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广东省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目标。为了进一步肃清残存微丝蚴血症者,1988年开始,在原流行市县开展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和结合历年防治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巩固措施,以期达到消灭残存传染源,完全阻断丝虫病的传播。1 材料和方法1-1 监测方法在原丝虫病流行区,根据当地流行程度,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流行区人口3~5%的人群,按常规进行血检微丝蚴。1-2 控制措施1-2-1 对象治疗:对监测过程中检出微丝蚴血症者,给予海群生常规(间歇双疗程法)治疗。1-2-2 全…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加快消灭丝虫病的步伐,减轻群众的负担,我们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二月在正阳县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对微丝蚴阳性者服海盐后不同时间应用海群生片剂的疗效和治疗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观察对象和方法1.对象:正阳县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常规双耳双片血检微丝蚴阳性且无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并且这些患者所  相似文献   

3.
潮阳市曾是斑氏丝虫病流行区,从50年代中期开展了人体丝虫病的防治工作。经过四十多年对丝虫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防治方法学、药物疗效和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建立稳定、可靠的监测系统等诸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和实践,1999年7月达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标。1 材料和方法11 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丝虫病流行分布:以1周岁以上人群为调查对象,夜间采末梢血60μl制成厚血片,常规染色检查微丝蚴。12 丝虫病治疗方法研究121 海群生对丝虫病疗效的观察:一是3天疗法:采用海群生总量3克,每天一次服1克,连服3天,观察转阴率。二是7天疗法:以海群生总量42克,…  相似文献   

4.
已知海群生杀微丝蚴有效,但对人体丝虫的成虫是否有效还不知道。最近的研究报告提出海群生可有效地杀死班氏、马来和帝汶丝虫的成虫,且服低剂量海群生或海群生药盐能有效地杀微丝蚴和成虫。不同学者在班氏虫病和马来丝虫病的流行区中所作的现场研究,表明海群生对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有效,但未指出海群生的预防效果。有关海群生预防效果的文献很少。在印度尼西亚帝汶所作的工作提示海群生可作为一种预防班氏丝虫和帝汶丝虫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免疫色谱快速诊断技术(ICT)用于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效果。方法采用ICT对班氏微丝蚴血症、其他寄生虫病患等进行检测;对原班氏丝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7-12岁人群用ICT进行检测,阳性用常规血检法检测微丝螺;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6例班氏微丝蚴血症ICT为阳性;3例微丝蚴阴性的象皮肿患,3例马来丝虫微丝蚴患和51例其他寄生虫病患ICT均为阴性,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监测试点用ICT检测776人,阳性1例;用常规血检法对该阳性进行3次血检和对其周围人群58人血检,均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该阳性经海群生间歇双疗程法治疗,ICT检测为阴性。在非流行区用ICT检测195人,全部阴性。结论:ICT快捷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班氏丝虫病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怀宁县丝虫病流行与防治许虹(怀宁县卫生防疫站246100)1流行分布1973年在四病查治中,血检349390人,微丝蚴血症13769人,微丝蚴率(MfR)3.94%。育儿、凉亭两乡高达10%,石牌镇最低0.8%。1978年在小市乡开展了双疗程海群生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免疫色谱快速诊断技术 (ICT)用于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效果。方法采用ICT对班氏微丝蚴血症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等进行检测 ;对原班氏丝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 7~ 1 2岁人群用ICT进行检测 ,阳性者用常规血检法检测微丝蚴 ;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6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ICT为阳性 ;3例微丝蚴阴性的象皮肿患者、4例马来丝虫微丝蚴患者和 51例其他寄生虫病患者ICT均为阴性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 1 0 0 %。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监测试点用ICT检测 776人 ,阳性 1例 ;用常规血检法对该阳性者进行 3次血检和对其周围人群 58人血检 ,均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该阳性者经海群生间歇双疗程法治疗后 ,ICT检测为阴性。在非流行区用ICT检测 1 95人 ,全部阴性。结论 ICT快捷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可用于班氏丝虫病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正> 丝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广州市属5个区、县有丝虫病流行,微丝蚴血症者51802人。经过30多年的防治,1985年全广州所属5个区、县范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微丝蚴率降至0.02%~0.00%。为了探索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班氏丝虫病流行动态,选定原中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从化县太平镇进行纵向研究,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观察点要求 防治前人群微丝蚴率在0.5%以上,总人  相似文献   

9.
海群生与中草药治疗乳糜尿20例临床效果观察祝艳丽,孔卫华,卜秋红驻马店地区是一个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全区从1970~1985年经过大规模普查普冶,使30余万丝虫病人得到了正规治疗。但有些漏查,漏治及治疗不正规的微丝蚴血症者转变成晚期丝虫病人,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增城市从50年代中期开展人体丝虫病防治工作。经过四十多年对丝虫病的流行特征、传播媒介、防治丝虫病的策略、技术措施、防治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研究,于1998年10月达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和方法1-1 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1-1-1 丝虫病流行分布调查 对1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夜间血检调查,采末梢血约60μl制成厚血片,常规染色检查微丝蚴。了解丝虫病分布,分析年龄、性别与微丝蚴率的关系。1-1-2 微丝蚴密度调查 以微丝蚴血症者为对象,定量采血60μl检查,计算微丝蚴平均密度。1…  相似文献   

11.
为了消灭阳山县丝虫病 ,从 1 959年起对该县进行丝虫病流行病学摸底调查 ,发现共有 1 9个乡镇的 2 1 7个管理区有班氏丝虫病流行 ,平均人群微丝蚴率为 4 3 5%。据此提出以防治病原为主导的策略 ,制订出三项防治技术措施 :①在一个中度流行镇以海群生间歇双疗程法进行连续四年反复查治 ,微丝蚴率从查治前的 1 5 0 8%降至 0 4 5% ;②对连成一片且有固定食盐供应渠道的三个中度流行镇采用全民服食海群生掺拌食盐 ( 3g/kg)防治 6个月 ,微丝蚴率从 5 0 7%降至 0 4 3 % ;③查治结合重点村全民服药 ( 7岁以上人群全民用海群生 3g ,5天分服 ) ,共血检 1 3 2 58人 ,查出并治疗微丝蚴血症 1 5例 ,全民服药 1 8757人 ,巩固丝虫病防治效果。 1 980年经卫生部考核 ,微丝蚴率降至 0 0 0 %~ 0 2 5%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 988~ 1 992年进行纵向监测和 1 9个乡镇横向监测分别血检 60 85、2 80 1 2人次 ,均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分别解剖致倦库蚊 1 0 545、4 61 6只 ,均未发现有丝虫感染。 1 996年经省及卫生部考核达到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海群生预防班氏丝虫感染的确切效果,作者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印度北方帮的一个农村,对海群生治疗和预防班氏丝虫病效果进行了现场观察。观察点在防治前后均对1岁以上者,于晚上8~11点半采手指血20ul制作厚血片,经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判定当地人群微丝蚴率及防治效果。将已检者分为A、B两组。A组124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消灭阳山县丝虫病,从1959年起对该县进行丝虫病学摸底调查,发现共有19个乡镇的217个管理区有班氏丝虫病流行,平均人群微丝蚴率为4.35%。据此提出以防治病原为主导的策略,制订出三项防治技术措施:①在一个中度流行镇以海群生间歇双疗程法进行连续四年反复查治微丝率从查治前的15.08%降至0.45%;②对连成一片且有固定食盐供应渠道的三个中度流行镇采用全民服食海群生掺拦食盐(3g/kg)主治6个  相似文献   

14.
增城市有14个镇的169个行政村有丝虫病流行,1982年流行区人口373338人,人群平均微丝蚴率215%,属低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1]。经过多年反复查治,1985年通过省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人群平均微丝蚴率降为055%(流行区...  相似文献   

15.
前言盘尾丝虫病或班氏丝虫病患者口服海群生后,从尿、血、痰和脊髓液中可查出大量微丝蚴。这些部位通常是不能查出微丝蚴的,可能是海群生引起微丝蚴某些肌肉活动紊乱(Hawking,1979)。这种作用将明显地破坏微丝蚴赖以保持自己在宿主最适部位的肌肉  相似文献   

16.
沭阳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体征病人情况调查沭阳县卫生防疫站蒋永利沭阳县是班氏丝虫病重度流行区,1985年居民微丝呦阳性率为7.17%,体阳率0.3%,1986年至1987年连续两年海群生药盐全民普治及海群生对象治疗,1987年以村为单位微丝蚴阳性率降...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淋巴系统丝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四种类型:以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为媒介的马米丝虫病流行和以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为媒介的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商邱地区柘城县胡襄乡张庄村系以淡色库蚊为媒介的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为了解该区班氏丝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巩固情况,并监测其残存中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简写为mf、微丝蚴血症及微丝蚴阳性简写为mf~+,微丝蚴感染率简写为mfr,下同)对丝虫病的传播作用;为制定消灭  相似文献   

18.
舟山市消灭丝虫病的措施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舟山市人群微丝蚴感染和防治效果。方法 通过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采用海群生拌盐、拌酱油等服药方法,辅以晚期病人治疗、防治蚊措施。结果 至1979年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0.59%0。1985年后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1986年后未检出人体幼丝虫感染蚊。在全面监测阶段,以县(区)为单位,经考核基本消灭丝虫病均在10年以上,达到:①病原学监测,乡镇及人口覆盖率分别在30%和3%以上,无微丝蚴阳性;②监测致倦库蚊,解剖3000只以上,未发现幼丝虫。结论 舟山市已消灭传染源,丝虫病传播完全被阻断,达到了卫生部制订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共有67个县、市(宝安列入深圳特区)有丝虫病流行,其中平远县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其余均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传播媒介分别为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自70年代起,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对丝虫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防治,人群微丝蚴率由防治前的3-24%,到1987年降至0-13%,以行政村为单位,微丝蚴率均降至1%以下。经卫生部考核,1987年全省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部颁标准。随后,我省丝虫病的防治进入全面监测阶段。监测主要包括:进一步肃清残存传染源;血清学监测和消灭丝虫病评审等。其中,…  相似文献   

20.
巢湖市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江安平赵家敖(巢湖市血防站238000)巢湖市是班氏、马来两种丝虫混合的中度流行区。经过三十多年积极查治,已取得显著效果,微丝蚴率从1959年的6.79%下降到1989年的0.032%;查出的病人均用海群生治疗,已达到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