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做免疫组化。结果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4个临床病理分级,其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均有不同。本组病例中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G18例,G23例,G3或神经内分泌癌2例,免疫组化检查AE1/AE3阳性3例, Syn阳性11例,CgA阳性10例。随访期内三个级别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51%。结论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对其治疗有指导作用,免疫组化合理应用可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率,减少临床误诊,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6 年 1 月—2015 年 8 月天津市人民医院 265 例 NETs 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临床症状、原发部 位、病理诊断、治疗情况和预后随访情况。结果 265 例 NETs 患者中男 160 例,女 105 例,平均发病年龄(55.8±2.7) 岁,发病高峰 55~65 岁。发病部位主要位于结直肠 127 例(47.9%),肺部 59 例(22.3%),胃 21 例(7.8%),阑尾 15 例 (5.7%),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及胰腺)10 例(3.8%),乳腺 11 例(4.2%),颈部 10 例(3.8%),其他部位 12 例(4.5%)。 各个不同部位患者的就诊症状各不相同。结直肠患者主要是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便血等。肺原发患者多 表现为咳嗽或痰中带血。胃、阑尾或小肠原发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胀等不适。病理诊断 G1 期 186 例(70.2%),G2 期 54 例(20.4%),G3 期 25 例(9.4%)。免疫组化显示突触素(Syn)阳性 228 例(86.4%),嗜铬粒蛋白 A(CgA)阳性 102 例(38.5%),CD56 阳性 74 例(27.9%)。232 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87.5%),28 例患者接受了放疗或化疗治疗 (10.6%),5 例患者未行治疗。198 例患者完成至少 1 次随访,随访率 74.7%,中位随访时间为 38 个月,G1 期随访患 者中无肿瘤相关性死亡;G2 期有 6 例肿瘤相关性死亡;G3 期中有 19 例肿瘤相关性死亡。所有肿瘤相关性死亡患者 中 23 例发生了转移。神经内分泌瘤(G1+G2)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神经内分泌癌(G3)(Log rank χ2=13.774,P<0.01)。 结论 NETs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不同部位的患者发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消化道特别是结直肠是高发部位;病理分 期越晚的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4.
牛连杰  张雅敏 《天津医药》2018,46(7):755-757
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瘤(NF-PNETs)临床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012 年 7 月— 2017年2月收治的3例病理诊断明确的典型NF-PNETs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NF-PNETs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免疫组 化特点、诊疗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总结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胃原发性NET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胃原发性NET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隐痛,部分伴有黑便。18例胃原发性NET中,NET14例,NEC3例,MANEC1例。突触素(Syn)和嗜铬粒素A(CgA)在低级别肿瘤中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高级别肿瘤则阳性表达较弱。结论胃原发性NET病理诊断主要依靠镜下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正确的病理分型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本例镜下肿瘤细胞呈巢状条索状生长,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血窦丰富,中央以主细胞为主,外周以支持细胞为主,瘤细胞胞浆丰富,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Syn (+)、CgA (+)、CD56 (+)、S-100(支持细胞+)、EMA (-)、FVIII (+)、AE1/AE3(-)、D2-40(-)、Desmin(-)、Vimentin(+)、CD34(血管+)、GFAP(-)、NSE(+)、Ki-67(index<5%)。结论颈动脉体瘤非常罕见,提高对该病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张同方  徐皓  方心安 《安徽医药》2020,24(1):153-156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癌( 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NEC)的临床病理和诊治特点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2011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收治的 23例 G?NEC病人临床资料,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利用术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确定诊断,观察并利用 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23例 G?NEC中男 16例,女 7例,占同期收治胃癌的人数的 1.2%,中位年龄 64岁,其中胃上部癌 10例,胃中部癌 6例,胃下部癌 7例,行 R0切除者 19例, R1切除者 2例,姑息性切除者 2例,随访生存时间为 7~84月,中位生存时间为 28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6.5%、 37.9%、 9.5%。结论胃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类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少见肿瘤,发病率及术前诊断率较低,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可使病人生存获益,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综合治疗在其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G1、G2、G3,诊断分类标准得到了统一,便于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神经鞘黏液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易与其他伴有黏液样改变的良恶性病变相混淆。本文报道2例神经鞘黏液瘤,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避免临床误诊及误治。  相似文献   

10.
刘海英  陈小苑 《中国医药》2012,7(11):1436-1438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腺瘤样瘤的68例进行病理及临床分析.结果 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平滑肌瘤35例,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子宫腺肌病11例,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平滑肌瘤及子宫腺肌病8例,单纯子宫腺瘤样瘤14例.肿瘤多位于近子宫角和宫体或宫底浆膜下,其次为子宫肌壁间,内膜下少见.肿瘤直径0.8 ~4.5 cm,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瘤细胞组成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腔隙内衬以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大多数表现为脉管样形态.结论 子宫腺瘤样瘤并非罕见,多与子宫平滑肌瘤及子宫腺肌症并存,临床和病理上均易误诊和漏诊,对标本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对切面黏滑,有细小孔隙样结构,无假包膜特征性部位多取材,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能提高其检出率.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预后良好,未见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镜下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形成假乳头状,并见出血、坏死、黏液变性及胆固醇沉积;细胞异型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示抗胰蛋白酶(α-1-AT)、波形蛋白( Vim)、孕激素受体( P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细胞角蛋白( CK)、CD56、CK8阳性,S-100局部阳性,CK7、嗜铬素( CgA)局部弱阳性;突触素(Syn)、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阴性,ki-67<5%。病理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论 SPTP属胰腺外分泌肿瘤,临床罕见,组织病理学特征有助于诊断。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子宫 PEComa 进行临床、光镜及免疫组化的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子宫PEComa发病年龄从33至43岁,1例剖宫产偶然发现,2例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肿瘤大小从1.5cm ×1.2cm ×0.8cm至4cm ×3.5cm ×3cm。镜检:肿瘤内广泛分布分支状毛细血管网至透明变性的厚壁大血管,上皮样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灶,其中1例可见脉管浸润。免疫组化:HMB-45、Melan-A、SMA、Actin及 Desmin胞浆阳性。3例均手术切除,随访5~8年不等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子宫PEComa是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的罕见肿瘤,免疫组化黑色素和肌源性标记物双向表达阳性有助于诊断,良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和良恶性肿瘤的分类。方法通过对我院病理科2006年至2008年334例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病例的临床情况、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以及恶性肿瘤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4.21;良性肿瘤占244例占73.1%,恶性肿瘤90例占26.9%,良性中滤泡性腺瘤占96.9%,乳头状腺瘤3.1%;恶性中乳头状腺癌81例占90.0%,滤泡状腺癌5例占5.56%,髓样癌3例占3.3%,嗜酸细胞癌1例占1.1%。结论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我们主张良性肿瘤分为滤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两种类型。而癌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4类的观点。对于难分类者,可作免疫学进一步区分。  相似文献   

14.
丰宇芳  严俊  徐蓉  倪蓉 《江苏医药》2008,34(4):363-36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观察36例GIST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34、CD117、vimentin、SMA、NSE、S-100蛋白在GIST中表达.结果 本组GIST镜下瘤细胞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或两种混合存在,成束状、栅栏状、旋涡状或巢状排列.36例中良性12例,交界性14例,恶性10例.免疫组织化学表型CD34和CD117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0.5%和94.4%,而vimentin、SMA、S-100蛋白在肿瘤向平滑肌或神经方向分化时阳性.结论 GIST由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构成,组织结构形态多变,但免疫表型完全一致;CD117及CD34阳性可作为GIS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HGM)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011—2013年于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并经病理确诊的HGM 64例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GM检出率为0.57%,男女比为2.37∶1,年龄(49.83±12.79)岁。食管HGM 32例内窥镜下均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橘红色区域,与周围食管鳞状上皮分界清晰;幽门螺杆菌(Hp)感染6例(18.8%)。十二指肠HGM 32例全部位于十二指肠球部,镜下可表现为单发类圆形基底部无蒂的息肉样隆起;Hp感染1例(3.1%)。根据是否存在胃腺体分为1和2型,1型较多见,其中食管HGM中1型25例(78.1%),十二指肠HGM中1型23例(71.9%)。食管HGM和十二指肠HGM中均有1例2型患者出现肠上皮化生。结论 HGM检出率较低,临床行内镜检查时要足够重视,对可疑部位应行病理活检明确其性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粒层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本院诊治的15例卵巢粒层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粒层细胞瘤患者中,2例为幼年型粒层细胞瘤,发病年龄6~20岁,平均12岁;13例为成年型粒层细胞瘤,发病年龄26~74岁,平均46.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腹部包块、闭经、腹水。巨检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光镜下成年型粒层细胞瘤可见典型的含Call-Exner小体的微滤泡结构及瘤细胞核内的纵行核沟,幼年型粒层细胞瘤缺乏此特征,瘤细胞有一定异型性,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表达inhibin-α、CD99和Vimentin,部分患者Melan-A、Calretinin和S-100阳性,CKpan、EMA、PLAP、Syn和CgA缺乏阳性表达。结论卵巢粒层细胞瘤临床少见,属于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确诊依赖于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病理诊断时要与卵巢的子宫内膜样癌、小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及无性细胞瘤等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乳腺癌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1-2011年收治的5例妊娠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理分型均为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伴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呈ER、PR、cerbB-2低表达.结论 妊娠期乳腺癌是特殊类型乳腺癌,高淋巴结转移率及免疫组化非激素依赖型均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0例胃肠道间质瘤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进行随访。结果40例GISTs中良性26例,交界性9例,恶性5例。组织学梭形细胞、上皮细胞及两者混合构成,免疫特征为CD34阳性率(78.0%)、CD117阳性率(93.0%)的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GISTs由于较独特免疫组化表型,CD117、CD34可协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ic intestinal tumour,GIST)的生物学性质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为临床判断GIST的良、恶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6月~2005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GISTs病例的资料.本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18~73岁),平均55.2岁,38例GIST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38例切除标本进行横径检测;光镜下观察38例肿瘤细胞形态;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8例病人基本能完整切除肿瘤,26例良性GISTs中,肿物平均直径3.16cm,5例潜在恶性GISTs中,平均直径5.25cm,7例恶性肿瘤中,平均直径9.17cm.光镜下细胞形态分类:梭形细胞为主型21例,上皮细胞为主型12例,混合细胞型5例.良性组肿瘤无明显出血、坏死,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恶性组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多见.38例行以下五个免疫组化指标测定:其中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阳性者32例,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阳性者31例,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者28例,可溶性酸性蛋白(S-100)阳性者15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者10例.结论 GIST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发病部位跟性别、年龄无关.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GIST的恶性程度与肿瘤是否出血坏死、大小、核分裂数密切相关,而与发生部位、性别、年龄、免疫表型无关,免疫表型与肿瘤部位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