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多参数值在脑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评价扩散张量纤维不走过场束成像(DTT)在显示脑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关系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低级别、高级别)、脑膜瘤、转移瘤共44例.行常规T1WI、T2WI、增强T1WI及扩散张量成像.测量病灶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囊变坏死区、水肿临近正常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DCavg值、FA值、1-VR值及RA值,分析各测量值与肿瘤的相关性.利用DTI数据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病变周围脑白质纤维束,观察肿瘤与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果 低级别、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及转移瘤的肿瘤实体、瘤周水肿区的FA值、1-VR值及RA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A图、FA彩色编码图、DTT图均能显示脑白质纤维受累情况.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良性肿瘤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多呈推挤水肿改变,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及转移瘤恶性肿瘤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多表现为以浸润破坏为主.结论 DTI较常规MRI能更确切、直观地显示脑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的关系,结合FA值、1-VR值及RA值能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判断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有34例患者在急性期(发病时间72h)行常规头颅MRI检查、DTI检查,根据白质纤维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与梗死灶的关系分为相邻(10例)、部分穿过(13例)及完全穿过(11例)共三组,将其功能结局分别预测为痊愈、部分恢复及瘫痪并作为预测理论值(100%);最后通过随访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MMT肌力测试,将结果作为预后评价的实际值与上述理论值作一对比并进行评价,判断二者符合率。结果相邻组患者的实际符合率90.0%(9/10),部分穿过组患者的实际符合率为84.6%(11/13),完全穿过组患者的实际符合率为90.9%(10/11)。三组的实际值均接近于理论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梗死灶与CST关系进行预后判断的符合率较高,能够较好的进行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2例,行常规MR平扫、增强扫描及DTI检查。在ADC图和FA图上分别肿瘤周围水肿区、肿瘤强化区、邻近区域正常脑白质ADC值及FA值,在FA图上明确肿瘤与正常脑白质关系。结果水肿区、肿瘤强化区ADC值和FA值与正常脑白质区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水肿区与肿瘤强化区之间比较,ADC值差异有显著性,FA值差异无显著。FA图上可清楚显示肿瘤实质区脑白质纤维破坏及与周围正常脑白质关系。结论ADC值及FA值能帮助区分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与正常脑白质区,FA图能明确肿瘤与周围正常脑白质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颅内肿瘤与邻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方法 对60例颅内肿瘤(脑膜瘤20例、胶质瘤20例、转移瘤20例)进行常规MR检查及DTI检查,使用纤维束跟踪软件重建得到病灶周围纤维束,判断肿瘤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改变.结果 白质纤维束与肿瘤的空间关系分为:脑膜瘤周边白质纤维束移位12例,水肿5例,水肿移位3例;胶质瘤周边白质纤维束移位8例,水肿3例,水肿移位1例,破坏浸润8例;转移瘤周边白质纤维束移位7例,水肿9例,水肿移位4例.结论 肿瘤对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影响分为4种基本类型:破坏、浸润、水肿、移位.其中破坏浸润多见于高级别胶质瘤,水肿见于各种肿瘤的瘤周水肿区,移位多见于脑膜瘤、转移瘤和低级别胶质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脑梗死患者住院前后临床评分的关系,评价DTI在判断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为2-7天)在住院治疗前后进行两次DTI扫描,经后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r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计算出相对FA值(rFA值),rFA值为病灶侧FA值与对侧正常区FA值的比值;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根据病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将23例患者分为A、B两组,并在两次行DTI检查前施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motor assessment,FMA)。然后将治疗前后rFA值的变化与NIHSS评分及FM评分的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23例患者治疗前梗死灶FA值均低于对侧镜像区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rFA值均低于治疗前r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住院治疗前后患者rFA值下降的差值与NIHSS评分减少的差值及FM评分增加的差值之间均呈负相关(r=-0.685,P<0.01)、(r=-0.50,P=0.015)。根据病变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皮质脊髓束分级为2级,12例;B组:皮质脊髓束分级为3级,11例。对本研究住院期间A组和B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增加的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病灶侧与对侧正常侧rFA值的测量及相关研究,可以判断脊髓纤维束的变性程度,并可判断疗效及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牛广明  高阳  韩晓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4):398-401,F0004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rCBV值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4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星形细胞瘤,均在常规MR扫描后,进行PWI成像扫描。获得PW伪彩图,利用分析软件包Function—Tool计算rCB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1例)rCBV值为4.04±1.75(1.98~8.3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0例)rCBV值为1.64±0.90(0.23~3.58)。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对星形细胞瘤的术前分级及对术后复发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扩散是指分子的不规则随机平行运动,即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由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它涉及了水分子扩散的大小和方向,可反映白质纤维的解剖和病理过程,这是以前的成像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它补充了常规MRI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各种疾病的扩散特性。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成像术(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是DTI迅速出现的新技术,可无创性三维显示活体白质纤维束解剖,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 <72 h、8~ 14 d)脑梗塞患者梗死侧病变FA值及对应正常脑组织FA值,旨在分析FA值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8±2.4岁.对所有患者在急性期(发病时间<72 h)行1.5T常规头颅MRI检查DTI及DTT检查,测量梗死灶和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CST)与梗死灶的关系分为相邻、部分穿过及完全穿过三组,来分析FA的变化及其与病程时间的关系.结果:分析不同病程中脑梗死侧与相对应健侧的FA值及ADC值,结果显示急性期梗死灶白质的FA值及ADC值均比对侧正常白质的FA值和ADC值降低;同时,梗死灶FA值下降率与发病时间存在相关关系,即急性期梗死灶FA值的下降率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梗死灶白质FA值及ADC值均比对侧正常白质的FA值和ADC值降低;同时,梗死灶FA值下降率与病程时间存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判断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及胶质瘤与脑白质结构间关系,观察纤维束受损情况,为制定胶质瘤手术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31例不同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15例,高级别胶质瘤16例)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分别绘制FA图、DEC图并重建弥散张量纤维素成橡(DTT)图。选择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水肿边缘作为感兴趣区,分别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相应感兴趣区内的rFA值,并观察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的改变。结果: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rFA值均表现出实质部分(低级别组0.428±0.078,高级别组0.366±0.055)、瘤周水肿(低级别组0.578±0.120,高级别组0.458±0.158)、水肿边缘(低级别组0.834±0.074,高级别组0.676±0.138)的顺序递增的趋势。高级别胶质瘤组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和水肿边缘的rFA值均较低级别胶质瘤组明显降低(P<0.05)。在FA图中各级别胶质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信号。DEC图中病变区颜色黯淡混杂、纤维束整体形态异常。在DTT图中低级别胶质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12/15),少数表现为受压、偏移(3/15);高级别胶质瘤中,纤维束多呈现明显的变形移位,多数表现为纤维束明显中断、稀疏(13/16);少数表现为纤维束全部或大部分中断(2/16);1例主要表现为受压移位。结论: DTI能够在术前评价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细胞侵袭性并能较全面地观察纤维束改变,可为胶质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效果及观察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DWI及DTT扫描,测量FA值、ADC值,DTT评估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梗死不同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FA值呈降低趋势,ADC值呈逐渐升高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带的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弥散张量纤维束(DTT)成像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分为不累及、受压无中断、破坏中断减少,破坏组及受压组的FA值、ADC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FA及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可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DTT可以显示梗死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有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研究正常成人不同部位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程度,探讨部分各向异性值(FA)与年龄引起的脑白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MRI头颅扫描检查的正常者45例,按年龄分为3组:25~35岁(青年组,15例)、45~55岁(中年组,15例)和65岁以上(老年组,15例),行脑部MR横轴位检查,扫描序列:T1WI、T2WI、FLAIR、DWI和DTI扫描.选择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尾状核头部、丘脑等部位作为兴趣区(ROI),测量其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大脑左右半球对应部位的FA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部位的脑白质FA值的由大到小依次为:胼胝体压部和膝部、内囊后肢、内囊前肢、半卵圆中心、额叶白质、丘脑、尾状核头部;胼胝体膝部、半卵圆中心和额叶白质的各向异性FA值,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各年龄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压部FA值随年龄增大而降低,老年组和青年组以及老年组和中年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囊前肢、内囊后肢的FA值也随年龄增大而降低,但只有老年组和青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和尾状核头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脑白质FA值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尤其是胼胝体膝部、半卵圆中心和额叶白质.在用DTI技术观察和诊断脑疾病,必须考虑到患者年龄因素以及与年龄有关的脑白质微细结构的相应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exploits the properties of randomlymoving water molecules in the presence of magnetic field gradients. Within tissue, diffusion of water molecules is restricted by cell membranes, small vessels, axon cylinders, membrane, 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water and macromolecules. In the brain, water diffusion exhibits directionality in the orientation along the long axis of white matter. This is referred to as "diffusion anisotropy". Diffusion anisotropy can be measured vi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There is a class of anisotropy indices that reflect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of water diffusion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coherence within each voxel of the tissue.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dex of anisotropy.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脑白质的损害情况.方法: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测15位海洛因成瘾者的脑白质情况,并与16位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者相比,海洛因成瘾者在多处脑区的脑白质出现各向异性分数(FA)的明显下降(P<0.001),主要包括额叶、顶叶、岛叶和胼胝体.结论:海洛因成瘾者存在脑白质微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大脑白质纤维束的微观变化.方法对9例临床确诊PTSD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进行全脑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应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对2组被试白质纤维...  相似文献   

16.
弥散加权和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脑梗死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6例,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及DTI扫描,比较患侧和健侧弥散信号的改变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各项异性指数(FA)值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DWI信号改变、ADC值及FA值的关系。 结果: 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病灶在DWI呈高信号,慢性期表现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平均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明显高于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平均rADC值(P<0.05)。45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4例,急性期16例,亚急性期14例,慢性期11例)患者脑梗死区平均FA值明显低于健侧对应区的平均FA值(P<0.05)。结论:DWI和DTI可以快速检出超急性和急性期脑梗死,DWI和MRI的联合应用可以对脑梗死进行分期。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DTI技术对无信号改变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和42例无T2信号改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DTI成像,根据患者有无颈椎病体征将其分为阴性体征组(A组)和阳性体征组(B组)。分析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数各向异性值(FA)、平行于颈髓长轴、前后径和左右径本征值λ1、λ2、λ3值的变化。结果所有受检者DTI成像显示满意。对照组颈髓平均ADC值为(0.78±0.08)×10-3mm2/s,FA值为0.72±0.03,λ1、λ2、λ3值分别为(1.51±0.15)×10-3、(0.42±0.09)×10-3、(0.41±0.10)×10-3mm2/s。A组FA值大于B组(P<0.01),B组ADC、λ1、λ2、λ3值均大于A组(P<0.05);对照组与A组比较,ADC、FA、λ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λ2、λ3值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FA值大于B组(P<0.01),B组ADC、λ2、λ3值大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和患者组间λ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C、FA、λ1、λ2、λ3值是检测脊髓型颈椎病早期颈髓微结构改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漫张量成像在脑振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T、常规磁共振扫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88例头部轻微伤、临床诊断为脑振荡的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行DTI图像后处理得到不同兴趣区(ROI)和各向异性分数(FA),包括两侧内囊和外囊、额叶、枕叶和颞下回部的FA值。将对照组相应部位的DTI值计算出均值和标准差作为常模,将88例观察组与之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有65(73.86%)例的ROI的FA值均下降,另23(26.13%)例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结论 DTI技术对白质纤维损伤较为敏感,能准确定位、定量分析损伤程度,可为临床诊断脑振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其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脑肿瘤行常规MRI及DTT检查,通过获取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依次分析83患者肿瘤与瘤周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测量83脑肿瘤患者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ADC值、FA值.结果:ADC值在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中,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差异性,而在正常白质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FA值在肿瘤实质区,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差异性,而在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中,正常白质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83例良、恶性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都可以发生移位;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表现为浸润和破坏为主,其破坏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比.结论:DTT可直观显示脑白质损伤程度并观察神经纤维束受损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