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梦遥  孙美玉 《放射学实践》2018,(10):1101-1105
【摘要】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与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均属于磁共振的功能成像技术,具有相应的定量参数,能够从不同方面评价肿瘤的特点。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的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方式、预后不同。本文就上述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多方位、多层面成像,因此成为妇科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常规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MRI已从单纯的形态解剖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以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为代表的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就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邝菲  任静  宦怡   《放射学实践》2012,27(4):466-468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MRI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及高质量的三维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探测、定级及分期等许多方面都优于CT及超声(US),成为评价子宫内膜癌最为可靠的影像方法[1,2].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MR已从单纯的形态解剖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弥补了常规磁共振扫描的不足[3],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目前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主要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及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肿瘤,肿瘤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内膜癌分期及预后的重要因素。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的重要检查方法,多种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MRI对内膜癌的术前评估准确性。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修订、成像技术、常规MRI表现和功能MRI的补充作用,以及宫颈间质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对子宫内膜癌的MRI术前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评估DCE-MRI半定量参数在同时累及宫体宫颈的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1例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同时累及宫体宫颈的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48例为宫颈癌,33例为子宫内膜癌,分析两种疾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半定量参数(峰值时间、斜率值、强化率、廓清率)。结果 宫颈癌的曲线斜率值、强化率高于子宫内膜癌(P<0.05);宫颈癌的廓清率小于子宫内膜癌(P<0.05);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曲线类型、峰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CE-MRI半定量参数可用于同时累及宫体宫颈的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宫颈癌的曲线斜率值、强化率高于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的廓清率小于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术前准确分期对指导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概述影像检查、宫腔镜及内膜活检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诊断中的优缺点,重点讨论MRI及其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拟利用PCNA及Ki-67的特殊标记物功能,通过测定不同恶性程度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CNA和Ki-67不同表达程度,及其与DWI图像ADC值及rADC值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应用DWI对于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分子水平定量研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前行常规MRI检查并进行ADC值的测定(b值为800s/mm2)。闭孔内肌作参比部位,测量内膜癌的rADC值。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包括高分化8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PCNA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随着肿瘤恶性分化程度降低,各组的ADC及rADC值存在下降趋势。低分化组ADC、rADC值〔(0.79±0.14)×10-3mm2/s、0.55±0.11〕显著低于高分化组〔(1.05±0.18)×10-3 mm2/s、0.80±0.22〕,中分化组〔(0.89±0.15)×10-3 mm2/s、0.66±0.16〕ADC、rADC值与低分化组及高分化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子宫内膜癌PCNA、Ki-67表达程度与肿瘤ADC、rADC值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DWI成像ADC、rADC值的测量有助于评价并鉴别肿瘤不同病理级别并有潜力作为评价肿瘤增殖程度的无创性方法。子宫内膜癌PCNA、Ki-67表达程度与ADC、rADC值显著性负相关,提示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有潜力从分子水平反映细胞增殖程度。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术前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重要的影响,MRI是目前最准确的术前分期方法之一。综述MR动态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并就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3.0 T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MRI扫描包括:T2WI、DWI(b值为0,1000 s/mm2)及DCE-MRI.评估不同成像方法的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通过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诊断实验方法计算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而不同成像方法判断肌层浸润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T2WI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准确性为73.7%,DCE-MRI联合T2 WI为84.2%,DWI联合T2WI为91.2%.DWI联合T2WI诊断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要高于DCE-MRI联合T2WI和单独T2WI,其中DWI联合T2WI与单独T2WI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 <0.05).DWI评估肌层浸润时不受混杂因素的影响(P值均>0.05),而肿瘤浸润宫角是DCE-MRI诊断错误的唯一影响因素(P =0.007 <0.05).结论 DWI在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时具有与DCE-MRI相当的准确性,应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常规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10.
MR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术前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重要的影响,MRI是目前最准确的术前分期方法之一.综述MR动态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并就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