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院校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医学学习的开始,应该树立争取的医学学习观,在面对中医和西医进行选择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武断地选择中医或西医,应该认真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内容,将中医和西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对入校新生的医学学习来说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床研究》2014,(3):I0002-I0002
编辑寄语从疗效入手,发挥中西医优势,为临床医疗服务。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讲: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其学术内涵关键是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层面和临床层面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在中西医结合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中,强化对中医基本理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研究》2014,(18):I0001-I0001
从疗效入手,发挥中西医优势,为临床医疗服务。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讲: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其学术内涵关键是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层面和临床层面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对中、西医学术思想的推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对中、西医学术思想的推动沈自尹中医和西医在我国同时并存,是我国医学的特点,而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共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更是我国的一大创举。三十多年的努力展示了累累的科研成果,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两种医学发展中...  相似文献   

5.
中医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在西方医学尚未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上不叫“中医”,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相似文献   

6.
中医,西医,都是以人体生理蒲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古代的科学。而西医是现代科学。从古代到今天。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中医、西医可谓是殊途同归。总有一天会走到一起——中西医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医学形态。去年出版的《当中医遇上西医》。有一些观点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医评价体系是中医发展的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煦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50-1151
从中医和西医对世界的认知模式的角度,从本质上阐明中医的发展,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分析了近几年被引进的循证医学的基本观点,从而说明可以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和一些方法促进中医评价体系的建立,并且认为,这种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将设计病人生存质量量表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医疗工作中一谈到现代化,立即就能让人联想到“中西医结合”,似乎只有在中医医院大量“结合使用”一些西医方法,就算实现中医临床现代化了。有的人甚至还偏执地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的发展方向”,这个提法本身就说明没有平等、公正地对待中医药。既然是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结合,为什么仅仅只说是中医药的发展方向,而不说是西医的发展方向或中西医共同的发展方向呢?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医的科学属性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相近的看法.本文从科学本质、医学的科学性以及中医与医学的关系论证了中医的科学性.然而中医需要发展,加快中医的发展,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但不能简单套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 ,应当运用科学的度量方法 建立中医症候的度量、病症与机体变化的关系,探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使中西医结合发展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医学.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架起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的桥梁 ,是推动全球一体化、促进国际大循环的纽带。随着中国加入WTO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药学必将在全世界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这不仅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也对中医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医药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适应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需要 ,我刊自本期起新设“医学翻译研究”栏目 ,以期为我国的医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交流与争鸣的园地。无论是西医翻译、中医翻译还是其他民族医学的翻译 ,都属于医学翻译的范畴。虽然各具特色 ,但译理相通。我们希望本栏目能成为医学翻译工作者总结翻译经验、研究翻译理论、探讨翻译问题、交流翻译体会、开展翻译批评的学术论坛 ,以推动中医药翻译的规范化进程和学科建设步伐。欢迎海内外的医药翻译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积极参加交流和讨论。我们相信 ,通过医学翻译界的共同努力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界的“天堑”必将变“通途”。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中医特色实验课模式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鹏  丰平 《中医杂志》2008,49(11):1053-1053
由于中西医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因此,采用教授西医实验课模式教授中医实验课,极易导致学生在中医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与西医理论相互矛盾且混乱的理论系统,从而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准确地继承中医学.为此我们进行了中医实验课程的教改研究,力求使实验课模式具有中医特色,使实验课这一有效教学手段能够真正为中医教育事业服务,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中医急诊医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前人有着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在一些急性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当代社会中,中医急诊医学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有着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但其发展前景依旧是客观的,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  相似文献   

13.
近五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新成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发展与壮大,以“源于中医、西医,高于中医、西医”为宗旨,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碰撞融合,集百家之长,荟萃精英,在争鸣中探索,在困境中突破,在实践中创新,成长为中国创造、影响世界的新兴医学,获得了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叶,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与推进,临床培训工作有序、渐进地开展起来。随之,在21世纪,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得到呈现,并在全国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试点)中率先展开,并逐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喜可贺,可鉴可承可赞!然而,我国中医全科医学作为中医学特殊的分支学科,其临床发展空间巨焉,其学科教育开拓潜力深焉。尤其是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直接关乎中医全科医学这一特殊中医学分支学科的发展,现就一些不大成熟的思考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医学领域中医、西医学科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很多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医中药在当今"传统热"的形势下,也渐渐被世人喜爱和外国人所认识、认可,正一步步慢慢走出国门。人们尤其对中药推崇倍至,认为中药多来自天然的动植物,很少化学合成而来,较西药"绿色"。但让人们感到遗憾的是:"中医是善治慢性病的.西医是善治急性病的"。因此,急症患者首选西医诊治,即使或有些患者找到中医求治,也会被  相似文献   

16.
梅万方 《天津中医药》2012,29(4):395-397
在当前国际医药教育形势下,中医教育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传统中医需要和西医有机结合,发展新型的结合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循证医学(EBM)的标准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持有相反的两种观点,少数学者反对将它们用于中医学,但更多的学者主张将其用于中医学。笔者认为前者对中医、西医、EBM和RCT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同时概述了众多正方在灵活创造性地应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上所发展的创新的研究技术,这些技术被用于处理临床疗效研究中的对照和标准化的问题。笔者分析后指出,中医和EBM之间的双向挑战不仅使中医实践出现一些改变,也使临床试验设计出现重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中医生存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长期以来中医从属于西医的状况和学术界“西化”中医的思潮,在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投入不高而人口期望平均寿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药学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具独创优势的知识经济产业之一,“中西医并重”可望成为人类医学发展的大趋势。强调中医界不能摆脱“证明性研究”思路的束缚,走出“中医西医化”的误区,中医学术仍可能丢。  相似文献   

19.
中医和西医是我国和各国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过千百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中医和西医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自从西方医学传到我国以后,由于它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它的传播给我国医学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方法。历史上很多有识之士,为了发展我国医学,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于从事中西医结合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如从唐容川(1862~1918)具有影响的代表作《中西汇  相似文献   

20.
40年前毛泽东主席发表他当时对中国中医与西医之间存在互不来往现象的著名指示,这就是团结中西医,西医学习中医的名言。这主要是针对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近200年来所产生的中西医对立或不团结现象而提出的指导性方针。其实,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以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