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华莲 《医学信息》2010,23(5):1410-14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力进行重新评估,了解2组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 经3个月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重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促进康复,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综合康复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不同病情而采用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综合康复组在一般药物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超早期(脑梗死24h内,脑出血48h内)综合康复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各项指标评定和两组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 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两种方法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减少脑卒中患者的残疾发生,缩短病程,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伴发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分裂症伴发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2人为康复组,在发病7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以后开始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另48人为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性肩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6月~12月未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后偏瘫性肩痛患者与2012年1月~7月行康复护理干预后偏瘫性肩痛患者进行比较,随机各抽出15例患者分为康复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肩关节疼痛评分。采用Fugl-meyer评分(FMA)评定运动功能,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肩关节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偏瘫性肩痛,极大程度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激励原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康复锻炼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康复锻炼的过程中运用激励原理进行护理.采用Barthei指数分别对患者康复锻炼前和锻炼四周后的ADL进行评定.结果康复锻炼四周后实验组比对照组Barthei指数明显提高(p<0.01).结论应用激励原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可促使患者坚持锻炼,减轻残疾程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增加家庭康复护理.采用FIM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良式Fugl-Meyer量表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观察组并发症的情况.分别于出院时、1个月、3个月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1个月、3个月、FIM和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针对性的家庭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有效地促进偏瘫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制自动化运动治疗设备是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和家属的迫切要求,而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相对昂贵。目前国内外尚无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结构合成一体,体现出两者作用相辅的运动治疗仪。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电脑多功能运动治疗仪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训练,观察其训练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法,如Bobath握手、桥式运动、翻身、PNF技术训练、坐位平衡和站立平衡功能训练等。试验组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电脑多功能运动治疗仪训练偏瘫侧上下肢体。治疗30d后采用Brunnstrom方法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以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0d后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较明显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自行研制的电脑多功能运动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有利于其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尽早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神经系统恢复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和ADL改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本次实验表明,脑卒中患者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AD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110例,均为首发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治疗组患者在神经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简单常规的兼得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每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 w、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测试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测试ADL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患者1个月及6个月时ADL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日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尹美丽 《医学信息》2018,(5):167-168,171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与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偏瘫肢体功能评分为(69.72±21.04)分,高于对照组的(53.11±1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可以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降低病发后致残率,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11.
王妍  熊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2):7475-7480
背景: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矫形器,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矫形器对矫治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矫形器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特别是不同类型矫形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各种矫形器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和作用。 结果与结论:通过矫形器的辅助治疗能够减轻脑卒中偏瘫肢体的肌张力和肌痉挛,提高运动功能和整体的日常生活能力,起到稳定支持、固定保护、矫正畸形及代偿丧失功能的作用,但由于病例数相对较少,治疗观察时间较短,缺乏长期随访,远期疗效未能进行考证,有必要通过随访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同时对选择什么时机脱离矫形器合适,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伟平 《医学信息》2018,(19):168-170
目的 探讨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32例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上下肢肌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肌力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从而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2012年5月~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7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后,35例患者中15例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而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干预,35例患者中28例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疗效感到满意。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进行早期干预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肢体在发病驰缓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观察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方法将14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康复训练组在发病早期进行心理康复和肢体强化康复训练,对照组60例按常规治疗,执行常规治疗护理。结果康复训练后Barthel指数评测两组日常能力,康复训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进行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锡春 《医学信息》2019,(15):161-162
目的 观察药熨配合中医推拿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熨配合中医推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9%,高于对照组的7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熨配合中医推拿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约有3/4以上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手运动功能障碍,重度致残者约占10%以上[1].若患者出现手功能障碍,将极大地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及家属更加注重于日常生活自理及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早期对病人实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常被用于研究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程度,尤其应用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恢复与之对应的脑功能区的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早期良肢位摆放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采取舒适体位.观察组30例除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患者发病入院时即进行良肢位摆放,对照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4w后从两组整体肌张力评定效果来看,早期接受良肢位摆放的康复组肌张力的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种后遗症的发生率亦明显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当日就给予良肢位的摆放的正确指导,能有效的预防痉挛模式的发生,使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降低肌张力,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对降低致残率,缩短康复期,防止费用、误用综合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脑损伤和脑卒中存活者有相当部分遗留有足下垂内翻畸形,需要借助于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前置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及优势。 方法:回顾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5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佩戴前置式踝足矫形器为前置组28例和佩戴后置式踝足矫形器为后置组26例。所有患者进行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每天观察两组患者步行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无退出及死亡,前置式踝足矫形器组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60.0±12.9)明显高于后置踝足矫形器组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59.1±10.9),但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在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中,前置式踝足矫形器组步行速度(39.6±11.6) m/min较后置踝足矫形器组步行速度(33.0±12.4) m/min明显加快(P < 0.05)。说明前置式踝足矫形器更合适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步行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88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常规护理组及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组除常规护理外加早期康复训练,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法测评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的程度.将2组治疗前后评定程度进行X2检验.结果 康复护理组吞咽困难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适模式的应用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30例研究对象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即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功能舒适)进行护理,同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抑郁状态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分别于舒适护理前后,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并将3个量表测评总分作为最后评价指标。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前后Barthel指数和DSI、SDS的结果分别为(t=4.539,6.628,6.249),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舒适护理模式后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后遗症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