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细辛叶柄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及器官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朋  刘思妤  王宏宇  杨悦  王丽娟  吴秀菊 《中草药》2016,47(13):2341-2345
目的研究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叶柄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再生芽分化及不定根诱导的最适条件,建立高效的愈伤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方法以北细辛幼嫩叶柄诱导出愈伤组织,于含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的增殖培养基中扩大培养,选取嫩绿致密的愈伤组织接种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再生芽及不定根,经驯化后移栽。结果愈伤组织增殖较适培养基为1/2 MS+0.40 mg/L 6-BA+0.10 mg/L NAA,在含0.40 mg/L 6-BA+0.05 mg/L NAA的1/2 MS培养基中再生芽分化率最高,无激素添加的1/2 MS培养基适于壮苗培养,不定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4 MS+0.25 mg/L IBA。结论确定北细辛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最适培养基及激素水平,建立了完善的北细辛再生体系,成功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瓦松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瓦松愈伤组织诱导因素,建立瓦松愈伤组织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外植体、pH、温度、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及其配比对瓦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 在培养基MS上,叶片的诱导率高达80%以上,茎和根难以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近10%;不同pH差异不明显;愈伤组织诱导适宜温度为25℃;6-BA 1.0 mg·L-1 +NAA 0.1 mg·L-1 诱导率最高.结论 瓦松愈伤组织的培养的外植体为叶,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1 + NAA 0.1 mg·L-1 (pH 5.8),培养温度为25℃ ,光照12 h·d-1,光照度1200 Lx.  相似文献   

3.
何淼  冯博  吕明月 《中药材》2012,(5):683-685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无菌苗茎段、叶片、叶柄、嫩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神农香菊无菌苗的茎段、叶片、叶柄、嫩芽为外植体,接入含有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的培养。结果:无论从愈伤诱导率、愈伤硬度、生长势还是从芽分化个数,茎段是最佳的外植体,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呈浅黄色,疏松;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2,4-D+0.2 mg/L 6-BA。结论:初步建立神农香菊愈伤组织快速培养体系,为神农香菊的生物技术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几种红豆杉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观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朱蔚华  陆俭 《中药材》1991,14(9):5-7
本文介绍了红豆杉属中3种1变种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发生情况。在67-V IAA1.0mg/1(单位下同) 2,4-D1 KT0.1及67-V IAA1.0 NAA1.0 KT0.1中30天内愈伤组织发生率均在70%以上,其中以2,4-D组合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北柴胡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建平  徐丽霞  杨东方 《中草药》2008,39(8):1234-1238
目的研究北柴胡叶片、茎段和花芽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的条件,探讨快速繁殖的新途径。方法选择优良的北柴胡类型,在附加不同种类、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配比外源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以及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繁殖和生根培养。结果附加2,4-D 1.0 mg/L、KT0.5 mg/L和6-BA 0.5 mg/L的MS培养基最适合于叶片、茎和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以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在附加6-BA 1.0 mg/L、NAA 0.03 mg/L和CM 15%、CH500 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最高;附加6-BA 1.5 mg/L、NAA 0.05 mg/L和CH 250 mg/L的MS培养基为芽苗增殖的适宜培养基;附加NAA0.5 mg/L的1/2 MS培养基是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结论北柴胡的茎段和花芽外植体在适宜的激素组合中均可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分化出不定芽,继而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探讨防风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方法:以防风叶片为外植体,对防风的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结果:在2,4-D 1 mg·L<'-1>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长势好于其他不同浓度,具有显著差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单个生长素的处理,生长情况也有差异.结论:诱导防风最佳外源激素的浓度配比2,4-D 1.0 mg·L<'-1>+6-BA 0.5 mg·L<'-1>.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探讨防风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方法:以防风叶片为外植体,对防风的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结果:在2,4-D1mg·L-1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长势好于其他不同浓度,具有显著差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单个生长素的处理,生长情况也有差异。结论:诱导防风最佳外源激素的浓度配比2,4-D1.0mg·L-1+6-BA0.5mg·L-1。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初步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雷公藤的茎、叶诱导出愈伤组织,测定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愈伤组织发生时间。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及生长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愈伤组织发生时间的影响。选择出5个优良无性系。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雷公藤愈伤组织中含有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索等二萜内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肉苁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肉苁蓉不同外植体花器、肉质茎、幼芽、鳞片等愈伤组织诱导比较结果表明:子房、茎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时间短、且愈伤组织的质地较好。愈伤组织的增殖继代培养的初步研究表明:以B5为在本培养基,附加1mg/L IBA和2mg/L 6-B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虎杖疏松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虎杖愈伤组织诱导率、疏松程度以及增殖率的影响。结果以诱导率为指标,NAA对虎杖细胞脱分化影响最显著。以增殖率为指标,2,4-D对虎杖的细胞生长分裂影响最显著。结论以叶柄为外植体更容易诱导出疏松的愈伤组织,虎杖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最佳的激素组合分别为6-BA1.5mg/L+2,4-D1.0mg/L+KT0.2mg/L+NAA0.5mg/L和6-BA2.0mg/L+2,4-D2.0mg/L+KT0.4mg/L+NAA0.4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HPLC多成分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的多模式化学识别方法对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var.mandshuricum进行不同产地质量分析研究,为北细辛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4个产区的18批细辛样品,采集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相似文献   

12.
细辛非挥发性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考察细辛不同煎煮时间的水煎液及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是否具有抗炎及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细辛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CR小鼠,以小鼠耳肿胀法对北细辛(根和根茎)水煎液(提取挥发油后水煎液和临床常用水煎液)和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和50%乙醇提取物)进行抗炎作用的评价;以热板法对北细辛水煎液进行镇痛作用的评价;并以去肾上腺试验和纳洛酮阻断试验,探讨细辛水煎液的抗炎镇痛机制.结果:二甲苯小鼠耳肿胀试验中,北细辛2种水煎液明显减轻炎症肿胀度,高剂量时抑制率分别为43.20%,和63.69%,而对二甲苯所致去肾上腺小鼠耳肿胀无抑制作用;北细辛95%乙醇提取物和50%乙醇提取物均能抑制小鼠耳肿胀,高剂量时抑制率分别为61.86%和52.56%.在热板试验中,北细辛2种水煎液高、低剂量均使痛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镇痛作用在2.0 h达高峰;2.0 h各组痛阈提高率分别为51.27%,62.78%,60.08%和68.00%;经纳洛酮预处理后潜伏期明显缩短,北细辛水煎液未显示镇痛作用.结论:北细辛水煎液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临床常用水煎液的抗炎镇痛作用强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煎液.北细辛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95%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与50%乙醇提取物相当.北细辛水煎液抗炎作用有肾上腺的参与,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细辛苗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采集生长1周和2周的北细辛苗以及生长3个月的北细辛植株,均分成地上(茎、叶)与地下部分(根),采用HPLC-TOF-MS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定性鉴别,以细辛脂素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鉴别。结果:从北细辛地下部分共鉴定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α-细辛醚(1),N-isobutyl-2,4,8,10-dodecatetraenamide(2),9-methoxyaristolactamⅣ(3),细辛脂素(4),caulesnarinside(6)和chalcononaringenin 2’,4’-di-O-β-Dglucopyranoside(7),峰面积数值表明其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加;从北细辛地上部分共鉴定出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N-isobutyl-2,4,8,10-dodecatetraenamide(2),caulesauroneside(5),caulesnarinside(6)或chalcononaringenin 2’,4’-di-O-β-Dglucopyranoside(7)和peonidin 3-caffeoylgentiobioside(8)。仅在生长3个月的北细辛地下部分鉴定出了细辛脂素,其质量分数155.4μg·g~(-1)。结论:北细辛地上与地下部分次生代谢产物种类与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北细辛苗的不同生长阶段,相同部位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成分的含量基本呈现随生长时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北细辛不同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水、乙酸乙酯、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提取北细辛药材,以马兜铃酸A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90 nm。结果:马兜铃酸A含量在3.0~30.0 mg.L-1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19.844X+0.027 2(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 1.32%。北细辛不同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为1.34%~3.15%,以水提取物含量最低,95%乙醇提取物含量最高。结论: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北细辛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周军辉  鬲晓敏  李莎莎  陈尘  贾芸  张明英  柏国清 《中草药》2023,54(24):8191-8199
目的 以细辛药材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组装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明确其结构特征、系统发育位置。方法 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对细辛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结构特征分析;同时,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马兜铃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 华细辛和辽细辛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60 521~160 555 bp,表现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且两者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均为38.5%。细辛叶绿体基因组包含128个基因,其中8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4个t RNA基因,8个r RNA基因。此外,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和蛋白编码数据集构建的拓扑树一致,细辛属物种和马蹄香属物种形成一个支持率的单系分支。结论 细辛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结构特征分析,发现其大小介于Asarum bracteolata和A. sieboldii var. seoulense之间,IR区存在rpl16、rps19、ycf1、rpl23等基因扩张,研究结果丰富了细辛属植物遗传资源,为该属物种分子鉴定、系统发育以及野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鹰  杨悦  李赫  李强  王丽娟  吴秀菊 《中草药》2019,50(14):3420-3425
目的基于细辛转录组测序结果,克隆甲基丁香酚合成相关酶基因,了解相应的序列信息。方法以细辛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得到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4-羟基肉桂酰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醇脱氢酶(CAD)等基因的c 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AhPAL、AhC4H、Ah4CL和AhCAD基因的ORF长度分别为2 157、1 278、1 623、1 071 bp,编码718、425、540、356个氨基酸。4种蛋白均具有各自的保守结构域。除Ah C4H外,AhPAL、Ah4CL和AhCAD与已报道的其它物种相应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都较高。结论对细辛甲基丁香酚合成相关酶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基因功能分析及甲基丁香酚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董玉启  于华  王春华  李正  朱彦 《天津中医药》2017,34(12):845-848
[目的]研究北细辛根乙醇提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北细辛根二氯甲烷部分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1R,2S,5R,6R)-5′-O-methylpluviatilol、咖啡酸甲酯、(2E,4E,8E)-Nisobutyl-2,4,8-decatrienamide、升麻酸、(1S,4S,5S)-5-isopropyl-2-methyl-2-cyclohexene-1,4-diol、(±)-asarinol A、对羟基苯甲醛、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乙醇、对羟基肉桂酸、β-谷甾醇、L-细辛脂素、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卡枯醇和3,4-二甲氧基肉桂醇。[结论]结果中前10个化合物1~10为首次从北细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水蒸气蒸馏法与顶空进样法提取得到的细辛中挥发性成分.[方法]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两种方法共提取出73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有28种,分别占两种方法提取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31.46%和61.55%.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细辛挥发油中共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给予100%(Ⅰ),50%(Ⅱ),28%(Ⅲ),12%(Ⅳ)自然光照条件的五年生北细辛的展叶期,花期,果初期,果熟期,枯萎期,叶斑病发生程度及发生率,根折干率,挥发油含量及组分进行调查,分析和测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的挥发油提取方法-XD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北细辛根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不同光照条件下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光照条件,北细辛的展叶期,花期,结果初期等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推迟2 d左右;Ⅰ~Ⅳ4种光照条件下的叶斑病发病率分别为88.46%,70.00%,0.23%,0.07%,折干率分别为25.14%,28.27%,30.23%,31.57%,挥发油分别为18.1,17.6,16.3,15.3 mL·kg-1,4个光照条件下的挥发油总离子流图存在差异;挥发油的组分类别及含量均存在差异,各组分的含量并未出现随光照强度的减弱呈现逐渐减少/增加的趋势,其中光照条件Ⅲ下,甲基丁香酚最高为46.75%,黄樟醚最低为11.42%.结论:光照条件对北细辛的展叶期,花期,结果初期均有影响,北细辛叶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轻,根折干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挥发油含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小,同时,光照强度对挥发油的组分类别及含量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