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横结肠代食管的手术操作体会。方法本组106例均采用横结肠代食管、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胸骨后顺蠕动吻合,其中横结肠咽腔吻合32例,余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结果无手术死亡。手术后颈部吻合口瘘12例、吻合口狭窄8例、气管切开3例,经治疗后痊愈。结论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应积极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器吻合术.关键步骤包括: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胃和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 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 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机械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器吻合术。关键步骤包括: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胃和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食管胃植入式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作者自行设计的食管胃植入式食管黏膜和胃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共1236例。吻合后胃浆肌层、食管肌层、黏膜吻合线在三个不同平面。结果 食管癌842例。贲门癌394例;其中咽下胃吻合15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93例,弓上吻合634例,弓下吻合394例。l例因难治性心肌缺血于术后24h死亡。2例呼吸衰竭死亡。本组无吻合口瘘、狭窄,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食管胃植入式黏膜吻合术是防止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食管后壁套入、前壁斜形食管胃吻合术。方法 采用食管后壁套入、前壁斜形食管胃吻合术治疗158例食管癌患者 ,其中胸内吻合 53例 ,颈部吻合 10 5例。结果  158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2例 ,占 1.3 % ;无一例吻合口狭窄。随诊结果满意。结论 食管后壁套入、前壁斜形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 ,并发症少 ,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院1988~2000-07为食管贲门癌病人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共422例,其中发生胸内吻合口瘘11例(占2.6%),吻合口狭窄5例(占1.2%)与1980-01~1988-01手工吻合术相比较,吻合口瘘发生率下降49.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下降68.5%,因而证明了消化道吻合器在预防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行胃-食管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术后EEN的效果. 方法: 对340例食管癌病人采用食管次全切除,吻合器行胃-食管颈部吻合.将病人分为吻合器吻合 EN组、手工吻合 EN组和手工吻合 PN组.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1周,观察病人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术后并发症. 结果: 两EN组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P<0.01);围手术期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也明显高于PN组;两EN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PN组.器械吻合 EN组在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方面低于手工吻合 EN. 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行胃-食管吻合器颈部吻合术后EEN安全可行,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加速病人的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防和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单层(全层)宽边连续吻合。结果468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胃吻合用可吸收线单层(全层)宽边连续吻合,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化学灼伤后瘢痕性狭窄的外科治疗地位. [方法]分析我院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食管化学灼伤后瘢痕性狭窄病人24例,均行癜痕食管切除、胃代食管重建术.其中13例行全胃食管床移植、食管胃颈都吻合术,3例行胃经左胸腔食管胃颈部吻合术,8例行胃代食管左侧胸颈内吻合术. [结果]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对食管化学灼伤后瘢痕性狭窄的患者应积极采用食管重建术.食管替代物中应以胃和结肠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记忆支架在食管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并发症、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33例患者共释放34枚支架,其中食管癌狭窄18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10例,食管癌狭窄伴穿孔4例,食管胃吻合口下瘘1例.选择镍钛合金记忆支架,全部经口在电视透视下置入.结果:32例食管狭窄(含吻合口及穿孔),置入支架后进食困难缓解;1例食管胃吻合口下瘘,瘘口未能封堵;1例食管胃弓上吻合者,支架置入2月后,并发食管大出血死亡.结论: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性病变,作为一种姑息性疗法,方便、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食管癌和贲门癌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吻合(A)组,手工吻合(B)组。A组患者术中应用常州GW-1型圆型吻合器吻合,B组常规手术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90.5min,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率为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对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00例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根据患者吻合器重建食管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研究组(50例,采用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和参考组(50例,采用分层吻合)。比较两组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重建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吻合口瘘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能有效降低贲门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且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操作时间更短,并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接受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姜书平  贾涛  暴静玲 《现代保健》2011,(23):143-144
目的 总结280例贲门癌术中应用吻合器的经验.方法 全组侵犯食管下段88例,未累及食管192例,胸腔内吻合110例,腹腔内吻合170例,全部使用吻合器吻合,观察其结果.结果 全组吻合顺利,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死亡2例,3个月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贲门癌手术在胸内或腹腔内使用吻合器具有降低术后并发症、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防治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78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其中颈瘘6例,胸内瘘3例(1例为颈吻合),纵隔瘘2例。早期瘘(术后3d内)2例,中晚期瘘9例。结果发现瘘后予抗感染、胸管引流、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治疗,颈瘘经换药10-20d后均治愈;纵隔瘘经禁食1周观察,无须再处理,均治愈。胸内瘘行空肠造瘘肠内营养,1-3个月治愈3例,死亡1例。结论颈吻合时重点注意降低吻合口张力,避免胸胃顶端血供受到较大影响;胸内吻合采用吻合器时重点注意避免食管残端荷包缝合不佳;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可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对胸内吻合口瘘按其发展各阶段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可获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临床分析经过食管胃器械吻合术患者,其术后的吻合口狭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经过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其吻合口出现狭窄的45例患者,分析其手术技术、吻合器型号、吻合器结构、病变程度等.结果经过分析得知,吻合口狭窄患者,均由于26~29 mm型的吻合器所致,吻合口内径小于6 mm者有35例,约占81.5%,显示有钛钉排列错乱、扭曲环缩、肉芽瘢痕填充等现象.吻合器吻合与手法吻合后相比,其内径小8.5~10 mm,不具有扩张性.结论针对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排除吻合技术、患者体质差异,由吻合器结构建议,选择垂直式吻合,单排可吸收钉,采用伞形可膨胀式.吻合切割后,消除其内外径8.5 mm差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探讨食管癌、贲门癌行根治术后,胃重建食管时食管胃吻合技术,以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及出血的发生.方法 采用机械吻合、手工缝合加同、胃底高位悬吊及胸膜覆盖相结合.结果 采用此法吻合的38例患者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此吻合法适用于食管胃吻合术,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产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机械吻合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3 2 7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使用WGW系列吻合器行机械吻合 ,分析其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影响。结果 无手术死亡 ,发生并发症 3 1例 ,吻合口瘘发生率 0 6% ,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缝合组 (P <0 0 5 )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1 5 % ,和手工缝合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机械吻合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门脉高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段部分切除再吻合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段部分切除再吻合14例的疗效,主要观察食管静脉的消除、再出血率、手术死亡率、吻合狭窄及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对肝功能的影响等指标。结果平均随访34个月,14例病人无再出血,治愈率100%,无手术死亡,食管曲张静脉全部消除,无吻合口漏,肝功能无明显影响,1例有轻微的吞咽不适,但上消化道钡餐未见明显狭窄。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段部分切除再吻合可使断流更为彻底,降低再出血率,进一步提高断流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性脓胸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1972~2003年间手术切除的食管贲门癌4 890例中发生吻合口瘘性脓胸的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行胸腔闭式引流,12例放置上、下胸管,采用30%乙醇胸腔灌洗加负压吸引治疗,痊愈;25例再次手术,其中2例颈部带血管蒂肌瓣填塞瘘口治愈,23例瘘口缝合后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或大网膜填塞、仅4例死亡;5例因中毒性休克、衰竭,不能再次手术而死亡. 结论严格选择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手术操作、改进吻合方法、加强术后处理是预防吻合口瘘性脓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机械吻合在颈段食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76例食管癌病人 ,术前病理诊断为鳞癌 74例 ,腺癌 2例。其中病变位于上段 12例 ,中段 4 8例 ,中下段 16例。手术时将全胸段及腹段食管切除 ,用消化道吻合器 ,经胸腔将颈段食管与胃作端侧吻合。术后 2 0h开始肠内滴注能全力。结果 全组病例均一次吻合完成 ,术后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 ,无乳糜胸或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机械吻合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通过技术改进 ,也可用于颈段食管与胃吻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