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体外培养分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做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实验。方法:取新鲜拔除正畸牙的牙周膜为材料制成组织块,加入培养液以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免疫磁珠法筛选人牙周膜干细胞,加入成骨诱导液诱导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加入成脂诱导液诱导牙周膜干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结果:成功筛选出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及成脂诱导成功。结论:免疫磁珠法是筛选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有效方法,牙周膜干细胞可以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牙周膜干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定向诱导分化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向脂肪细胞定向分化潜能,分析其分化过程中形态与功能变化。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人PDLSCs,用成脂诱导液连续诱导21 d,通过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诱导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分析其表面脂肪细胞特异性标志---低密度脂蛋白(LP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时相及表达量,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分泌情况。结果诱导21 d,诱导细胞呈脂肪细胞样圆形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可见胞浆中大量脂肪细胞特征性脂滴。流式分析结果显示,有96.54%的PDLSCs向脂肪细胞分化。诱导细胞表达脂肪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LPL mRNA和PPAR-γmRNA及PPAR-γ蛋白,且随诱导时间延长PPAR-γ蛋白表达量增加。诱导细胞产生油红O阳性染色的脂滴。结论人PDLSCs在适当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样细胞,并具有脂肪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方法:体外组织块法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组)和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D-PDLSCs组),计算克隆形成率,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型分子CD146、STRO-1进行干细胞鉴定,矿化诱导后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P-PDLSCs组和D-PDLSCs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5.6±2.7)%和(17.9±1.7)%(P﹤0.05);P-PDLSCs组CD146和STRO-1表达明显高于D-PDLSCs组;成骨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2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矿化结节,P-PDLSCs组的矿化能力较D-PDLSCs组强;成骨诱导1周后D-PDLSCs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unx-2和Ⅰ型胶原蛋白(type-Ⅰcollagen,Col-Ⅰ)的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P-PDLSCs组(P<0.05)。结论: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低于单纯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蛋白酶Sirtuin 1在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筛选人因正畸而拔除的前磨牙,获取牙周膜组织做细胞培养,并行牙周膜干细胞鉴定;实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1:加入Sirtuin 1激活剂白藜芦醇使其工作浓度为1、5、10mmol/L。实验组2:加入Sirtuin 1抑制剂烟酰胺使其终末工作浓度为1、5、10mmol/L,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获取培养细胞后半定量RT-PCR检测Sirtuin 1和各组细胞骨向分化标志物,即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钙蛋白和骨涎蛋白。结果:通过检测牙周膜干细胞的蛋白酶Sirtuin 1和骨向分化标志物,即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钙蛋白和骨涎蛋白的mRNA含量,显示随着加入白芦藜醇剂量的差异而出现梯度的上调;而随着烟酰胺的浓度的升高而出现梯度的下调。结论:Sirtuin 1可以有效的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骨向分化,从而促进牙槽骨再生修复重建,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将获得的第5代细胞用神经诱导体系连续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诱导后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神经元标志物(NSE)的表达.结果:人牙周膜细胞在体外诱导后出现了神经胶质样、神经元细胞分化的形态学改变,并有相应标志蛋白的表达,结论:人牙周膜干细胞在体外神经诱导体系作用下出现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7.
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ASCs)的分离方法、体外增殖能力及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潜能.方法:从脂肪抽吸物中分离、培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脂肪干细胞,比较原代(P0)及传代第1、2、5代(P1、P2、P5)细胞的生长曲线.实验组取P2细胞.应用成骨诱导液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并以未诱导组为对照组,利用ALP染色,von Kossa染色、免疫荧光检测、RT-PCR等方法对细胞成骨潜能进行评价.结果:传代细胞较原代细胞增殖速度快.P1、P2、P5均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传代培养的潜伏期约为24 h,传代培养细胞的对数增殖期约为2~3 d,接种后第4~5天进入平台期;细胞诱导14d后,实验组ALP染色呈阳性反应,对照组阴性;von Kossa染色.实验组出现深棕色结节状沉积,且随诱导时间增加而加深,对照组无结节状沉积出现;免疫荧光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表达Ⅰ型胶原,实验组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检测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或弱阳性;RT-PCR检测表明,实验组诱导14d时有ALP、Osteopontin表达,对照组阴性;实验组、对照组及成骨细胞均有Ⅰ型胶原阳性表达.结论:hA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P2细胞在诱导培养下可向成骨细胞分化,为以hA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正畸力值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别用50 g、150 g力值建立大鼠牙齿移动模型,加力7d后分离培养PDLSCs,检测其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信号通路.结果 相比对照组,加力7d后,50 g力值组大鼠第一磨牙近中移动...  相似文献   

9.
基因,如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人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进行筛选纯化,骨向诱导后观察其成骨能力,并对成骨相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方法:用组织块联合磁珠分选法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初步探讨其成骨性能,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观察其成骨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其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块联合磁珠分选法能成功培养出高纯度的人牙周膜干细胞。体外培养中,PDLSCs具备成脂和成骨的双相分化能力。在成骨诱导过程中,FOXO1和RUNX2的表达先升高再降低,ALP和OCN的基因表达水平持续增高。结论:成骨相关基因 ALP、RUNX2、FOXO1和OCN均参与其向成骨样组织分化的过程,其表达变化具有时间规律性,与成骨过程类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成人的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并进行成脂诱导实验。方法取新鲜拔除正畸牙的牙周膜为材料制成组织块,加入培养液分离培养,免疫磁珠法筛选人牙周膜干细胞,加入成脂诱导液诱导牙周膜干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结果成功筛选人牙周膜干细胞,成脂诱导成功。结论免疫磁珠法是筛选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有效方法,人牙周膜干细胞可以向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表型特点,为分离、鉴定和应用PDLSCs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PDLSCs,制备细胞爬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DLSCs表面蛋白STRO-1、CD44、Vimentin、CK、COL-Ⅰ、BSP的表达.收集PDLSCs,采用RT-PCR法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30岁、>50岁具有完整牙根的第三磨牙各4个,分别刮取根面残留牙周膜进行PDLSCs分离培养,观察其细胞克隆形成能力、MTT方法检测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并进行体外成骨、成脂诱导,对比分析PDLSCs多向分化能力。结果:两组第三磨牙中均可培养出具有明显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特性的PDLSCs,但>50岁组获得的PDLSCs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5),其增殖、分化能力亦较<30岁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PDLSCs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具有明显影响;PDLSC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到病人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定向诱导人牙周膜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探讨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待细胞达一定量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培养,筛选鉴定牙周膜干细胞(PDLSC),用含1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预诱导培养液诱导培养24 h,然后换用含5 mmol/L β-巯基乙醇(β-ME)的诱导培养液诱导培养6 h,光镜下观察诱导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免疫荧光、RT-PCR等方法检测鼠抗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同时以未诱导细胞为对照。结果体外诱导培养6 h细胞即发生形态学改变,可看到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免疫荧光、RT-PCR检测诱导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特异性标志NSE、NF,未诱导细胞无表达。结论人牙周膜干细胞在体外可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牙周病是一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引起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和丧失,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牙周支持组织。从牙周膜中分离获取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体干细胞的特性及多重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骨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等多种类型的组织,这对牙周组织修复再生和牙周组织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因而备受关注。本文就牙周膜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牙周膜干细胞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正常与炎症来源牙周膜干细胞( H-PDLSCs与P-PDLSCs)中乙酰基转移酶MORF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对PDLSCs分化的调控。方法:有限稀释法培养H-PDLSCs与P-PDLSCs, LPS、 TNF-α、IL-β及三者混合物体外模拟炎症微环境诱导H-PDLSCs ( IP-PDLSCs );基因与蛋白检测方法对比2种来源 PDLSCs 中 MORF 的表达水平;蛋白检测方法检测 IP-PDLSCs中MORF的表达水平;基因、蛋白检测与茜素红染色方法对比H-PDLSCs及下调MORF基因后的PDLSCs成骨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与 H-PDLSCs 相比,P-PDLSCs 中 MORF 的表达显著下降(P <0.05);IP-PDLSCs 中 MORF 的表达下降;MORF基因被下调后,PDLSCs成骨能力下降(P<0.05)。结论:牙周炎及炎症微环境会导致PDLSCs中MORF表达的下降,从而使其成骨分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同一个体来源正常与炎性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分别分离培养同一个体来源正常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及炎性牙周膜干细胞(i-hPDLSCs)。流式细胞仪鉴定两种干细胞表面抗原标记;MTT法、克隆形成率检测并比较两者的增殖能力;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检测并比较其分化能力;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COL-1、Runx-2、BSP-mRNA及成脂相关基因LPL与PPAR 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i-hPDLSCs及hPDLSCs均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i-hPDLSCs增殖能力强于hPDLSCs,但分化能力明显弱于hPDLSCs(P<0.05);两者成脂能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炎症微环境对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部分胚胎干细胞标志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酶解组织块法分离牙周膜细胞,利用多向分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表面标志对获得细胞进行鉴定。利用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检测牙周膜细胞中Oct4、Nanog、Sox2、SSEA-4、TRA-1-60、TRA-1-81这些胚胎干细胞标志的表达。结果牙周膜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可均一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CD44、CD90、CD105,异质性表达间充质标志CD146、Stro-1。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牙周膜细胞表达部分胚胎干细胞标志:Oct4、Nanog、SSEA-4、TRA-1-60阳性,Sox2、TRA-1-81阴性。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3和P8代牙周膜细胞表达Oct4和Nanog,表达量差异不大,Sox2则为阴性。结论牙周膜细胞除了表达常用间充质干细胞标志外,也可表达部分胚胎干细胞标志,这对牙周膜细胞的鉴定和进一步分选纯化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