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梅  谭晓骏  杨亚红  夏秉成  吕浩 《河北医药》2009,31(20):2750-275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瑞芬太尼组(Ⅱ组),每组30例。术中分别采用硝酸甘油和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观察2组患者降压前后及停止降压后的动脉血压(MAP)、心率(HR)变化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2组降压开始后5 min内血压均降至目标水平。瑞芬太尼组停止降压后血压恢复到降压前水平的时间更短,降压的同时心率减慢,术中出血量少。结论在鼻内窥镜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更为安全、平稳、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5例。R组:以0.2μg/(kgpmin)速度开始给予瑞芬太尼,每隔30s增加0.05μg/(kgpmin)直到达到目标血压;S组:从1μg?(kgpmin)速度开始给予硝普钠,每隔30s增加0.5μg/(kgpmin)直到达到目标血压。平均动脉血压(MAP)降低至基础值的60%~70%为目标血压。记录在麻醉前(T0)、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后5 min(T2)、控制性降压后30 min(T3)、控制性降压结束后20 min(T4),MAP、HR、CVP和外科医生的满意程度。结果:S组T2~T4的HR较T0和T1增加;R组T2~T4的HR较T0和T1减慢,也比S组T2~T4的HR慢;S组T4的MAP、CVP较T1高,也高于R组T4的MAP、CVP(P〈0.05)。R组的出血量少于S组(P〈0.05),外科医生对R组的术野满意程度高于S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手术过程平稳,且可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更清晰的术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5例。R组:以0.2μg/(kg·min)速度开始给予瑞芬太尼,每隔30s增加0.05μg/(kg·min)直到达到目标血压;S组:从1μg/(kg·min)速度开始给予硝普钠,每隔30s增加0.5μg/(kg·min)直到达到目标血压。平均动脉血压(MAP)降低至基础值的60%~70%为目标血压。记录在麻醉前(T0)、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后5min(T2)、控制性降压后30min(T3)、控制性降压结束后20min(T4)MAP、HR、CVP和外科医生的满意程度。结果:S组T2~T4的HR较T0和T1增加;R组T2~T4的HR较T0和T1减慢,也比S组T2~T4的HR慢;S组T1的MAP、CVP较T1高,也高于R组T4的MAP、CVP(P〈0.05)。R组的出血量少于S组(P〈0.05),外科医生对R组的术野满意程度高于S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手术过程平稳,且可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更清晰的术野。  相似文献   

4.
面罩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面罩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患儿60例(3-9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七氟醚组(Ⅰ组)、丙泊酚组(Ⅱ组)和氯氨酮组(Ⅲ组)各20例。Ⅰ组面罩吸入七氟醚,静脉注射瑞芬太尼;Ⅱ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Ⅲ组静脉注射氯氨酮。分别记录三组麻醉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麻醉复苏的时间。结果Ⅰ组诱导后和手术时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P〉0.05)。U组在诱导后心率和血压下降较Ⅰ组明显(P〈0.05),且Ⅱ组术中心率和血压波动明显(P〈0.05)。术后患儿自主睁眼和随意运动时间Ⅰ组明显早于Ⅲ组(P〈0.05)。结论面罩吸入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麻醉平稳,效果确切,苏醒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60例硝酸甘油组(B组,n=30),观察两组麻醉前及控制性降压期间血压、心率及术野质量。结果两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麻醉前(P〈0.01)。B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心率值均低于A组(P〈0.05),趋势图显示B组血压、心率均较A组平稳。B组术野质量明显好于A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可达到较理想的降压效果,且术野质量高,优于单纯应用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6.
刘沁爽  李淮安  孙海军  粱淑娟 《河北医药》2011,33(16):2421-2422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48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组(A组),合并高血压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B组),不合并高血压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组(c组),不合并高血压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D组)。每组12例。记录各组患者一般情况、达到目标血压时间、瑞芬太尼总用量、拔管时间,患者基础值、降压前即刻、降压开始后30min和停止降压后1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除A组有2例患者出现瑞芬太尼降压“封顶”效应外,其余患者皆达到降压目标。B组和D组较A组和C组降压起效时间明显缩短,瑞芬太尼的泵入速度和总使用量减少(P〈0.05或0.01)。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控制性降压,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应联合使用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对鼻内镜手术的血压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思光  刘文领  黄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54-195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鼻内镜手术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硝酸甘油组(B组)。A组瑞芬太尼1峭/kg静脉注射,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3—0.8μg·kg^-1·min^-1,达到预期血压MAP60~80mmHg,术中随时调整;B组芬太尼0.03~0.08μg·kg^-1·min^-1,微量泵输注硝酸甘油2—5μg·kg^-1·min^-1,使MAP达到60~80mmHg,根据情况调整速度,直到手术主要步骤结束。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心率的变化以及术毕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手术野质量。结果两组手术野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控制性降压前后对比平均动脉压均下降明显(P〈0.05),且相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有反射性心动过速(P〈0.05),A组降压过程中心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相比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毕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对于鼻内镜手术的血压控制效果确切,比硝酸甘油组更适合用于鼻内镜手术的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8.
黄中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84-1785
目的:探讨髋关节手术患者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髋关节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15):对照组(I组)和降压组(II组)。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持续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及持续吸入安氟醚。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MAP)。Ⅰ组不施行控制性降压,Ⅱ组于手术开始时降压,瑞芬太尼初始速率为0.25μg.kg-1.min-1,每隔2分钟增加0.1μg.kg-1.min-1,直到降至目标血压。分别记录控制性降压开始即刻(T0),30 min(T1)和停止降压20 min(T2)的HR,MAP。用评分法评定术野的质量。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手术时间缩短,术野质量提高,T1时HR,MAP降低。与T0相比,Ⅱ组T1时HR,MAP降低。两组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髋关节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和异氟醚对硝酸甘油降压效果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丽  王兵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3):36-37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和异氟醚对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对照组,未用任何降压药物;Ⅱ组加用异氟醚吸入;Ⅲ组以异丙酚持续泵入,Ⅱ、Ⅲ组均用0.01%硝酸甘油溶液使MAP降低30%.结果 Ⅱ、Ⅲ组均较Ⅰ组出血量、输液量明显减少且手术时间缩短;Ⅲ组血压降低快,停止降压后MAP回升速度显著快于Ⅱ组(P<0.01),且苏醒较Ⅱ组迅速(P<0.01).Ⅱ组心率增快较Ⅲ组明显(P<0.01).结论 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均可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增强降压效果,但二者在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时间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2例,随机分两组:瑞芬太尼组(A组)6例,术中以瑞芬太尼为控制性降压药物;硝酸甘油组(B组)6例,术中以硝酸甘油为控制性降压药物。分别记录开始降压前(T1)、降压后10min(T2)、降压后40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均降到60~65mmHg,瑞芬太尼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硝酸甘油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瑞芬太尼组心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能够达到控制性降压的目的,无反射性心率增快,较适合循环功能欠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单侧连续腰麻(UCSA)用于高龄老年冠心病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老年冠心病人60例,随机分成UCSA组(I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Ⅱ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选择L2~3为穿刺点.I组患肢在上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插入Spinocath导管,注入0.375%左布比卡因轻比重液1 ml.Ⅱ组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1.5%利多卡因试探剂量3 ml.然后追加注入0.5%左布比卡因8 ml.观察两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平面扩散范围、运动神阻滞程度,监测记录麻醉前后各时点MAP、HR、sp02变化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Ⅱ组比较,I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改良Bromage评分升高(P<0.05);术中心肌缺血、复杂性室早、低血压及心率缓慢发生率降低(P<0.05);与T0比较,I组MAP、HR、Sp02在麻醉后各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MAP在T4~7、HR在T4~5、Sp02在T5~6降低(P<0.05).结论:UCSA起效快,阻滞完善,循环功能较平稳,是高龄老年冠心病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一种较好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低浓度七氟醚吸入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病人20例,入室后常规监护ECG、血压、血氧饱和度,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及桡动脉穿刺测压后,进行快速诱导插管(芬太尼0.03mg/kg,阿曲库铵0.5mg/kg,异丙酚2mg/kg),记录患者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双频谱指数(BIS)血浆皮质醇(Cot)和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结果术中SBP、MAP、HR、Cor较麻醉前有明显降低,PRA、AⅡ较麻醉前无显著变化。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低浓度七氟醚吸入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苏醒快且安全,有效抑制手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以及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4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分为2组,各112例,Ⅰ组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Ⅱ组为静脉复合麻醉组,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Ⅰ组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变化不明显。Ⅱ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升高(P<0.05),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术前。而且Ⅱ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延长、苏醒期不良反应也多于Ⅰ组患儿。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相比,患儿更容易接受,麻醉过程平稳,苏醒快,苏醒期不良反应少,更适合在小儿疝修补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容量治疗方案对硬膜外麻醉下急诊骨科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急诊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高容量血液稀释组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对照组常规输液。比较两组MAP、HR、CVP、Hct及Hb的变化情况。结果:Ⅰ组患者MAP、HR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略有增高,但在正常范围内。Ⅱ组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MAP、CVP降低,HR增快。Ⅰ组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Hb、Hct略有降低;Ⅱ组患者术后Hb、Hct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提高急诊骨科手术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对维持手术患者机体内环境稳态有积极意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及手术结束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及苏醒时间。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RR、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P<0.05),RR、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苏醒时间比Ⅱ组短(P<0.05)。Ⅰ组发生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比Ⅱ组少(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马多对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椎管内麻醉(硬膜外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麻醉后出现不同程度寒战(1~3级)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曲马多1mg/kg(组Ⅰ)、1.5mg/kg(组Ⅱ)、2mg/kg(组Ⅲ)静脉注射,观察寒战停止的时间、对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副作用及寒战的复发等。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为95%;MAP、HR、SpO2均无明显影响,6例(15%)患者出现恶心、欲吐,5例患者诉头晕,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另有13例患者出现复发寒战,再次给予曲马多1~2mg/kg后均于1~3min内寒战停止。结论曲马多对于椎管内麻醉后出现的寒战,疗效显著,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老年、高危患者及门诊手术中出现寒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改善七氟醚诱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择期手术全身麻醉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复合瑞芬太尼组(Ⅰ组)靶控输注1 ng/mL瑞芬太尼,单纯吸入组(Ⅱ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七氟醚吸入诱导,气体监测仪监测出呼吸末七氟醚达2.5 MAC,稳定3 min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2 min(T3)和插管后5 min(T4)的MAP、HR和SpO2。结果Ⅰ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显著短于Ⅱ组,Ⅰ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达2.5 MAC时间较Ⅱ组延长(P<0.05)。Ⅰ组插管条件评分优于Ⅱ组(P<0.05)。Ⅰ组诱导后MAP和HR显著下降。Ⅱ组诱导后MAP下降,插管后1 min,MAP、HR较基础值显著升高,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1 ng/mL靶控输注复合七氟醚吸入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在无肌松药条件下,可达到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服用利多卡因明胶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影响。方法 200例ASA分级为Ⅰ~Ⅱ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检查前10min口服利多卡因明胶,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Ⅱ组检查前10min口服10mL生理盐水,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丙泊酚用量,镜检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同时记录检查前(T0),芬太尼注射完毕时(T1),插管入咽喉时(T2),检查中(T3),检查毕(T4),清醒时(T5)时MAP,HR,SpO2的监测值。结果Ⅰ组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均低于Ⅱ组(P<0.05)。T2时,Ⅰ组的MAP、HR显著低于Ⅱ组,Ⅰ组的SpO2显著高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的镜检时间、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超前服用利多卡因明胶,能有效地减少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保持呼吸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8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控制性降压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全麻诱导后分别静脉泵注硝酸甘油和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术后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能有效控制血压,明显减少出血量,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行上腹部手术、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Ⅰ组)和静脉镇痛组(Ⅱ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全麻,Ⅰ组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Ⅱ组术后应用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4h、12h、24h、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Ⅰ),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与麻醉前比较,Ⅰ组术后的MAP、HR、SpO,、cTn—I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Ⅱ组术后的MAP、HR、cTn—I显著升高(P〈0.05),SpO2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术后的MAP、HR、cTn—I、VAS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pO2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能较好地消除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及血清cTn—I稳定,对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