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从17个市共抽取201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体格检查。了解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013名老年人中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占69.6%;生活满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经济状况、医疗保险、社会支持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加快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是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用标准化的生活质量相关量表和社会人口特征调查问卷对安徽省农村地区60a以上老年人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908名农村老年人中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占62.32%;生活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自评健康状况、孤独感、子女孝顺、经济收入等是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意识,有利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60~69岁居家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生活满意度,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从中筛选出60~69岁的居家老年人,对他们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居家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结果:2278名居家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中位数得分为8(6,10)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工作状态、养老保险/退休金、上年度家庭收支情况、家庭关系不和、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家人无业/失业或工作不稳定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我国60~69岁居家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从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养老服务资源、鼓励多元化供给等方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809名边疆老年人进行生活满意度及相关社会——个人因素的调查。[结果]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总分为22.60±7.63分;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个人月收入、国家补贴、退休金、婚姻状况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现工作状态、心理压力、城乡分布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结论]云南省个旧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总体水平中等,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沿海、内陆地区相比存在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5.
经济收入及婚姻家庭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经济收入、婚姻家庭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自编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长春市813名不同群体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和测量.结果普通老年人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上[满意度(3+4)级可占78.57%],老干部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满意度(3+4)级可占72.08%];无配偶家庭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明显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低.结论经济收入、婚姻家庭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海铁路系统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铁路局377名老年职工的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1.2%的老年人对生活满意或基本满意,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家族和睦、慢性疾病、心理因素、居住条件和社会交往。结论 加强社区服务功能,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与体育锻炼,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培育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环境,使老年人受到尊敬和重视,使老年人能在社会、家庭的多重关心下安度幸福晚年,对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保定市居民生活小区及养老机构中838名年龄≥60岁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70.8%的老年人对生活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构养老(OR=6.311,95%CI:4.235~9.405)、其他养老方式(OR=52.917,95%CI:15.305~182.965)、参加社会活动(OR=0.253,95%CI:0.172~0.373)、离异或丧偶(OR=3.006,95%CI:1.998~4.532)、未婚(OR=3.048,95%CI:1.260~7.370)、健康状况良好(OR=0.550,95%CI:0.370~0.818)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应根据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汤倩  葛明贵 《卫生软科学》2014,(3):183-184,189
[目的]了解芜湖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芜湖市1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芜湖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总体较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水平在不同年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P0.01);在不同身体健康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9,P0.01),进一步多重比较,高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低龄老人,身体健康水平较高的老人生活满意度高于身体健康水平较差的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身体健康水平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ood,wylie and Sheafo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LSIZ)对芜湖市93名老年人进行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大多数芜湖市老年人对其生活的感受是满意的;T检验显示生活满意度指数均值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宗教信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表明各年龄段均值间、各文化程度层均值间、各家庭人口组均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宗教信仰、年龄、家庭人口数目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结论]芜湖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不信教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应进一步从主客观入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构建和谐的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社会支持视角分析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5 014名≥60岁老年人的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 生活满意度在比较满意及以上的老年人比例为89.55%。χ2结果显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在正式社会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人口统计学上均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正式社会支持中退休金在1万元以上(OR=1.733,95%CI:1.306~2.301);非正式社会支持家庭年收入在3~6万元(OR=2.126,95%CI:1.854~3.214)、>6万元(OR=6.086,95%CI:4.845~7.645),与伴侣同居(OR=1.355,95%CI:1.075~1.708);人口学特征中女性(OR=0.713,95%CI:0.583~0.872)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处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安徽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767名离退休干部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安徽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较高,生活满意度良好的占59.97%。子女孝顺、营养状况、所里诊断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睡眠情况等是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军队干休所医疗卫生工作不仅要放在医疗保健上,而且应重视加强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上海市安亭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关联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亭镇居民年龄为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进行抽样,共获得调查问卷860份;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表对该地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对调查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为86.98%,婚姻状况和家人关系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关联因素。结论上海市城郊安亭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总体水平较高,未婚、丧偶或离婚以及家庭关系一般或差的老年人需要被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王琼  刘晨  侯晓春  刘军  吴炳义  周建裕 《现代预防医学》2023,(12):2195-2200+2214
目的 探讨居住安排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实施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运用2011—2012年、2014年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三期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描述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占比较高,但呈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老年人社会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等情况下,与子女同住最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水平,与其他家人同住次之(β=0.206,95%CI:0.054~0.358),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最低(β=-1.021,95%CI:-1.703~-0.339);居住安排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存在城乡、性别的异质性。经济地位的调节效应显示,相较于经济状况较差,自评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居住在养老机构有利于其生活满意度的提升,而对“与其他家人同住”的老年人,自评经济状况较好则不利于其生活满意度的提升。结论 在居家养老为主导的养老模式下,应鼓励老年人与家人同住,最理想的状态是与子女同住;在社会政策上应鼓励“普惠型”养老机构服务模式,“兜底”老年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空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徽省全椒县抽取1街道和1行政村实足年龄≥60岁2 212人,其中空巢老年人412人,选用标准化的生活质量相关量表和社会人口特征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空巢老年人生活不满意率占43.7%,不满意率高于非空巢老年人的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与年龄、居住地、参加娱乐活动等因素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初筛等级、子女孝顺情况、孤独总分、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分、个人年收入是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空巢老年人存在严重的生活不满意状况,社会、家庭和子女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空巢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从17个市共抽取201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体格检查。了解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013名老年人中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占69.6%;生活满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经济状况、医疗保险、社会支持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加快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是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在甘肃、青海、山西和新疆4个省(自治区)16个项目县抽取的84个行政村共114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在1145名老年人中,对生活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有876人(76.5%)。有偶同居的老年人满意度为78.3%,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满意度为86.1%,自评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满意度为82.7%,较其他条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3000~4999元/年OR=1.899,95%CI:1.136~3.174;5000~8000元/年OR=2.000,95%CI:1.094~3.656)、自评健康状况(自评"中"OR=0.611,95%CI:0.409~0.913;自评"差"OR=0.709,95%CI:0.504~0.996)和焦虑/沮丧状况("没有或偶尔"OR=1.977,95%CI:1.047~3.736)综合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结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自评生活满意度较高,但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767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日常生活能力与心理卫生、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相关性。影响离退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婚姻家庭、膳食营养、娱乐活动、睡眠质量、躯体疾病等。结论 加强老年人躯体疾病的防治,重视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以不断提高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离退休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合肥市离退休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633名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标准化的生活质量相关量表和社会人口特征调查问卷进行询问调查。结果:有躯体残疾或患慢性疾病者占70.6%,生活活动功能完全正常者占71.9%,孤独评分平均得分37.85,生活满意度指数A平均得分10.08,社会支持平均得分33.95,家庭功能平均得分23.80,有74.7%的老人对目前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满意。多因素分析表明孤独、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慢性疾病、经济收入、膳食营养、睡眠、体育锻炼、职业和年龄等是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孤独、社会支持、睡眠与体育锻炼是预测生活满意度指数的前三位变量。结论:重视老年人心理卫生保健,积极发挥家庭、社会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是今后老年卫生保健、老年社会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调查对象的生命质量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推断.结果 本次调查的451名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平均分为78.48±15.3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主要影响因素为:慢性病患病情况、ADL和IADL得分、生活满意度、家庭关系和目前从事的工作等.结论 慢性病患病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首要因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关系与其密切相关.应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具体措施,以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院退休职工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LSIA)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20名年龄≥60岁的医院退休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资料进行相关回归检验及T检验.结果 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睡眠质量、体育锻炼也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另外适当娱乐及较高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也呈正相关,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医院退休职工生活满意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鼓励医院退休老人平时多进行锻炼,相对固定居住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提高他们生活满意度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