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国产吗氯胺片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采用与丙咪嗪的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符合ICD-10-RDC和CCMD-Ⅱ-R抑郁症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吗氯贝胺组(34例)和丙咪嗪组(35例),治疗四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1」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的疗效和HAMD、HAMA减分  相似文献   

2.
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舍曲林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CCMD-2-R和DSM-Ⅳ作为诊断标准,用Yale-Brown强迫量表、NIMH强迫量表、HAMD、HAMA和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49例强迫症病人进行随机、双盲的8周治疗。结果:舍曲林与氯丙咪嗪疗效相近,两者无显著差异,舍曲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氯丙咪嗪。结论: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125例大学生神经症性别差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省六所大专院校的学生按CCMD-2~[1]诊断为神经症的125例进行男女性别差异的比较分析,并完成HAMD,HAMA、SCL-90、PSE、SAS、SDS等量表的测定。结果发现男性患神经衰弱者居多,女性多出现焦虑、躯体化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及自杀意念等。本文支持神经症存在某些性别差异并讨论了引起两性差异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4.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对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74例患者分别以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两组疗效、减分率无显著差异,但帕罗丁汀副作用少而轻,服药简便,依从性好,结论:帕罗西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抑郁剂。  相似文献   

5.
曲唑酮与地西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曲唑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56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采用曲唑酮(28例)地西泮(28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4例)。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量表(HADM)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曲唑酮与地西泮的疗效相近(P〉0.05)。治疗第4周末SAS、HAMA及HAMA因子分的减分率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副反应两药相似。曲唑酮的主要副反应为困倦和嗜睡。结论 曲唑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有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维思通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我们对按ICD-10及CCMD-2-R诊断标准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11例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研究。维思通剂量为每天3~5mg,评价指标为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和研究结束时。对于PANSS量表总分在研究结束时较治疗前降低20%或以上者视为有效病例。对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在治疗进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讨生物反馈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应用生物反馈仪治疗神经症患和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149例,同时进行放松训练。结果,神经症组显效率(痊愈 显进)78.9%,精神分裂症抑郁组显效率61%;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显,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只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组有差异。说明生物反馈对神经症和精神分裂后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的治疗作用明显,应予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8.
利培酮联合氟西汀与氟西汀单独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7例抑郁症患者分成二组,分别给予氟西汀与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6周,以HAMD及HAMA二种量表观察疗效,以TESS量表观察副反应。结果二组间HAMD和HAMA于第1、2、6周末减分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TESS各周差异均不明显。结论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氟西汀,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维思通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用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33例,与用氯氮平治疗的31例进行对照研究。两组以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进行盲式评分。结果显示:虽然氯氮平对治疗阴性阳性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但维思通更明显优于氯氮平,且副作用较小。本文对维思通的疗效,临床应用,副作用,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氯氮平治疗表现为阴性、阳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31例,根据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分分为两组,阴性症状组61例,阳性症状组7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SANS、SAP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盲式评分。结果显示:氯氮平对两组症状均有较好和同等疗效(P<0.01)。对氯氮平的疗效、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副作用及对难治性病例的疗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曲唑酮和阿米替林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L-S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曲唑酮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为87.5%;阿米替林组分别为57.2%和86.7%。HAMD评分两组间疗效无显差(P>0.05)。不良反应:曲唑酮表现为镇静,阿米替林为抗胆碱能症状。结论:曲唑酮是一种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而副作用较轻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2.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233例,疗程6周。疗铲评定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不良 定采用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Simpson-Angus量表(SA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各周。结果痊愈55%,显产30%,进步12%,无效3%,BRPS总  相似文献   

13.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氯氮平治疗表现为阴性、阳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31例,根据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分分为两组,阴性症状组61例,阳性症状组7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SANS、SAP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盲式评分。结果显示:氯氮平对两组症状均有较好和同等疗效(P<0.01)。对氯氮平的疗效、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副作用及对难治性病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评价对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对我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0例换用利培酮治疗24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ESRS)评定副作用。结果:PANSS部分、PANSS-G(一般精神病理)分、PANSS-P(阳性症状)分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自治疗12周末起有显著下降,说明自第12周末开始显效。PANSS部分减分率≥20%者18例,≥50%者5例,有效率为60%。最常见的副作用是EPS(6/30),但症状多较轻。结论:利培酮对难治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CCMD-2的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A组)进行为期8周的积极家庭干预及出院后维持干预,与采取传统方式治疗的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照(B组),用BPRS、SANS、CGI量表评定其临床疗效,并进行2年随访。结果 经8周住院治疗,A、B两组BPRS总分、SANS总分、CGI-SI、CBGI-GI减分有显著差异,A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环孢菌素治疗用激素类药无效的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CsA)治疗用激素类无效的多发性硬化(MS)的效果。方法对激素等治疗5个月以上病情无明显好转或仍在加重的10例MS,用CsA5mg·kg-1·d-1,疗程至少2个月,然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最后小剂量维持用药。统计各个治疗期及最后随访(6~32个月后)的扩充致残量表(EDSS)评分和脑MRI病灶数。结果激素治疗前后EDS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0);CsA足量治疗使EDSS评分下降及脑MRI病灶数减少(P<0.05);最后随访EDSS评分进一步下降(P<0.01),其中4例复查了MRI,3例病灶数进一步减少。CsA治疗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CsA可治疗用激素类无效的MS。  相似文献   

17.
门诊心理咨询152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52例门诊心理咨询对象进行分析。咨询者大多为青壮年,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者居多,咨询对象67.1%来自郊县,职业分布中个体户占相当比例。咨询内容涉及精神疾病的诊治以及家庭问题、工作或学习问题以及社交问题等诸方面。疾病以神经症居首位,其次为常见重型精神病。对60例神经症患者作了EPQ或MMPI和SCL-90测定,发现大部分病例个性内向或倾向内向,情绪不稳定,抑郁、恐怖、强迫等评分均较高。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加用氟西汀对氯氮平疗效及血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加用氟西汀对氮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血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在原来氯氮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日)或安慰剂治疗8周,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来评价疗效,用HPLC方法检测血液中氯氮平浓度。结果加用氟西汀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完成8周的试验,加用氟西汀组中有60%病人的阴性症状获得了改善,SANS总分平均下降4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国产多巴胺阻滞剂--克旋千金藤啶碱(L-SPD)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产及副作用。方法 对13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且此药治疗8周以上,用临床大体评定量表(GA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_GI)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GAS量表分值明显提高,有效率为69.2%。结论 L-SPD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它可能成为唯一国产的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结合氟哌啶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空白对照法,用银杏叶提取物360mg/d结合氟哌啶醇(025mg/kg)对11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评定BPRS、SAPS、SANS和TESS量表。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结合氟哌啶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单用氟哌啶醇要好,前者BPRS、SAPS和SANS量表总分明显降低,而后者仅BPRS量表总分明显降低;同时前者治疗后SAP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后者;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减轻氟哌啶醇锥体外系和行为毒性副反应的作用。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并减轻抗精神病药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