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榆次区人民医院2004-2006年住院的58例糖尿病并发AMI和非糖尿病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AMI的不同.结果 伴糖尿病AMI组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为(56.3±7.2)岁,无痛型AMI为56.9%,心衰发病率为63.79%,多支病变为62.07%,室性心律失常为48.28%,死亡率为20.69%;不伴糖尿病AMI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为(63.2±6.8)岁,无痛型AMI为20.43%,心衰发病率为34.41%,多支病变为35.48%,室性心律失常为24.73%,死亡率为8.60%.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常呈无痛型,梗死面积大,合并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36例糖尿病并发AMI(A组 )与 5 0例非糖尿病AMI(B组 )患者的发病时状态 ,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两组AMI有无不同。结果 与B组比较 ,A组发病年龄早 (5 6 6± 8 2对 6 2 8± 9 0 )岁 ;静息状态下发病多 (6 3 9%对 30 0 % ) ;无痛型AMI多 (5 2 8%对 18 0 % ) ;血甘油三酯高[(3 5 3± 1 72 )mmol/L对 (2 86± 0 95 )mmol/L];左室射血分数小于 5 0 %者多 ;左室内径缩短分数小于 2 5 %者多 ;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多 (6 6 7%对 40 0 % ) ;心力衰竭发生率高 (6 6 6 %对 2 8 0 % ) ;死亡率高 (16 7%对 8 0 % ) ;P均 <0 0 1及 0 0 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 ,静息状态下发病多 ,常呈无痛型 ,AMI时左室功能差 ,心力衰竭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伴糖尿病AMI 72例(A组)与非糖尿病AMI 100例(B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两组AMI的不同。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发病年龄(57.2&#177;8.42)岁,无痛型AMI为55.6%,心力衰竭(心衰)发生率为62.7%,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66.7%,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左室内径缩短分数〈25%者多,病死率为22.2%。B组发病年龄为(63.6&#177;8.8)岁,无痛型AMI为16%,心衰发生率为32%,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40%,病死率为8%。P均〈0.01及0.05:结论糖尿痛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常呈无痛型,左室功能羞,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与5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的临床特点等相关检查资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B组比较,A组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无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多,血三酰甘油高,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者多,左室内径缩短分数小于25%者多,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多,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常呈无痛型,急性心肌梗死时左室功能差,心力衰竭发病率度病死率高。餐后高血糖较空腹血糖更加能预测心血管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AMI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女性患者及心衰者多于非DM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及重度狭窄病变多于非DM对照组(P<0.05)。结论AMI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偏多,多并发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32例糖尿病合并AMI(观察组)与58例无糖尿病的AMI(对照组)患者发病时状态、梗死部位、易患因素等进行比较两组临床特点有何不同。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发病年龄较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无痛型多、血脂高、常合并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并AMI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发病状态、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并发症、左室射血分数、休克及死亡等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发病多,无痛型多,心功能差,左室射血分数低及死亡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静息状态发病多,无痛型发生率高,心力衰竭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DM组和非DM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DM组与非DM组发病年龄分别为(51.4±6.6)岁和(58.6±9.0)岁(P〈0.01),合并高血压病史者分别为63.9%和42.4%(P〈0.05);DM组无痛性心梗发生率为60.6%,明显高于非DM组(P〈0.01);DM组心衰、心律失常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DM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多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无痛性心梗多见;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心衰、心律失常、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筱文 《广西医学》2005,27(5):673-674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NCP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146例AMI患者根据发病时有无胸痛主诉分成无痛组(NCPMI组)和疼痛组(CPM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并行对比分析。结果NCPMI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CPMI组(69±9.7岁比63±7.4岁,P<0.01),NPCMI组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2∶20)。NCPMI组多伴糖尿病(28.1%,CPMI组为19.9%)。NCPMI组发病到就诊时间明显长于CPMI组〔(9.4±3.2)h比(4.2±1.1)h,P<0.01〕,住院病死率NCPMI组(12.3%)高于CPMI组(6.2%)(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可无胸痛症状,并以年龄偏高者多见,多伴有糖尿病、预后较有胸痛症状者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胺碘酮片,观察组再给予厄贝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以及治疗后的HR﹑LVEF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总有效率为92.50%,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为87.5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情况为(72.65±4.32)次/min,LVEF情况为(50.66±6.49)%,观察组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HR﹑LVEF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效果中显著,适用于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NCP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146例AMI患者根据发病时有无胸痛主诉分成无痛组(NCPMI组)和疼痛组(CPM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并行对比分析。结果NCPMI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CPMI组(69.0±9.7岁比63.0±7.4岁,P<0.01),NPCMI组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2:20)。NCPMI并多伴糖尿病(28.1%),(CPMI组为19.9)。NCPMI组来院就诊时间明显长于CPMI组(9.4±3.2比4.2±1.1,P<0.01),住院病死率NCPMI组(12.3%)高于CPMI组(6.2%)(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可无胸痛症状,并以年龄偏高者多见,多伴有糖尿病、预后较有胸痛症状者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并发心衰的临床特点。方法:参与研究的患者有50例,均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并发心衰患者,为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份到12月份所收治。另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并发心衰患者50例,为笔者所在医院同期所收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糖尿病病史、心绞痛反复发作史高,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合并多支病变,且肌酸激酶峰值、肌钙蛋白I峰值低,上述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合并心衰患者多存在糖尿病史以及反复发作心绞痛病史,多支病变,且容易并发多个侧支循环,病变情况严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病变特点与治疗策略之间的差异.方法对112例UAP与132例AMI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病变特点和治疗策略间的差异.结果UAP组发病平均年龄较AMI组大(65±8比61±8岁),P<0.01;UAP组与AMI组冠脉病变相比,单支病变分别为11.6%比32.6%,双支病变为15.2%比34%,三支病变为73.2%比33.3%,左主干病变为36.6%比5.3%,侧支循环为34.8%比12.1%,P均<0.01;每个病人的平均病变血管支数,UAP组为2.74支(307/112),AMI组为1.85支(244/132),P<0.01;UAP组LAD近中段、RCA近段狭窄病变多于AMI组,P<0.01;UAP组LAD、LCX>90%狭窄病变多于AMI组,P<0.01;UAP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68例,AMI组23例,P<0.01;UAP组急诊直接PTCA7例,AMI组69例,P<0.01;UAP组住院死亡率0%,AMI组3%,P>0.05.结论UAP组病人年龄较AMI组大;UAP组病人冠脉病变严重,但侧支循环多,因而发生AMI的少;UAP组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多,AMI病人急诊直接PTCA的多,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280例住院AMI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71.5±6.1岁)150例和非老年组(年龄49.7±6.5岁)13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老年AMI女性发病明显增高,住院时间长,有高血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并发心衰、合并感染的患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肥胖、吸烟、造影见新鲜血栓、典型胸痛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两组就诊时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陈旧心梗及接受直接PCI的病人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表现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梗死相关血管的分布及狭窄程度、直接PCI患者从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PCI即刻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死亡、再梗死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老年AMI患者症状不典型,易合并心衰,冠脉病变严重,PCI的即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差异无显著性,住院期间病死率无增高,提示介入治疗是老年AMI患者的很好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对住院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年龄≥75岁的高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①高龄组AMI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②高龄组症状不典型AMI占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龄组无Q波型AMI占43.5%,多部位AMI占5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高龄组合并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分别为63.9%,58.3%,41.7%,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⑤高龄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率分别为75.9%、48%、17.6%、26.8%,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AMI患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较中青年AMI更多表现为无Q波型心肌梗死和多部位心肌梗死,易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脑血管意外、感染等,病死率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高龄AMI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对住院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年龄≥75岁的高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①高龄组AMI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②高龄组症状不典型AMI占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龄组无Q波型AMI占43.5%,多部位AMI占5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高龄组合并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分别为63.9%,58.3%,41.7%,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⑤高龄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率分别为75.9%、48%、17.6%、26.8%,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AMI患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较中青年AMI更多表现为无Q波型心肌梗死和多部位心肌梗死,易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脑血管意外、感染等,病死率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高龄AMI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中不典型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52例根据发病时有无心绞痛主诉分为不典型组56例(A组)和典型组96例(B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发病年龄(80.0±3.6岁)高于B组(57.0±5.8岁),合并心律失常、糖尿病发生率高于B组,住院病死率A组(16.07%)高于B组(3.1%),P均<0.01。高血压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典型AMI发病前可无心绞痛症状,多发于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8.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特点,为女性AM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AMI患者102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6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女性AMI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晚,平均病史短,首发症状不典型;女性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冠脉两支以上病变均高于男性(P均<0.05);女性并发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高于男性(P均<0.05).结论 女性AMI发病年龄晚,临床易误诊及漏诊,预后差,应重视其在发病早期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7例AMI并发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1)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9例(5例死亡,死亡率8.5%),AMI合并其他心律失常18例(无死亡),同一病例可合并多种类型心律失常表现;(2)A组(n=59,出现ST段抬高)有49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死亡4例,B组(n=18,非ST段抬高)有10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两组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208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3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按是否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PN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2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及腰臀比,查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指标。结果:本组老年2型糖尿病320例患者中,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208例,平均年龄为74.3±3.5岁,明显高于未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65.8±4.5岁);腰臀比、SBP、DBP、FBG、HOMA-IR、HbA1c、TG、TC分别为0.99±0.06,149.21±19.33 mmHg,91.24±13.03 mmHg,11.45±2.68 mmol/L,1.21±0.68,(9.83±2.18)%,1.89±1.11 mmol/L,6.48±2.24 mmol/L,均明显高于未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而HLDL、LDL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吸烟史、高血压史、FBG、高TG、HbA1c是DPN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达65.0%,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FBG、HbA1c是DPN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