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诊断盆底下降的影像学分级。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诊断为盆底下降的病例33例进行影像学分析,并按照PubMedd中检索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级。结果按照文献报道,将盆底下降的影像学表现分为3级,本组病例共诊断1级19例,2级8例,3级6例。结论确立了一种排粪造影影像学表现分级标准,有利于临床表现与排粪造影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5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278例有排便困难、盆底沉重感患者(异常组)作了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检查,测量了盆底腹膜反折的位置.结果对照组肛直肠及盆底形态未见异常.异常组中,肛直肠形态异常者276例.盆底形态位置正常者124例,6例盆腔造影失败.盆底疝148例,其中112例直肠腹膜疝,22例间隔腹膜疝,11例阴道腹膜疝,3例网膜腹膜疝.盆底疝多伴随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套叠发生,不发生于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患者.结论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是诊断盆底疝的可靠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的排粪造影X线表现,并分析其便秘的原因。方法对109例便秘患者及55例非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测量其肛直角大小。结果便秘患者组盆底痉挛综合征出现率高于非便秘患者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9例便秘患者组中,盆底痉挛综合征出现率男性组(15/29)高于女性组(11/8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的有效的方法,盆底痉挛综合征是患者便秘的原因之一,特别多见于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多参数盆底动态磁共振成像(MRI)对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及相关复合型病变诊断价值分析。方法: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经X线排粪造影诊断为SPFS的患者中抽取60例,对其进行多参数盆底动态MRI检查,以X线排粪造影诊断结果为准,分析多参数盆底动态MRI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力排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力排长度、力排值、静息值、改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X线排粪造影对SPFS及相关复合型病变检出率相比,多参数盆底动态MRI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SPFS、SPFS伴PD一致性良好,诊断PRMH、SPFS伴RC、SPFS伴SP一致性一般,诊断SPFS伴EC或SC一致性差。结论:X线排粪造影、多参数盆底动态MRI对于SPFS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诊断SPFS及相关复合型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多参数盆底动态MRI可作为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照研究盆底内疝与肠下垂的解剖位置和X线征象 ,提高排粪造影对临床治疗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复习了有关文献和盆底内疝与肠下垂的排粪造影资料 10 0例 ,从静坐、力排、黏膜像上详细测量 ,并结合透视下的动态观察。总结盆底内疝与肠下垂的解剖位置和征象。结果 :盆底内疝 4 8例 :轻度 2 6例、中度 17例、重度 4例、混合疝 1例。肠下垂 5 2例 :轻度 2 7例、中度 18例、重度 7例。结论 :盆底内疝与肠下垂两者的解剖部位和征象异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应手术治疗而后者无需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虎  李涛  杜宝剑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86-1687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盆底内疝与肠下垂的解剖位置和X线征象,提高排粪造影对临床治疗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复习了有关文献和盆底内疝与肠下垂的排粪造影资料100例,从静坐、力排、黏膜像上详细测量,并结合透视下的动态观察.总结盆底内疝与肠下垂的解剖位置和征象.结果:盆底内疝48例:轻度26例、中度17例、重度4例、混合疝1例.肠下垂52例:轻度27例、中度18例、重度7例.结论:盆底内疝与肠下垂两者的解剖部位和征象异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应手术治疗而后者无需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出口梗阻型便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起出口梗阻的原因很多,其中盆底内疝就是排粪障碍的重要原因。盆底内疝分为:乙状结肠疝、小肠疝及混合型疝,多为女性,共同表现为乙状结肠或小肠通过子宫直肠窝或膀胱直肠窝疝入盆腔,压迫直肠前壁或肛管上缘造成出口梗阻、排便困难。目前排粪造影是诊断盆底内疝和肠下垂的可靠方法,它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同时也能发现其他的异常征象。现将我院近年开展排粪造影以来发现的盆底内疝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女性盆底具有重要的解剖生理功能。目前,POP-Q系统、盆底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排粪造影、尿动力学检查、三维重建及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常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盆底超声成像、MRI二维成像及三维重建、有限元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性价比高、无侵袭性、可重复性高等优点,不仅可直接观察盆底结构的损伤及盆腔器官的位置变化,还可量化评估盆腔器官及其支持结构的功能,对盆底疾病的诊断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38例盆底痉挛综合征的测量结果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探讨SPFS的病因 发病机理和排粪造影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时动态排粪造影探讨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影像特点。方法:将220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排粪造影影像学表现。结果:男性发病率25.07%(96/383),女11.53%(124/1075)。男性中≤30岁发病率44.44%(24/54),30~50岁27.27%(27/99),>50岁21.43%(45/210);女性中≤30岁发病率77.77%(42/54),30~50岁50.50%(50/99),>50岁15.24%(32/210)。结论:盆底失弛缓型便秘发生在功能性便秘继发盆底解剖结构异常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
同步联合盆腔器官造影术对女性盆底功能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复杂盆底功能性疾病盆底形态学特征,评价同步联合盆腔器官造影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同步联合盆腔器官造影术(膀胱尿道造影 腹膜腔造影 阴道造影 排粪造影)检查30例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女性复杂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观测盆底异常形态学特征(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病变).结果女性复杂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具有4种症状的患者最多,几种盆底病变并存,其中以5种复合病变的患者最多,而只有1~2种病变的患者少见,形态学特征与临床表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女性复杂盆底功能性疾病表现为多个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病变,同步联合盆腔器官造影术有助于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复杂盆底功能性疾病,为指导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在诊断盆底、直肠疾病中的作用Roleofdefecographycombinedwithpelvicographyinthediagnosisofdiseasesofpelvicfloorandrectum张连阳张胜本(第三军医大...  相似文献   

13.
排粪造影座椅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初步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是在病人排粪时,对肛管直肠部及盆底进行动静态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它不仅能显示器质性病变,亦能显示功能性异常,与传统钡灌肠、内窥镜相比有独到之处。国外六十年代Philips首先报道,国内于1988年(上海卢任华)开始报道,迄今已有多家医院相继开展,且其应用逐渐被临床所重视。为了更好地开展排粪造影检查,我们研制了一种排粪造影座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7,(4):423-425
目的:观察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对便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行便秘检查的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在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行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观察患者排粪造影表现和钡灌肠造影表现,分析正常与异常排粪造影的特征。结果:钡灌肠造影正常57例,横结肠下垂22例,结肠冗长64例,脾曲综合征43例。排粪造影表现正常7例,会阴下降64例,内脏下垂32例,盆底疝18例,骶直分离6例,直肠前突7例,直肠前壁黏膜脱垂15例,直肠内全层套叠26例,直肠外脱垂9例,盆底痉挛综合征2例。结论: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进行结肠钡观察和仿真排粪造影能够清晰显示结肠形态,为寻找导致便秘的病因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盆底痉挛综合征的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118例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的X线表现。认为排粪造影是本病的主要和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通过分析59例SPFS伴直肠前突者,发现一新的X线征象—鹅征,其出现率为100%,因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提出SPFS的罹患程度分四度,认为该分度法对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盆底内疝分为:乙状结肠疝、小肠疝、乙状结肠和小肠混合型疝,为女性多见病.共同表现为乙状结肠或小肠通过子宫直肠凹或膀胱直肠凹疝入盆腔,压迫直肠前壁或肛管上缘,造成出口梗阻,而静态时或提肛时逐渐恢复正常形态位置.目前排粪造影是诊断盆底内疝的可靠方法,它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同时也能发现其它的异常征象.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20-1521
目的:通过排粪造影探讨盆底弛缓型便秘患者直肠前突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074例符合功能性便秘的女性患者的排粪造影表现分类统计。结果:盆底弛缓型便秘872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123例,排粪造影表现正常79例。会阴下降、直肠远端内套、直肠前突在盆底弛缓型便秘中占比居前三位。结论:直肠前突继发于会阴下降,常与直肠远端内套伴发,是排便动力学紊乱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是将一种特制的糊状造影剂注入被检查者直肠内,在符合生理排便状态下对肛直肠部作静态和动态观察,主要用于诊断肛直肠功能性疾病,如直肠粘膜脱垂(RMP)、直肠套叠(RI)、直肠前突(ARC)、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及会阴下降综合征(DPS)等,是决定治疗方式的可靠依据。国外Mahieu等首次较为系统地报道了排粪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会阴下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作力学分析,从26例排粪造影照片中共发现4种肛管上部中点在矢状面上的坐标曲线。根据力学原理,盆底结缔尤其是肛尾韧带的损伤和弹力减退是会阴下降的原因,X线上的会阴下降综合征与骶神经损伤和耻骨直肠肌麻痹无关。  相似文献   

20.
对会阴下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作力学分析。从26例排粪造影照片中共发现4种肛管上部中点在矢状面上的坐标曲线。根据力学原理,盆底结缔组织尤其是肛尾韧带的损伤和弹力减退是会阴下降的原因,X线上的会阴下降综合征与骶神经损伤和耻骨直肠肌麻痹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