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GCG对照组、ConA模型组及EGCG+ConA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LT、AST、TNF-α、IFN-γ、IL-4及IL-6的变化,HE法检测小鼠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 ConA模型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GCG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变化(P>0.05)。与ConA模型组相比,EGCG+ConA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下降(P<0.05)。ConA模型组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示较多肝细胞坏死,对照组和EGCG对照组小鼠肝脏形态学基本正常,EGCG+ConA组示肝细胞炎症坏死程度较ConA模型组有所减轻。ConA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FN-γ、IL-4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GCG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GCG+ConA组小鼠血清TNF-α、IFN-γ、IL-4及IL-6水平均下降,与ConA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GCG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炎性因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雷公藤甲素(TP)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4 组,即正常对照组、EGCG 对照组、TP 组、EGCG 治疗组。以赖氏法检测血清中ALT 水平,以分光光度法检测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变化情况,以HE染色观测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以ELISA 方法检测肝脏中白细胞介素(IL)-17 和IL-6 的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肝脏中Toll 样受体4(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TP 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EGCG 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变化(P>0.05),而EGCG 治疗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与TP 组相比下降明显(P<0.005)。TP 组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示较多肝细胞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EGCG 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形态学基本正常,EGCG 治疗组示肝细胞炎症坏死程度较TP 组有大幅减轻。TP 组小鼠肝脏中MDA、IL-17 及IL-6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而SOD和GSH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OD,P<0.05;GSH,P<0.005),EGCG 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变化(P>0.05),EGCG 治疗组小鼠肝脏中MDA、IL-17 及IL-6 水平均下降明显(P<0.005),而SOD 和GSH 水平均增高,与TP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SOD,P<0.05;GSH,P<0.005)。TP 组肝脏TLR4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EGCG 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变化(P>0.05),而EGCG 治疗组TLR4 水平显著降低。结论:EGCG 对TP 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对炎症因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建立小鼠肝炎模型,观察淫羊藿苷对该损伤模型保护作用的细胞免疫学和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淫羊藿苷+ConA组、生理盐水+ConA组、淫羊藿苷+生理盐水组。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建立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肝脏损伤模型;采用转氨酶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血液中转氨酶含量;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小鼠肝脏组织和肝细胞坏死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观察注射ConA后肝脏淋巴细胞的活化变化。结果:与ConA对照组相比,淫羊藿苷干预组小鼠血液中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IFN-γ、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可见淫羊藿苷干预组小鼠肝细胞核完整,未见炎性细胞的浸润,而ConA对照组小鼠肝细胞核固缩,部分核膜破裂,肝组织内有炎症细胞和红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技术发现淫羊藿苷可明显延缓由ConA引起的肝脏NKT细胞的活化,减弱T细胞的浸润。结论:淫羊藿苷对ConA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淫羊藿苷降低血液中IFN-γ、TNF-α表达及影响肝脏NKT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周丹  于洋  安洋  周南 《解剖学研究》2020,42(1):38-43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免疫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C57B6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EGCG药物干预组(EGCG)、免疫性肝炎模型组(AIH),采用ConA诱导性肝损伤法建立AIH模型,EGCG组小鼠予以EGCG(100 mg/kg)灌胃,余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ELISA检测各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染色及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及糖原表达,Western blot、q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Wnt1、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ConA诱导性肝损伤法可以明显导致小鼠肝功能损伤,血浆总ALT、AS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学可见肝脏组织广泛被破坏,细胞排列紊乱,界线模糊不清,汇管区可见大量条索状胶原纤维增生向肝小叶内延伸,分割破坏肝小叶结构,PAS染色可见糖原表达较低。经EGCG干预后,小鼠肝功能明显得到改善,血浆总ALT、AST表达显著降低,病理学可见肝细胞结构较完整,界线清楚,细胞排列基本有序,部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及假小叶形成,PAS染色显著得到改善,且EGCG可以明显下调肝脏组织中Wnt1、β-catenin表达(P0.05)。结论 EGCG可以明显改善免疫性肝炎小鼠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保护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和ALR干预组。急性肝损伤组小鼠按2 m L/kg体质量的剂量予以腹腔注射500 m L/L四氯化碳(CCl4)矿物油溶液1次。ALR干预组于CCl4注射前8 h尾静脉注射ALR质粒,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液。收集小鼠肝组织和血液标本,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肝组织Foxp3、AL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结果 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AL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急性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CD25+Foxp3+Treg/CD4+T细胞为(5.90±0.10)%,高于急性肝损伤组的(4.23±0.46)%和正常对照组的(2.93±0.74)%,急性肝损伤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急性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R干预组与急性肝损伤组相比,IL-6 mRNA、TNF-α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急性肝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6 mRNA、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ALR通过上调Treg数量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可能与Treg下调肝脏IL-6、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2(CB2)缺失对伴刀豆球蛋白A(ConA)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20只8周龄野生型(WT)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20只CB2基因敲除(CB2~(-/-))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B2~(-/-)对照组、 CB2~(-/-)模型组。WT和CB2~(-/-)小鼠模型组尾静脉注射ConA(20 mg/kg)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PBS。造模9 h后,留取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HE染色观察各组肝损伤情况, 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肝巨噬细胞相关CD6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F4/80的表达。结果与两组对照组相比,两组模型组小鼠肝脏损伤程度严重,血清ALT明显增高,肝组织F4/80阳性表达及CD68、 TNF-α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强;与WT模型组比较, CB2~(-/-)模型组小鼠肝损伤程度和损伤面积增加,血清ALT有所增高,肝组织F4/80阳性表达以及CD68和TNF-α蛋白水平均有所升高。结论 CB2基因缺失促进ConA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巨噬细胞的增殖与活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D38蛋白在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所诱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WT)和CD38基因敲除小鼠(CD38 KO)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早期组和模型晚期组。在造模后2 h和6 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在LPS/D-GalN诱导的模型小鼠中,与WT小鼠相比,CD38 KO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测显示肝脏组织出血严重,肝实质细胞空泡变形明显增多,肝细胞死亡显著增加。结论 CD38蛋白通过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肝细胞死亡,减轻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青藤碱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Ctrl),青藤碱组(Sinomenine),CCl_4模型组(CCl_4),青藤碱处理组(CCl_4+Sinomenine)。利用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变。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Bcl-2和Bax表达。结果:CCl_4模型组ALT和AST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1)。与CCl_4模型组相比,青藤碱处理组ALT和AST水平下降(P0. 01)。青藤碱可缓解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组织病变。CCl_4模型组细胞凋亡高于对照组(P0. 01)。青藤碱处理组细胞凋亡低于CCl_4模型组(P0. 01)。与对照组相比,CCl_4模型组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P0. 01)。与CCl_4模型组相比,青藤碱处理组Bcl-2表达上升,Bax表达下降(P0. 01)。与对照组相比,CCl_4模型组SOD和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 01)。与CCl_4模型组相比,青藤碱处理组SOD和GSH水平上升,MDA水平下降(P0. 01)。CCl_4模型组IL-6,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1)。青藤碱处理组IL-6、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CCl_4模型组(P0. 01)。结论:青藤碱可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损伤、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ConA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模型观察国产大剂量胸腺肽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肝损害组与正常组ALT和TNF-α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光镜检查肝损害组亦有严重的肝损伤;用大剂量胸腺肽腹腔注射一周后可明显减弱ConA对肝组织的损伤;对小鼠肝组织Fas抗原阳性细胞情况研究表明,肝损害组Fas抗原阳性细胞较为普遍,正常组无阳性细胞,胸腺肽组阳性细胞明显减弱.本实验结果提示大剂量胸腺肽对ConA诱导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ConA可诱导肝细胞凋亡,大剂量胸腺肽对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小RNA-7(miR-7)敲减(KD)对急性肝损伤(ALI)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野生型(WT)小鼠和miR-7KD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刀豆蛋白(Con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48 h后,观察小鼠肝脏的形态、重量及其脏器指数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学方法检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组织中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7敲减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组织颜色变浅,重量减轻,重量指数明显增加(P0.05);HE染色显示miR-7KD小鼠血清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增多;血清学方法检测发现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的水平明显上升(P0.05);ELISA法检测显示miR-7KD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IL-4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R-7KD小鼠肝脏中CD4+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P0.01),而IL-4的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敲减miR-7基因可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赖氏法检测血清ATL、ATS值,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FN-γ含量。结果:加味小柴胡汤大剂量组ALT、AST及小柴胡汤组水平比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味小柴胡汤小剂量组ALT、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汤大剂量组及小柴胡汤组与联苯双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加味小柴胡汤大剂量组及小柴胡汤组TNF-α和IFN-γ水平比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柴胡汤组TNF-α和IFN-γ水平比加味小柴胡汤大剂量组明显增高(P0.05),加味小柴胡汤大剂量组及小柴胡汤组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对ConA所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阻断门脉和肝动脉所造成的肝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空间分布规律及与凋亡发生相关的因素。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假手术组(18只)、I/R组(24只,缺血20 min,再灌注22 h)。在实验终点时取各组大鼠的肝组织行HE染色、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检测MDA含量及SOD活性;取血液检测TBIL、AST、ALT、ETX、TNF-α、IFN-γ、IL-4。结果:所有大鼠均检测到了凋亡的肝细胞,但只在I/R组有6只大鼠(6/24,25%)出现肝细胞坏死;I/R组大鼠的肝细胞凋亡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的凋亡在肝内呈散在分布,各区的凋亡指数(AI)相近;I/R组包膜下区的肝细胞AI较中央静脉区、汇管区明显增高(P<0.05),细胞坏死区AI显著高于其它区(P<0.05);相关检测指标中ALT、AST、TNF-α、SOD/MDA与肝脏AI显著相关(P<0.05)。结论:肝脏I/R损伤中,存在凋亡与坏死2种细胞死亡方式,凋亡与坏死可在同一病灶中同时存在;肝包膜下区、坏死区AI较其它区域显著增加;肝脏总的AI与血液中ALT、AST、TNF-α水平及肝组织的SOD/MDA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是否能激活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1(NLRP1)炎性小体引起肝损伤。方法 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IH组。CIH组小鼠放入CIH仓进行造模(每天8 h,连续4周)。造模后,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细胞形态、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二氢乙啶(DHE)标记检测肝组织活性氧(ROS)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肝组织NLRP1、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NLRP1、 ASC、 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1β、 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H组肝细胞病变明显,细胞出现破裂、坏死、炎症细胞聚集,ALT、 AST、 ROS、 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NLRP1、 ASC、caspase-1、IL-1β和TNF-α的蛋白表达升高。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148a对乙型肝炎模型小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C57BL/6小鼠(20-25 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NA-148a mimics及miRNA-148a inhibitor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建立慢性乙型肝炎模型,利用尾静脉注射pAAV/HBV1.3表达质粒的方法构建乙型肝炎小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后,将miRNA-148a mimics、miRNA-148a inhibitor经尾静脉注射到乙型肝炎模型小鼠体内,3周后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血清中miRNA-148a表达水平、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利用试剂盒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结果miRNA-148a mimics组与模型组相比,miRNA-148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血清中HBVDNA水平降低,AST、ALT、γ-GT、TBIL及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miRNA-148a inhibitor能显著降低miRNA-148a的表达水平并增加小鼠血清中HBV-DNA水平,同时,AST,ALT,γ-GT,TBIL,CRP水平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MiRNA-148a能够改善乙型肝炎小鼠肝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刀豆素蛋白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李鸿立  田聆  魏于全  赵霞 《免疫学杂志》2004,20(5):390-392,396
目的 建立小鼠的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2 0只Balb c小鼠随机分 2组。实验组 (E组 )小鼠经尾静脉注射12 .5mg kg剂量的 1mol L刀豆素蛋白A(ConA) ,每周 1次 ,连续 6周 ;而对照组 (N组 )正常小鼠则相应地经尾静脉注射 2 5 0 μLPBS。每次注射ConA或PBS 2 4h后 ,经小鼠尾静脉取血检测ALT和AST。第 6次注射ConA一周后处死小鼠 ,取肝组织做HE染色及MassonTrichrome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改变及胶原沉积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小鼠的ALT和AST均明显升高 ,肝体积明显增大 ,表面不光滑 ,布满增生小结节。光镜下见肝组织结构紊乱 ,肝细胞坏死明显 ,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MassonTrichrome染色胶原明显增多。结论 反复静脉注射ConA可成功诱导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合欢皮乙醇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釆用25%四氯化碳(橄榄油助溶)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抗急性肝损伤的活性部位。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中NF-κB p65、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odel组比较,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低剂量(AB-L,4 mg·kg~(-1)·d~(-1))组和高剂量(AB-H,8 mg·kg~(-1)·d~(-1))组血清中AST水平和ALT水平显著降低。HE染色病理学观察可见肝细胞坏死范围、程度和炎细胞浸润较model组明显减轻。与model组比较,AB-H组和AB-L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小鼠肝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AB-H组和AB-L组的肝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可能通过减少NF-κB p65的活化而抑制IL-6和TNF-α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以及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减轻肝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表没食:于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NF-κB及ICAM-1表达的影响,来探讨EGCG对小鼠的肝保护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EGCG对照组、ConA模型组.EGCG+ConA组。EGCG对照组及EGCG+ConA组小鼠给予EGCGEl服(5mg/kg)10d后,予模型组小鼠静脉注射ConA(15mg/kg)建造肝损伤模型。采血及留取肝组织,HE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NF-KB及ICAM-1的表达。结果ConA模型组小鼠肝损伤明显,NF-κB及ICAM-1的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GCG治疗组肝损伤减轻且伴NF-KB及ICAM-1的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EGCG对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及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菊粉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单核细胞样MDSCs(monocytic-MDSCs,M-MDSCs)比例的变化和意义及其与血浆炎症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60%高脂饮食联合颈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6 mg/100 g+0.1 ml芝麻油制备PCOS小鼠模型,选取21~27日龄的雌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菊粉干预组,每组10只。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脾脏、肝脏中MDSCs和M-MDSCs的比例变化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7A和IL-10的水平。结果对MDSCs和M-MDSCs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脾脏、肝脏中MDSCs和M-MDSCs显著增加,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菊粉干预组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肝脏MDSCs及M-MDSCs也显著增加。对血浆炎症因子分析发现:TNF-α、IL-17A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中相比显著增加,而在模型组与菊粉干预组中相比显著降低,IL-10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中相比显著降低,而在模型组与菊粉干预组中相比增加,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对MDSCs和M-MDSCs与血浆炎症因子TNF-α, IL-17A相关性分析发现:PCOS小鼠外周血、脾脏、肝脏中MDSCs和M-MDSCs与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17A均呈负相关。结论菊粉能够诱导MDSCs、M-MDSCs在外周血、脾脏和肝脏中募集,减少促炎因子TNF-α、IL-17A的生成,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多糖(CP)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序贯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产生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造模过程中,小鼠每日灌胃(ig)冬虫夏草多糖(125、250、500 mg/kg),共12天。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浓度,并作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采用ELISA法测定肝脏中TNF-α和IL-1的含量。结果:冬虫夏草多糖(125、250、500 mg/kg)ig给药明显降低BCG+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和AST水平,抑制肝匀浆中上升的MDA水平和升高降低的SOD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中TNF-α和IL-1的含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冬虫夏草多糖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冬虫夏草多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的含量、平衡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肝脏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敲除小鼠研究沙棘多糖减轻脓毒症诱导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WT组、WT+脓毒症组、WT+脓毒症+沙棘多糖组,将肝脏特异性PPARγ敲除(KO)小鼠随机分为PPARγ-KO组、PPARγ-KO+脓毒症组、PPARγ-KO+脓毒症+沙棘多糖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建立脓毒症模型,给予沙棘多糖灌胃干预。比较各组小鼠血清肝酶、肝脏病理改变、PPARγ表达、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差异。结果:WT+脓毒症组小鼠出现了肝损伤的病理改变,肝脏中PPARγ、Bcl-2的表达水平低于WT组,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脏中细胞凋亡率、NF-κB、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含量均高于WT组;WT+脓毒症+沙棘多糖组小鼠肝损伤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脏中PPARγ、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WT+脓毒症组,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脏中细胞凋亡率、NF-κB、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含量均低于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