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5岁。咳嗽、胸闷、气促、逐渐加重3个月,X线胸片见右中上肺有小块阴影,心影向两侧扩大,拟诊右中上肺结核,结核性心包炎住院。行心包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经抗痨、护心及心包穿刺等治疗,病情稍好转出院。次日胸闷、气促又出现,并觉左胸胀痛,症状逐渐加重8日再次住院。体查:体温37℃,脉搏120次,呼吸24次,血压16/13.1kPa。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左胸部隆起,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心律齐,无杂音,可扪及奇脉。左肺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低,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腹部似蛙腹,腹壁静脉怒张。肝肋缘下4cm,剑突下6cm。有中等量腹水征。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25次,肢、胸导联QRS波低电压,T波低平。X  相似文献   

2.
正心包恶性间皮瘤较为罕见,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缩窄性心包炎,冠心病等,近期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女,46岁,因发热2 d,胸闷伴咳嗽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自感胸闷咳嗽,腹部胀痛,体温升高,无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自行服用感冒灵及头孢拉丁后,体温下降,但午后低热突出,咳嗽无明显缓解。查体: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弱,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男,42岁。因间断胸闷、气短14个月入院。患者14个月前突发胸闷、气短,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无缓解。结核菌素试验(±),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脏超声示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抽出淡红色液体320ml,考虑为结核性心包炎,给予抗结核治疗。12个月前症状加重,胸部CT检查示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右心房轻度扩大,心包有极少量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下肺叶外基底段支气管内膜结核?行左侧胸腔穿刺抽出草黄色积液300ml,查抗结核抗体弱阳性,未见瘤细胞。继续予抗结核治疗,症状略缓解。6个…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7岁。因胸闷、发热1周就诊,体温39.2℃。无其它不适。 DR:左心缘呈半球形向左侧明显突出,边界光整,与心脏无明显分界(图1)。肺内未见实变。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男 ,33岁 ,因胸闷、胸前区疼痛 0 .5 a,门诊以纵隔囊肿于2 0 0 2 - 0 3- 0 8收入院。查体 :t36 .8℃ ,P84次 /min,R2 1次 /min,BP135 /90 mm Hg。一般情况可 ,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心前区无明显隆起 ,心尖博动于左第 5肋间锁骨中线 ,心界向右侧扩大 (第 4、5肋间胸骨旁约 4 cm) ,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HR84次 /min,整齐有力 ,腹部 (- ) ,下肢无水肿。既往身体健康 ,否认其他病史。 X线片示 :右心缘处可见明显向肺野突出的弧形阴影 ,密度均匀 ,边缘光滑 ,与心脏分不开。考虑右下纵隔占位。CT示 :右心缘见椭圆形软组…  相似文献   

6.
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1987年2月26日入院。1986年11月患者无诱因突然心悸,尤以劳累后为著,间断自服止痛片,未加以注意。1987年2月16日始出现颜面浮肿、尿少、头晕、无畏寒、发热。2月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很罕见,它占原发性心脏肿瘤的4.3%。国外曾报道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恶性间皮瘤,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一例,经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丁宇 《临床荟萃》2009,24(8):693-693
患者,男,19岁,因发热8天、胸闷5天,于2006年3月4日入院。8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全身肌肉酸痛,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效。5天前出现胸闷。既往曾患乙型肝炎、伤寒,否认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7.8℃,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点。双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哕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腹肌略紧张,剑突下轻压痛。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9岁.胸闷、气短半个月.胸部CT扫描提示:心包增厚,底部见一较大钙化灶,左侧胸膜腔见液体密度区.超声检查:右室前壁心包腔内见54.3 mm×30 mm 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结构,内见不规则钙化,边缘尚规则,无包膜,无蒂,不活动,压迫右室前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8岁.因反复胸闷、憋气、发热4个月,加重10 d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活动胸闷、憋气、心悸,伴发热,体温最高达 38.7℃,当时曾在外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少-中量),以"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两次住院治疗.查体:体温 37.8℃,脉搏72次/min,血压16/10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Ⅱ、Ⅲ、AVF、V2~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图2 心尖四腔观显示心包内少-中量积液(箭头所示)  相似文献   

11.
正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PPM)极为罕见,约占所有恶性间皮瘤的0.7%,所有恶性肿瘤的0.01%-0.025%,男性多见,其发病与石棉接触史相关[1-3]。笔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4例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病理,旨在探讨CT在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中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8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的  相似文献   

12.
2DE诊断心包恶性间皮瘤1例安徽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汪宗患者女,66岁农民。拟诊心包积液入院。使用荷兰白大塔950超声显示仪,探头频率3.5MHz。多断面上均可见心包腔大量暗区,絮状增强回声漂浮于暗区中,心包腔内布满大小不一呈结节状形态不规则,轮廓不清...  相似文献   

13.
心包恶性间皮瘤是起源于心包浆膜层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其影像学表现更是缺乏特征性。我院2018年确诊了1例心包恶性间皮瘤患者,其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全面,患者通过X线检查发现心影异常,CT及MRI进一步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的位置、形态及相关影像学表现。因此,影像学检查对于临床确诊心包间皮瘤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腹腔浆膜间皮和间皮下层的罕见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 03%[1].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困难,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2].现对本院1991年7月至2011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原发性胸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最近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并经病理检查证实心包恶性间皮瘤1例,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6岁,住院号381800,主诉胸闷、气急、乏力2月余。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中等量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得血性渗出液约100ml,未查到肿瘤细胞,予抗结核治疗。因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胸痛,转来我院。体检:慢性病容,气急,心界向两侧扩大,未闻见心包摩擦音,左臂静脉压为23cm H_2O。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多数导联中T波低平或倒置。X线胸片示心影向两侧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胸骨旁、心尖及肋下各切面观中见心包腔内充满强弱不均、类  相似文献   

16.
现将心包大量积液确诊为恶性间皮瘤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6 2岁。因反复咳嗽 ,咳痰一年余 ,近一个月加重 ,在它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经治疗后无好转。近日伴胸闷 ,活动后气紧 ,右上腹不适 ,来我院就诊。临床查体 :患者消瘦 ,肺气肿征。X线诊断 :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B超常规检查肝、胆、胰、脾正常。在探查胰、脾时 ,偶然发现左侧横膈的上方有一团块图像。仔细探查 :团块紧贴胸壁 ,大小约 7 6cm× 7.4cm× 6 .2cm ,可见欠完整的包膜 ,包膜紧贴胸壁及肺叶处界线不清 ,其内呈致密的不均质低至中等度回声 (见图 ) ,间见少许散在不规则的无回声 ,后方回声稍增强。改变…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5岁,因间断性右中、下腹痛一月余,伴低热、乏力,胃纳差于1983年6月21日以“结核性腹膜炎”收住院。查体:T37.3℃,P108次/分,R20次/分,BP110/70.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一).腹壁静脉无怒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触诊似有结节感,界限不清,移动性浊音可疑.肝、脾触诊不满意。患者喜左侧卧位,否认传染病接触史。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44岁,因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于1992年8月13日住院。体检:强迫半卧位,颈静脉充盈,奇脉。双肺呼吸音弱。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弱,心尖部闻及1~2级柔和收缩期杂音。肝下右肋下2.0cm,剑下4.5cm,质硬,触痛。腹部移动性浊音不明确,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浮肿。心电图:绝对低电压,ST-T改变,X线胸片:心脏呈烧瓶状增大,双肋膈角变纯,双肺未见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附睾原发性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附睾原发性恶性间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2例附睾原发性恶性间皮瘤呈上皮样组织学改变(上皮样型间皮瘤),在纤维性间质背景中,含有片状、灶状或巢状上皮细胞团,局部有腺样结构形成。淀粉酶消化的PAS染色瘤细胞呈(-),网织纤维染色显示上皮性肿瘤特点,局部呈双向分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calretinin( ),EMA强( ),vimenfin弱( ),CEA(-)。结论 原发于附睾的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临床易误诊。其组织形态复杂多样,应注意与附睾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及腺癌和梭形细胞肿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