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肱骨干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在中下 1/3横断骨折中较常见。我院自 1989年 4月~ 2 0 0 3年 1月共收治经首次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 15例 ,现将防治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男性 12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0~ 66岁。其中车撞伤 7例 ,机器绞伤 5例 ,重物砸伤 2例 ,跳远致伤 1例。其中12例手术时间在 1996年以前 ,采用四孔钢板内固定 ,外用石膏托搭肩外固定治疗 ,术后发生骨不连。 3例发生于 1996年以后 ,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 ,石膏托外固定。2 术后骨不连的原因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发生与骨折端血供不足、固定不良 ,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2.
1 病案举例 患者,男,71岁。2001年1月不慎摔伤致右肱骨干骨折,曾在长春市中心医院行加压钢板内固定后痊愈出院。2001年6月由于活动不慎致右上臂出现疼痛、畸形,但一直未到医院就诊。今因畸形逐渐加重并且肘关节功能障碍,于2002年3月4日来我院求治,以“右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而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4.
本院自1994~2004年共收治胫骨干骨折525例,行手术治疗后出现骨不连、骨延迟愈合21例,占4.0%,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26例,经二次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就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防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6年 7月— 1999年 7月 ,我院共收治四肢长骨干骨不连 38例 ,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并髂骨植骨治疗 ,术后经 8~ 2 4个月随访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3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年龄 19~ 86岁 ,平均 4 6 .5岁。骨不连部位 :股骨 9例 ,胫骨 16例 ,肱骨 8例 ,尺骨 3例 ,桡骨 2例。骨不连时间 5~ 36个月。受伤原因包括车祸伤、坠落伤、压砸伤、绞伤等。骨不连类型为横型、斜型、螺旋型及粉碎型等。确诊骨不连前曾行 1~ 3次手术。曾用过髓内针、钢板、螺钉、钢钉、钢丝等内固定 ,其中 6例用过外固定… 相似文献
7.
肱骨干骨折骨不连近年有增多趋势,多是由于治疗不当造成.2001年1月-2008年3月本科共收治36例肱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现将治疗方法及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固定组患者20例,在术中没有进行内固定治疗;固定组患者20例,在手术中进行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骨不连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疗效评分显著优越于非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在术中进行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可显著提高骨折预后优良率、降低骨不连发生比例、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提高术后疗效,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愈合,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具有手术适应症的首先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绝大多数患者术后效果满意,但有少数患者由于种种原因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并发成角畸形,笔者通过利用Ender钉重新内固定和植骨治疗内固定失败的肱骨干骨折的方法,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间骨折是严重的肘关节损伤之一,由于闭合复位困难,开放复位缺乏有效的内固定从而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或畸形愈合者并不少见。尽管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但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恢复肘关节功能的三大要素。我科自2002年起,采用鹰嘴窝解剖钢板和常规尺神经前置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2例,术后早期行肌关节CPM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内固定物-镍钛合金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在尺桡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0年8月至2002年8月,对58例尺、桡骨骨干骨不连,采用自体髂骨植骨 镍钛合金天鹅记忆接骨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5月至6年,平均2.5年。术后平均3.8月,骨不连处为类板样骨替代,最终均获得骨性愈合。全部病例无感染、无取出本器后再骨折和因本接骨器所致的肘、腕关节运动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结论:SMC多点位轴向持骨、纵向加压,操作简便,是治疗尺桡骨骨干骨不连有效的技术与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天鹅记忆接骨器 (swan likememoryconnec tor,SMC)和加压接骨板 (dgnanciccompressiveplate,DCP)以及带锁髓内针 (lockedintramedullaynail,LIN)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 .方法 :随机选择 1995 0 1/2 0 0 1 12入院的新鲜股骨干骨折 32 1例 ,分别采用SMC与DCP ,LIN进行内固定治疗 ,术后常规抗炎治疗 1wk ,不用外固定 ,定期拍片并随访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SMC组的手术时间 (h)明显短于DCP组与LIN组 (1.8± 0 .7vs 2 .5±0 .5& 2 .8± 0 .8,P <0 .0 5 ) ,而住院费用 ($)也显著少于DCP组和LIN组 (6 2 6 5± 76 0vs 80 34± 986& 976 7± 82 9,P<0 .0 5 ) ,3组在伤口感染和合并桡神经损伤方面无差异 .SMC组骨愈合时间 (wk)显著短于DCP组和LIN组 (12 .5±4 .6vs 17.1± 4 .9& 16 .8± 6 .1,P <0 .0 5 ) ,而术后功能优良率高于DCP组和LIN组 .在天鹅接骨器固定下 ,骨折愈合直接由板层骨直接替代连接 ,固定段无应力遮挡和骨质疏松 .结论 :SMC的几何构形和力学特性有利于骨折愈合 .在本器固定下 ,可能存在一种新的尚未被认知的骨折愈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骨折和骨不连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目的:研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治疗骨折和骨不连及其产生的动态记忆应力促进骨愈合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三维有限元技术,对SMC固定肱骨的生物力学行为进行模拟,接骨器有限元模型共划分了3487个单元,节点数为5397,单元采用20节点四面体三维砖块单元;肱骨有限元模型共划分5783个单元,节点数9863,单元采用10节点四面体三维单元,结果:接骨器固定肱骨后其内表面受拉力,外表面受压力,变形最大的加压部第一结构主应力最大值分别为224.5MPa和-34MPa,远小于其极限应力与疲劳极;其维持轴向的动态记忆持骨力为125.05N,纵向动态记忆加压力196N,被固定肱骨应力分布均匀,各节点所受应力主要为正应力。结论:SMC有良好的耐疲劳与重复使用性,其固定后产的动态记忆加压应力场,有利于固定肱骨的稳定并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4.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对骨折愈合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与加压接骨折(CP)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SMC内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特点。方法:2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截骨,左侧以SMC内固定,右侧以CP固定,术后1、2、4、8、12周行X线摄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X线显示SMC组内固定后4周,骨折初步愈合,CP组在8周骨折愈合,SMC组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外骨痂及骨质疏松。骨折后2、4周时,SMC组骨痂内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在数量上高于CP组,功能活跃。8周时SMC组骨折端已出现板样骨替代,CP组发生骨性连接,板下已出现骨吸收腔和退变相骨细胞。12周时SMC侧骨皮质出现部分吸收腔,CP组板下骨皮质吸腔更趋明显。结论:与CP相比,SMC内固定可使骨折端稳定的同时,又可对骨折断端施加主动的、持续的轴向应力刺激、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骨改建。 相似文献
15.
上肢骨干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75,自引:10,他引:75
目的:研究应用于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内固定的新型记忆合金接骨器。方法:利用镍钛合金与上肢骨干解剖生理的特性和特征,采用光弹,电测及三维有限元法研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临床应用于锁骨、肱骨、尺桡骨干骨折与骨不连188例243根,平均随访2.25年。结果:SMC在轴向多点位抗剪、折、旋、持骨力98.40-125.05N;在纵向,将152-196N的记忆应力作用于骨断端。骨不连92例106例,平均术后3.8个月,不连处为类骨板样骨替代,骨折93例134根,平均术后2.6个月骨折处为骨板样愈合,全部病例无感染,无取出本器后再骨折和因本器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优良率98.76%,结论:SMC多点位轴向持骨,纵向加压、是治疗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新而有效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对犬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5条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载骨,左侧以SMC内固定(SMC组),右侧以加压接骨钢反(CP组)内固定,术后1、2、4、8、12周行X线摄片、三点折弯测试、骨组织形态测量观察。结果:X线显示在SMC组术后4周骨折愈合,CP组在8周,SMC组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外骨痂及骨质疏松,骨折后4、8、12周,SMC组骨痂内骨生成量、截骨处骨皮质厚度和固定段骨力学强度均高于CP组(P<0.05)。结论:与CP比较,SMC内固定可对骨折起到有效内固定和持续加压作用,使骨愈合时间缩短,提高了固定段骨的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7.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骨折和骨不连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目的:研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治疗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利用电测、二维(2D)、三维(3D)光弹性技术,通过贴片,标定电测得到SMC的载荷-应变曲线,并通过固定新鲜人体肱骨,计算SMC的动态记忆持骨力值;通过2D光弹性技术计算SMC鹅颈加压部动态记忆加压力值,用精密浇铸法得到肱骨环氧树脂3D光弹性模型,模仿临床使用,得到SMC固定下的肱骨模型3D应力场分布,同时利用Leize偏光显微镜结合三维光弹法,计算肱骨模型考察点3D应力场中的6个应力分量。结果:电测SMC动态记忆持骨的生物学力值为110.35N。2D光弹测得纵向动态记忆加压力为163.88N。3D光弹测得SMC的鹅颈-加压部、鹅体-接骨板部、鹅翼-持骨部三部相互协调,记忆持骨,形成动态3D立体固定,产生全场应力分布。3D应力分离表明SMC固定后骨折端的应力基本为正应力。结论:SMC空间立体记忆固定的应力场,有利于骨折、骨不连的治疗、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8.
比较加压钢板、髓内钉及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对犬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对比钢板、髓内钉和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内固定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家犬髓机分为SMC为与钢板、SMC与髓内钉两个自体对照组,每组再分5、10、20、40、80d共5个共组。建立股骨骨折模型,并分别进行内固定。术后5、10、20、40、80d分别处死各亚组动物,通过不同时期的大体标本测量,骨折区灰度密度积分等方法来研究骨折愈合速度。结果:髓内钉仙痂出现较早、量较大、骨折线消失较晚、骨折区灰度密度积分最高,钢板侧骨痂出现较晚,量较少,骨折线消失最晚,骨折区灰度密度积分较低;SMC侧基本无骨痂出现,骨折线消失最早,骨折区灰度密度积分较高。结论:SMC有利于骨折愈合,且骨折愈合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解剖型桡骨远端记忆聚合器的力学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解剖型桡骨远端记忆聚合器(anatomic distal radius Ni-tinol memory connector,ADRMC)的力学稳定性。方法:20根尸体湿桡骨标本分别制作成远端横断型骨折模型,以ADRMC或普通钢板(CP)固定,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进行环抱支轴向环抱力的测试和三点弯曲、扭转实验。结果:ADRMC环抱支产生的最大轴向环抱力为12.82MPa;三点弯曲实验显示,ADRMC组和CP组板对侧加压分别为(3.92±1.22)和(5.26±2.37)N·m,板侧加压分别为(3.32±1.14)和(3.14±1.06)N·m,侧方加压分别为(4.27±2.13)和(3.96±1.34)N·m;当扭转角度大于2°时,CP组的屈服扭矩明显高于ADRMC组(P<0.05)。结论:ADRMC在提供牢靠固定的同时,轴向环抱持骨有利于稳定,纵向加压及记忆效应的存在可显著降低应力遮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92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本实验选取了184例2009年5月~2011年11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分为92例治疗组(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组)和92例对照组(单纯外固定支架组),统计及比较各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和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恢复情况以及感染率、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和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恢复情况以及感染率、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因此建设在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