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根据教育部一项以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20.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心理疾病休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人数的54.4%[1].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校心理健康中心对2011级全体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以期全面掌握我院新生的心理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加强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 间内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他们的个性特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高达20.23%[’j;点。北京16所高校及我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心理疾病已 三、反馏心理测试的结果,促进大学生的巨我了成为当今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而且是校园 解内恶性事件的重要诱发因素[’j。所以,如何针对大学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测试是提高个体自我生的心身特点,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是当前国内各高 认识水平的良好途径。所以,在完成对学生的SCI。一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于1993年成立90、16PF的测试之后,我们立即利用课余时间,分批了以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为依托的心理咨询与心 分班将测试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理测量中心。它的任务是面向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认识,从而有的放矢地完善自己。开展心理学教育,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干预。从 四、针对不同性质的心理问题进行不同木平的1994年起开始工作和研究,历经4年多的摸索,总 心理于预结出了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一 依据对学生的心理测试和观察结果,将学生的些经验。心理间题分为共性心理问题和特殊心理问题。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网络系统1.对共性心理问题,通过学生  相似文献   

3.
阅读疗法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 0 0年 ,在南京召开的全国 2 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的资料表明 :在我国 ,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占 2 3.2 5 % ,90年代上升到 2 5 % ,近年来已达到了 30 %。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 1 0 %的速度递增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近几年来 ,面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日趋严重 ,许多高校相继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由于心理医生少 ,设施不完善 ,以及大学生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等原因 ,心理咨询工作难以开展 ,学生因心理压力过大 ,诸多矛盾排解不开而导致的休学、退学、自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目前,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学、退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的休学、退学的人数在休学、退学大学生中占到了30%左右,而在全体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也高达30%左右。笔者对广西中医学院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出心理异常的学生占23.7%;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身体及心健康状况的调查,掌握河北省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状况,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在校大学生1404人,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但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国均值。在被调查的1404名大学生中,313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学生总人数的22.3%。心理亚健康状况:轻度占39%、中度占21.7%、重度占7.6%。结果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我国正处在行业竞争加剧、社会经济文化急速变革的时期,经济相对发展了,生活节奏加快了,可是,个别大学生还没有从传统的观念转换过来,不能适应这种生活,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生理发育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经验阅历将对今后人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个时期也是危机潜伏期。大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在面临一系列问题时往往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而这些困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适应社会都十分不利。《光明日报》报道,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  相似文献   

8.
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因心理障碍等问题而退学占退学总人数的30%-60%。目前研究大多只针对大学生而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相对少。那么,有关中专学生心理状况如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指导正确处理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教委对全国高校12.6万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20.23%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阿题。1996年浙江省杭州市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诃查发现25.6%的学生有心理问题。哈理工大学在1996年的500名大学生中傲调查发现14.5%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表现入手,阐述了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有关的调查结果,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自杀与心理危机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已经上升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64%,自杀计划发生率为2.71%;29.72%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不同程度的肯定态度,33.38%的学生从未听说过有心理健康热线,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截至2003年年底,在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至10%,人数在60万至120万之间(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16日第1版)。作力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对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关心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高校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心理咨询人员缺乏、机构设置不够健全、设施不配套、许多有心理问题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治疗,部分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不得不中断学习,个别甚至发展成为精神疾病。因此大学生学会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情绪显得分外重要,同时,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和维护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要帮助中专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努力完成学业。方法 运用《心理健康状况测本表》对101名中专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112个问题,请学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回答,再对每名学生评分,按健康,抑郁,恐怖,强迫,焦虑,疑病,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对有心理疾病和心理疾病倾向的77名学生运用学校心理干预技术进行心理干预,3个月后再次调查。结果 干预前中专在校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为37.6%,另有38.6%具有心理疾病倾向。实施心理干预之后,患病率下降至9.9%,另有18.8%仍有心理疾病倾向。结论 学校心理干预使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患病率下降了近28个百分点,已接近成年人群患病率水平。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6~42%。其中以神经症为主,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是造成大学生休学和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院对1978~1988年休学情况统计,因心理疾病休学者占32%。可见大学生心理障碍对高校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已构成严重威胁,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过去的研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教育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教育需求,为在高校中开展性/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景德镇陶瓷学院不同专业、年级的1706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多数学生性/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半数以上大学生性观念、性态度较为开放和宽容;恋爱报告率为58.2%,64.2%大学生有过边缘性行为,13.5%大学生有过非婚性交行为。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生源的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95.5%学生对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有强烈需求。结论在大学中开展性/生殖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应针对不同对象有计划地进行性/生殖健康教育,并纳入日常考察科目当中去;将促使学生继续保持生殖健康、避免可导致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健康行为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的高定位使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却处于尚未成熟阶段,适应能力较差,正是在这种欲与不能之间的困惑造成了大学生这一心理障碍高发群体。从我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发现,大学新生中40.2%的学生有潜在的心理问题,其中男生占27%,女生占13.2%,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的休学、退学人数占4%。由此可见,当代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对新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拟对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成因、表现及调试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校农学院民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特点。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试工具,对石河子大学农学院210名少数民族(民考民)和汉大学生测评。结果:①我校农学院民汉大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现患率差异无显著性。②民族学生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③本资料显示民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仍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结论: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不同特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心理弱势群体,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都使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高校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占16.0%~25.4%,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等为主[1].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人数在休、退学总人数中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大学生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导致的休、退学人数占休、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2].  相似文献   

20.
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往往只重视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近年来,据各地大专院校的调查资料报道,大学生中心身疾患占一定比重,因心理不健康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人数更是不断增加。1989年初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其心理疾患患病率达20.23%,其中男生高于女生。重庆的调查表明,在418名大学生中,有心身健康问题的学生占21.77%,其中神经症为1.9%;兰州4所高校的4868名学生中患神经衰弱者413人,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