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手术室护士主要限于在手术室内配合手术医师完成任务,忽视了患者心理社会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窒护士与围手术期患者沟通的本质应“以人为本”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主体。掌握患者手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等多方面影响。因此,除机械操作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外,还必须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目的在于减轻或缓解手术患者术前不安心理,保证术中思想情绪稳定在生理、心理、精神等各方面适应手术。促进术后康复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体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这几种因素相互影响,同时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在新医学模式发展的今天,健康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身体没有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一体的。特别是急诊病人,除了要重视生理因素外。绝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以下几点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必备要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急诊临床效果。提高抢救质量。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整体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且舒适的状态。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又强调对人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的统一。产房具有其特殊性,产妇的心理需求会随产程进展而发生变化。所以关注每位孕妇的心理变化,提供必要的人性化服务,满足不同个体的心理需求,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焦虑、紧张的情绪,从而提高产房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龄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天梅  宋秀梅 《护理研究》2005,19(8):1559-1560
妊娠分娩是妇女的自然生理过程,分娩往往给孕妇带来极大的应激反应。尤其是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变化更加复杂。以焦虑、恐惧、抑郁最为常见,年龄越大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妇产科工作人员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更要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他不良因素对妊娠分娩的影响。为此我们对2002年1月——2004年3月分娩的高龄初产妇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孕产妇的心理状况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萍 《护理研究》2006,20(11):3056-3057
对于任何一位女性来讲,妊娠分娩将是一段特殊的生理与心理时期,由于躯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两者的相互作用,保持往常的平静很少见,常会发生状态各异、程度不等的心理改变,而这种心理改变一般均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但孕产妇严重或相对较为持续的心理变化、心理性症状或心理障碍会导致某些病理性的疾病。因此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更应关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积极为她们提供心理咨询及指导。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降低心理障碍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从而提高围生期的保健质量。现就其负性心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建立,护理工作人员不但要转变护理模式,重视对患者疾病的护理,而且还要十分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家属是社会环境因素中对患者影响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家属的心理变化乃至不良的心理作用会给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因此,了解家属的心珲作用及其不良心理,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创建一个良好、稳固的外围环境,可使患者处在最佳生理、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及护理,最终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笔者经多年的临床观察,常见家属的不良心理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生活质量--一种新型的健康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爱芝 《天津护理》2005,13(3):182-183
随着医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健康观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而促进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为了适应这个新的医学模式,就需要有一个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诸方面来全面评估人的健康状态与对疾病的处理效果的指标。新型的健康评价方法——生活质量(Quality if Life,QOL)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医学领域中广泛开展起来的一种全面健康监测手段。现将QOL的监测和评价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睡眠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认为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是主要的因素,通过心理干预、多模式镇痛、体位综合征预防、良好睡眠环境等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从而提高甲状腺手术的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舒适护理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姮 《现代护理》2006,12(27):2577-2578
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但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往往体验许多生理与心理的不适与痛苦。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针对机械通气病人的不适与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适当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提高病人在生理、心理上的舒适度,可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肿瘤病人的心理调护是一种个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及精神上得到舒适和满足,减少或降低致病性精神因素和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躯体症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椥睦项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因素与癌症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精神因素不仅是致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还影响着癌症的发展、预后、治疗和护理,因而肿瘤病人的心理调护在整个肿瘤病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通过心理调护,病人可以体会到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也能体现护士交流、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更能体现出医院的管理水平。总之,通过对妇科肿瘤病人的心理调护,增强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指导下,把肿瘤病人的心理调护具体的落实到妇科化疗病人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妇女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分娩是否顺利,对母婴损伤大小以及对分娩环境的陌生等等均成为产妇的生理心理应激,这方面的压力又反过来影响产程的进展,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为了减少疼痛、分娩损伤及产后抑郁等,提高产科质量,必需做好产前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医学生物模式正逐渐被一种新的生物一心理一医学模式所取代。人的健康与生理和心理的完好状态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治病因素除了生物因素外,还要有大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果只有高水平的治疗,而没有高水平的护理,临床工作不可能完成,护理专  相似文献   

13.
叶雨英 《护理研究》2007,21(6):1689-1690
高血压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全世界有10%的成年人患有此症。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紧张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心理应激,其次是生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另外还有其他因素,如饮食习惯、吸烟、肥胖、噪音等。暗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以不显示的方式,通过语言、行为、表情或者某种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暗示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现将1例因不良心理暗示引起病人血压升高的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而使护理学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护士不再是简单地执行医嘱、打针、服药,而且还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实施心理护理。护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因此必须全面提高护士素质。  相似文献   

15.
危重病人生活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对外科病人是一种应激,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康复问题对手术预后有直接影响。术后病情恶化、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无疑更是一种应激,由此也必将给病人带来更为严重的生理、心理康复问题。病人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康复,必须依赖于高质量的护理。生活护理是病人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也是促进病人健康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毛芳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5):278-279
在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指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能力的圆满状态。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对待人类疾病与健康的一个基本观点,处理人类疾病和健康问题的一个方式,它已成为医务工作者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种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科。医务人员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每一个环节上,特别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上,定会促使其在生理、心理和适应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时好转。但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能全面运用心理学理论,按“现代医学模式”面对躯体疾病患者,特别是在繁忙的临床第一线直接面对患者的医务人员,这样的从业人员却不是很多。众所周知,当躯体发生疾病时,人的心理随之发生变化;当求医时,面对医疗机构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心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何使患者的心理及时得到调整,配合治疗、促进健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Roy适应模式由SisterCallistaRoy(罗伊)于1970年正式提出,其核心构架是“人是一个整体性适应系统”。该模式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着重探讨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面对环境中各种刺激的适应层面与适应过程。并强调人是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开放的、不断与变化的环境进行互动的适应系统,通过内在的心理调节和生理调节应付外来的刺激,维持其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相互依赖等4个方面的适应。根据适应的情况,分为适应性反应和无效性反应。适应性反应能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完整性,达到生存、成长、繁衍、主宰和自我实现。无效性反应则不能达到上述目的,甚至起威胁和阻碍作用而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人们的身心都经受着重负和考验。心理平衡失调,可以引起心理生理疾病。一旦生病后,生理上需要得到照顾,心理精神需要得到安慰。良好的心理可以促进恢复健康,而不良的心理却可以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9.
创伤病人的心理学效应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  李亚洁 《护理研究》2004,18(4):577-579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它不仅是一种躯体应激,可引起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改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应激,可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并由此引起一系列心理行为改变,这些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影响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诊疗服务由人的生理护理转向心理护理,从单纯的疾病治疗扩展到身心治疗。从医院服务扩展到社会服务,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医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除了病毒、细菌等生理因素外,还与人的精神因素有关。心理因素既可治病,也可以致病。护理人员的自身休养均作为重要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