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厦门市一般人群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睡眠质量、促进人群健康提出对策。[方法]2010年3月,在厦门市城区采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497名一般人群的睡眠质量。[结果]调查497人,PSOI总分为6.36±3.67分,其中睡眠质量好的占35.21%,质量一般的占35.41%,质量差的占29.38%。睡眠质量差的所占比例,男性为32.08%,女性为27.74%(P〉0.05);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的趋势,不同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婚者为24.59%,已婚者为33.99%(P〈0.05)。睡眠质量差的人群PSQI得分,男性、女性分别为11.05±2.75分、11.08±2.84分(P〉0.05);已婚者与未婚者分别为11.74±2.81分、10.10±2.47分(P〈0.01)。其中,入睡时间得分女性高于男性,睡眠时间得分男性高于女性(P〈0.01);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紊乱、催眠药物得分均为已婚者高于未婚者(P〈0.01或〈0.05)。[结论]一般人群中存在睡眠问题者所占比例较高,这一比例年龄大者、已婚者较高。  相似文献   

2.
温程  丁丽君 《中国健康教育》2010,(11):832-834,844
目的了解厦门市一般人群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睡眠质量,促进人群健康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调查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厦门市睡眠日咨询活动现场的一般人群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497人中,有146人PSQI总分≥8分,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29.38%;男性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32.08%,女性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27.74%,睡眠质量差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5),依次为31岁~(30.56%),41岁~(44.44%),51岁及以上(46.75%);已婚人群睡眠质量低于未婚人群(P0.05);低收入和高文化程度人群睡眠质量差发生率高。结论一般人群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应积极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促进一般人群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厦门市2019年一般人群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健康提出建议。方法结合3.21世界睡眠日活动,通过新媒体微信平台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发布在互联网,进行现况调查,评定厦门市一般人群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9 520人,有3 777人PSQI总分≥8分,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39.7%;睡眠质量差发生率男性(42.1%)高于女性(35.4%);离婚人群(70.0%)高于未婚(36.5%)和已婚人群(39.1%);重体力劳动人群(47.3%)高于高于轻体力劳动者(37.7%)和脑力劳动者(30.9%);不同年龄组人群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50岁(45.0%)、20~29岁(41.0%)、30~39岁(4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依次为博士(58.0%)、硕士(49.4%)、小学(44.1%)。结论厦门市一般人群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改善睡眠质量,对促进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高密市初三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并结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3所中学1 063名在校初三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密市初三学生睡眠质量均分为(3.30±2.376)分,各因子均分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0.65±0.021)分、入睡时间(0.74±0.024)分、睡眠时间(0.31±0.019)分、睡眠效率(0.20±0.017)分、睡眠障碍(0.65±0.017)分、安眠药物的应用(0.02±0.005)分、日间功能障碍(0.74±0.026)分,其中64人(8.0%)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学校开心是初三学生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P=0.000),很少或从不与家人聊天及各种话题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2.806(1.129~6.974)、15.498(2.125~113.018)。结论高密市初三学生睡眠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学生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是影响其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需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老年退休人员睡眠质量与相关因素。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老年人的睡眠情况,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65名退休人员PSQI评分平均为6.09±3.73,27人有睡眠障碍,其相对有关因素依次为心血管病、糖尿病、性别、脑血管病、高血压病、饮酒等。结论退休人员的睡眠障碍多与患病、不良习惯有关,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睡眠,保证老年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城区居民睡眠质量与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厦门市城区一般人群睡眠质量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评定一般人群 ( 2 5 3 9例 )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结果 厦门市一般人群睡眠质量差 (PSQI总分 >7)的发生率为 2 2 41 % ,女性、脑力劳动者、身体状况差者、工作 /学习紧张、生活压力大者、精神压抑者发生率高。结论 工作 /学习紧张、生活压力大、精神压抑对人群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市民的心理素质 ,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国修订版调查表对天津市抽取的3 20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SQI平均得分为(4.76±2.55)分;有49.08%的学生睡眠质量好,37.70%的学生睡眠质量一般,13.22%的学生睡眠质量差;多因素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每日学习时间≥8 h、现在饮酒、自觉学习效果一般、不太好和不好是影响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大学4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是影响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 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性别、年级、每日学习时间、自觉学习效果、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现在饮酒是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基层战士睡眠质量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武警某部基层710名战士进行调查。结果武警基层部队战士PSQI总分为(5.59±2.39)分,15.49%的基层战士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8)。学历、住宿环境、饮食习惯、训练强度与睡眠质量不具有相关性(P>0.05);年龄(r=-0.237)、军龄(r=-0.243)、睡前饮酒(r=-0.369)、吸烟(r=-0.385)和人际关系(r=-0.225)与基层战士睡眠习惯显著相关(P<0.05);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睡觉前饮酒、吸烟、人际关系障碍和军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武警基层战士睡眠质量较差;睡觉前饮酒、人际关系、吸烟和军龄是基层战士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贵阳市2 126名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量表及自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贵阳市大学生PSQI总均分为(6.27±2.34)分,27.4%的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男女生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年级学生睡眠质量最差;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为:经常上网(β=0.072)、父母不和(β=-0.049)、与教师关系紧张(β=-0.049)、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β=-0.054)、与同学关系不和(β=-0.058)、有学习压力(β=-0.066)、恋爱失败(β=-0.069)、不关注自身健康(β=-0.084)、与家庭成员相处不甚融洽(β=-0.089)、经常担忧自身健康(β=-0.162).结论 贵阳市大学生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脑功能状态变化及其与失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FG)分析仪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检测亚健康失眠人群的脑功能状态指数,包括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血管舒缩指数与PSQI总分.结果 46例失眠者(其中男27例.女19例)脑功能均有异常.其中脑功能状态指数中的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的实测值都高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受检者PSQI总分均≥7分,其中以12~16分的中度失眠为主,占受检总人数的50.0%.所有失眠者PSQI总分与脑功能状态3种指数实测值之间均无线性相关性.结论 亚健康失眠人群脑功能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但脑功能状态异常与其失眠程度之间无明显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Short sleep duration or poor sleep qualit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obesity. Although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one proposed pathway is poor diet quality.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diet quality modifi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status and obesity in Korean adults. We used the baseline data and samples of 737 men and 428 women (n = 1165) aged 19–64,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spective Ewha–Boramae cohort study. Sleep duration was dichotomized into ≥7 h (adequate) and <7 h (insufficient).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values, reflecting sleep quality, were dichotomized into >5 (poor quality) and ≤5 (good quality). Diet quality was evaluated by the Recommended Food Score (RFS). Obesity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insufficient sleep and poor sleep quality in women, but not in men. After adjustment for covariates, women with poor sleep quality had a higher risk of obesity than women with good sleep quality (OR = 2.198; 95% CI = 1.027–4.704); this association occurred only in the group with RFS ≤ median score. Our findings support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obesity, and this association has been potentially modified by dietary quality in women.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tudy the population experiencing insomnia,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reliable and valid tools to measure sleep that can be administered in the home set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for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CPSQI) in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with primary insomnia. The CPSQI had an overall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of 0.82 –0.83 for all subjects.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was the component most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global score. Overall, the CPSQI showed acceptabl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ver a 14- to 21-day interval with a coefficient of 0.85 for all subjects and 0.77 for primary insomniacs. The two contrasting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global and component scores. A CPSQI of greater than 5 yielded a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98 and 55% in primary insomniacs vs. controls. A CPSQI of greater than 6 resulted in a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90 and 67%.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PSQI is a psychometrically sound measure of sleep quality and disturbance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somnia. It may not be an effective screening tool because of its low specificity, but it can be a sensitive, reliable, and valid outcome assessment tool for use in community-based studies of primary insomnia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478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高中生睡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探讨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问卷对某中学459名在校高中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有16.78%的高中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高三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文体活动少、多梦、食欲较差的高中生睡眠质量相对较差。结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文体活动的多少、学业负担的轻重、是否多梦及食欲的好坏等因素直接与睡眠质量相关。培养高中生心理和生理上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宣威市1952~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宣威市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制对策,降低发病率。方法对宣威市1952~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通过市、乡、村三级卫生防疫人员的努力,计划免疫规划的实施,冷链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发病率从2 254.94/10万(1965年)降到0.09/10万(1988年),死亡率从5.24/10万(1957年)降至0(1987年),计划免疫后,年平均发病率比未接种麻疹疫苗时下降了97.56%,接种率与发病率呈高度负相关(r=-0.91,P<0.01)。1990~2004年麻疹病例中,74.08%无免疫史,未接种和未及时加强接种MV为发病的主要原因。计划免疫前后相比,流行强度降低,削平了季节高峰。1978~2004年进行了4次监测,结果阳性率为88.8%~100%。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加强监测,保持MV高水平的常规免疫,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巩固的免疫屏障,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流动人口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卫生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和SAS量表在8个劳动力市场面对面询问调查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1100人。EPI3.0建库录入数据,SPSS13分析数据。结果共完成调查1100人,有效问卷1097份,有效率99.73%,男性538人,女性559人,平均年龄27.36岁;SAS量表20项总分均值为42.48±9.50,远远高于常模;人群焦虑发生率为23.06%,其中男性23.42%,女性22.72%;中度及以上焦虑的发生率为5.47%,焦虑发生的影响因素有过去12个月干过几份工作、上个月工作并得到报酬的时间、每个星期工作时间、工作压力、按时支付工资情况、家庭月收入和自觉健康状况。结论成都市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且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提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干预,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保护流动人口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大庆市275名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访谈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情分期、并发证、家庭支持、经济收入等;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关键在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糖尿病病人特异性的生存质量量表(DSQL),对成都市305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进行了访谈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糖尿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情分期、并发症,家庭支持、经济收入等,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在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福州市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DM 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测定量表(DSQL),对在福州市4家省级医院确诊的299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用 SPSS11.5软件包录入数据,Spearman’s 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福州市 DM 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心理维度受损程度最大,其次是生理维度、治疗维度和社会维度。患病长短、文化程度、经济水平、有无并发症和自我评价等,是影响 DM 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在给 DM 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着重加强患者的心理引导和支持,正确认识和对待 DM,改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