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活血补肾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血补肾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活血补肾方防治12周后进行取材和实验指标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用力学试验机检测股骨力学性能。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腰椎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股骨近端生物力学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活血补肾方可以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密度及股骨近端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乌牛膝方对去势SD大鼠骨密度影响的机理。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手术摘除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连续灌胃90d,测定骨密度。结果:乌牛膝各剂量组BMD值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大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肱骨和腰椎各组大鼠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组的大、中剂量组与其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大、中剂量组对股骨部位的骨密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髂骨的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同样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乌牛膝各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去势大鼠的BMD水平,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其作用并不均等,因部位的不同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疏宁颗粒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为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现代药理学依据。方法:建立去卵巢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骨疏宁颗粒对大鼠体重、股骨重量、长度以及骨密度、骨硬度的影响,以及对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和股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并设抗骨质疏松药仙灵骨葆胶囊及尼尔雌醇片为对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疏宁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的体重和股骨干重(P<0.01);高剂量组还可明显提升去卵巢大鼠股骨的湿重、骨密度以及血清磷水平(P<0.01)。结论:骨疏宁颗粒具有一定的对抗去卵巢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肾通络止痛颗粒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探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9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温肾通络止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8,16 g.kg-1)及尼尔雌醇组(1 mg.kg-1)共6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成骨质疏松动物模型,ig给药3个月后进行骨密度(BMD)、降钙素(CT)、骨钙素(BGP)及雌二醇(E2)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温肾通络止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BMD分别是(0.231 8±0.003 6),(0.198 8±0.003 9),(0.219 9±0.002 4),(0.201 1±0.000 9),(0.202 3±0.002 7),(0.220 2±0.002 1)g.cm-2;CT含量分别为(74.61±10.54),(48.33±13.72),(71.72±14.83),(56.76±12.58),(68.39±13.74),(75.29±15.63)ng.L-1;E2含量分别为(88.61±17.54),(28.45±11.39),(71.71±8.69),(68.11±12.63),(70.93±10.42),(75.21±9.37)ng.L-1。模型组及各治疗组BGP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温肾通络止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股骨BMD,CT,E2含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P<0.01)。结论:温肾通络止痛颗粒能够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值,改善其骨代谢状况,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淑梅  高振强  殷立新 《河北中医》2006,28(10):782-784
目的观察骨疏灵缓释微球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其余5组通过切除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骨疏灵缓释微球0.59、1.191、.78 g/(kg.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雌二醇组喂以17β-雌二醇0.25 g/kg,2日1次。观察各组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对大鼠腰椎和股骨BMD的影响,骨疏灵缓释微球中、高剂量组与17β-雌二醇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高剂量组间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大鼠股骨力学指标的影响,骨疏灵缓释微球高剂量组和17β-雌二醇组均能显著提高最大载荷和抗弯刚度(P<0.05,P<0.01);疏灵缓释微球低剂量组抗弯刚度显著提高(P<0.01)。17β-雌二醇组及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剂量组屈服点值和断裂能均较模型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疏灵缓释微球可提高卵巢切除大鼠的BMD、股骨最大载荷和抗弯刚度等骨生物力学性能,对卵巢切除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6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将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阳性药组(n=10),模型组(n=10),造模时只切除腹腔内部分脂肪组织而未切除卵巢的实验大鼠设为假手术组(n=10),并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各给药剂量分别为左、右归丸高剂量组20 g·kg-1·d-1;左、右归丸中剂量组10 g·kg-1·d-1;左、右归丸低剂量组5 g·kg-1·d-1;阳性药组为戊酸雌二醇片0.1 mg·kg-1·d-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 10 m L·kg-1·d-1生理盐水。干预10周后,检测实验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骨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骨保护素(OPG)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BMD,OPG显著降低,而BALP,OC显著升高(P0.05),其病理改变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改变一致;与模型组相比较,左、右归丸干预组大鼠BMD增加,骨组织形态改善,血清OPG含量升高、血清BALP,OC含量降低(P0.05)。结论:左、右归丸能够抑制骨吸收,纠正骨代谢失衡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肝俞”“肾俞”对骨质疏松症(OP)大鼠骨密度(BMD)、生物力学、骨代谢和肌骨形态的影响,探讨“筋骨相互为用”理论在OP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和尼尔雌醇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OP大鼠模型。艾灸组予艾灸双侧“肝俞”“肾俞”,每穴15 min,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12周;尼尔雌醇组予尼尔雌醇灌胃(1 mg/kg),每周1次,连续12周。采用双能X线BMD测量仪测定大鼠右侧股骨和第4腰椎的BMD和骨矿质含量;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右侧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ELISA法测定血清中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和雌二醇(E2)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左侧股骨和股四头肌的形态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右侧股骨和第4腰椎的BMD和骨矿质含量降低(P<0.01,P<0.05),右侧股骨载荷和刚度降低(P<0.05,P<0.01)、位移增大(P<0.01),血清CTX-Ⅰ、TRACP含量升高(P<0.01)、E2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新型上皮钙通道( TRPV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GIO)的发病机制,并比较补肾、健脾、活血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1.139 g·kg-1)、健脾组(0.945 g·kg-1)、活血组(0.504 g·kg-1)和骨疏康组(2.1 g·kg-1).地塞米松im造模(2.5 mg·kg-1),每周2次,造模及给药连续9周.测定离体股骨骨密度(BMD),生化法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法测定骨组织TRPV5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空组大鼠BMD明显降低(P<0.01),血清骨吸收标记物TRAP含量明显升高(P<0.01),骨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均上升(P<0.01);补肾中药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股骨BMD(P <0.01),降低大鼠血清TRAP含量(P<0.01),下调骨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P<0.01或P<0.05).结论:补肾中药通过下调骨组织TRPV5 mRNA与蛋白表达而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健脾与活血中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GSS)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及骨密度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月龄的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激素组)和人参皂苷高、中、低剂量组(激素+用药组)。皮下注射甲泼尼龙5mg/Kg.d-1,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人参皂苷组造模后GSS高(100mg/kg)、中(50mg/kg)、低(25mg/kg),每日2次,其他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为9w。9w后测定各组大鼠骨密度(BMD)、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指标等。结果:反映骨形成指标BGP、CT及血清Ca水平,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人参皂苷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反映骨吸收的TRACP酶活性及血清P水平,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腰椎与股骨骨密度、最大载荷及刚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腰椎骨密度下降更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高剂量组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度、最大载荷及刚度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GSS可通过改善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性能,拮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丢失,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6)
目的观察精骨补肾颗粒(黄精、骨碎补、桑葚等)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大鼠的骨密度(BM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肌钙蛋白(Tn)、血清降钙素(CT)、雌二醇(E2)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精骨补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周2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同时每日灌胃给药连续9周。实验结束后眼球取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Tn、TRAP、ALP、CT、E2指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大鼠离体股骨上1/3 BMD进行检测。结果 GIOP大鼠对照组的TRAP、ALP明显升高,BMD、Tn、CT、E2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骨补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GIOP大鼠TRAP、ALP含有量,显著升高BMD、Tn、CT、E2值,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精骨补肾颗粒对骨质疏松症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由何首乌中提取的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长期给药对大鼠骨密度及骨强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按剂量150 mg/kg、300 mg/kg、6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90 d,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量大鼠骨密度后,处死取股骨测量骨9骼强度。结果:二苯乙烯苷各剂量组均能增加髂骨段的骨密度,增加髂骨段和肱骨段的骨矿重量和骨矿面积;显著增加骨折力与骨碎力。结论:二苯乙烯苷不仅能够增强骨密度,提高单位面积骨矿的含量及骨矿在组织中的含有面积,增强骨组织对于外力作用的抵抗能力,提高结构韧性与结构强度,为临床有效预防并改善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肾虚证患者骨矿物含量改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了184例肾虚证与非肾虚证患者尺、桡骨骨矿物含量的检测结果。肾虚证组骨矿物含量显著低于非肾虚证组及对照组(P<0.01),非肾虚证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病种的肾虚证组与非肾虚证组之间骨矿物含量有显著差别(P<0.01)。说明肾虚证患者骨矿物含量有特征性改变,以及疾病证候存在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壮骨伸筋胶囊(Zhuanggu Shenjin capsules,ZSJ)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按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模型组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将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结合雌激素组、壮骨伸筋胶囊高、中、低剂量组(5.42,2.71,1.36 g·kg~(-1)),每组12只。连续ig 13周,每周连续ig 6 d,实验结束,取血和骨组织,测定骨密度及血清中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雌二醇(E2),骨钙素(BGP),降钙素(CT)的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血清E2含量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P,TRAP,BG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子宫系数明显降低(P0.01),骨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骨小梁稀疏,骨小梁间有断裂并且分离,间隙增大,排列紊乱,骨板层结构疏松,骨质疏松特征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壮骨伸筋胶囊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骨密度(P0.01),增加模型鼠血清E2含量(P0.05),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P,TRAP,BGP含量(P0.05),但是对血钙和CT作用却不明显,骨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骨组织结构趋于完整。结论:壮骨伸筋胶囊能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雌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水平,从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龟甲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胫骨骨密度和骨强度的作用差异。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龟甲组,每组12只。模型组、西药组和龟甲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制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西药组用阿仑膦酸钠63 mg/kg灌胃,每7天1次;龟甲组用龟甲30 mg/(kg·d)灌胃,每天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用0.9%氯化钠溶液2 ml灌胃,每天1次。各组均给药3个月。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2个月、3个月检测各组大鼠腰椎、胫骨骨密度和骨强度,计算给药3个月时西药组与龟甲组骨密度及骨强度改善率。结果龟甲组给药2、3个月腰椎、胫骨骨密度,胫骨骨强度均升高,给药3个月腰椎骨强度亦升高(P<0.05或P<0.01)。给药3个月时,西药组、龟甲组腰椎骨密度、骨强度及胫骨骨密度、骨强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龟甲组腰椎骨密度低于西药组(P<0.05),而腰椎骨强度及胫骨骨密度、骨强度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个月后,龟甲组腰椎骨密度改善率为8.08%,胫骨骨密度改善率为8.30%,腰椎骨强度改善率为44.67%,胫骨骨强度改善率为30.58%。结论龟甲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胫骨骨密度和骨强度均有改善作用,且对腰椎骨强度改善作用优于胫骨,对二者骨密度改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表现的症状与骨密度不同阶段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社区招募患者,共入组患者245例,采集相关临床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中医症状与骨密度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将245例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按照骨密度的T值,分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三个阶段。按照症状积分排序,症状积分前5位的是腰膝酸软(598分)、骨痛(516分)、下肢拘挛(502分)、畏寒肢冷(474分)。其中下肢拘挛与骨密度不同阶段存在一定关系,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腰膝酸软、骨痛、畏寒肢冷、健忘与骨密度不同阶段相关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年限和BMI指数都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下肢拘挛与骨密度存在相关关系,可以尝试作为早期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三联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伦磷酸钠、阿法骨化醇和中药仙灵骨葆三联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3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每日口服阿伦膦酸钠10mg、阿法骨化醇0.5ug和仙灵骨葆3g,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骨密度明显上升,治疗前后L2~4、股骨颈及Wards三角的骨密度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升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测东方药林牌欣月片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按体重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欣月片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各组大鼠实行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保留双侧卵巢)后,连续注射3天青霉素.于术后第8天,各组分别喂饲含不同剂量受试物的AIN93基础饲料,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只喂饲AIN93基础饲料,13周后,测定股骨重量、股骨长度、股骨密度、钙含量.结果 欣月片对大鼠体重,股骨长度、股骨重量均无影响,中剂量欣月片能显著提高股骨钙含量,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股骨远心端和股骨中点的骨密度.结论 欣月片(女士健骨片)有增加大鼠骨密度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10月龄SD雌性鼠去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予以补肾活血方、尼尔雌醇水溶液灌胃治疗8周,观察有关指标的改变。结果:大鼠去卵巢后,含密度明显下降,模型复制成功。补肾活血方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的一般形态,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腰椎含密度,抑制卵巢大鼠尿羟脯氨酸/肌酐、尿钙/肌酐、血清骨钙素水平,而对血清尼尔雌醇水平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补肾活血方可延缓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含量丢失,改善其含代谢;此作用不是通过升高雌激素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