

7.
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哮喘气道重建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哮喘是以伴随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为主并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哮喘是通过CD4+Th2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因子与化学增活素的产生,引起白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等聚集,并对气道结构细胞产生相应的作用而导致气道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而?..  相似文献   

8.
气道上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85-348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在环境激发因子的作用下,气道上皮细胞是首先受累的细胞,气道上皮损伤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2].气道上皮细胞已成为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的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为哮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但近年来关于其发病机制的新理论一气道炎症学说,已被国内外广大学者所接受。该学说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由嗜酸细胞(起关键作用)、肥大细胞(起始动作用)和淋巴细胞(起调节作用,尤其是Th2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症状。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基础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慢性气道炎症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痉挛狭窄而发病。哮喘病治疗的重点已由过去的解痉平喘治疗转变为抗炎治疗。如何阻断炎性介质的形成和拮抗其炎症效应、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方法。已有研究发现白三烯  相似文献   

11.
炎性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BA)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MC)、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参与的,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而这些炎性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移行、聚集、浸润、活化与其自身分泌的细胞因子(CK)息息相关,细胞-细胞、细胞-因子、因子-因子相互促进和制约,构成了  相似文献   

12.
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钧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7):573-575
近年来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新近研究认为 ,肺部炎症反应的特点是 :被激活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增加 ,而这些聚集和激活的细胞受到抗原激活的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调控 ;这些细胞在炎症位点聚集以后 ,释放介质和多种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反应产生的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哮喘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T细胞被认为是哮喘发病机制中关键的枢纽环节。CD4 T细胞能促进B细胞、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协调…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1〕。这种区别于一般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为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可引起气道缩窄,出现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的本质是慢性变应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发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既往以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为主的原则已被摒弃,预防、治疗气道炎症是治疗的首要措施,药物疗法仍是治疗哮喘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最有效地控制气道炎症,是哮喘长期治疗的一线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单纯吸入激素或吸入激素联合长效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可使大多数哮喘患者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疾病,涉及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因此,目前治疗哮喘应从改善炎症及扩张支气管两方面进行,本文采用联合雾化吸入方法,普米克、博利康尼令舒治疗哮喘急性发作42例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哮喘防治会议(GINA)和中国哮喘防治指南推荐对中重度持续性哮喘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是新型ICS和LABA的复方制剂,它针对哮喘的发病机制具有抗炎和解痉的双重功效,能快速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主要以气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气道高反应性(airwayhyperrespo—siveness,AHR)和不可逆性气道重塑(airwaytemod—elling)为主要特点。气道重塑是气道反复炎症损害与修复的结果.是造成哮喘患者不可逆气道阻塞的病理基础。是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及炎性递质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为目前治疗哮喘最常用的药物,雾化吸入可使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迅速起效而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葛兰素史克公司)治疗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控制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狭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是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近几年我院加强了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了自我护理,能有效地控制气道的高反应性,保持了最佳的生活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罗献 《临床荟萃》2004,19(10):568-569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主要是介导细胞聚集,特别是嗜酸粒细胞的聚集和跨内皮转移至炎症部位,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而致气道高反应性。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一种前炎因子通过调节内皮上的黏附因子,介导炎性细胞的趋化、黏附,参与哮喘的慢性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订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及我国于1997年在第二届全国哮喘会议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定义为: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这些症状通常与广泛多变的气流受限有关。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该定义特别强调哮喘的本质是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