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更好的满足临床护理操作需求,我们设计制作了多功能输液治疗车,经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制作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车体高800 mm,长700 mm,宽450mm。多功能输液治疗车主要由6部分组成:升降式输液支架,上方与侧方移动式挂钩,暗式抽板,隔断抽屉与双开门储物箱,可旋转式桶支架及可伸缩式桶盖支架,消音型刹车式万向轮。见图1。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士每天需到住院部药房取针剂药物,针剂药物种类繁多,数量不一,规格各异。临床上常将一般治疗车与方胶篮作为简易的取针剂车。药剂师摆放药时,往往分类放置药物困难,易将各类药物混放,造成核对药物困难,需整理药物后才能核对清楚,以致核对药物时间较长,也容易忙中出错;造成护士取药时间也较长;对准备第2天长期医嘱静脉输液药物的护士,  相似文献   

3.
孙铮 《山西护理杂志》2010,(12):3176-3176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输液治疗车是护士完成静脉输液的辅助工具。目前,国内使用的输液车无侧挂装置、无袋装液体挂钩、无挂杆、无减震万向轮等,给临床护理人员的操作带来极大不便。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输液治疗车,旨在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拓展功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集体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治疗车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但临床使用时发现因置物空间小,废弃物处置不方便等问题,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也增加护士职业性损伤和环境污染的机会,根据临床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了新型多功能输液治疗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集体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治疗车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但临床使用时发现因置物空间小,废弃物处置不方便等问题,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也增加护士职业性损伤和环境污染的机会,根据临床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了新型多功能输液治疗车。现介绍如下。1设计背景目前使用的治疗车存在以下弊端及安全隐患:①用物无法分类放置,一般配有1个或2个抽屉,取用不方便;②物品堆放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有效地防范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及其向外蔓延,我们2006年2~11月对输液治疗车进行改进并应用于临床,大大降低了输液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1设计与制作于普通治疗车的上层安装一个76 cm×56 cm×78cm的全密闭无菌治疗上下盖,材料应选用透明耐磨损的硬塑,全密闭无菌治疗下盖整体安装于输液车上,并高于输液车防护栏的高度,大约19 cm,全密闭无菌治疗上盖的高度大约16 cm,上、下盖的长和宽均与治疗车的长和宽相等。在全密闭无菌治疗上盖的最上面开两个窗口,有两个插板,可随时打开关闭,治疗车上层的下方安装两个抽…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中,我们强调要最大限度地解决病人的问题,满足病人的需要。据报道,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需要是最迫切的需要。而输液患者做为住院患者中的主体部分,满足其在输液过程中的需要是我们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我们制定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对策,重点抓紧二个环节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 ,传统的瓶装液体已开始被全封闭式袋装液体所替代 ,自 2 0 0 0年 7月我院改用袋装液体 ,使静脉输液达到完全封闭状态。通过近 2年的临床使用观察 ,发现有下列优点。1 输液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 ,由原来的 1‰~ 2‰减少到 0 1‰ ,甚至更少。主要原因是 ,( 1)袋装液体的软包装在加药配药时不用注入气体矫正负压 ,减少了污染机会。尤其在输液过程中 ,瓶装液体的通气针头在液面以下 ,在输注过程中不断有气体通过液体进入瓶中 ,以矫正由于输注液体而造成的瓶内负压。虽然通气针头有滤网 ,但难以达到 10 0 %纯净 ,再加上病室内…  相似文献   

9.
王媛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728-728
随着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在无菌程度上对手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间的设备力求简单、实用,但每个手术间的常用设备有:手术床、器械车、麻醉机、监护仪等等,而对于规定一般面积只在20~30 m2的小手术间来说,显得特别拥挤,人员的走动,易使器械车内的无菌物品受污染。为此我们对器械车进行了改进。1改进方法与临床应用手术器械车是手术过程中用于摆放无菌器械的工具车,一般为三边横栏所围成的长方形,为了避免无菌器械不被污染,我们参照观看手术人员应与手术区保持33 cm距离的要求,在现有手术器械车的支架上、横栏下打一宽33 cm,长与器械车…  相似文献   

10.
杨启星  黄冰  罗红  蔡饶  谭凡 《护理研究》2010,24(9):2341-2341
同事小丽和我一起上早班,在早晨为病人行静脉输液时,小丽像往常一样询问:“您好,我是小丽,您是17号48床李四(化名)吗?,今天我为您输液,您今天有一瓶500mL的液体。”“是”在48床休息的病人回答道。  相似文献   

11.
崔岩  张鸿艳  万宏 《护理研究》2006,20(9):778-778
临床上使用的治疗车为两层平面式。目前袋装液体已广泛应用,由于其包装的特殊性,集体输液时,大量配制好的液体都放置在治疗车上层的台面上,给治疗工作带来了不便,增加了“三查七对”的难度,易导致差错发生。为此,我们将现有的治疗车进行改进,使其变为立体式。临床应用1年,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1.1材料采用不锈钢管。1.2制作方法在原治疗车上层四个角焊接直径1.5cm,高62.0cm的钢管框架。在外侧距第一层台面37.0cm处,平行焊接1根钢管,两根钢管呈90度角等间距各焊接5根直径1.0cm,长22.0cm的钢杆。将配制好的袋装药液,按床号顺序挂…  相似文献   

12.
邱立  丁艳 《护理研究》2009,23(23):2161-2161
急救车是医院病区必备的抢救设备,为了提高抢救效率,急救车内的药品、器材必须要基数准确、性能完好、操作便捷.我院病区内的急救车存在操作平台小、车内空间设计不合理、药品标志不明确、抢救物品多而零散、使用不便等缺点.鉴此,我科将原有急救车进行了改进,经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邱立  丁艳 《护理研究》2009,(8):2161-2161
急救车是医院病区必备的抢救设备,为了提高抢救效率,急救车内的药品、器材必须要基数准确、性能完好、操作便捷。我院病区内的急救车存在操作平台小、车内空间设计不合理、药品标志不明确、抢救物品多而零散、使用不便等缺点。鉴此,我科将原有急救车进行了改进,经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莉  张继明 《护理研究》2006,20(5):1237-1237
根据野外战伤救治及门急诊清创小手术需要,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多功能手术清创车,集清创、手术为一体,经132例病人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莉  张继明 《护理研究》2006,20(14):1237-1237
根据野外战伤救治及门急诊清创小手术需要,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多功能手术清创车,集清创、手术为一体,经132例病人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及制作1.1主体结构做一铁架车,高54 cm、长50 cm、宽50 cm,每根支架横断面为2 cm×2 cm。1.2辅助结构取厚度为1 mm、长50 cm、宽50 cm不锈钢板固定在E′、F′、G′、H′上,距ABCD平面高度为43 cm,板面中央可放高度为29.5 cm的污桶。再做长9 cm、宽9 cm的方孔槽固定在ABCD平面上,槽深度为10 cm。最后再做长50 cm、宽50 cm铁板A1B1C1D1用合页固定在AB支架上,并悬于AB侧,板面以AB支架为轴…  相似文献   

16.
脑组织在心脏骤停6 min后将出现不可逆性改变.在急诊急救中,提前1 s抢救病人就多了一份生存希望,抢救过程中抢救车是必备的设备.我科原有抢救车仅有放置抢救药品的空间,没有治疗盘、静脉输液架及专放医疗垃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李善华 《护理研究》2008,22(2):364-364
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时常见到病人手举输液瓶上洗手间,因落差不够而回血后凝血导致重新穿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患儿输液家长倍感辛苦,孩子哭闹时,家长只好一手举瓶,一手抱着孩子摇哄,或需要更多的家人陪护。因此,设计一种精巧、实用的多功能输液车十分必要。自助式多功能输液推车是一种专门为输液病人设计的附带有(适合3岁以下儿童乘坐的)折叠式杂物框、稳定性好的移动式手推小车。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临床护士为大批量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着治疗车下病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层,治疗车下层放3个或4个桶及锐器盒分类存放各类垃圾等。目前使用的治疗车存在以下弊端: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物品布局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临床护士为大批量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着治疗车下病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层,治疗车下层放3个或4个桶及锐器盒分类存放各类垃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