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化物对骨形成中成骨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氟化物作为促骨形成药物之一 ,最早被推荐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 ,目前仍是唯一可供临床使用的有效的促骨形成的药物。近年来由于成骨细胞 (osteoblast OB)培养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对氟化物刺激骨形成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有助于我们对氟中毒时氟骨症机制的探讨。1 氟化物对成骨细胞的直接作用  氟是一种已知可影响骨形成的非激素因子。具有双相调节作用。长期小剂量氟可促进骨形成 ;大剂量可引起骨质疏松或骨硬化。在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中 ,较多学者报道氟中毒时骨量增多是由于 OB数增多 ,活性增加 ,生命周期延长 [1 …  相似文献   

2.
氟是一种已知可影响骨形成的非激素因子,对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氟可促进骨形成,摄入过量氟对骨细胞有毒性作用,长期大剂量氟可引起骨质疏松、骨硬化,进而导致氟骨症的发生[1].  相似文献   

3.
家兔慢性氟中毒骨骼病理与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着重观察过量氟对骨转换中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常规兔饲料饲养家兔,经饮水投氟(200mg/L或400mg/L,3个月)复制家兔氟中毒模型。结果 加氟组家兔可见骨外膜下骨赘生成、松质骨骨小梁增粗、骨样组织增多、皮质骨松化、骨髓纤维化等改变。结论 成骨细胞功能活跃在氟骨病病变中是一个发生较早,并且起主导作用的环节;骨转换加速是氟骨病症病多样性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氟的细胞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氟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物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摄入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机体器官的病变。近年来,有关氟对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很多,由于各种细胞对氟的敏感性不同,因而氟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细胞毒性作用。1氟对骨细胞的毒性作用1.1氟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氟是一种已知可影响骨形成的非激素因子,对骨形成具有双相调节作用。长期小剂量摄氟  相似文献   

5.
适量的氟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则可能引起慢性全身中毒性病变,即慢性氟中毒[1].氟中毒损伤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尤以损伤骨骼和牙齿最为严重,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其病理表现主要是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破坏,骨转换加速[2],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相互调节组成了持续不断的骨重建过程.长期小剂量氟可以促进骨形成,大剂量则可引起骨质疏松或骨质硬化[3].  相似文献   

6.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相互作用对骨重塑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是一个动态活性组织,它通过持续的重塑来维持其矿化平衡及自身的结构完整。在骨重塑的过程中,协调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活性,能保持骨重塑过程的动态耦联平衡,其中成骨细胞(骨形成功能)和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在骨重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相互调节在骨重塑过程实现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的基础。两组细胞实现细胞间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接接触,分泌旁分泌因子及细胞与骨基质作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3种相互作用方式对骨重塑过程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Notch信号通路对调节胚胎细胞和成体细胞增生、分化、凋亡以及前体细胞的自我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它可通过协调胚胎期生长板内软骨细胞分化和生长,控制骨组织正常发生。骨重建是对病损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主要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参与,Notch信号除可对上述2种细胞增生、分化、成熟等进行调控外,也可介导依赖于成骨细胞的破骨细胞生成。本文试以Notch信号对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细胞学行为改变为主线,探讨Notch信号对上述2种骨生物学行为调节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投氟方式(连续、间断摄氟)对大鼠诱导性异位骨形成的影响。组织学及骨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显示:间断投予氟化钠(NaF)具有与持续投予 NaF 相同的刺激骨形成的作用,且诱导性骨质的结构为成熟的板层骨。即未观察到持续投氟组所出现的编织骨和类骨质。作者认为氟对骨细胞和骨质结构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骨中氟积聚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氟化物对成骨细胞OPGL mRNA和M-CSF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氟对成骨细胞的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mRNA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小鼠乳鼠成骨细胞,取第3代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氟6 h,提取细胞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成骨细胞分泌的OPGL和M-CSF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氟的作用下,成骨细胞的OPGL mRNA和M-CSF 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结论氟有可能通过上调OPGL和M-CSF的表达,提高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参与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任何抑制成骨细胞生成和分化,促进其凋亡的因素均可使骨形成降低,骨再建失衡,导致骨量丢失。本文概述低氧对成骨细胞骨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5(OH)2D3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骨保护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D体内活性形式 1,2 5 (OH) 2 D3具有促进骨吸收及骨形成作用。其骨吸收作用通过成骨细胞介导 ,然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骨保护素 (osteoprotegerin ,OPG)是近年分离出的一种因子 ,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 ,在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中起信号传导作用〔1〕。我们于 2 0 0 0年 6~ 12月实验观察 1,2 5 (OH) 2 D3对体外培养乳鼠成骨细胞OPG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其对骨吸收功能的调节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1.细胞培养 :取新生 2 4hSD大鼠颅骨 ,Ⅰ型胶原酶分阶段消化收集细胞 ,5 %CO2 、3 7℃培养 ,每…  相似文献   

12.
Toll样受体(TLRs)在早期固有免疫中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起着枢纽作用。近来研究发现,TLRs在成骨细胞(OB)及破骨细胞(OC)分化、成熟及其功能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OC骨吸收与OB骨形成构成了持续不断的骨重建过程。阐明TLRs在OB和OC发生和功能中的作用,可加深对骨代谢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并为开发针对性药物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激动剂,可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其可抑制成骨细胞分化,降低骨形成,从而减少骨量.临床研究也显示其可降低患者骨密度,增加骨折发生率.其降低骨量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考虑与如下因素有关:降低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和osrerix的表达,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下调其他与骨形成相关的细胞因子及信号分子的表达;抑制骨钙素基因的表达;加速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氟对鼠成骨细胞BMP表达的影响及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氟对大鼠成骨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表达的影响以及锌制剂能否拮抗氟化物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乳鼠成骨细胞,给予不同剂量氟或/和锌制剂,测定细胞增殖及AKP活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成骨细胞表达BMP-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4mol/L ZnSO4及10^-5mol/L NaF能促进细胞增殖,增强AKP活性;10^-3mol/L NaF则抑制细胞增殖及AKP活性;高氟(10^-3mol/L)可促进BMP-2表达,但10^-4mol/L ZnSO4加入高氟组后未发现有抑制BMP-2表达的作用。结论:高氟可促进成骨细胞BMP-2表达,锌制剂能拮抗高氟的毒性作用,但对BMP-2的表达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骨涎蛋白(BSP)具有促进骨的形成及分化、成骨细胞的趋化、黏附等功能,因此在骨转换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导致氟骨症及氟斑牙,因此,研究氟中毒患者骨涎蛋白表达,对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氟中毒大鼠血清中骨涎蛋白的含量测定,以探讨氟对骨涎蛋白表达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选取4周龄SPF清洁级别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  相似文献   

16.
核结合因子α1(Cbfα1)编码成骨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Cbfα1不仅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形成,而且参与了软骨细胞的发育与分化过程。此外,Cbfα1还可调节骨保护素的表达,从而抑制破骨样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多种细胞因子可影响Cbfαl的活性和表达。由于Cbfα1既可抑制骨吸收,又可促进骨形成,因此将骨吸收和骨形成两个不同的过程连接起来。研究Cbfα1基因表达的调节并确定增加其表达的因子,为治疗骨质疏松和骨畸形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骨转换的过程受许多细胞因子的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骨基质中含量丰富的细胞因子,它刺激干细胞生长并使之分化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也可分泌TGF-β1,它可能通过TGF-β1进行自我调节.同时TGF-β1又是破骨细胞分化的一个重要自分泌因素.TGF-β1通过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而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TGF-β1基因突变与代谢性骨病的发生有关,其基因型的不同影响青少年时峰值骨量以及成年后的骨丢失率.  相似文献   

18.
瘦素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原代培养的骨髓脂肪细胞有高水平的瘦素表达;瘦素可促进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脂肪细胞分化;另外,血瘦素水平影响老年人成骨细胞活性及胎儿的骨骼发育,这些均提示瘦素影响骨代谢。成骨细胞上有瘦素及其受体表达,表明瘦素可直接作用于骨。瘦素也可通过中枢抑制骨形成。瘦素并不影响骨吸收。瘦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还可能介导了糖尿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瘦素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前景值得评价。  相似文献   

19.
Toll样受体(TLRs)在早期固有免疫中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起着枢纽作用。近来研究发现,TLRs在成骨细胞(OB)及破骨细胞(OC)分化、成熟及其功能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OC骨吸收与OB骨形成构成了持续不断的骨重建过程。阐明TLRs在OB和OC发生和功能中的作用,可加深对骨代谢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并为开发针对性药物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家庭成员参与骨骼形成、分化、吸收等过程,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BMPs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