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大型超短程团体心理干预活动在执行重大军事演习任务中的效果。方法对475名参加重大军事联演任务的官兵进行心理干预,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后对参与者进行主观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95份,有效率83.16%。结果干预后心情指数较干预前提高(P 〈0.01);92.15%的官兵认为干预活动对当前调整心态有帮助。对各模块主观疗效评价:身心模块疗效最好,其次为团队、情绪、认知模块;对各模块具体活动步骤效果的排序中分析发现,亲自体验、医生示范主观评价较高。干预的远期疗效:在参加该类活动一次以上的55名中,对上次活动有印象的人数占83.64%,认为上次活动对现在的心情有帮助的占72.73%。结论超大型超短程团体心理干预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整军事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且干预活动具有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3.
新时期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军人的利益价值观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官兵的心理问题也更加突出。以往的军事人员心理研究多偏重于战士,尤其是新兵这一高危群体。本研究考虑到部队干部相对于战士来说是一个比较固定的群体,对部队战斗力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对驻地某航空地勤部队排以上干部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兵集训前后心理应激状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兵集训前后心理应激状态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除了偏执分值变化不明显外,SCL-90中各因子分值均明显低于集训前期,差异非常显著(P<0.01).SAS和SDS总分值也明显低于集训前期,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新兵集训有利于加速新兵社会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新兵心理素质的提高,但要特别关注有敌意和偏执趋向的新兵心理状况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创新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在某团新兵营选取新兵两个班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名,在训练期干预组接受8次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军事训练成绩做干预前后评估,并自编团体辅导评估表做干预后主观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SES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而SCL-90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得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6-PF干预组乐群性、稳定性、敢为性、敏感性、忧虑性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3000 m跑和引体向上干预前后的成绩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团体绘画心理辅导有积极的评价.结论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可能是一种维护新兵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但远期效果和其他军人是否同样适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兵集训前后心理应激状态变化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兵集训前后心理应激状态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兵集训前后心理应激状态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除了偏执分值变化不明显外 ,SCL 90中各因子分值均明显低于集训前期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SAS和SDS总分值也明显低于集训前期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新兵集训有利于加速新兵社会角色的转变 ,有利于新兵心理素质的提高 ,但要特别关注有敌意和偏执趋向的新兵心理状况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军事训练中官兵的心理烦恼及应付方式.方法 采用非结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00名参加军事训练的官兵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18份.结果 ①无烦恼的官兵占18.9%(46/243),有烦恼的官兵占81.1%(197/243).其中成长进步及未来发展烦恼(34.0%,67/197)、环境适应方面烦恼(22.3%,44/197)、心身方面烦恼(22.3%,44/197)是官兵主要的烦恼.②71.7%(193/269)的官兵对烦恼有3种及以上心理应付方式.③官兵的心理应付方式中成熟型心理应付方式占45.2%(392/868),不成熟型心理应付方式占47.6%(413/868),混合型心理应付方式占7.3%(63/868).结论 军事训练中大多数官兵有心理烦恼,成长进步及对未来发展方面是官兵主要的心理烦恼,尽管大部分官兵有很多应付方式进行心理调整,但未必有效.在军事训练中可通过团体心理干预引导官兵运用更多积极、成熟的心理应付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任务部队官兵的睡眠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行为及影响因素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483例任务部队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任务部队官兵不良睡眠发生率为38.7%.影响睡眠的生理因素主要为多梦惊醒(36.40%)、夜间如厕(22.5%)、疼痛(17.1%)、咳嗽(12.7%)、打鼾(9.3%)等;社会及外界因素主要为:家庭变故(100.00%)、内部关系紧张(96.9%)、恋爱婚姻受挫(39.80%)、心理创伤史(34.1%)、社会支持不足(32.80%);年龄越大,任务部队官兵PSQI总分及睡眠时间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P<0.05;P<0.01).结论 任务部队官兵的睡眠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入伍学员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4名新人伍学员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入伍学员训练期间,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生理卫生教育和监督,对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教育、监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及抑郁自测量表(SDS),在训练开始和结束时(训练后),测定两组心理状态,统计各组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心理干预组在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及SAS、SDS总分明显低于列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入伍学员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入伍学员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4名新入伍学员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入伍学员训练期间,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生理卫生教育和监督,对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教育、监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及抑郁自测量表(SDS),在训练开始和结束时(训练后),测定两组心理状态,统计各组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心理干预组在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及SAS、SD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入伍学员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士兵日常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应激性生活事件认知后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应用自行修订的团体心理社会应激量表(PSSG)对某军区968名干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士兵常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有压力大、竞争强(63.2%),环境不适应(42.0%),进步受挫(36.7%),人际关系不协调(30.7%)等。SCL-90总分与生活事件(r=0.429,P〈0.01)、消极情绪体验(r=0.484,P〈0.01)、消极应对(r=0.389,P〈0.01)成显著正相关,与积极情绪体验(r=-0.285,P〈0.01)、积极应对(r=-0.185,P〈0.01)成显著负相关。结论:部队应为士兵创造良好的作业、生活、社会环境,重视士兵在对自我、社会、环境、生活事件的正确认知、客观评价以及成熟的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某部驾驶训练士兵抑郁发生情况,探讨心理训练对其的影响。方法某部384名士兵分为驾驶训练组176名,心理训练组164名,非驾驶训练组44名,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在训练前期、中期、后期对3组士兵进行测试,观察 SDS评分变化及抑郁发生情况。结果训练中、后期驾驶训练组 SDS评分高于非驾驶训练组和心理训练组(P〈0.05)。非驾驶训练组 SDS评分随训练时间延长而下降(P 〈0.05);驾驶训练组训练中期 SDS 评分高于训练前期和训练后期( P 〈0.05),心理训练组 SDS 评分随训练时间延长而下降,训练后期下降更明显( P 〈0.05)。结论驾驶训练可能是士兵抑郁发生的因素之一,心理训练有助于降低其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部不同职业军人社会认知偏离与职业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认知偏离量表( SCBS)对边防战士53名、武警48名及维和军人46名进行调查,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边防战士 SCBS 社会攻击、社会抑郁和社会焦虑3个维度评分及社会认知偏离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维和战士社会攻击分高于常模,社会抑郁、社会焦虑和社会偏离总分均低于常模,武警社会攻击、社会抑郁评分和社会认知偏离总分均低于常模( P〈0.01);边防战士社会攻击分低于维和军人,但高于武警,社会抑郁、社会焦虑分均高于维和军人和武警,社会认知偏离总分高于维和军人,而武警社会攻击分低于维和军人,社会焦虑分高于维和军人( P 〈0.05,P 〈0.01)。结论不同职业军人的社会认知偏离程度不同,可能与职业环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军队献血者焦虑状态及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94例军队献血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在献血前2小时对干预组实施综合干预,对照组只观看献血宣传材料。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定两组的状态焦虑水平,并观察献 血后的反应。结果:干预组的状态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显 著水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特质焦虑分数、心理干预及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均对献血前的状态焦虑有影响。结 论:在献血前实施综合干预可改善献血者献血前的焦虑状态,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