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蒙古满洲里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内蒙古满洲里市南区医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脑梗死严重程度分轻、中、重度,同时按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将全部患者分为A(空腹血糖7.0~11.1mmol/L)、B(空腹血糖11.1~16.7mmol/L)、C(空腹血糖≥16.7mmol/L)三组,观察高血糖与病情严重程度、脑CT扫描梗死灶大小和急性期预后的关系。结果A、B两组患者之间的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占人数及不同预后所占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16.7mmol/L的患者,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占人数及不同预后所占人数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糖尿病并发脑卒中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情况与患者血糖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血糖≥16.7mmol/L是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急性期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市委门诊部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分组,HbA1c≥7.0%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HbA1c<7.0%的10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TG(4.41±0.42)mmol/L、TC(5.29±1.21)mmol/L、LDL-C(3.59±0.64)mmol/L、空腹血糖(8.89±1.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4±0.3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0、7.396、9.728、8.619、31.470,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以及TG、TC、LDL-C等血脂指标成正比(r=0.891、0.764、0.861、0.64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血脂指标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 ±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结束时,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逐渐增高[总胆固醇:(4.93±1.15,510±1.20,5.15± 1.28,5.33±1.35) mmol/L,甘油三酯:(1.70±1.26,1.83± 1.29,2.18±1.76,2.41±2.08) 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的水平也增高(P<0.05).(2) 7.0 mmol/L≤空腹血糖<9.0mmol/L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2.1%,P<0.01).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治疗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7.0 mmol/L≤空腹血糖<9.0 mmoL/L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组和空腹血糖≥9 mmol/L两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各分别增加1.85倍(95%CI 1.09~3.15,P<0.05)、1.54倍(95%CI 1.16~2.05,P<0.01).结论 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控制在7.0 ~9.0 mmol/L水平者似新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抽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18±1.32)mmol/L、(8.15±2.36)mmol/L、(8.33±2.17)g/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21±3.14)mmol/L、(10.58±4.96)mmol/L、(10.36±3.45)g/L(t=8.101、9.331、7.675,P<0.05);实验组患者自理能力Ⅰ、Ⅱ、Ⅲ级分别为25(64.10%)、13(33.33%)、1(2.56%),对照组自理能力Ⅰ、Ⅱ、Ⅲ级分别为15(38.46%)、19(48.71%)、5(12.82%),(χ2=11.245、8.256、7.257,P<0.05)。结论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糖、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和40例我院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平均值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同时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项目,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与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占75%(75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5%,P<0.01)。糖尿病有斑块组IMT平均为(1.42±0.21)mm,糖尿病无斑块组IMT平均为(1.00±0.18)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有斑块组患者的HbA1c、LDL-C水平明显高于和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患者[HbA1c:8.1%±1.6%比6.2%±1.8%;LDL-C:(4.8±0.9)mmol/L比(4.2±0.8)mmol/L;HDL-C:(0.8±0.3)mmol/L比(1.0±0.5)mmol/L,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血糖、血脂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循环微小RNA-92a(microRNA-92a,miR-92a)表达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将93例SAP患者分为A组:降糖治疗+空腹血糖(FPG)<7.0 mmol/L 18例,B组:降糖治疗+FPG≥7.0 mmol/L8例,C组:非降糖治疗+FPG<7.0 mmol/L 61例,D组:非降糖治疗+FPG≥7.0 mmol/L 6例。比较4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循环miR-92a表达的关系。结果 SAP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34.4%,降糖治疗后,仍有30.8%FPG≥7.0 mmol/L。A组与B组miR-92a是否>-0.1或>0.5水平的OR值分别为2.67或0.17,C组与D组OR值分别为0.36、0.48。A组miR-92a>-0.1的患者为88.9%,显著高于C组的41.0%(P<0.01)。B组miR-92a>0.5的患者为75.0%,高于A组的33.3%(P>0.05)。结论单纯测定FPG诊断2型糖尿病漏诊率高。循环miR-92a有助于FPG<7.0 mmol/L的SAP合并2型糖尿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 年2 月至2015 年12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 Minimed)对入选患者进行连续血糖监测,同时入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对冠脉病变进行SYNTAX评分。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所有患者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非糖尿病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冠脉病变、血糖波动指标间的差异,分析血糖波动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根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正常与否分为MAGE>3.9mmol/l组和MAGE≤3.9mmol/l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A组患者平均血糖(MBG)和血糖标准差(SDBG)明显高于B组(9.7±0.7mmol/L vs 5.5±2.1mmol/L,2.5±1.2mmol/L vs 1.2±0.8mmol/L,P< 0.01); A组患者MAGE明显高于B组(3.8±1.2mmol/L vs 2.6±1.3mmol/L,P< 0.01);A组患者冠脉SYNTAX评分明显高于B组(17.3±4.7 vs 13.5±3.3,P< 0.01)。MAGE>3.9mmol/l组患者冠脉SYNTAX评分明显高于MAGE≤3.9mmol/l组(18.9±3.1 vs 14.7±4.5,P<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冠脉SYNTAX评分与MAGE、MBG和HBA1c之间呈正相关(r=0.854,0.372,0.468,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幅度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血糖波动幅度越大,冠脉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在心内科门诊中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稳定型冠心病及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情况。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空腹或餐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空腹血糖≥6.1 mmol/L或餐后随机血糖≥7.8 mmol/L的患者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共1412例患者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其中939例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281例(29.9%)患者空腹血糖≥6.1 mmol/L并且<7.0 mmol/L,105例(11.2%)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473例患者进行餐后随机血糖检测,123例(26.0%)患者随机血糖≥7.8 mmol/L并且<11.1 mmol/L,43例(9.1%)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入选患者共552例(39.1%)毛细血管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7.8 mmol/L,其中298例患者又进行了OGTT,正常糖耐量(NGT)66例(22.1%),糖调节受损(IGR)132例(44.3%),其余100例(33.6%)患者新诊断为糖尿病。结论对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稳定型冠心病及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毛细血管血糖筛查及OGTT有助于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9.
用胰岛素泵控制老年人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疗效.方法CSII组与MSII组患者各30例,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CSII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MSII组.结果治疗后CSII组空腹血糖、3餐后2h平均血糖(APBG)和睡前血糖[(6.6±1.2)、(8.5±1.5)和(7.0±1.9)mmol/L]均较MSII组[(8.8±2.1)、(9.6±2.2)和(8.6±2.2)mmol/L]下降显著(P<0.05或P<0.01),达到了预期强化控制水平.CSII组空腹血糖达标率(86.7%)显著高于MSII组(23.3%,P<0.01),两组餐后血糖达标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CSII组比MSII组少用胰岛素约15%.结论控制餐后高血糖2种方法同样有效,但CSII控制血糖,尤其是对空腹高血糖更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在诊断对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25例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根据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将肺结核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1例)和非糖尿病组(144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等差异。结果糖尿病组的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高于非糖尿病组(54.3%vs 22.2%,P0.001),咯血发生率也高于非糖尿病组(71.6%vs 56.3%,P=0.023),但两组的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体重减轻、厌食、盗汗、胸痛、发热等症状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和餐后2h血糖≥11.1mmol/L患者的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分别增加4.179、4.220和4.696倍(均P0.05),并且合并糖尿病能够提高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4.762倍(P0.00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病患者的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与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366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将患者分为2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为糖尿病组163例、无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为对照组203例,测定2组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4.41±45.74)μmol/Lvs(370.54±42.37)μmo1/L,P<0.05];糖尿病组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多元相关分析,糖尿病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484,P=0.017)。结论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浙江某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市立医院住院患者、门诊及同期体检中心体检人群共396例,分为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组(CIDM,125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DM,120例)和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浓度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将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197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情况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院体检健康者80名为对照组。测定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2 hPBG)浓度、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nd systole vol⁃ume,ESV)及血浆CatS和TSP-1浓度,并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组及单纯组患者ESV、EDV、HbA1c、LDL-C、FPG、2 hPBG、TC、TG、DBP、SBP显著升高,EF、HDL-C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与单纯组比较,除LDL-C、FPG、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合并组ESV、EDV、HbA1c、HDL-C、2 hPBG、TC、TG及DBP均较单纯组高,EF较单纯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及合并组CatS和TSP-1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CatS和TSP-1浓度明显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TSP-1与LDL-C(r=0.453,P<0.01)、HbA1c(r=0.629,P<0.01)、HDL-C(r=0.435,P<0.01)、EDV(r=0.364,P<0.01)、ESV(r=0.408,P<0.01)呈正相关;与EF(r=-0.317,P<0.01)呈负相关。CatS与LDL-C(r=0.426,P<0.01)、HbA1c(r=0.530,P<0.01)、HDL-C(r=0.345,P<0.01)、EDV(r=0.380,P<0.01)、ESV(r=0.395,P<0.01)呈正相关;与EF(r=-0.465,P<0.01)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atS和TSP-1浓度较单纯糖尿病患者高,可通过检测血浆CatS和TSP-1浓度来预测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糖耐量减低(IG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史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尿病(DM)组、IGT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对3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各组生化指标。结果与NGT组相比,IGT组和DM组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斑块检出率及斑块积分均显著增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年龄、TC、LDL-C、2hPG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在IGT阶段已经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早期控制血糖,可减轻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减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8例(A组)、单纯2型糖尿病32例(B组)及正常对照组38例(C组),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并分析血清脂联素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RP等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1),A组脂联素又显著低于B组(P<0.01);脂联素与BMI(r=-0.50,P<0.01)、HbA1c(r=-0.56,P<0.01)、CRP(r=-0.24,P<0.05)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r=0.35,P<0.01);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BMI(b=0.04,P<0.05)、HDL(b=-0.29,P<0.01)、HbA1c(b=0.03,P<0.01)、CRP(b=0.02,P<0.01)、脂联素(b=-0.32,P<0.01)。结论低脂联素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检测 35例老年 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 ,2 5例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及 2 2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浆葡萄糖 (PG)、胰岛素 (INS)、C肽 (CP)水平 ,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ins)、C肽曲线下面积 (AUCcp)。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 1、2、3hINS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 [分别为(5 4 .77± 17.4 7)mU L (6 4 .86± 19.78)mU L、(74 .89± 2 1.94 )mU L (87.4 1± 2 3.15 )mU L、(44 .2 4± 13.94 )mU L (5 3.84± 19.5 7)mU L ,P <0 .0 5 ];而ISI则显著低于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 (0 .72± 0 .36 0 .93± 0 .4 7,P <0 .0 5 )。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 1、2、3hINS均显著低于糖尿病脑梗死患者 [分别为 (41.2 6± 17.6 7)mU L (6 4 .86± 19.78)mU L、(47.0 1± 18.73)mU L (87.4 1± 2 3.15 )mU L、(35 .4 6± 12 .5 3)mU L (5 3.84± 19.5 7)mU L ,P <0 .0 1];而ISI则显著高于糖尿病脑梗死患者 (1.11± 0 .36 0 .72± 0 .36 ,P <0 .0 5 )。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不管是否合并脑梗死 ,均存在胰岛素抵抗 ,合并脑梗死者胰岛素抵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初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 方法 搜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住入院诊断高血压病并发从未使用药物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68例作为并发糖尿病组。与同期入院诊断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8例作为对照组(非糖尿病组)比较分析。 结果 并发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体质量指数〔(28.8±3.9) kg/m2 vs.(25.1±3.2) kg/m2,P<0.05〕、HbA1c〔(9.4±1.6)% vs.(6.0±0.4)%,P<0.05〕、总胆固醇(TC)〔(4.8±1.4) mmol/L vs.(3.2±0.8) mmol/L,P<0.05〕、三酰甘油(TG)〔(2.2±1.3) mmol/L vs.(1.6±0.8) mmol/L,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回归分析显示TC、TG偏高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初发糖尿病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49(95%Cl:2.10-3.308)、1.903(95%Cl:1.508-2.267);以HbA1c为因变量,体质量指数、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自变量行重线性回归分析,HbA1c与TC成正相关,回归方程为:HbA1c=1.309+1.626×TC,P<0.01。 结论 TG、TC水平升高是高血压病并发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且HbA1c与T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病情及预后,探讨糖尿病对缺血性脑梗死的影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脑梗死(CI+DM组)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无糖尿病的缺血性脑梗死(CI组)组5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I+DM组三酰甘油(TG)为(2.03±1.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为(1.08±0.29)mmol/L;CI组TG为(1.65±0.61)mmol/L、HDL-C为(1.18±0.2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DM组纤维蛋白原为(94.10±1.27)g/L,血小板聚集率为(50.68±18.23)%;CI组纤维蛋白原为(3.39±0.97)g/L,血小板聚集率为(32.82±2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DM组与CI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及出院时NHI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较治疗前均减低,且CI+DM组NHISS评分高于CI组,提示CI+DM组患者预后差。CI+DM组以腔隙性脑梗死(LACI)比例最多,而CI组以部分前循环梗死(PICA)比例最多;颈动脉硬化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I组相比,CI+DM组HDL-C降低、TC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血小板聚集率升高;CI+DM组以腔隙性脑梗死居多,呈多灶病变,预后差,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本研究为重视和管理CI+DM患者血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首先分为脑干梗死组和非脑干梗死组,然后根据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脑干梗死伴糖尿病组、脑干梗死不伴糖尿病组、非脑干梗死伴糖尿病组和非脑干梗死不伴糖尿病组。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弥散加权成像确定脑干梗死及其部位;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phy,MRA)检测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脑干梗死的不同危险因素。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共纳入2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干梗死63例,其中34例伴有糖尿病;非脑干梗死223例,其中77例伴有糖尿病。脑干梗死组糖尿病(54.0%对34.5%,x2=7.816,P=0.005)、既往脑梗死(38.1%对24.2%,x2=4.771,P=0.029)、基底动脉粥样硬化(73.0%对57.4%,x2=5.028,P=0.025)比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IC,HbA1c)[(7.30 ±2.42)%对(6.46±1.82)%,t=-2.531,P=0.011]和载脂蛋白B(apoproteinB,ApoB)[(0.97±0.33) mmol/L对(0.90±0.34) mmol/L,t=-2.180,P=0.029]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干梗死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优势比2.150,95%可信区间1.214~3.808;P =0.009)和既往脑梗死(优势比1.835,95%可信区间1.004~3.352,P=0.048)是脑干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伴糖尿病的脑干梗死组、不伴糖尿病的脑干梗死组、伴糖尿病的非脑干梗死组和不伴糖尿病的非脑干梗死组之间,HbA1c( P<0.001)、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P<0.001)、ApoB(P =0.007)和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P=0.018)水平以及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比例(P=0.001)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脑干梗死伴糖尿病组HbA1c[ (8.81±2.36)%]、FBG[ (8.23 ±3.12) mmol/L]和ApoB[(1.04±0.41) mmol/L]水平以及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比例(85.3%)最高。与非糖尿病脑干梗死相比,糖尿病脑干梗死患者脑桥梗死更为多见(79.4%,P =0.039)。结论 糖尿病与脑干梗死关系密切,糖尿病更容易导致脑桥梗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阈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正常肾糖阈值(RT G, 8.9~10 mmol/L)为切点,将患者分为高RT G组(RT G>10 mmol/L)、中等RT G组(8.9 mmol/L≤R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