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TNF-α、IL-6和IL-8在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5例SH并发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TNF-α、IL-6和IL-8含量,其中腹水感染组30例,腹水非感染组15例。发现SH并发SBP组血清和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腹水非感染组(均为R<0.05),其升高水平与血清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与血清胆固醇(T-ch)呈负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但仅能降至非感染组水平(P>0.05),经治疗无效死亡组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和IL-8的初始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均为P<0.05)。结果表明:TNF-α、IL-6和IL-8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和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和腹水中TNF-α、IL-6和IL-8含量变化对SH并发SBP的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在重型肝炎(SH)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别采用Griess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5例SH并发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NO、TNF-α、IL-6和IL-12含量,其中腹水感染组30例、腹水非感染组15例,结果显示SH并发SBP血清和腹水NO、TNF-α、IL-6和IL-1 2水平均明显高于腹水非感染组(P<O.O5),其升高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与血清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感染控制后血清和腹水NO、TNF-α、IL-6、IL-1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仅能降至非感染组水平.表明NO、TNF-α、IL-6和IL-12参与SH及SBP形成腹水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联合检测对SH并发SBP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吕小平  詹灵凌等 《广西医学》2001,23(6):1325-132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比色法、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的NO、IL-6及TNFα。结果:肝硬化组血浆和腹水NO、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水渗出液中NO、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浆和腹水中NO、IL-6及TNFα有助于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脑炎患儿IL-6、IL-8及TNF-α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心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IL-6、IL-8、TNF-α水平,并与15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对照。结果 血清中的IL-6、IL-8、TNF-α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IL-6、IL-8、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IL-6、IL-8、TNF-α不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而且参与了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价素8(IL-8)、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含量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8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8、HA、LN、PCⅢ含量变化。发现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TNF-α、IL-6、IL-8含量与HA、LN、PCⅢ含量正相关。与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平行测定二者成正相关。结果表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过程中,贮脂细胞的活化,胶原合成增加与TNF-α、IL-6、IL-8细胞因子有关,细胞因子活性与血清胆红素一样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霞  梁敏坚  罗敏琪  陈忠城 《广东医学》2002,23(11):1157-115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均<0.01),且患病期其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和P<0.01),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IL-2和IL-6瓣高低与其性别、病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家族史有关(P均<0.01),但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其患病期细胞因子水平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骆俊明  林晨萍  陈松德  季峰 《浙江医学》2001,23(8):455-456,45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6及IL-8水平含量,应用MTT法检测血清IL-2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肝硬化B级和C级患者IL-2,CD8^ T淋巴细胞,CD4^ /CD8^ 及C级IL-8,CD4^ 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0.05),肝硬化B级患者IL-2,IL-6及IL-8高于A级患者,C级患者高于B级患者(P<0.01和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及低,下,肝功能损伤程度可能与血清IL-2,IL-6IL-8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和3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IL-2、IL-6和IL-8的含量,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感染性疾病组血清IL-2显著低于非感染性疾病组(P<0.001),败血症组IL-2值显著低于肺炎组或脐炎组(P<0.05)。感染性疾病血清IL-6和IL-8显著高于是感染性疾病组(P<0.001),败血症组IL-6和IL-8值显著高于肺炎组或脐炎组(P<0.05)。结论:新生儿患染性疾病时存在白细胞介素失调,其中IL-2、IL-6、IL-8在其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提示白细胞介素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疾病的严重,并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一项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心衰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观察不同病因和心功能改善后TNFα和IL-6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57主衰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 中重度心衰组患者血清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中度心衰组(P<0.01),所有心衰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中重度心患者高于轻中度肾衰患者(P<0.01),不同病因心衰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后,中重度心衰组患者血清TNFα和T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重度心衰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升高,且随着心功能改善而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与心衰病因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变化。方法 分别以1%和5%牛磺胆酸钠(0.1ml/100g)胰胆管注射建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Sham(假手术)组,AEP组,ANP组3组。分别于造模后3h,6h处死8只动物,分别观察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 ANP组和AEP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显著升高(均P<0.001)。造模后6h的血清TNF-α,3h和6h的血清IL-6,IL-10在ANP组均较AEP组为高(分别P<0.05,P<0.001,P<0.05)。ANP组血清TNF-α、IL-6水平在造模后6h比3h为高(均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起了重要的作用。IL-6有助于早期判断胰腺坏死。  相似文献   

11.
黄居彬  熊灏  马黄花 《广西医学》2002,24(2):180-1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急性白血病(AL)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AL患IL-6含量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LL又明显高于AML(P<0.05);TNF-α也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ALL与AML两组间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TNF-α水平与AL发病,发展有密切相关;IL-6水平与白血病类型有关;而TNF-α水平与白血病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相关炎症因子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为脑出血组、同期门诊中老年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脑出血组入院后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II)评估,观察预后,脑出血组在入院后、对照组在体检时抽取外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敏感C反应蛋白(hs-CRP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10、IL-6、IL-1、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II 评分5-16分者42例(轻型),17-28分者26例(中型),29分以上者12例(重型),不同APACHE-II评分时患者IL-10、IL-6、IL-1、hs-CRP、TNF-α水平比较明显不同( P<0.05),中型、重型者均高于轻型( P<0.05),重型高于中型( P<0.05);14例患者死亡,66例患者存活,死亡患者IL-10、IL-6、IL-1、hs-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 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0、IL-6、IL-1、hs-CRP、TNF-α等均升高,病情越重、预后不佳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IL-10、IL-6、IL-1、hs-CRP、TNF-α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及羊水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足月孕妇及IUGR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1β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UGR组与正常分娩组孕妇血清中IL-1β、TNF1-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UGR组羊水中IL-1β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性差异(P<0.01);在预测IUGR方面,羊水中TNF-α水平变化较IL1β更有价值。结论:羊水中IL-1β及TNF-α水平变化与IUGR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IFN—a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NF、IL—6和IL—4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 (IFN -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3 0例 ,分别在IFN -α治疗前 ,治疗后 1个月、 3个月、 6个月和 9个月留取血标本 ,用放免法 (RI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 6(IL - 6)水平 ,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水平 ,并与 3 0例正常献血员的各值分别进行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IL - 6水平升高 (P <0 0 1) ,IL - 4水平降低 (P <0 0 1) ;经IFN -α治疗后 ,血清TNF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血清IL - 4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IFN -α通过诱导体内细胞因子变化 ,参与细胞免疫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27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上述两种细胞因子进行检验。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TNF-α水平有显著异常,从而为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及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清中IL-6,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结果:肝硬变组IL-6,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与肝硬变Child-Pugh分级严重程度相一致。肝硬变合并腹腔感染者IL-6,TNF-α较非感染者显著升高(P<0.001)。结论:IL-6,TNF-α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肝硬变肝功能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腹腔感染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耕  唐卉  黄春明  陈悦  李慕军 《广西医学》2002,24(5):635-63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诊断胎膜早破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8例胎膜早破组及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和羊水中IL-6,IL-8水平,同时,行胎膜病检。结果:胎膜早破孕母血清和羊水中IL-6,IL-8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尤其是以羊水中IL-6,IL-8水平升高更为敏感(P<0.05,P<0.01)。随着破膜时间延长母血和羊水中IL-6,IL-8有增加趋势,胎膜早破时间长短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呈正比,其中破膜时间超过24小时,其母血,羊水和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破膜时间在12小时内的患(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32例,其母血,羊水中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P<0.01,P<0.05)。结论:测定胎膜早破孕妇羊水,血中IL-6和IL-8水平对识别绒毛膜羊膜炎起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活性与小儿肺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发病及病情变化与细胞因子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47例肺炎患儿(其中单纯性肺炎40例,重症肺炎7例)及4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入院第1天肺炎患儿血清IL-8、TNFα含量高于正常健康儿童(P<0.01),重症肺炎组血清IL-8含量高于单纯性肺炎组(P<0.01)。治疗过程中,单纯性肺炎患儿随病情的减轻IL-8、TNFα含量逐渐下降(P<0.01);而重症肺炎患儿则随病情的加重IL-1β、IL-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与肺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连续检测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对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估计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44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将CHF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15d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CHF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CHF组患者经15d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辛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6 更为明显(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TNT-α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进一步降低TNF-α和IL-6的水平,提示辛伐他汀可能具有减缓心脏损伤的进程、保护和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并对音乐疗法在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在住院后10天,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分组:抑郁组,56人,HAMD 评分>17分;非抑郁组,44人,评分≤17分。对两组患者检测血清 IL-6、TNF-α含量并统计分析。对纳入抑郁组的患者再随机平均分为2组进行治疗,PSD 常规治疗组,28人,应用常规抗抑郁药治疗;PSD 音乐治疗组,28人,在常规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加用音乐治疗。在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血清 IL-6、TNF-α含量较非抑郁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加用音乐治疗的患者抑郁改善明显由于单纯药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IL-6、TNF-α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存在相关性;音乐疗法对 PSD患者的治疗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