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原地区健康人群短期进入高原地区后肺动脉压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3年5—12月经胸心脏超声筛选出肺动脉压及心功能正常的平原地区健康成年人40名,通过超声测量进入高原前和进入高原后10 d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右心室Tei指数,观察6 min步行距离。结果入高原后10 d测量6 min步行距离、动脉血氧饱和度和RVEF低于入高原前,mPAP和右心室Tei指数高于入高原前(P〈0.05,P〈0.01),而LVEF和左心室Tei指数与入高原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短期进入高原地区可出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相关的右心功能降低,左心功能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2.
单纯性舒张功能障碍高血压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单纯性舒张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肺动脉高压流行性研究,分析单纯性舒张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单纯性舒张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800例,根据是否伴有肺动脉高压分为观察组(舒张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161例)和对照组(舒张功能障碍,639例).所有患者使用经胸超声多普勒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及质量指数,左心室舒张功能检测指标包括二尖瓣口及二尖瓣环、肺静脉血流频谱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年龄偏大,合并心房颤动偏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76±8)岁比(63±6)岁,心房颤动:26.7%(43/161)比5.8%(37/639),均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左心房内径更大、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心房内径:(49±8)mm比(38±7)mm,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4.9±1.0)cm/s比(6.7±1.1)cm/s,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房颤动、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的相对危险度Exp(β)分别为1.168(95% CI:1.025~1.246)、2.235(95% CI:1.125 ~4.438)和0.386(95% CI:0.196 ~0.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单纯性舒张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年龄、心房颤动、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是肺动脉高压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胸廓畸形程度与肺通气功能、右心改变作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22例18-22岁胸廓、脊柱畸形青年,以笔者拟定的“身高形变指数”、“胸廓形变指数”及按文献方法测定的脊柱畸变成角度数,综合判断残疾程度,同时检测其血氧饱和度、肺通气功能、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综合评价其肺呼吸功能和右心改变,作相关分析。结果 初步显示本文所拟残疾指标的适用性以及与通气功能的相关性,而与右心改变尚未显示明显的相关性;部分指标提示脊柱中段变形可导致右心改变。结论 进一步证明胸廓、脊柱残疾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发病机制上与COPD类疾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肺高血压(PH)预后较差,对PH早期确诊、病因分类、合理干预及密切随访可防止右心衰竭,挽救患者生命。心脏核磁共振(CMR)在评估心脏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临床诊断和监测PH的重要影像学手段。本文旨在综述CMR在评估PH方面的具体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测量Tei指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9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二维超声指标右心房(RA)横径、右心室(RV)横径,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右心室Tei指数。另选取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结果Ⅲ、Ⅱ组肺动脉高压患者二维超声测量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Ⅰ、Ⅱ、Ⅲ组肺动脉高压患者所测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PW-TDI方法测量右心室Tei指数可以敏感的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心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322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即常氧组、低氧组、空白病毒+低氧组(空载体组),miR-322抑制+低氧组(miR-322沉默
组),剔除实验过程中死亡大鼠后常氧组 10 只,低氧组、空载体组、miR-322 沉默组各 9 只。测定肺动脉氧分压
[p(O2
)]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HE染色观察肺组织变化;免疫荧光观察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
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miR-322和apelin mRNA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pelin
蛋白的表达。结果 低氧组和空载体组肺动脉p(O2
)、mPAP和肺组织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常氧组比
较,低氧组mPAP、α-SMA、apelin mRNA和蛋白以及miR-322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O2
)下降(P<0.05);肺组织
破坏严重,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低氧组比较,miR-322 沉默组 mPAP 和 miR-322 mRNA 相对表达量均下降,α-
SMA、p(O2
)以及apel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结论 抑制miR-322表达可
促进高原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apelin的表达,进而降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上升程度。 相似文献
7.
8.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CP)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加,继而右心室结构改变,右心功能衰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心功能首要的无创检查手段,通过对右心功能的定量检测,对肺心病的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为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治疗兔肺心病模型的心脏形态变化.方法:将32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及卡托普利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卡托普利组三氯化铁复制肺心病模型,对中药治疗组、卡托普利组灌胃相应药物各20d,观察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家兔全身状况,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形态变化.结果:造模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加快,右室及肺动脉内径增大,右室壁增厚,三尖瓣及肺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超声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中药治疗组的右室及肺动脉主干内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兔肺心病模型,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小右心室内径,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CPHD50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 3 0只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组 (NC)、低氧组 (HH)、低氧加葛根素组(HP)。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 (mPAP) ;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 )含量 ;血浆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x )含量 ;弹力纤维染色法测定肌型动脉百分比 ,肺中、小动脉相对中膜面积 (RMP)、厚度 (RMT)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肺动脉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 HP组与HH组相比 :①mPAP降低 (P <0 0 1) ;平均颈动脉压 (mCAP)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肺组织匀浆SOD活性升高 (P <0 0 1) ,MDA含量降低 (P <0 0 1) ;③血浆ET 1浓度降低 (P <0 0 1) ,NO-x 含量升高 (P <0 0 1) ,ET 1/NO-x 比值降低 (P <0 0 1) ;④肌型动脉百分比和肺中、小动脉RMP及RMT降低 (P <0 0 1) ;⑤肺细小动脉Ⅰ型胶原蛋白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降低 (P <0 0 1) ,而Ⅲ胶原蛋白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预防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形成 ,减轻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 ,调节肺动脉胶原蛋白合成以及恢复ET 1/NO的失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血管阻力对围手术期心脏移植中低心排出量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6例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A组21例(术前肺血管阻力<3.5 Wood单位)和B组25例(术前肺血管阻力≥3.5 Wood单位),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A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并行时间少于B组;术后72 h右心室直径、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返流中度及以上的比例低于B组(P <0.05)。结论 :围手术期心脏移植中低心排出量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不全与肺血管阻力的大小密切相关,肺血管阻力较高者(≥3.5 Wood单位)在手术过程中需较长的体位循环时间和并行时间以确保供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尿剂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时机及效果.方法 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一组为感染未控制组,均给予常规低流量给氧、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治疗,这组病人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治疗组加用速尿20mg/次,1次/日,常规予补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定量分析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S)和应变率(SR)及法舒地尔治疗对PAH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PAH组17例,临床确诊为PAH且具有右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 PASP)>35 mm Hg.对照组20例,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右房左右径(RA)、右室左右径(RV)、主肺动脉内径(MPA)、有室壁厚度(RVWT)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STI测量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峰值S、SR,比较上述参数在2组间有无差异,以及应用法舒地尔治疗前后PAH患者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PAH组RA、RV、MPA、RVWT均增大,RVEF减小(均P<0.01),PAH组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峰值S、SR,室间隔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峰值S和室间隔基底段收缩期峰值SR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PAH患者应用法舒地尔治疗2周后,PASP、RA、RV 降低(P<0.O1),RVEF较用药前增高(P<0.05),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峰值S、SR及室间隔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峰值S和室间隔基底段收缩期峰值SR较治疗前增加(P<0.01或P<0.05).结论:通过STI技术能敏感、准确地反映法舒地尔治疗前后PAH患者右室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是评价PA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心脏构型及左心功能指标参数,探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对新生儿心脏构型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 25例,其中轻度组(11例)、中度组(9例)、重度组(5例),将新生儿黄疸患儿23例设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右室舒张末内径(RVDd)、右房内径(RAD)等指标,对其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均有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均P <0.05),肺动脉高压组RVDd[轻度(8.45±1.21) mm、中度(9.56±0.88) mm、重度(11.40±1.94) mm]、RAD[轻度(11.27±1.34) mm、中度(13.00±1.87)mm、重度(15.80±1.78)mm]增大,并随肺动脉高压程度加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3、7.09、2.14、4.77、2.88、2.04、4.59、7.12、2.34、5.12、3.07,均P<0.05),重度纽LVDd(14.80±2.16)mm,较对照组的(15.26±1.83)mm及轻度组(16.55±1.50)mm、中度组(15.67±1.87)mm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4.80、3.74,均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PPHN重要的无创诊断方法,它不仅可准确测量肺动脉压,还能提供心脏构型及功能指标,对临床判断病情轻重、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152例(A组)、单纯高血压病患者79例(B组)及38例健康体检者(C组)为研究对象,各组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超声心动图(uc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质指数(BMI)等检查.比较各组间HbAlc、BMI、性别、年龄、昼间及夜间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宦肥厚(LVH)、等容舒张期(IVRT)及E峰与A峰比(E/A)比值等指标的改变.结果:A组HbAlc高于另外2组,而3组间BMI、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及B组夜间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C组,A组的夜间收缩压高于B组.A组的LVMI、LVH的发生率高于B组、C组,A、B 2组的IVRT均高于C组,A组的E/A比值低于B组及C组.结论:高血压患者LVMI增加,且LVH的发生率升高并伴有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而糖尿病加重这种改变,其原因可能与糖尿病的糖代谢异常及患者的夜间收缩压降低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三尖瓣反流速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的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和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 N 端脑利钠肽前体(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 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96例,其中常规治疗5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加用法舒地尔治疗46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分析系统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测定血浆 NT-proB-NP 水平;心脏多普勒超声估测出肺动脉收缩压( 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计算右心室 Tei 指数;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 FVC)等肺功能指标;监测动脉血 pH 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用药14 d 后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及出院1个月后患者转归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NT-proBNP、SPAP、Tei 指数和 PaCO2均降低,pH 值、PaO2、FEV1/预测值和 FEV1/ FVC 均升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 NT-proBNP、SPAP、Tei 指数和 PaCO2低于对照组,且pH 值、PaO2、FEV1/预测值和 FEV1/ FVC 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住院不良事件发生及患者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血 NT-proBNP 与 SPAP 和 PaCO2均呈正相关性(P ﹤0.05),与PaO2呈负相关性(P ﹤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法舒地尔治疗 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可有效改善肺动脉高压状态和肺通气障碍,缓解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5,(10)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对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肺小动脉重构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Ost低剂量组和Ost高剂量组(均n=10)。模型组和Ost低、高剂量组大鼠经颈背部一次性皮下注射MCT 50 mg·kg-1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Ost低、高剂量组于造模后第1日开始灌胃给予Ost 10、20 mg·kg-1,每日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双蒸水。给药28 d后,测量大鼠体重、肺重,计算肺重指数;通过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学变化,采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小动脉血管厚度和血管外径与内径比值;real time RTPCR检测肺组织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肺重和肺重指数明显升高(P<0.01);肺小动脉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肺小动脉血管厚度及血管外径与内径比值明显增大(P<0.01);肺组织p53 m 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Ki67m RNA、PCNA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Ost高剂量组肺重明显降低(P<0.01);Ost低、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肺重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肺小动脉壁变薄,肺小动脉血管厚度及血管外径与内径比值明显减小(P<0.05或P<0.01);肺组织p53 m RNA的表达上调(P<0.05或P<0.01),Ki67 m RNA、PCNA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与Ost低剂量组相比,Ost高剂量组大鼠肺小动脉血管厚度减小(P<0.05),p53 m RNA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Ost能抗MCT诱导的肺小动脉重构,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下调PCNA和Ki6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左向右分流型CH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14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浆ET、ANP的浓度,分析上述各指标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①CHD各组术前肘静脉ET的浓度大于对照组(P<0.05);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与高肺血流量组之间术前肘静脉E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之间的术前肘静脉ET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轻度肺动脉高压组。②CHD各组术前肘静脉血浆ANP浓度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肺血流量组、轻度、中度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之间术前肘静脉血浆A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轻度>高肺血流量组。③CHD各组肺动脉血浆ET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主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0.794,P<0.01);ANP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主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0.700,P<0.01)。④CHD各组术前肘静脉血浆ET与ANP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91,P<0.01)。结论ANP、ET共同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ET合成增多,使缩血管物质与舒血管物质间失衡,促进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ANP的升高则为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对维持肺循环稳定,减缓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本实验将为延缓肺动脉高压形成或逆转失去手术机会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