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尤其在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IL-10与牙周炎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Th型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17表达,初步探讨其在OL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2014年在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OLP患者15例,健康志愿者15例,采集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10和IL-17含量。结果实验组、对照组OLP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Th2型细胞因子IL-10含量为(43.3±4.6)、(29.0±5.1)pg/m L,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IFN-γ与IL-10的比值(即Th1/Th2)为0.418、0.712,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比值减小。两组Th17型细胞因子IL-17含量为(23.6±2.7)、(16.8±3.3)pg/m L,实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Th型相关细胞因子失衡与OL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陶晓玉  郭晓钰 《口腔医学》2014,34(8):621-624
目的 探讨不良修复体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体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关系及与慢性牙周炎临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2例不良修复体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β、IL-2、IL-6、TNF-α和IL-10浓度。结果 牙周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显著升高(P<0.05),抗炎细胞因子IL-10显著降低(P<0.05)。牙周炎患者外周血IL-1β与牙周炎临床评价指标正相关,而IL-10与与牙周炎临床评价指标负相关。结论 不良修复体伴发慢性牙周炎患者,抗炎细胞因子与促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被打破,促炎细胞因子发挥主导作用,参与慢性牙周炎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4.
IL-6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调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牙周炎中,IL-6的产生和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LPS、IL-1β、IL-10,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影响了IL-6的作用,他们通过各自的信号传导途径诱导或抑制IL-6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与口腔扁平苔藓(OLP)黏膜的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OLP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10例OLP黏膜和6例正常口腔黏膜的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中IP-10、IL-6mRNA的表达量。结果:OLP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中IP-10、IL-6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口腔黏膜明显升高(P<0.05),但IP-10、IL-6mRNA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OLP组织中趋化因子IP-10、细胞因子IL-6表达量改变可能与其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IL-1β与IL-10mRNA在正常牙龈及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炎症的关系及内源性抗炎因子IL-10对致炎因子IL-1β是否有拮抗作用。方法:采集14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炎症区牙龈组织,6例正常牙龈组织,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IL-1β与IL-10mRNA的表达及其强弱程度。结果:成人牙周炎组牙龈组织IL-1β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2.86%,IL-10mRNA阳性表达率为71.43%,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两者与临床指标间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均可在牙龈组织中表达;机体自身IL-10水平不足以完全拮抗IL-1β活性;IL-10对致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牙周炎活动期和静止期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免疫夹心法检测牙周炎活动期30个患牙和静止期30个患牙龈沟液(GCF)中IFN—γ和IL-10的含量。结果:活动期忠牙组龈沟液中IFN-γ的浓度(14.25±2.35ng/ml)显著高于静止期患牙组(4.36±0.41ng/ml,p〈0.05),活动期患牙组龈沟液中IL-10的浓度(3.64±0.56ng/ml)显著低于静止期患牙组(11.26±3.05ng/ml,p〈0.05)。结论:作为Th1家族的细胞因子IFN-γ在牙周病灶区是占优势的,而Th2的代表性细胞因子IL-10则和牙周炎的缓解有关,IL-10/IFN-γ的高比值意味着牙周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口腔扁平苔藓( 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角化性病变。 OLP的镜下病理表现符合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特征,并且病程中常伴随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如TNF-ɑ、IL-1、IL-2、IL-4、IL-6、IL-8、IL-10等。 OLP作为一种研究慢性炎症的理想模型能使相关分子标志物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对OLP的预防、诊断与治疗起到一定启示作用,本文旨在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唾液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了解患者T细胞的免疫状态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移植组纳入确诊为口腔cGVHD患者18例,并对其口腔表征进行评分;对照组纳入健康者18例。收集两组唾液,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表达水平。结果??移植组中IFN-γ,IL-4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移植组IL-6、IL-10表达量分别为255.04?pg·mL-1和1.49?pg·mL-1,显著高于对照组6.02?pg·mL-1和0.17?p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组中口腔表征评分与IL-6?、IL-10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8(P<0.01)、r=0.668(P<0.01),同时IL-6和IL-10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66(P<0.01)。结论??口腔cGVHD患者唾液IL-6和IL-10表达呈上调趋势,口腔表征越严重,IL-6和IL-10表达水平越高,提示口腔cGVHD发病机制可能由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0)介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PS(lipopolysaccharide)对成骨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头盖骨成骨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LPS作用成骨细胞,RT-PCR法检测细胞IL-6 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图象分析条带灰度值,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表达IL-6蛋白的含量。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5g/L~1×10-3g/L浓度的LPS能够诱导成骨细胞IL-6 mRNA的表达,并且还能刺激成骨细胞IL-6蛋白的产生,随着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IL-6 mRNA和IL-6蛋白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以1×10-4、1×10-3g/L浓度的LPS作用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杆菌LPS能够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促进成骨细胞细胞因子IL-6的表达,在骨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a刺激淋巴细胞活化后效应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0名全身及牙周组织健康受试者,抽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体外刺激PBMC:实验组加入Aa冻干产物(浓度为25μg/mL);阳性对照组加入刺激抗原PMA(25μg/mL) ionomycin(1μg/mL);阴性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抗原。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内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表达。结果:Aa刺激淋巴细胞后上述四种细胞因子呈低水平表达;仅有2%左右的T细胞可分化出效应T细胞;Aa诱导IL-4、IL-10表达的能力相对较强。结论:Aa刺激可造成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导致IL-2、IFN-γ等功能障碍,激发TH2细胞活性,进而使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牙周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舌鳞癌SD大鼠血清中Th1/Th2漂移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舌鳞癌SD大鼠血清中Th1与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并探讨其与肿瘤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80只SD大鼠,采用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自然饮水喂养36周,诱发建立舌鳞癌动物模型61只。另取20只SD大鼠,普通自来水喂养作为对照,根据舌根病灶的大小分为4组。制备外周静脉血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着大鼠舌根部病变的进展,外周血中IFN-γ的含量逐渐降低,舌根肿块直径<5mm组和舌根肿块直径≥5mm组与舌根黏膜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病变鼠血清中均未能检测出IL-2,与舌根黏膜正常组[平均为(24.13±15.12)pg/ml]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IL-4与IL-10的含量随着大鼠舌根部病变的发展而增加,但各组之间IL-4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IL-10在组间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舌鳞癌SD大鼠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向Th2型漂移,其程度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束缚应激对牙龈卟啉菌内毒素(路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IL-IB、IL-2、IL-6、IL-10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应激影响牙周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束缚应激方式,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组,于应激结束时处死,常规收集腹腔液。巨噬细胞于贴壁纯化后用RPMI-1640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1μg/mLPg-LPS继续培养。于24h后分别收集上清,用Luminexl00检测仪测定上清液中IL-IB、IL-2、IL-6、IL-10等的水平。结果:①12d应激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较无应激组及1d应激组显著下降。②1天应激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无应激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12d应激组的IL-18水平比无应激组显著增加(P〈0.05)、IL-6水平比无应激组显著降低(P〈0.05);IL-2水平比1天应激组显著降低(P〈0.05)。IL-10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束缚应激可引起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总量减少;慢性束缚应激可改变应激宿主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反应,这可能是慢性应激引起牙周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吕晓丽  王雷  蔡研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2010,26(2):287-288,291
细胞因子是当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细胞因子被发现,越来越多的细胞因子的新功能被证实。白介素6(IL-6)属于细胞因子家族,IL-6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IL-6在机体免疫应答、血细胞生成、炎症反应以及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 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体内外多种刺激下,几乎每种细胞都能产生IL-1,并且都是IL-1的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因子IL-6,TGF-β1在早、中、晚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组织中mRNA及蛋白表达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早、中、晚期OSF组织,RT-PCR检测细胞因子IL-6,TGF-β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6,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因子IL-6,TGF-β1 mRNA及蛋白在早期OSF组织中较对照组和中、晚期OSF组织表达显著上调。中、晚期OSF组织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早期OSF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GF-β1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异常升高,此类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与OSF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龈蛋白酶对M1型巨噬细胞表达抑菌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sheets改良法从Pg ATCC 33277培养物上清中制备牙龈蛋白酶,应用质谱法鉴定牙龈蛋白酶,底物发色法测定酶活性,鲎试剂检测牙龈蛋白酶中LPS残留量。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评价牙龈蛋白酶对大肠杆菌脂多糖(Ec-LPS)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表达抑菌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Ec-LPS组和Ec-LPS+牙龈蛋白酶组,采用qRT-PCR和ELISA法检测M1型巨噬细胞表达的抑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制备的牙龈蛋白酶为RgpA,活性20 U/L,LPS残留量<0.01EU/mL。q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c-LPS组IL-12和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10的表达降低,即成功诱导M1型巨噬细胞,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Ec-LPS+牙龈蛋白酶组IL-12、iNOS和IL-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较Ec-LPS组显著降低,但高于阴性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牙龈蛋白酶具有抑制M1型巨噬细胞表达抑菌细胞因子IL-12、iNO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养阴益气合剂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的免疫应答模式。方法选取阴虚血瘀证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40例,采用中药养阴益气法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NF-KB依赖性炎症介质IL-1β、IL-6、IL-8和Th1/Tb2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的变化。并选取18例健康志愿者,同时检测IL-1β、IL-6、IL,8、IFN-γ和IL-10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中药养阴益气法治疗阴虚血瘀型口腔扁平苔藓总有效率达87.5%,治疗前,IL-6、IL-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8、IL-1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腔扁平苔藓的不同阶段患者的免疫状态是变化的,IL-8、IFN-γ/IL-10比值对于监测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情可能更加敏感。中药养阴益气合剂可能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和阻断NF-KB信息通路的激活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牙周病是在致病菌和宿主免疫反应失衡情况下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了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其分泌增多时会产生明显的致炎作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PDLC)是牙周组织中合成分泌IL-6的重要细胞,在受到细菌刺激时,合成分泌IL-6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狗的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GCF)IL-1α,IL-6,TNF-α等几种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与骨性界面的骨吸收程度关系。方法;通过建立狗的种植体周围炎的动物模型,对龈沟液的IL-1α,IL-6,TNF-α等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并对界面骨组织情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SEM)来研究种植体周围炎骨吸收程度与这些炎症因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4-0线结扎4周时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增高,骨性界面的骨组织出现明显吸收,而结扎4周后去除结扎线继续观察组与继续结扎组两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与结扎4周时相比有显著变化。结论: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时与天然牙牙周炎相似,IL-1α,IL-6,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炎症过程,与界面骨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