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24)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情绪,探讨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将收治的5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的88例(111耳)听力损失为中重度以上(0.25、0.5、1、2、4、8kHz的平均纯音听阈>56dB)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5个自变量与1个应变量的16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和逐步回归。根据F值水平逐个剔除对预后作用不显著因素,保留显著性因素,并建立判断预后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认为有4项因素与预后有关,即发病时是否伴有眩晕、发病至就诊时间的长短、治疗时间的长短及500Hz听阈值。结论: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因素的判定,不同的报道结果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及病例数量的影响所致,所以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0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另外5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干预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P0.05,治疗效果也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7.
目的:研究有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变化特征,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抽取医院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40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抑郁、焦虑、和内向怒等量表调查评分均高于健康组,应对方式相关自责维度评分高于健康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特征和应对方式是患者发病的可能存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特征与应对方式。方法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状态-特质愤怒问卷(STAXI-2)、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及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和3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突聋患者组抑郁(P<0.05)、状态焦虑(P<0.01)、特质焦虑(P<0.01)及内向怒(P<0.05)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突聋患者组应对方式中自责维度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突聋患者的焦虑特质、内向怒的情绪特征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可能是其发病的心理情绪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161-16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来诊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94例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1个月为1个疗程,干预前后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同时比较两组间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记录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34%(34/47),观察组有效率为89.36%(42/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率为65.96%(31/47),观察组满意率为85.11%(40/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降低,SF-36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4/4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4%(5/47),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突发性耳聋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张华荣,冯连铭,史海旭,吴玉君突发性耳聋临床上系指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急性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突然发病,听力急降,甚至全聋,发病前听力无任何异常。其病因学说繁多,发病机理不甚明确,治疗方法及效果各异l',',']。故对其预后也有... 相似文献
11.
王丛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8(3):220-220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4例单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诊治时间早,不伴有眩晕,听力损失曲线为上升型,谷型预后较好。结论:突发性耳聋应视为急症病例,治疗需即时,疗程应足够。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52例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醇(MDA)含量,结果显示治疗前血中SOD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皆〈0.05;治疗后血中SOD含量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MDA含量测明显下降,与正常值比较,P〈0.05,且听力亦明显改善。提示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与突聋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52例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治疗前血中SOD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皆<0.05;治疗后血中SOD含量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MDA含量则明显下降,与正常值比较,P<0.05,且听力亦明显改善。提示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与突聋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不同病程阶段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耳鸣残疾量表(THI),对43例1年前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慢性期组)和35例突发性耳聋1周内患者(急性期组)及3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人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 急性期组焦虑、抑郁得分分别(8.51±5.00,7.71±4.38)与慢性期组(4.90±2.32,4.40±2.14)、正常人组(3.84 ±2.49,3.16±2.65)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期组与正常人组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患者听力恢复程度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相关(P<0.05),听力恢复差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伴有中重度耳聋、耳鸣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结论 不同病程阶段的突聋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不同,急性期突聋患者更易发生焦虑、抑郁.慢性组患者疗效不同,其焦虑、抑郁发生率亦不同,疗效差的患者更易发生焦虑、抑郁.中重度耳聋、耳鸣是突聋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交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于该院就诊的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2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常规药物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用焦虑自评表(SAS)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时,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救治的脊柱外伤患者120例,根据有无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用于评价脊柱外伤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调查表(Chinese version of WHO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WHOQOL-BREF)用于评估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6个月再住院率、6个月死亡率和生存质量等预后指标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6个月再住院率、6个月死亡率以及NR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WHOQOL-BREF中各领域得分与各项合计总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其预后指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亦即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大,预后越差。结论:脊柱外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通过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188例突发性耳聋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选择18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法分析(SAS8.2版),探讨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预后与治疗前发病时问,是否伴发眩晕及地塞米松应用有相关性;与发病年龄,性别,患侧,治疗前听力损失程度,治疗时问,其他药物的应用,高压氧的应用等无相关性。结论: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应强调尽早施治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伴发眩晕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听力改善与血清生化的关系。方法:对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清生化检测及电测听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设对照组30例。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钾(K^ )、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谷草转氨酶(AS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该8项生化指标与耳聋严重程度及听力改善无相关关系。结论:生化指标的差异对突发性耳聋的改善无明显影响。这有两种可能:①由于研究所用病例数较少,所用的是回顾性研究,两次电测听时间间隔不完全一致而引起偏倚所造成;②各项生化指标对听力改善确实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国内外对影响预后的许多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缺乏直接病因、病理研究证据,预后受许多因素影响,且本病存在自愈倾向,到目前为止在治疗上无重大进展,对许多问题尚缺乏定论。作者对1986年1月~1999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3例共计106耳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求探讨各种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