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TV重叠感染情况及初步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在ORF1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TTV DNA,对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测序。结果:献血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11%、27%、48%。其中前两者与后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HBV感染复制指标的阳性率在TTV DNA阳性与TTV DNA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ALT和TBIL在TTV DNA阳性病人组与TTV DNA阴性病人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TV DNA阳性病人组明显高于TTV DNA阴性病人组。结论:献血员中存在TT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重叠感染TTV较常见。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献血员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阳性带,提示TT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HBV感染病情加重因素之一,TTV重叠感染对HBV的复制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重叠感染输血传输病毒(TTV)的状况。方法: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TTV DNA。结果:在36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检出血清TTV DNA阳性者82例,阳性率22.53%。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23.2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26.25%,HBsAg携带者组阳性率15.22%,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国存在TTV感染,但其致病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本地壮、汉民族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 (TTV)感染及其基因型特点。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不同人群抗 -TTV,阳性者用 PCR法检测 TTVDNA,微板核酸杂交 - EL ISA法检测基因型。结果 :壮、汉族慢性肝病、静脉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献血员的 TTV总感染率以及壮族慢性肝病、静脉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献血员、汉族慢性肝病 TTV感染率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个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壮、汉族 TTV基因型 型 74 .6 3%、 型10 .4 5 %、 混合型 14 .93% ,两个民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壮、汉族慢性乙肝各临床类型 TTV感染率与非甲~庚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本地壮、汉族感染 TTV的基因型分为 型、 型、 、 混合型 ,以 型为主 ,TTV及其基因型与民族无关 ,慢性乙肝、非甲~庚肝、静脉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献血员是 TTV感染的高危人群 ,血液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HBV与 TTV混合感染可能不导致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4.
百色市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及其基因型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百色市不同人群TTV及其基因型感染特点。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TTVDNA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法检测TTV基因型。结果 本地慢性乙肝、慢性非甲~庚肝、静脉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献血员的TTV阳性率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TT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67例TTV感染患者中Ⅰ型 5 0例 ,占 74.63 % ,Ⅱ型 7例 ,占 10 .45 % ,Ⅰ、Ⅱ混合型 10例 ,占 14 .93 %。结论 本地慢性乙肝、慢性非甲~庚肝、静脉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献血员和健康体检者存在TTV感染 ,且是慢性非甲~庚肝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前五者是高危人群 ,血液传播是TTV感染的主要途径 ,本地TTV基因型可分为Ⅰ型 ,Ⅱ型 ,Ⅰ、Ⅱ混合型 ,以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重叠感染输血传播病毒(TTV)的状况.方法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TTV DNA.结果在36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检出血清TTV DNA阳性者82例,阳性率22.53%.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23.2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26.25%,HBsAg携带者组阳性率15.22%,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国存在TTV感染,但其致病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重叠感染输血传播病毒(TTV)的状况。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TTV DNA。结果 在16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检出血清TTV DNA阳性者23例,阳性率13.61%。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13.46%,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和阳性率15.07%,HBsAg携带者组阳性率11.36%,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测丙型肝炎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的方法对广东地区4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HCV重叠感染的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与输血及血制品的关系。结果显示慢性HBV感染患者中HCV重叠感染率为9.73%;其发生主要与治疗性输用血浆有关。与不输血制品相比,输血蛋白、输血浆和输血浆加白蛋白引起HCV重叠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13,122.57和125.84。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HCV后,对乙肝病毒复制及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对23例重叠HCV感染的慢性乙肝患者(A组)和50例单独HBV感染的慢性肝病患者(B组),分析其HBeAg,HBV-DNA,抗-HBcIgM及其临床表现、临床体征、ALT、TBIL、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结果:A组HBeAg阳性率26.1%低于B组56%(P<0.05),DNA阳性率A组30.4%低于B组62%(P<0.05),抗-HBcIgM阳性率A组17.4%低于B组46%(P<0.05)。A组引起重度肝损害的阳性率为34.8%,B组为14%(P<0.05),提示慢性乙型肝炎重HCV感染,HCV对HBV复制有抑制作用,重叠感染发生重度肝损害的机会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兰州地区重症肝炎患者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方法:采用TTV基因ORFl区套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TTVDNA,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型研究。结果:57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阳性率为36.8%(2l/57),基因表现型的感染率依次为1a型33.3%(7/21)、lb型23.8%(5/21)、2a型9.5%(2/21)、2b型9.5%(2/21)、lb/2a型14.3%(3/21)、lb/2b型9.5%(2/21)。结论:兰州地区重症肝炎患者中有较高比率的TTV感染,重叠感染率高于单纯TTV感染率;血清中存在2种基因型、6种基因表现型,其中2b型、lb/2b型为首次发现,基因表现型呈现多样化。应对TTV的致病性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慢性肝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海舰 《广西医学》2002,24(6):785-787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临床意义和TTV的致病性。方法:采用TTV套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83例慢性肝病的TTV感染,分析其肝功生化结果。结果:慢性乙型肝炎(CHB)患TTVDNA阳性48例,其中并有肝硬化12例,占25%(12/48);重型肝炎18例,占37.5%(18/48)。病死12例,病死率为25%(12/48);TTVDNA阴性90例,其中肝硬化6例,占6.7%(6/90),重型肝炎6例,占6.7%(6/90),病死3例,病死率3.3%(3/90)。非甲非乙型慢性肝炎有18例TTVDNA阳性,其中TTV阳性的病例无一例并发肝硬化和重型肝炎。HBV+TTV混合感染的慢性肝炎组的总胆红质和ALT水平均高于CHB组和单纯TTV感染的慢性肝炎组,白蛋白和PTA水平均低于后两组,有显性差异。结论:TTV套式PCR是检测TTV感染的可靠手段之一。HBV和TTV混合感染可以加重病情,容易并发肝炎后肝硬化和形成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肝脏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报告,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它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但在发达国家也有散发病例[1]。  相似文献   

12.
戊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HEY)重叠乙型肝炎感染的状况及戊型肝炎病毒对乙肝患者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HEV-R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EV与HBV重叠感染组(Ⅲ组)和单纯HBV感染组(Ⅰ组)的HBV DNA含量,比较HEV对HBV复制有无影响,检测三组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差异,并对他们预后时间作了比较。Ⅲ组与Ⅰ组HBV DNA含量基本一致,ALB、GGT在三组病人中均无显著性差异。ALT、AST、TBIL及一部分临床症状、体征在三组病人间有显著性差异。HEV对HBV的复制无影响.但HEV感染会加重乙肝患者肝脏损害和临床症状,并可推测HEV对乙型肝炎发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对718例患者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方法:对所有慢性乙肝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56.7%的HBsAg阳性患者HBV-DNA阳性,84.8%的HBeAg阳性患者HBV-DNA阳性。乙型肝炎病毒B型395例,C型229例,BC混合型62例,未分型3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5.01%,31.89%,8.64%,4.46%。不同基因型之间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无明显差别。结论:HBeAg与HBV-DNA高度相关;慢性乙肝患者中,C型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主体,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拉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感染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区,用末端标记方法对PCR产物标记并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和Gen Bank中的标准基因型序列相比较。【结果】60例标本中有46例可直接测序分型(76.7%),其中包括B型14例(少数民族5例)、C型12例(少数民族5例)、D型20例(少数民族3例);14例标本未能直接分型,考虑为混合型。【结论】拉萨地区HBV DNA基因型为B型、C型、D型和混合型,以D型为主,未发现A、E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广州地区无症状携带者HBV基因型分布及变异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为其科学防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测定65例广州地区无症状携带者HBV基因组全序列,应用DNAman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基因型,并应用blastn进行各基因型同源性分析。结果 65例HBV无症状携带者中检测出B基因型50例(76.9%),C基因型14例(21.5%),D基因型1例(1.6%),广州地区以B基因型流行占优势。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基因型间同源性高、稳定性好。结论广州地区HBV流行以B基因型为主,相同基因型的序列间同源性高、基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杨夏  黄艳  张跃新  朱滨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177-1179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检测芯片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方法收集HBV各基因型序列,并对比分析后,设计7支探针,制成HBV基因型检测芯片;对芯片检测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索,分析其检测特性。结果实验条件优化为杂交温度39℃,试验统计结果判定为荧光信号软件输出值在30以上为阳性,30以下为阴性。正常对照组的健康人和非HBV的常见病毒芯片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实际应用检测30份HBV DNA阳性临床留取的样本,结果 19份为C型,11份为B型,抽查2份标本测序观察,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用HBV基因B型、C型标准品考察,检测符合率为100%,芯片检测的最低病毒拷贝数为104拷贝/ml,芯片检测的总变异度为9%、芯片内变异度为2%,芯片能同时检测不同基因型的重叠感染。用加速试验评价芯片的稳定性,结果检测荧光信号值有所下降,但下降后的信号值未低于检测临界值30,试剂盒性能较为稳定。结论使用HBV基因型检测芯片进行HBV基因分型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与肝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中国西部、北部地区汉族HBV感染者DNA含量104以上者410例,煮沸法提取HBV基因组模板,PCR扩增S区基因,应用自动测序仪测定目的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应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C型占91.95%,B型占6.83%,B、C混合型占0.24%,D型占0.98%.疾病进展研究分4种情形对基因型C、基因型B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慢性病毒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统计显示,感染基因型C后CHB更易发展为LC和(或)HCC,有统计学意义,但两基因型之间LC发展为HCC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C vs.(CHB+HCC)统计显示:两组在基因型方面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从Means Plots可以看出感染基因型C向肝硬化或肝细胞癌方向发展的趋势更明显.结论 中国西部、北部汉族HBV感染者中以感染基因型C为主,且感染基因型C较基因型B更容易发展为严重的肝病.  相似文献   

18.
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基因型分布特点及肝病严重程度相芙性的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这些患者病毒基因型。结果:沈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肝病毒基因型为B、C基因型,未见其它基因型,其中C型为198例(70.7%),B型82例(29.3%)。慢性肝炎患者中C基因型(59.1%)低于B基因型(85.4%)(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中C基因型(9.6%)高于B基因型(1.2%)(P〈0.05);重型肝炎患者中C基因型(8.6%)高于B基因型(1.2%)(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基因型(22.7%)高于B基因型(12.2%)(P〈0.05)。结论:沈阳地区存在基因型为B、C型,其中以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肝癌、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与C基因型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分布特点。方法从我国东部(山东、江苏)、西部(新疆)、南部(广东、广西)、北部(吉林、北京)及中部(河南、河北)5个地区的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735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品,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PCR)检测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结果 735份样品中,71.8%(528/735)为C型,10.3%(76/735)为B型,6.3%(46/735)为D型,11.6%(85/735)为混合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528份C型样品中,C2亚型占94.0%(496/528),C1亚型占4.9%(26/528),C1+C2混合亚型占1.1%(6/528);76份B型样品中,B2亚型占90.8%(69/76),B1亚型占5.3%(4/76),B1+B2混合亚型占3.9%(3/76)。除西部新疆地区C型相对较少(31/116,26.7%)外,其他地区均以C型为主。D型主要分布在西部新疆地区,占31.9%(37/116)。混合型在各地区均有发现,但以西部和南部地区相对多见,分别占30.2%(35/116)和2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情转归。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及乙肝病毒E抗原系统,同时检测肝功能(ALT、TBIL、ALB)和凝血功能(PT),筛选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患者127例与单纯戊型肝炎患者8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HBV重叠HEV感染(简称重叠组)127例(60.76%),单纯戊型肝炎患者82例(39.24%)。重叠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厨时间(PT)、重型肝炎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或P〈0.01)。结论与单纯HEV感染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者的肝脏损害更严重,死亡率更高,且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