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体瘤治疗后发生的白血病,称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 therapy- related leukemia,TRL ) ,比较少见,国内陆续有少量病例报道。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肿瘤经化疗或(及)放疗后细胞发生突变所致。1 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5 4岁。1992年6月因“鼻息肉”入院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来自鼻咽部。病理报告:“鼻咽部”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骨髓检查正常。术后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化疗2个疗程后,于1992年8月12日~11月3日行放射治疗:鼻咽部DT 6 0 Gy,鼻腔加DT 2 0 Gy,双侧上颈部DT 5 0 Gy,锁骨上区DT 5 0 Gy。放疗…  相似文献   

2.
MOPP方案 (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 )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及CHOP方案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 )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被认为是治疗淋巴瘤的有效方案[1~ 3 ] 。对于多药耐药如ABVD方案 (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花碱、氮烯咪胺 )、CHOP方案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 )治疗的病人 ,需要再寻找新的药物。我院近年采用米托蒽醌 (米西宁 )为主药联合治疗淋巴瘤 4 6例 ,收到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4 6例均为我院 1996 - 0 5~ 2 0 0 3- 0 5血液科住院患者。男性 4 0例、女性 6例。…  相似文献   

3.
周仲昊  王智  赵晓红 《山东医药》2009,49(49):91-92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18例应用R—CHOP方案治疗,即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或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每3周为1个疗程,均使用6个疗程,观察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5例,总缓解率为83.6%。其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患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疗效显著,而且全身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被长期误诊为嗜血细胞综合征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感染的病例。方法:根据临床及细胞学、免疫学特点,给予CHOP、CHOP加三氧化二砷方案2个疗程。结果:患者完全缓解。结论:长期高热、T细胞淋巴瘤、嗜血细胞综合征及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等值得深入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原发于前列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前列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病理及治疗方案,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前列腺淋巴瘤临床表现常有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尿频、夜尿增多等梗阻和尿路刺激症状。本例患者行前列腺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为B细胞淋巴瘤,给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前列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极罕见,大多为B细胞型淋巴瘤。一线治疗为R—CHOP方案。  相似文献   

6.
男性,58岁,体重指数27.9kg/m2,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检查有套状细胞及淋巴结。骨髓损害。每隔3周应用1次CHOP疗法(第1天:环磷酰胺750mg/m2,阿霉素50mg/m2,长春新碱1.4mg/m2;第1~5天强的松60mg)。3个疗程后,病人发生急性起病的糖尿病,转入内分泌科,血糖21mmol/L,尿中无酮体,连续静滴胰岛素8天后,改为皮下注射(0.4U/kg体重)治疗,因其既往检测血糖不高,HbA1c百分率也正常,故诊断为糖尿病急性起病。病人无糖尿病家族史,其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型具有糖尿病倾向的单倍型DRB103DQB102/DRB113…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 ,6 3岁。因不明诱因甲状腺肿大、疼痛伴发热 ,同时咳嗽、咳白色泡沫痰 1个月 ,于 2 0 0 0年 3月 2 8日入院。 4年前因淋巴结肿大 ,经淋巴结活检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用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 )方案治疗获完全缓解 (CR)。 1年前左颈淋巴结再现肿大 ,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瘤复发 ,为B细胞淋巴瘤。经用CHOP、CMOP(环磷酰胺、米托蒽醌、长春新碱、强的松 )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肿大淋巴结消失 ,继续每 2~ 3个月巩固化疗1次 ,获CR。 3个月前四肢关节疼痛 ,下肢皮肤出现暗红色结节 ,沿血管分布 ,下肢疼痛…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1995年2月因甲癣口服“斯皮仁诺”0.2一次后,双下肢出现对称性红色斑丘疹,逐渐延及全身,伴鳞片样脱屑,剧烈瘙痒来我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红皮病”,给予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治疗,症状缓解。1996年6月出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双下肢水肿入我院血液科,入院后查血常规正常,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幼稚淋巴细胞1.5%,胸片、腹部B超示纵膈、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淋巴结活检示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后诊断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每两月1次,共4次。皮肤红斑、瘙痒好转,1997年4月因改服中药(药名…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62岁。于 1 980年 1 2月因发热、皮肤淤点住他院 ,经骨髓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M5 b)。经 CHOP方案 1个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 ,巩固 2个疗程后出院。以后用 COCP、HOAP、HOOP及 HAT方案交替化疗共 36个疗程。 1 986年起用小剂量 Ara- C维持化疗至 1 990年停止化疗。每次化疗前均作骨髓检查提示完全缓解 ,停止化疗后一直未复发。1 999年 9月 1 5日因左腋下肿块 1个月住我院外科。体检 :体温 36.5℃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胸骨无压痛。心肺 ( - ) ,肝脾未及。左腋下扪1海宁市人民医院内科 (浙江海宁…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及强的松(CHOP)方案,对52例老年人(≥60岁)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进行了分析。将病人分两组,A组:CHOP方案常规药物剂量组;B组:CHOP方案根据病人年龄及体质状态将药物剂量减至A组的1/2~2/3。结果显示B组与A组完全缓解率基本相同,但3年存活率B组(41.0%)高于A组(20.0%)。化疗相关死亡B组(9.1%)低于A组(26.0%),化疗副作用亦明显低于A组。这提示对老年人非何杰金淋巴瘤适当减低比疗药物剂量有利于提高疗效,保证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6岁。1996年7月因腰背部疼痛、发热就诊,经CT、MRI检查提示:T3、T4、T10骨质破坏。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可能,9月下旬行T3、T5减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且T4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Ⅱ级。1996年10月中旬来我院,经椎管内肿块切片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Ⅳ期B组,X线片示T2~T10多发性骨质破坏。经CHOP、HD-MTX方案化疗后症状好转,之后又予CAPE(CTX、ADM、Pred、VP-16)、CHOP、COP、CHOPE、CAPE多个疗程治疗。于1997年6月9日予G-CSF(150μg,皮下注射,1/12h,共4次)动员后采集外…  相似文献   

12.
阳文捷  林金盈  许力  黄向英  魏华萍 《内科》2009,4(5):734-735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老年人C0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每疗程化疗前即第1天给予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2天开始化疗。采用CHOP方案化疗.每21~28天重复疗程,至少4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11,完全缓解4/11,部分缓解4/11,稳定2/11,进展1/11;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少数病人出现畏寒、发热、皮肤潮红、血压升高、胸闷等利妥昔单抗输注相关反应,1例患者继发出现口唇疱疹。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B细胞性淋巴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不良反应可为老年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适于老年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5 8岁。 1996年 12月发现右颌下、左颈前多个淋巴结肿大 ,直径约 3cm。淋巴结活检病理显示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弥漫性大细胞型 ,B细胞为主 (CD 2 0 ,CD 43 ,LCA ,CD 14 ,UCHL ) ,经一疗程CHOP方案 (CTX 1g 1d ,阿霉素 70mg 1d ,长春新碱 2mg 1d ,泼尼松 10 0mg 1~ 5d)治疗后 ,达完全缓解 (CR)之后又给予 5个疗程巩固治疗 ,继以颈部放疗及干扰素α 2a 3× 10 6IU ,隔日 1次 ,维持治疗。1998年 3月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直径约 2cm ,考虑NHL复发 ,再次常规化…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2岁。于2004年7月因发现右颈部包块于当地医院就诊,行颈部包块病理活检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免疫分型示:CD20(-),CD3(+),CD45(+)。行胸、腹部CT检查未见纵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确诊为“间变T细胞淋巴瘤-ⅠA期”,予9个疗程的CHOP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未再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未作预防性鞘注治疗,疗程结束后未行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大B淋巴细胞弥漫性恶性增生性疾病的一种,其典型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无痛性肿块~([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成人淋巴瘤中占比较高,且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而中老年人为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目前临床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式仍以化学治疗(化疗)为主,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且临床痊愈率高达60%左右,但是临床中多  相似文献   

16.
淋巴瘤是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随着病情的发展,常侵犯任何器官和组织,但引起骨髓重度纤维化临床上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5岁,农民,因头晕、乏力、发热20天,颈部肿块1周于1994年3月14日入院.患者既往健康.检查:39.2℃,神清,中度贫血外观,全身皮肤及粘膜无出血点及紫癜,颈部、腋窝、腹股沟均可触及数个鸽蛋及黄豆大的淋巴结,无触痛,境界清楚,质偏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胸骨无压痛,心肺(一),腹软,肝脏在右肋缘下3cm,剑突下5cm,质中,无触痛,脾脏肿大平脐,有触痛,质偏硬,NS(一).周围血象:Hb70g/L,WBC 5.2×10~9/L,N80,L20,BPC70×10~9/L.两侧髂后3次穿刺均干抽.后做骨髓活检.病理报告:骨髓重度纤维化.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性).T细胞亚群:CD_3 48.9%、CD_4 44.6%,CD_8 22.5%.胸片报告:中上纵隔影增宽,肺门影增宽呈多个团块状影,考虑为纵隔淋巴瘤.入院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并重度骨髓纤维化.给予COBP方案1疗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明显缩小,脾脏缩至左肋缘下1cm,目前仍在治疗中.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可原发,也可继发于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65岁。因咽部不适 2周于 1 996年 3月入我院五官科。检查发现双咽侧索肿胀、肥厚 ,无发热、盗汗、消瘦。咽侧索病理检查报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 ,B细胞来源 )。肝、肾功能正常 ,骨髓涂片检查有淋巴瘤细胞浸润。1 996年 4月行胸腹部 CT检查示胸部未见明显病变 ,左肾实质有 3cm× 3cm类圆形低密度影 ,边缘清 ,密度不均匀 ,后腹膜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未见肿大。临床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期 A。给予 ACOP方案化疗 4个疗程 ,咽侧索肿胀、肥厚消失 ,骨髓浸润消退。患者化疗期间无血尿。多次作肾脏 CT复查 ,与前变化不大 ,1 99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2例经骨髓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感染卡氏肺孢子虫的淋巴瘤患者。 1例为36岁男性,于1969年发现颈淋巴结肿大、何杰金氏病第3期Bb,结节样硬化型,接受放射治疗(4500rad)和6疗程MOPP疗法(甲二氯二乙胺、长春新碱、普鲁苄肼和去氢可的松)。1974年复发,给6疗程CAVP(doxorubicin (抗肿瘤药)、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和去氢可的松),治后病情完全  相似文献   

19.
侵袭性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50%,疾病进展快,易发生耐药,生存期短,预后差。按WHO分类,主要包括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等。虽然CHOP方案[环磷酰胺(CTX)、多柔比星(ADM)、长春新碱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疗效,减少耐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结构类似物进行化学治疗(化疗)方案组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5年来B细胞NHL患者101例,分成ITOD(异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及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泼尼松)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单纯应用CHOP治疗组(对照组)2组。进行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未缓解(NR)率、生存率(1、3、5年)的评估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对照分析。结果:①序贯组的CR率、总反应率均高于对照组,PR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意义(P>0.05);②对照组与序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86.9%(20/23)和85.9%(67/78),3年生存率分别为65.2%(15/23)和71.8%(56/78),5年生存率分别为43.5%(10/23)和50.0%(39/78),序贯组略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有无巨大肿块和治疗方案与治疗反应率呈相关关系(P<0.01);③101例患者共接受539个疗程化疗,肝肾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为主要不良反应。仅心脏毒性对照组高于序贯组(P<0.01)。结论:ITOD、CHOP序贯治疗是治疗B细胞恶性淋巴瘤有效且安全的化疗方案,其反应率、生存率与经典CHOP方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其心脏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传统CHOP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