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对泰国中部地区一所小学的816名学生用直接涂片法检查粪便,发现有10.4%姜片虫卵阳性,其中男33名,女52名,年龄7~13岁。这些儿童均有生吃水生植物的习惯。将受治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28~29例采用不同剂量的吡喹酮午饭后一剂顿服疗法,3组剂量分别为15、25和40mg/kg。服药当日及次日收集全部粪便淘虫。治后14、28及56天用浓缩法检查粪便,每份2次,但有13名学生延至治后70天。治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治疗姜片虫病70例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芜湖241000陈大林,王恩木我们曾用毗隆酮sing/kg和10mgl’kg顿服治疗姜片虫病患者70例,报道如下。l对象与方法70例患者均为KatO—Kat。法检出姜片虫卵阳性者。其中59例为和县农民和...  相似文献   

3.
吡喹酮治疗姜片虫病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讨姜片虫采用吡喹酮治疗的合理剂量和疗程,在张家港市东莱乡进行现场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治疗姜片虫病12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5~1986年我们在广东省斗门县上横、横粉;江门市滘头乡、滘北乡用吡喹酮治疗122例姜片虫病人。治疗对象:采用清水沉淀法粪检姜片虫卵阳性者。上横、横粉地区60例,江门市滘头乡、涫北乡62例,共122例。其中轻度感染(P<1000EPG)109例,中度感染(1001~5000EPG)13例。男性60例,女性62例。年龄0~68岁。  相似文献   

5.
经二次大便沉渣检查均找到姜片虫卵者为观察对象,共50例。吡喹酮总剂量为20mg/kg,一日2次分服。全部病人顺利完成疗程,药物副作用轻微。服药后收集全量粪便淘虫3天,总排虫率为61%,于服药后12~24小时内排虫者18例,24~48小时排虫者4例,1例于服药后72小时排虫。洽后半个月、1个月粪  相似文献   

6.
患者为47岁家庭主妇。1年前粪便发现白色绦虫节片,于发现9个月后始采用氯硝柳胺治疗。在治疗前发现皮下肌肉结节,并觉严重阵发性头痛。住院后体检发现上肢、颈、前胸和腹壁等处有50个以上的皮下肌肉结节,神经系统无阳性发现,眼底检查正常。胸部、头颅及上肢软组织摄片未发现钙化点。结节活检取出2个直径约1cm大小的囊状虫体,镜检示内有含有4个吸盘和2排小钩的白色头节,因而诊断为猪囊尾蚴。血清ELISA检查,OD值明显增高,并于治疗后下降。脑CT检查示有多个环状增强的园形囊状病变。采用小剂量吡喹酮,300mg/天×  相似文献   

7.
吡喹酮治疗寄生虫病的剂量仍在不断地修正。Taylor等(1988)认为20,30和40mg/kg单剂对埃及血吸虫病或30和40mg/kg单剂对曼氏血吸虫病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Bunnag和Harinasuta(1981)提出将泰国治疗后睾吸虫病单剂有效剂量从75mg/kg减为40mg/kg。Groll(1980)和Rezende(1983)建议治疗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病的单剂剂量为5mg/kg或10mg/kg;但晚近,Pawlowski等在波兰波兹南治疗牛带绦虫病,肯定5mg/kg和2.5mg/kg单剂有满意疗效。因而,有必要就其剂量作一回顾与讨论,以探讨吡喹  相似文献   

8.
9.
吡喹酮对多种扁形动物门的寄生虫均有良好的杀虫作用。近年来国内研究证明该药驱治姜片虫的效果也很好。关于姜片虫在人体内受本药作用后光镜下形态学的变化,沈一平(1981)已有报告。本文报道用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 姜片虫病人顿服吡喹酮10mg/kg,约12小时  相似文献   

10.
喹吡酮对体外培养的姜片虫有较强的作用,接触药液3.9μg/ml1′内腹吸盘即迅速松弛扩大。虫体的反应与药物剂量有关。剂量在250μg/ml以上时,虫体明显挛缩。经低浓度药物(3.9μg/ml和15.6μg/ml)作用3′或10′的虫可于30′内恢复其体态和活动,并在24、48、72小时常规培养中存活和产卵。药物浓度在62.5μg/ml以上时,虫的体表出现泡状隆起,在以后的常规培养中排卵量显著减少,24小时内全部死亡。但从培养液中收集的虫卵,于30℃恒温培育12~15天仍可孵出毛蚴。 接触吡喹酮3′或10′的姜片虫,其体壁、肠道和生殖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对拉丁美洲的各种绦虫病患者用吡喹酮片剂进行治疗。患者年龄6~70岁(最小2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大部分膜壳绦虫病人是儿童和青少年。治疗对象为治前1~30天粪检阳性病例。在治前24小时和治后24小时;30,60和90天检查肝、肾功能,尿分析,空腹血糖,白细胞,红细胞,血色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吡喹酮(Biltricide)用以治疗各型血吸虫病。该药对其他吸虫和绦虫感染也有效,是抗蠕虫化学治疗的一个较大进展。吡喹酮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的优点,可顿服或分服。药理作用吡喹酮(2-环己酰基-[1,2,3,6,7,116]-6氢-4氢-吡嗪并[2,1-α]-异喹啉-4-酮)是有突出的广谱抗蠕虫作用。口服后吸收迅速,代谢物经过明显的首次生化转变,在尿中排出。健康成人口服50mg/kg 1~2小时后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吡喹酮治疗的33例肺吸虫病患者,痰中均检到虫卵。治疗分3组:甲组(12例)总剂量为100mg/kg,疗程3天;乙组(8例)总剂量100~120mg/kg,疗程2天;两组(13例)总剂量90mg/kg,疗程2天。三种疗法治疗后的虫卵数变化均相似。甲、  相似文献   

14.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蠕虫药,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多种蠕虫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但部分患者服药后可出现严重副作用。近年来,国内这方面报道的资料较多,现综述如下。一、神经系统吴在达等用该药治疗囊虫病30例(其中脑型7例),服药后出现神经系统反应有头痛19例,头晕3例,肌肉酸痛11例,朦胧1例,嗜睡4例。分析来看,治疗反应的发生,并非药物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可能是囊虫死亡后,囊内代谢产物刺激机体的结果。马云祥等  相似文献   

15.
从1980年起至1982年底应用吡喹酮治疗了囊虫病患者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18~60岁。皮肤囊虫病24例(其中伴有脑囊虫病者14例,眼囊虫病2例)均经皮下结节活检证实:单纯眼囊中病1例,亦经视网膜活检证实。14例脑囊虫病中12例曾有癫痫发作史。  相似文献   

16.
脑血吸虫病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直接威胁生命。其发生率占血吸虫病的1.74%~4.29%。目前对脑血吸虫病的治疗,大多应用吡喹酮,但对吡喹酮的用量、给药方法、间隔时间无统一的方案,本院从2002年7月起用吡喹酮小剂量双疗程治疗5例脑血吸虫病,经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囊虫病患者两例:例1,49岁,女性,1966~1977年居住于印度,返回瑞士后发生幻视、癫痫发作等神经症状,用抗癫痫药治疗未能控制发作,CT扫描显示脑内有多个钙化和多小结病灶,血清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囊虫抗体阳性,是长期感染的播散型脑囊虫病患者;例2,33岁,男性,1979年到过不丹,在猪带绦虫病流行区居住过,后发生剧烈头痛、呕吐、幻视和癲痫发作,是近期感染的脑囊虫病者。两例均用吡喹酮治疗,每日剂量50mg/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治疗微小膜壳绦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7年10月至1988年8月连续收治6例粪检确诊微小膜壳绦虫病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成人1例,儿童5例;年龄5~31岁。其中4例有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1例恶心,食欲亢进;2例食欲减退、消瘦;1例有阵发性头痛;4例升结肠、横结肠区有明显压痛;1例除有结肠区触痛外无症状。6例均用吡喹酮15mg/kg空腹顿服,3h后用温水800~1500ml灌肠。1wk后按上述剂  相似文献   

19.
吡喹酮治疗蠕虫病中的严重副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20.
作者首次在利比里亚和几内亚发现非洲人体肺吸虫病,并用吡喹酮治疗6例,获得满意的效果。患者的肺吸虫卵按形态特征和其长度(平均长度为70μ),鉴定为双侧宫肺吸虫(Paragonimus uterobilateralis)的虫卵。用Telemann法作粪便虫卵计数。用齐、尼二氏法检查痰液结核杆菌。所有病例作胸部X-线摄片,治疗前、后各作全血细胞计数、血沉、粪便虫卵计数、痰液找虫卵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伴有咯血的肺吸虫患者6例,服用吡喹酮25mg/kg 1天3次,疗程2天,未见药物副反应。48小时内病人咯血停止,几天后咳嗽消失,体重增加,6个月后完全恢复。X-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