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种假黄柏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兵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1):834-835
对一种伪制黄柏的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等方面与正品进行了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2.
厚朴与充伪品合欢皮的生药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厚朴及充伪品合欢皮进行生药学鉴别,为厚朴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4种常用中药鉴别方法。结果正品和伪品具不同鉴别特征。结论该法能准确地区别厚朴与合欢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比较鉴别西洋参、人参的正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准确用药。  相似文献   

4.
乔智胜  苏中武 《中药材》1991,14(11):25-26
巴戟天来源于茜草科植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但由于药源紧张,各地有时使用其它植物的根代作或混作巴戟天使用,包括四川虎刺、羊角藤、双华巴戟天、铁箍散、南五味子及白木通等。在这些混淆品中,有些与正品巴戟天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很相似。本文探讨了正品巴戟天及其混淆品的荧光、紫外和薄层层析鉴别特征,并对35份不同地区来  相似文献   

5.
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巴戟天及其伪品进行鉴别.为巴戟天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沉香与其伪品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两者区别点,为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近期检验发现的几种伪品沉香与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沉香标本进行比较,对二者在性状、显微和理化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明确了伪品沉香的来源及其与正品沉香在性状、显微、理化鉴别方面的区别。结论:建议基层药检工作者在检验该品种时应抓住伪制品不易仿制的鉴别要点,并辅以薄层层析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凌云 《陕西中医》2012,33(5):612-613
目的:辨别鸦胆子及其多种混伪品的性状特征。方法:从鸦胆子与其多种混伪品的植物来源、药材性状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正品与混伪品形态与性状结构,质地与气味等均具显著差异。结论:正品与混伪品在植物来源、药材性状、功用主治方面有明显不同,不能作鸦胆子使用。  相似文献   

8.
防己及其伪品大叶马兜铃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飞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26-1126
目的:对正品防己与伪品大叶马兜铃的差别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来源性状、理化、薄层鉴别方法。结果:两者在各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对真伪防己的鉴别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巴戟天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是常见的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糖类,另有还原糖及其苷、黄酮、甾体三萜、氨基酸、环烯醚萜苷等,有关该药不同产地的鉴别研究报道不多。笔者对巴戟天中药材正品与非正品羊角藤、假巴戟(副巴戟)、铁箍散、恩施巴戟(四川虎刺)进行了性状、理化和紫外光谱鉴别研究,现将其研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崂山采集到的黄精与玉竹进行鉴别。方法应用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崂山黄精与玉竹在植物形态、药材形状、显微组织结构、纸色谱上均有细微差异。结论4种鉴别方法可将崂山黄精与玉竹辨析区分。  相似文献   

11.
厚朴是湖北省主要地道药材之一。本文就湖北恩施紫油厚朴的道地沿革与种植历史,以及规范化种植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厚朴是湖北省主要地道药材之一。本文就湖北恩施紫油厚朴的道地沿革与种植历史,以及规范化种植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厚朴的任意引物PCR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鉴别中药材厚朴,凹叶厚朴及其常见的伪品和混淆品,方法:采用任意引物PCR(arbitrarily primed PCR,AP-PCR)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组DNA样品。结果:AP-PCR技术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根据琼脂糖凝胶上显示的DNA带型差异可迅捷地区分厚朴,凹叶厚朴及其伪品,混淆品。结论:为应用AP-PCR技术在分子水平上鉴别中药材厚朴,保证引种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闽南民间习用草药风柜斗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理化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紫外色谱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原植物。结论:这些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巴戟天与常见混伪品的rDNA-ITS序列分析及其分子鉴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平  方琴 《中草药》2005,36(6):908-911
目的比较巴戟天与常见混伪品之间的rDNA-ITS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同时为巴戟天及混伪品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方法对巴戟天及其常见混伪品的rDNA-ITS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运用CLUSTALX、MEGA软件对该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测定了巴戟天及其混伪品的rDNA-ITS区序列,包括ITS1、5.8S和ITS2全长序列以及18S、26S部分序列。巴戟天与假巴戟天、羊角藤在ITS1和ITS2区的差异性分别为2.9%~5.8%和2.9%~4.2%,而与虎刺在ITS1和ITS2区的差异性则为21.2%和18.9%。根据ITS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混伪品假巴戟天与羊角藤首先聚类,然后与巴戟天聚在一起,而虎刺则单独聚为一支。结论rDNA-ITS序列可作为巴戟天与混伪品的一种较好的分子指纹图谱的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朝晖  徐国钧 《中药材》1997,20(11):549-551
对海马类药材进行了性状鉴定与商品鉴定,60件商品药材鉴定结果表明,海南、广东、福建等地的主流品种为线纹海马、刺海马、三斑海马、大海马;辽宁、山东等地的主流品为小海马;进口海马为刺激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一种新发现的密蒙花混淆品进行调查鉴定,并与正品进行比较鉴别。方法:基源、性状、显微、TLC和 UV光谱鉴别。结果:二者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均有明显区別。结论:此种新的混淆品为忍冬科植物金佛山荚 蒾(Viburnum chinshanense Graebn.:)的干燥花及花序,与密蒙花有明显不同,不能作密蒙花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一种新发现的密蒙花混淆品进行调查鉴定,并与正品进行比较鉴别。方法:基源、性状、显微、TLC和UV光谱鉴别。结果:二者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均有明显区别。结论:此种新的混淆品为忍冬科植物金佛山荚 (ViburnumchinshanenseGraebn.)的干燥花及花序,与密蒙花有明显不同,不能作密蒙花使用。  相似文献   

19.
Z Zhao  M Hu  X Tang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15-8, 63
Based on the method of assessing the growing age of trees by "annual ring in the bark", the active ingredients magnolol and honokiol in 3 species Houpo (Magnolia officinalis, M. biloba, M. rostrata) of different age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The results present a reference for defining the reasonable period of collec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Houpo.  相似文献   

20.
药用缬草及其中国产近缘种的化学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虎彪  朱建民 《中成药》1999,21(12):652-654
目的:对药用缬草(欧缬草)(ValerianaofficinalisLinn.)及其5种国产近缘种植物进行化学分类学研究,明确其种间关系。为形态分类提供佐证。方法:分析比较每种植物茎叶甲醇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UV)和黄酮类化合物层析谱,结果:我国产药用缬草近缘种与欧洲原产种在化学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别,此外,各近缘种之间较之药用缬草区域较小,但亦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结论:化学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