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Ⅳ型胶原(ⅣC)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5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白蛋白尿含量不同分为DM1、DM2、DM3组)及30例正常人尿Ⅳ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水平。结果DM1组中尿mAL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高(P>0.05),而DM1组尿Ⅳ型胶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ⅣC和mALB在DM1、2、3组间有逐组递增趋势,各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ⅣC可作为比尿mALB早期诊断DN更敏感的指标;尿ⅣC可预示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探讨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91例尿常规蛋白检查为阴性的糖尿病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情况。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不断升高。结论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微量蛋白的测定,探讨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排泄量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尿微量蛋白测定可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性肾病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尿液中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并发肾病的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基质增加,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由于白蛋白(ALB)分子量小,易通过肾小球膜而滤出。在肾脏疾病早期,糖尿病患者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早期肾损害的存在,在糖尿病性肾病出现之前就做尿微量白蛋白(MCA)的检测及早做到肾功能保护的防护。MCA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对患者的危害很大,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上,肾活体组织检查是很有效手段之一,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虽无症状,尿液和肾功能检查也可能正常,但做活组织检查有时会发现组织学改变,它是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时病理大多属于可逆性,经过严格控制和及时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完全恢复。如到了晚期已出现蛋白尿,并伴有氮质血症,再行治疗则很困难,多数患者会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但由于肾活检临床开展受条件限制,患者也不愿意接受。所以为给临床诊断提供早期治疗的有效依据,我们对… 相似文献
7.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尿液中白蛋白位于20~200 mg/L[1]。我们采用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检测147例糖尿病(DM)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浓度,探讨其对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DN)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的定量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利用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 6 5名糖尿病人以及 5 0名正常健康人的 2 4h尿中α1-微球蛋白 (α1-MG)、免疫球蛋白G(IgG)、尿微量白蛋白 (MA)、尿转铁蛋白(TRF)的含量。结果 :6 5名糖尿病人较 5 0例正常健康人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增高 (P <0 .0 1) ,其他 3种蛋白也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进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病人早期肾受损的情况。联合检测尿中MA、α1-MG、IgG、TRF可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对疾病的治疗及转归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糖尿病患者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人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均值明显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被检者尿白蛋白浓度超过正常人的水平,而常规尿白蛋白测定为阴性的低浓度白蛋白,用尿白蛋白的廓清率或24小时尿白蛋白表达结果,其范围为20-200ug/min或30~300ug/24小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标本转铁蛋白(TRT),微量白蛋白(mALB)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T2DM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液体双试剂测定mALB,比色法检测NAG,用ELSA法检测尿中TRF。结果 T2DM尿mALB、NAG、TRF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项及二项检测mALB、NAG、TRF阳性率较低,联合三项检测阳性率较高,可达82%。结论 检测尿mALB、NAG、TRF是诊断T2DM肾损害敏感指标,联合三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许燕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5):739-741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0例)、微量蛋白尿组(32例)和临床蛋白尿组(3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4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RP;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晨尿白蛋白(U-Alb);分析比较各组hs-CRP浓度。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各组血清hs-CRP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hs-CRP水平随UAER、血肌酐(Scr)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相关;hs-CRP在监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省1型糖尿病(T1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的现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广东省T1DM临床研究数据库登记2000年1月1日及以后就诊的T1DM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收集随访患者的全血及尿液标本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的中心化检测?根据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用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共纳入814例患者,中位年龄29.4岁(四分位数间距20.2, 41.4,下同),糖尿病病程3.2年(0.8, 7.2),HbA1c为8.6%(6.9%, 11.0%)?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636例(78.1%)?微量白蛋白尿组134例(16.5%),大量白蛋白尿组44例(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腰臀比(WHR)?HbAlc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患者群体中患DN的比例较高(21.9%)?T1DM患者DN与病程?WHR?HbAlc相关?迫切需要加强对广东省T1DM患者的综合管理,提高DN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者(T2DM)和健康对照者(NC),糖尿病肾病者(DN)和糖尿病非肾病者(NDN)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择144例云南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55例糖尿病无肾病(NDN),30例糖尿病肾病(DN)],为T2DM组,健康对照者59例,为NC组.采用EIA法测定空腹GLP-1浓度,比较不同组别之间血浆GLP-1水平的差异.结果 T2DM患者空腹血浆GLP-1浓度低于NC者,[(3.83±6.84) pmol/L vs (2.78±2.95) pmol/L,P<0.05];NDN患者与DN患者空腹血浆GLP-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2.57) pmol/L vs (2.96±3.58) pmol/L,P=0.665].血浆GLP-1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GLP-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GLP-1水平增高有可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年龄的增长引起GLP-1浓度下降可能为T2DM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晨尿与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试验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和评价晨尿、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EMBASE(1980-2007年),检索词“microalbuminuria,diabetic nephropatby”,中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90-2007年),检索词“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选择糖尿病肾病与晨尿微量白蛋白和随机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研究,查找全文,并按纳入标准逐项分析,通过Meta分析评价四种检测方法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试验的有效性。结果检索出3456篇文献,中文504篇、英文295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1篇,中文2篇、英文9篇。按留尿方法分:随机尿6篇、晨尿5篇。Meta分析得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随机尿直接法曲线下面积为0.943,95%可信区间为(0.918,0.968);随机尿校正法曲线下面积为0.952,95%可信区间为(0.950,0.954);晨尿直接法曲线下面积为0.915,95%可信区间为(0.884,0.946);晨尿矫正法曲线下面积为0.979,95%可信区间为(0.969,0.989),P〉0.05。结论晨尿与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均较高。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微量蛋白尿阶段尚不能肯定四种方法何者为优,应开展大样本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增敏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稳定的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增敏方治疗组、氯沙坦对照组、罗格列酮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OMA-IR、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变化。结果:益气增敏方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MAU水平,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TG、TC、LDL-c,升高HDL-c水平,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疗效优于氯沙坦及罗格列酮。结论:益气增敏方可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2)患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量(UAE)分成3组,分别测定其尿MCP-1的水平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27例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2型DM患者尿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正常蛋白尿组中尿MCP-1就已经开始升高(P<0.05),微量蛋白尿组及临床蛋白尿组尿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且临床蛋白尿组尿MCP-1水平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2型DM患者尿MCP-1水平与UAE、收缩压、舒张压、LDL-C、CHO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HbA1c、HDL-C、TG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MCP-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检测尿中MCP-1含量对于早期DN的诊断及其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器测定39例2型糖尿病肾病变组和32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变组的血浆总Hcy水平.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4周后复查血浆总Hcy.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变组血浆Hcy,明显高于无肾病变组,胰岛素治疗4周后无明显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Hcy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变组血浆Hcy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无肾病变组,胰岛素治疗不能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变组血浆Hcy.高Hcy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任意时,空腹2h尿白蚤白(UAlb)含量均与24hUAlb呈正相关;任意时UAlb/Ucr分别与24hUAlb及24hUAlb/Uc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