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D-CTA及3D-DSA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双源CTA和DSA影像学资料,将其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诊断符合率以及动脉瘤特征和载瘤血管的显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共检出动脉瘤56个.双源CTA检出49例54个动脉瘤,灵敏度为96.1%,符合率为97.4%;DSA检出49例54个动脉瘤,灵敏度为96.1%,符合率为97.9%.直径在3.1~5mm和5.1~10mm之间的动脉瘤的检出上,3D-CTA和3D-DSA相等.结论 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上,3D-CTA和3D-DSA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方法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介入前后的护理。结果通过严密的护理观察、配合药物应用和康复训练提高了疗效。结论完善了各项护理操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患者根据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行显微介入栓塞术,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74.07%,总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分别为37.04%、59.26%,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介入栓塞术用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的临床治疗,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各类症状,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此方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于急性期动脉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及腰穿明确诊断的自发性SAH 97例患者资料,在SAH急性期(3~10 d)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结果 97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83例,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清晰、确切。14例首次CTA未见异常。结论 MSCTA是简单、快速、无创、安全、可靠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可作为SAH急性期患者病因诊断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继发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动脉瘤性SAH患者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相关头颅CT或MRI辅助检查结果等,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适时选择采用脑室外引流及ommaya囊外引流,显微镜下打开终板池造瘘,术后硬膜外或经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侧脑室腹腔分流或脑室镜终板造瘘等不同治疗策略治疗脑积水,取得满意效果,按照预后评分标准(GOS)56例患者中,出院时GOS 4-5分39例,3分14例,2分3例,无死亡。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脑积水的临床特点,选用相应的治疗策略,可明显降低患者致残及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诊病因诊断中的价值与优势。方法对56例SAH患者的CTA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和分析。结果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DSA检查及手术所见完全吻合,诊断符合率100%。结论CTA安全、准确、快捷、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2D-DSA作为脑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直接指导外科急诊手术;而DSA可作为辅助方式,选择性进行介入治疗;CTA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王锐  段国升 《云南医药》1997,18(6):422-423
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王锐段国升刘宗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aemorhageSAH)后使用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能明显改善预后〔1~3〕。动脉瘤早期手术夹闭可以防止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例按就诊的单双数排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循证护理组120例.循证护理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护理支持;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组头痛、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2.4%、13.3%及1.7%,均优于对照组的31.7%、12.3%、29.2%、11.6%(x2=15.58、5.12、6.22、3.89,均P<0.05);两组泌尿系感染、压疮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1.32、1.48,均P>0.05).循证护理组痊愈率69.2%,优于对照组的45.0%(x2=3.88,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周建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424-425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肌损伤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对187例患者严密进行心电图监测,对不同等级动脉瘤发生心肌缺损情况、心肌缺损患者的心脏超声情况和心肌损伤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Ⅲ级以上动脉瘤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概率与动脉瘤的等级呈现正相关性,不同等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肌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患者。结论心肌损伤具有可逆性,其对神经功能损伤有明显影响,应做好严密监测并及早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造影诊断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0例经DSA或手术证实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受检者,全部行CTA检查,对CTA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及DSA进行对比,综合评价CT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优势和不足。使用CT机为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层,三维后处理为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Siemens Inspace及NeuroDSA软件,CTA的诊断结果由两名以上放射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确定。结果 CTA发现阳性病例20例,共21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7个,大脑前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5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颈内动脉瘤2例。结论 64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CTA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学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或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简称SAH)再出血的发生。方法在2000年至2008年收治的144例SAH病例中,对36例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对策。结果高血压、用力排便、剧烈咳嗽、情绪波动、患者过早下床活动等是SAH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视血压的控制,保持环境安静,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及严格绝对卧床休息4~6周,预防感冒是预防SAH再出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 选择本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2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35例(83.3%)经CT检查确诊;CT扫描阴性的7例(16.7%)经脑脊液检查后方确诊.经治疗后35例痊愈出院(83.3%);4例自动出院(9.52%);3例转院(7.14%).结论 对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应提高认识,争取早期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2种给药途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68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尼莫地平组和口服尼莫地平组,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测2种给药途径治疗脑血管痉挛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观察血管痉挛发生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评价2种给药途径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21d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静脉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改善最佳,但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死亡率及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口服及静脉给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终板造瘘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资料为某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88例,均为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其中40例行单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则同时施行终板造瘘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归良好率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收入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110例,按其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并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提示死亡组的再出血、重症出血、脑动脉痉挛以及内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出血、重症出血、脑动脉痉挛以及内科并发症是影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注意早期对相关因素进行防治,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调查止血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使用现状并展开合理性评价。方法: 抽取某院2016年1~12月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例,调查患者使用止血药的种类、用法用量、疗程、药品不良反应等情况,根据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指南推荐评价、药物利用研究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综合方法,探讨止血药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结果:91例患者中有81例(89.01%)使用止血药,涉及3个品种,联合用药比例达16.05%。依照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指南推荐,用法用量符合说明书的有70例(86.42%),给药途径合理率为100%,溶媒选用正确的有80例(98.77%),疗程≤72h的有72例(88.89%)。酚磺乙胺注射液和氨甲苯酸注射液的药物利用指数>1,提示用药剂量不合理。81例使用止血药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止血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应用较为普遍,且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应注意止血药的的用法用量和使用疗程等。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D-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3D-DS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常规2D-DSA检查后,再进行3D-DSA技术重建,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常规正侧位脑血管造影检出动脉瘤30例38枚,经3D图象处理后共检出动脉瘤33例46枚,检出率提高17.4%;同时发现AVM 3例,烟雾病4例.结论 3D-DSA在脑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常规DSA相比,病变检出率较高,能提供更为丰富、准确、快捷的信息,较理想的显示了颅内病变与周边血管之间的关系,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因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7月,对5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3D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动脉瘤的形态特征,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治疗方案。结果:57例患者经2D和3D检查,确定48例共51个动脉瘤,分别采取血管内治疗及手术夹闭等治疗。结论: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特征显示极佳,对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