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行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行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的临床观察邓晓明唐耿志胥琨琳安刚罗来葵作者单位:10004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我院使用高浓度七氟醚和辅助通气法进行小儿快速吸入诱导,临床观察如下。资料与方法80例ASAⅠ级行择期整形外科手...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使用七氟醚对Ruffle等(1985)介绍的单纯吸入高浓度挥发性麻醉剂进行麻醉诱导的快速吸入诱导法进行研究。对象及方法:ASAⅠ~Ⅱ级成年择期手术病人45例。入室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羟嗪50mg。根据吸入麻醉气体浓度平均分为三组;Ⅰ组吸入5%七氟醚+氧;Ⅱ组5%七氟醚+67%氧化亚氮+氧;Ⅲ组7%七氟醚+67%氧化亚氮+氧。  相似文献   

3.
小儿七氟醚和异氟醚快速吸入诱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儿使用高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加氧化亚氮快速吸入诱导的区别。方法:38例4~11岁,未使用术前药小儿随机分为二组,七氟醚组(n=20),吸入5%七氟醚,60%氧化亚氮;异氟醚组(n=18)吸入3.5%异氟醚,60%氧化亚氮。观察两组小儿采用快速吸入诱导方法时,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以及药物的刺激性和诱导平稳程度的区别;同时观察两种方法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七氟醚组的诱导效果较为满意,其睫毛反射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异氟醚组,分别为63.45±16.27(秒),189.40±28.70(秒)和75.82±22.60(秒),231.62±77.74(秒)(P<0.01);异氟醚对气道的刺激性较大,小儿吸入时躲闪,咳嗽,喉痉挛,兴奋以及分泌物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两组吸入诱导对小儿的血压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小儿使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是较为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之一,与异氟醚比较,其吸入诱导平稳,对气道的刺激性较小,诱导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婴幼儿全凭七氟醚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 选择ASAⅠ级患儿42例,年龄6个月~3岁,起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4%,观察前一例患儿插管是否成功而序贯地按0.2%的浓度递增或递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七氟醚的ED50.结果 七氟醚的ED50为4.2%,95%可信区间为4.1%~4.3%.结论 七氟醚可用于婴幼儿全凭吸入诱导插管.  相似文献   

5.
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氟醚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麻醉药,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吸收和恢复快及刺激性小等优点。本研究对小儿使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并与异氟醚吸入诱导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76例,年龄1~13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七氟醚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6.3±2.2)岁,体重(20.8±7.4)kg。异氟醚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7.0±2.6)岁,体重(23.6±8.7)kg。麻醉方法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常规禁食6~8h。使用德国Drager公司Fabius Aeomed Vaporizer Vp300定量挥发器提供的七氟醚(凯特力,江苏恒…  相似文献   

6.
单纯七氟醚吸入用于腹腔镜手术蒋怡燕1徐美英2于布为作者采用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于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病人,并与静吸安氟醚复合麻醉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人与方法ASA分级Ⅰ~Ⅱ级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安氟醚组(E组),每组各20例...  相似文献   

7.
黄凯  杜溢  王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2):1149-1151
目的 比较4%和8%七氟醚复合不同氧流量麻醉诱导在患儿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同时用Gas Man(ver.4.1)软件模拟吸入诱导2min内患儿脑内七氟醚浓度的变化.方法 择期泌尿外科手术患儿80例,年龄1~6岁,均行全凭七氟醚吸入诱导后插管,患儿随机均分为四组,其中S4F4组和S4F8组吸入4%七氟醚,S8F4组和S8F8组吸入8%七氟醚,S4F4组和S8F4组氧流量为4 L/min,S4F8组和S8F8组氧流量为8 L/min.记录插管时间、插管评分、插管前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运用Gas Man软件计算吸入诱导后30、60、90、120 s时脑内七氟醚浓度.结果 所有患儿均一次插管成功.S4F4组和S4F8组插管时间明显长于S8F4组和S8F8组(P<0.05).诱导后30、60、90、120 s,S8F4组和S8F8组脑内七氟醚浓度明显高于S4F4组和S4F8组(P<0.05).结论 8%七氟醚诱导速度明显快于4%七氟醚,而氧流量对于诱导速度无明显影响,这与Gas Man软件模拟出的脑内七氟醚浓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李萍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265-266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80例ASAⅠ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组(A组)和氯胺酮肌注诱导复合骶管阻滞组(B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体动、呛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清醒时间。结果 A组术中体动、呛咳、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均较B组明显减少,A组清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优于氯胺酮肌注诱导复合骶管阻滞。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用于新生儿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9例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各33例。患儿术前均接受相同剂量的海俄辛、芬太尼和异丙酚诱导麻醉,待角膜反射完全消失后,给予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维持麻醉,A、B、C 3组的七氟醚浓度分别为2.0%、1.5%、1.0%。比较3组麻醉效果。结果 3组患儿各时点HR、SpO_2、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儿苏醒时间、PAED评分优于A组,B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用于新生儿的麻醉效果相当,但1.5%浓度的七氟醚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七氟醚吸入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前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常采用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麻醉。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具有无刺激性气味、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以及诱导快、苏醒迅速完全等特点。本研究观察七氟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时病人的诱导速度、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早孕病人20例,年龄(26.65±4.00)岁,ASA均为Ⅰ级。麻醉方法专用挥发罐通过面罩吸入七氟醚,诱导浓度为6%~8%七氟醚和5L/min氧流量以半开放模式吸入,待病人意识消失后改用2%~3%七氟醚和3L/min氧流量以半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非住院患儿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年龄2~6岁ASAⅠ或Ⅱ级行清创缝合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及氯胺酮组(K组),分别采用面罩吸入七氟醚或肌肉注射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中MAP、HR、RR及SpO2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苏醒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观察并随访麻醉中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S组患儿术中MAP略有下降,HR无明显变化,而K组术中MAP升高、HR增快(P<0.05);S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5);K组诱导期兴奋、术中体动及分泌物增加的病例数显著多于S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稳、苏醒彻底、循环呼吸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ACU停留时间短,可安全用于非住院患儿清创缝合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情况。方法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七氟醚组(S组)及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诱导后吸入纯氧,氧流量2 L/min,30min后调整为1 L/min。手术开始前,调整吸入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为1.0 MAC。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和芬太尼,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30%。缝皮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纯氧流量调整为5 L/min。记录睁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计时)及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吸入麻醉药用量。结果与Ⅰ组比较,S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吸入麻醉药的总用量和单位时间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醚比较,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较快,且麻醉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压力反射敏感性比较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观察发现七氟醚对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与异氟醚相似 ,但七氟醚麻醉组病人的心率慢于异氟醚麻醉组。我们试验用升高和降低血压来干涉压力感受器 ,比较七氟醚 氧化亚氮和异氟醚 氧化亚氮全麻中手术患者压力感受器的功能 ,推测自主神经在两者心率变化差异中的作用。资料和方法选择 32例全麻手术病人 ,年龄 30~ 46岁 ,体重 45~ 6 7kg ,ASAⅠ~Ⅱ级 ,无高血压及其它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征得病人同意随机分为七氟醚组 (S组 16例 )和异氟醚组 (Ⅰ组 16例 )。全麻诱导用芬太尼 0 1mg、硫喷妥钠 5mg/kg、琥珀酰胆碱 1 5mg/kg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安氟醚与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吸入诱导及维持麻醉对心脏瓣膜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2例病人分两组,分别以安氟醚-氧化亚氮(Ⅰ组,n=20)或七氟醚-氧化亚氮(Ⅱ组,n=22)吸入诱导及维持麻醉。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结果:诱导后两组MAP、CI、LVWI及LVSWI有所减低(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的CI,SI及LVSWI明显降低(P〈0.05),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芬太尼滴鼻对患儿鼻罩吸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舌系带延长术患儿40例,男17例,女23例,ASAⅠ级,年龄2~4岁。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室后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气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患儿无意识后鼻腔滴入芬太尼2μg/kg,稀释成0.5ml,对照组患儿安静后鼻腔滴入生理盐水0.5ml,两组患儿手术开始前舌系带旁局部浸润注射1%利多卡因2ml。术中鼻罩吸入3%~5%七氟醚+氧气维持麻醉。患儿入手术室前根据改良耶鲁术前焦虑分级表(m-YPAS)评分,诱导期间根据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对患儿面罩吸入七氟醚诱导期间合作程度评分,术后根据小儿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对患儿苏醒期谵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术前m-YPAS评分、诱导期ICC评分及术后m-CHEO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PAED评分为(4.8±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2)分(P<0.05)。两组患儿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出现严重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严重的恶心、呕吐等麻醉相关并发症。两组PACU滞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滴鼻能有效减少患儿鼻罩吸入七氟醚麻醉下行舌系带延长术苏醒期谵妄的发生,且不延长PACU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非住院患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非住院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头颈部、四肢、下腹壁会阴非住院手术患儿4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泵注七氟醚入麻醉机环路输出端方式进行吸入麻醉诱导维持,术中辅以相应局部麻醉,术毕停药观察至患儿完全清醒。监测及记录患儿BP、HR、SpO2、PETCO2、吸气末七氟醚浓度(C1)、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观察诱导时患儿反应、术中情况、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记录患儿诱导时间、初醒时间、清醒时间、七氟醚用量。结果麻醉诱导满意、平稳占90%,另10%改其他麻醉方式。行七氟醚麻醉患儿,麻醉诱导时C1为(5.6±0.7)%,CE为(3.5±0.5)%;麻醉维持时C1为(2.7±0.8)%,CE为(2.0±0.7)%;BP于诱导时有所下降,余生命体征较平稳。诱导时间、初醒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为(10.0±2.9)、(12.5±3.6)、(15.0±3.8)min,七氟醚用量为(9.9±3.6)ml。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具有诱导平稳、起效迅速、清醒快而完全等优点,可应用于非住院患儿手术。  相似文献   

17.
七氟醚诱导麻醉中的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分析(HRV-PSA),观察七氟醚诱导麻醉中自主神经紧张度的变化。方法 21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1.0%七氟醚,n=11)和B组(3.0七氟醚,n=10)。面罩吸入七氟醚-N2O-O2混和气进行麻醉诱导。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使用带有HXO-Ⅰ型多功能监护系统的486PC机连续记录心电图并进行HRV-PSA。结果 麻醉诱导期,两组的心率无显著性变  相似文献   

18.
氧化亚氮对异氟醚吸入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新鲜气流中加入氧化亚氮对异氟醚吸入浓度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纯氧组(Ⅰ组)和氧气一氧化亚氮组(Ⅱ组),各40例。充分去氮,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维持PETCO230~34mmHg。调节新鲜气体流量:Ⅰ组氧气1L/min;Ⅱ组氧气和氧化亚氮各0.5L/min。异氟醚蒸发器开至1.6%刻度,于吸入麻醉开始、麻醉后5、10、20、30、40和60min测定新鲜气、吸入和呼出异氟醚浓度、MAP、HR、SpO2、PETCO2。结果 (1)两组异氟醚吸入浓度逐渐升高,麻醉后5、10和20minⅠ组高于Ⅱ组(P<0.05,P<0.01),至30min后浓度上升缓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呼出和呼出/吸入浓度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新鲜气流中异氟醚浓度Ⅰ组显著高于Ⅱ组。结论 新鲜气流中加用氧化亚氮早期可减慢吸入异氟醚浓度的上升速度,其原因主要是氧化亚氮使蒸发器输出浓度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便携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解决患儿入手术室困难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择期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新型的给药方式,在患儿进入手术室前通过便携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2ml;B组采用传统的给药方式,在患儿进入手术室前肌肉注射氯胺酮4~5 ml/kg。记录两组麻醉效果、静脉穿刺时患儿体动发生的例数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儿的入睡时间和在手术室的滞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静脉穿刺时患儿出现体动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躁动、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制作简便,易于携带。在解决患儿入手术室困难时,运用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传统的肌注氯胺酮给药方式相比,更有效、更安全、更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幼儿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5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异丙酚-顺阿曲库铵-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 45 mm Hg.随后高氧流量6 L/min洗入七氟醚,15 min后氧流量降低为3 L/min,调节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依次为2.5%、2.8%、3.0%、3.5%、3.7%、4.0%,每个CETSev维持稳态3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吸入七氟醚前即刻和不同CET Sev稳态时监测AAI.结果 AAI与CETSev呈明显负相关(r=-0.872,P<0.01).结论 单纯吸入七氟醚1.0~ 1.6MAC时AAI可准确监测幼儿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