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小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94-2396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电切术组和刮宫术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复发、受孕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6及12个月月经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t=6.182,5.259,4.139,8.135,7.641,7.215,均P〈0.05)。电切组术后3、6及12个月月经量均明显少于同期刮宫术组(t=5.432,5.016,4.993,均P〈0.05)。电切组术后复发率和受孕率均明显高于刮宫术组(x^2=7.340,3.185,均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相比,能够减少术后复发,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规察官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官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独官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组(电切组)37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组(联合组)36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月经改善、月经间期出血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均优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等离子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36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行刮宫术,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及随访复发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月经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41.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基础上再行刮宫术用于外科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76例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在宫腔镜下行电切术治疗,参考组采用扩宫电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3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效果显著,患者机体损伤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每组各40例,对两组治愈率、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治愈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温海燕  陈雪宁 《海峡药学》2010,22(7):186-187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联合米非司酮(RU486)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经B超和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均选择进行TCRP术,术后随机分2组:单纯TCRP组30例(对照组),术后无任何治疗;TCRP术+米非司酮组30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日25mg,1日1次。共3个月。所有病例均行病理检查并随访6月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单纯TCRP组(对照组)术后EP复发12例,TCRP术+米非司酮组术后EP复发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P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加用米非司酮可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要点与治疗效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4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电切组82例,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刮宫组65例,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随访6~9个月并记录两组手术要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月经量、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 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稍长于刮宫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 d出血量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刮宫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电切组。在随访中发现,电切组恢复月经较早,且月经量显著少于刮宫组;电切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0和1.22%低于剖宫组7.69%和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直视下手术可切除息肉根部,并发症低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应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反复不规则阴道流血药物治疗无效的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分为A组:单纯TCRP。B组:单纯切除后口服米非司酮10mg/d。结果A组(单纯TCRP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但术后复发11例(50.0%);而B组(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组)复发1例(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10mg/d)治疗更为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96例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治疗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刮宫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一次成功率100%,与对照组为9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引发的子宫异常出血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99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TCRP后月经来潮第3~5天放置LNG-IUS,其中单发性息肉10例,多发性息肉38例;对照组51例,TCRP术后无任何处理措施,其中单发性息肉11例,多发性息肉40例;门诊随访12个月,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及月经量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无一例复发;对照组中单发性息肉有1例复发,多发性息肉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3.73%(7/51),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能有效地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的复发并明显减少月经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刮宫术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月经量显著少于术前,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均取得较好疗效,但是宫腔镜下电切术的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刮宫术治疗,观察组行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月经量变化情况、妊娠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均有所减少,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大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给予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优于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2月到2005年8月施行宫腔镜电切息肉和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共82例,其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11例、生育期子宫内膜息肉71例。合并月经过多69例、贫血24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8例、有生育要求者9例。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39±6)岁;且均行术后随访。结果82例中行宫腔镜电切息肉术52例,行宫腔镜定位摘除息肉术30例。69例月经量过多者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53例、术前贫血患者,术后2-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9例不孕症术后6例妊娠。11例绝经患者术后无异常出血。术后随访3年,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复发者1例,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复发者2例。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和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均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术中出血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明显优于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治疗中行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34例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率与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均有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大出血、穿孔、感染、周围脏器损伤及宫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展开治疗时,宫腔镜下电切术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对患者预后质量予以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8例,子宫内膜息肉26例,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16例。所有病例术前1个月及术后3个月服用妇康片7.5mg/d。随访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子宫黏膜下肌瘤总有效率92.10%(36/38),子宫内膜息肉总有效率84.61%(22/26),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总有效率93.75%(15/16)。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等异常子宫出血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复发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阴道不规则出血及不孕的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炎止血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炎止血治疗,从术后第15天给予口服黄体酮胶囊,1个疗程周期7d,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临床效果比较,有着显著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黄体酮胶囊有效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异常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6年2月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31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其中功血16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黏膜下肌瘤7例,行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5例,行电切术,子宫纵隔3例,行纵隔切除术。结果31例术后随访6~13月,月经改善率为87.1%,其中月经正常为32.5%,月经量减少为35.5%,无月经为19.1%。结论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对功血,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黄体酮胶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是采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转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同时予行诊刮术,术中电切出组织及刮出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为单纯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组;研究组13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加服黄体酮胶囊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3.12%(16/122);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20.49%(25/122);研究组复发率3.68%(5/136);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5.15%(7/1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5例行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后19例成功妊娠。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91.5%。结论 1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黄体酮胶囊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改善症状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与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将其随即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同时期月经改善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RL、P、LH、FSH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P下降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治疗,方便有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朱辉  梁迪  原孟  肖佩 《安徽医药》2015,(1):97-99
目的:对因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行宫腔镜治疗后的妊娠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妊娠相关因素。方法统计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不孕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19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不明原因不孕来我院行宫腔镜检查的1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及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及息肉类型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119例患者中78例术后获得临床妊娠,总妊娠率65.5%,对照组119例患者中47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3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妊娠率和随访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妊娠时间主要发生在宫腔镜术后6个月以内。单因素及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年龄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有关(P <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率明显提高,年龄明显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率,年龄越轻,术后受孕率越高,且最佳时间为术后6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