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是辅助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作用在膝关节附属结构中最为重要[1],但其在运动及外伤过程中也最易受损断裂且自行修复能力极差[2]。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ACL损伤是较为常见而又严重的运动性损伤。损伤后可以产生明显的膝关节前向不稳,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随之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害,导致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早期发生。关节镜下ACL重建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并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回顾2000年8月~2005年4月在关节镜用骨髌腱骨重建19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镜监控下自体骨-髌韧带-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较常见.传统的手术方法如半腱肌、阔筋膜张肌等重建ACL效果不佳,固定时间长达4~6周,去外固定后仍需用手杖助行4个月,如果术后保护时间不足,可使重建韧带渐渐松驰.1997年4月~1999年7月,我们在关节镜监控下行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BPB)治疗ACL损伤5例,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胡秋芳  李民  杨高 《河北医药》2012,34(18):2866-2867
关节镜对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有人将关节镜技术与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并称为20世纪骨科领域的三大重要进展.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的稳定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越早期的重建不仅可以恢复关节原有的应力强度,还可以防止关节软骨、半月板的继发性损伤.因此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和运动创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在移植替代物的选择、隧道定位对移植物的影响、移植物的机械固定和骨腱间的生物学固定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交叉韧带术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广大患者的青睐.我院自2008 年以来共开展病例44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193-19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共102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在膝关节镜下采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镜下采取自体胭绳肌腱重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比值、跳跃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和自体胭绳肌腱重建术修复交叉韧带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自体胭绳肌腱重建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解剖特点诊断方法,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01月至2013年04月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2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按不同移植材料分为两组:自体骨-髌韧带-骨组(A组)32例;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组(B组)30例。术后定期随访2年,对Wemer髌股痛评分、肌力恢复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Lysholm评分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62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2年两组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Lysholm膝关节评分、髌股痛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前交叉韧带解剖结构复杂,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疗效与移植材料的种类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常见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8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纳Endobutton悬吊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纳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膝...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枫  尹培荣 《贵州医药》2006,30(2):178-181
随着体育运动的日趋普及和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是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ACL断裂引起的膝关节不稳称ACL缺损膝,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运动能力或丧失运动能力,晚期导致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目前,对ACL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检查和MRI检查。临床检查主要包括3项特殊物理检查:前抽屉试验(ADF)、Lachman试验(L-T)和轴移试验(PS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8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下,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操作,熟练的手术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对急慢性前、后交叉韧带(ACL、PCL)断裂的重建治疗,以期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方法在关节镜下使用自体或异体的骨-髌腱-骨、肌腱重建修复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结果2001年2月至2007年7月共治疗前、后交叉韧带20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早期关节镜下重建修复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病人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配合。方法回顾近年来实施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结果经过周密细致的术中护理配合为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术中密切手术配合,对于手术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损伤中,累及交叉韧带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前交叉韧带(ACL)。而累及后交叉韧带(PCL)较少见。交叉韧带重建术可以使关节达到机械稳定和功能稳定,避免骨性关节炎提前发生。从1988年国际上公认不再使用开放式交叉韧带重建术,而代之以关节镜下进行手术。其优点是不再切开关节囊,组织损伤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实施自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拟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创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实施分组,其中创伤至手术时间≤1年的纳入A组,创伤至手术时间>1年的纳入B组,对比不同时间点开展自体韧带移植重建交叉韧带手术疗效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瑞 《安徽医药》2018,39(8):936-93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取同时保留股骨及胫骨残端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住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52例,术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韧带残端重建ACL组(保残组)与不保留任何韧带残端重建ACL组(对照组)并按照单束重建ACL方法完成手术,每组26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客观功能及行为能力,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评估主观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8个月上述评分标准评估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磁共振,观察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其他关节异常信号。结果 保残组患者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7.21±5.05)分vs(89.43±4.12)分;(52.18±7.61)分vs(91.4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4.72±4.06)分vs(86.21±3.89)分;(56.24±6.59)分vs(83.56±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KDC主观评分保残组优于对照组[(91.43±4.52)分vs(83.56±5.0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侧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术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并发症,有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12~2019-11 ACL损伤患者75例,其中37例行膝关节镜下髌腱移植重建术为对照组,另38例行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为研究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  相似文献   

17.
刘毅  彭笳宸 《贵州医药》2004,28(2):145-146
临床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膝部韧带损伤,如不及时修复稳定膝关节,则将出现膝关节韧带松弛、关节软骨退变、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结构的继发性损害等并发症。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月利用关节镜下髌韧带中1/3重建膝前交叉韧带12例,经随访观察膝关节功能稳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陆小平 《江西医药》2011,46(10):901-90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2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5年,22例患者膝关节伸屈00-1200范围,Lachman试验21例阴性,1例阳性(I0),轴移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55分增加到术后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90.9%。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中分别应用横穿钉/膨胀钉固定股骨/胫骨隧道与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Bioscrew)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33例采用Rigidfix与Intrafix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B组35例采用Bioscrew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按照同样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随访12~23个月,以术后12个月为参照点,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无主动伸直障碍,A组2例、B组3例患者出现隐神经损伤症状。术后Lysholm评分A组为(93.7±0.8)分,B组为(90.1±3.6)分,两组间手术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及Intrafix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固定牢固愈合可靠,与Bioscrew的临床效果相当,并发症少,避免了肌腱切割、偏心固定、螺钉断裂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疗效差异。方法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163例。根据采用移植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自体组85例,异体组78例。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量、发热天数、术后第7天患肢肿胀程度、患肢肌力恢复程度、术后第3天及第7天CRP值。结果异体组的手术时间(39.2±1.3)min显著低于自体组(52.6±1.7)min,术后异体组引流量(106.7±2.6)ml与自体组(102.6±4.3)ml无明显差异,异体组发热天数(4.6±0.5)d显著长于自体组(1.3±0.2)d,异体组术后患肢早期肌力恢复程度显著高于自体组,异体组的患肢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异体组,异体组术后第3天CRP值(32.9±1.2)mg/L与自体组(31.5±0.8) mg/L无显著差异,异体组术后第7天CRP值(91.7±9.6)mg/L显著高于自体组(12.8±6.1)mg/L。结论异体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优于自体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