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重阳 《医学综述》2010,16(14):2188-2192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下肢血管并发症等多种常见疾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之一,有较高的致残性,主要表现为下肢动脉狭窄和(或)闭塞。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切割球囊成形术、冷冻球囊成形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等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起到了延缓截肢时间、降低截肢高度的效果。现对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在下肢缺血性疾病诊治上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重症下肢缺血的血管腔内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重症下肢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2006年5月采用血管腔内治疗重症下肢缺血24例共29条肢体,主要临床症状均为静息痛,其中合并溃疡或肢端坏疽12例(50%)。本组29条肢体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其中有4条肢体行单纯球囊扩张,4条肢体术中同时行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联合膝下胭胫动脉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21条肢体行支架植入。结果股胭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为100%,膝下动脉球囊扩张成功率为88%,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静息痛消失,溃疡愈合。围手术期膝下截肢1例,截肢率为3.4%。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重症下肢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致坏疽的护理。方法:对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致坏疽的起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合理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等处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加强护理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致坏疽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发病因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累及膝下动脉,为多节段弥漫性病变,病情严重,重症下肢缺血的发病率和截肢率均较高[1].膝下动脉的再通对糖尿病性重症肢体缺血具有非常关键的治疗作用.现就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肢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死。ASO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治疗效果欠佳。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因粥样硬化性病变引起的慢性闭塞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下肢的大、中型动脉。Ⅲ期一级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系该病的严重阶段,肢体出现坏死,但坏死范围未过跖趾关节;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则截肢率明显增加。故此阶段的治疗颇为关键,笔者1993~19...  相似文献   

7.
李兴  俞恒锡 《北京医学》2012,34(2):131-13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由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下肢的局部表现。好发于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大中型动脉。患肢表现为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营养障碍、趾端及足部发生溃疡或坏疽。目前,下肢ASO的发病率逐年升高,6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约有10%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在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20%[1]。  相似文献   

8.
报告重症肢体动脉闭塞性坏疽(Ⅲ期二级)21例,共22肢。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5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4例,动脉栓塞1例,外伤性动脉闭塞1例。我们改变小腿上1/3以上截肢的常规处理方法,采用基础通血治疗后作姑息性跖跗关节离断或跖骨截足术,均获成功。减轻了病人的致残程度和心理压力,从而为缺血性足趾坏疽保肢治疗提供可能性和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致下肢慢性缺血的系统治疗及效果。方法:1999年8月~2007年4月收治动脉硬化闭寒症致慢性下肢缺血患者310例。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经典的旁路手术、腔内治疗及干细胞移植术。结果:围手术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7.3%,平均随访34,4个月,有28例患者(32条下肢)截肢,其余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坏死组织愈合,11例患者有效降低截肢平面。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2.8%,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30天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持续改善者50例,症状改善维持维持6个月以上的有48例,1年以上的有28例。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通过依序选择药物治疗、腔内治疗及旁路手术等系统方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致下肢慢性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在国外和国内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病均逐年上升.血管外科的诊治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更新,使得周围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与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3例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病人的血浆内皮素水平(ET-1),并与正常人比较。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ASO)28例,间歇性跛行15例,肢(趾)端坏疽1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35例,间歇性跛行16例,肢(趾)端坏疽19例。结果:TAO肢(趾)端坏疽者血浆ET-1水平  明显高于间歇性跛行者;ASO肢(趾)端坏疽者ET-1也明显高于间歇性跛行者。且TAO的间歇性跛行和肢(趾)端坏疽分别高于对应的ASO组,所有结果均比正常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01)。结论:血浆内皮素水平与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ce,ASO)下肢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96年11月-2001年12月26例ASO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动脉重建术12例次,截肢4例次,药物保守治疗10例。结果:26例病人中死亡2例(7.7%),截肢4例(15.4%),术后随访平均2.6年(3个月-5年)。转流术后人造血管发生栓塞3例(25%),通畅率9例(75%),肢体供血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ASO救肢的关键,动脉重建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置管溶栓术重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的下肢血供并降低截肢平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10 月-2016 年6 月该中心收治的36 例拟截肢TAO患者(36 条患肢),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置管溶栓术治疗。结果干细胞移植4 周后27 例患者下肢疼痛、冷感评分、皮温及踝肱指数(ABI)均优于移植前(p <0.05),肢体溃疡、坏死处得到控制,呈干性坏疽;9 例患者无明显好转行截肢手术,移植前9 例截肢患者拟截肢平面:大腿下段2 例,膝关节4 例,小腿中上段3 例;实际截肢平面:膝关节4 例,小腿中上段2 例,小腿中段3 例。截肢率25%(9/36),降低截肢率75%,降低截肢平面率77.8%(7/9)。术后3 个月36 例患者行下肢DSA 检查,均形成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27 例保肢患者坏死范围局限,且呈干性坏疽;9 例截肢患者截肢处已愈合。36 例患者随访6~20 个月(平均12.2 个月)病情平稳;其中3 例保肢患者移植6 个月后因患肢疼痛、溃疡坏死加重,再次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3 个月患肢症状好转。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置管溶栓术治疗TAO 患者可促进新生侧支血管形成并降低截肢平面。  相似文献   

14.
X D Zhao  X Jin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2):729-31, 709
Two hundred cases of necrosis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199 males, 1 females; age 17 approximately 63 years) were observed. The illness course averaged more than 5 years. Focuses of upper limbs were 6 cases and those of lower limbs 194 cases. 98 cases and 102 cases suffered from ulcer and gangrene respectively. 100 cases belonged to the first degree, 62 cases to the second degree, 38 cases to the third degree of III stage. 171 cases were tre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M except 3 cases which were actively discharged and 26 cases which were to be given amputation. Results: 90 cases within 171 cases were cured, 52 case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7 cases improved, 5 cases ineffective and 17 cases to be given amputation. The writers regard three principles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treatment of necrosis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by the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M. (1) The main importance was to improve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2) Controlling infection was the key point, effective antibiotics and hormone should be added besides these herbal medicines for clearing away heat and toxic materials. (3) General protecting therapy, performing various local operations on right period on the basis of improvement of blood circulation of the involved limbs, the wound could heal successfully. The writers suggest that the amputation should not be given above the level of the main artery obliterans.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周围动脉栓塞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周围动脉栓塞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1990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117例149次动脉栓塞的分布情况,以及因栓塞所致的死亡率和截肢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栓塞的部位,肢体缺血时间,缺血的程度和范围,手术的方式和手术后的抗凝治疗,是否伴有动脉硬化,是否反复发作等因素对截肢的影响.结果:117例149次急性周围动脉栓塞以下肢发生的频率最高,约占87%,内脏动脉栓塞约占2%,上肢约占10%.全组病例死亡率为11.9%.截肢率为7.8%,肢体救治率92.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肢体的缺血程度和范围回归系数为3.3412(P<0.05),说明缺血的程度愈重,截肢的可能性愈大;及时治疗的回归系数为-4.0165(P<0.05),可降低截肢率.结论:潜在的心脏疾病和栓塞重要脏器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单纯的导管取栓术和抗凝治疗是急性动脉栓塞的主要措施.肢体的缺血程度和范围以及栓塞后的及时处理决定肢体动脉栓塞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发病情况及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管外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22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上根据疾病缓急、病变部位及特点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股、腘动脉切开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股、腘动脉顺行置管溶栓术,病变段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取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行动脉旁路移植术,截肢术,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式手术等。 结果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共8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48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39例,经治疗有效79例(90.8%),无效8例(9.2%),截肢7例(8.0%),死亡1例(1.2%);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共14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5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6例,经治疗有效127例(90.1%),无效14例(9.9%),截肢12例(8.5%),死亡2例(1.4%)。 结论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若治疗不及时致残、致死率较高,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为了降低致残、致死率,应根据疾病缓急、病变部位及特点结合患者自身状况综合考虑选择药物、腔内成形、开放手术或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肢体行静脉动脉化手术,严密观察手术前后肢体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术后患肢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长期随访5月至8年,平均3.5±0.5年,转流静脉通畅,患肢血运均良好,2例行截肢手术。结论:静脉动脉化手术可以改善肢体远端血供,是治疗下肢动脉广泛闭塞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性肢体坏疽截肢手术平面的选择.②方法对42例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下肢干性坏疽病人的截肢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此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经统计学处理后筛选患肢静息痛部位、坏疽部位、小腿营养性改变、动脉闭塞部位、患肢抬高及下垂试验等5项作为评价指标并制定评分标准.③结果本组病人经以上标准评分,7分者4例,6分者5例,5分者8例,4分者12例,4分以下者13例.1~4分组和5~7分组在截肢平面选择上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x2=18.49,P<0.01).④结论动脉硬化闭塞性肢体坏疽病人评分≥5分者宜行股部中下1/3截肢术,评分<5分者宜行小腿中下1/3截肢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体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 7例中 3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例为闭塞性动脉硬化。 7例均采用经皮动脉穿刺插管行腹主动脉、双下肢动脉造影 ,明确动脉闭塞的具体部位及其长度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果 :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 ,分别行股浅静脉动脉化及胫腓干静脉动脉化 ;4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 ,分别行右腋动脉 -股动脉间旁路搭桥、髂外动脉 -股深动脉间旁路搭桥、髂总 -股深、股深 -月国动脉间旁路搭桥。经随访 ,7例患者术后至今状况良好。结论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大多为节段性 ,股深动脉大多通畅 ,故手术以动脉旁路搭桥转流较为合适。如闭塞范围广 ,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手术则以静脉动脉化或其他适当的治疗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