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发快速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时常易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心力衰竭,形成恶性循环而增加病死率,迅速复律或控制心室率对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控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地高辛联合阿替洛尔治疗CHF伴快速房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并房颤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的相关性,评价其对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早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CHF患者126例,其中心房颤动患者4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Cys-C及BNP间是否存在差异,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是否具有预测价值。结果 CH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CHF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0.708~0.881,P0.05);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95%CI 0.617~0.814,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慢性心力衰竭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且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很高,它与CHF疗效、再住院率、死亡率等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慢性肾脏病、铁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及细胞因子等均与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有关;纠正贫血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本文将关于贫血对CHF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和相关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CHF不仅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且还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其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为心肌重塑.数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肯定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等能够逆转心肌重塑,改善CHF患者预后[1].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文会  孟立军 《临床荟萃》1998,13(13):611-61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不同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的复杂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由于细胞和分子心脏病学的发展,对 CHF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目前认为心脏从初始的心肌损害发展到终末的心力衰竭主要的机制是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即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血液动力学异常仅仅是心力衰竭的结果和表现,以往纠正血液动力学异常的治疗,不能改善CHF的预后.因而现代CHF的治疗不仅是纠正心泵功能.更应兼顾神经内分泌的激活,阻断CHF的代偿(适应)阶段到失代偿(适应不良)阶段的发展,改善CHF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永久性与阵发性房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60例CHF患者,依据患者房颤患者的病发情况以及心电图诊断情况,将患者分为永久性房颤组(n=78)和阵发性房颤组(n=82),并且选择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无房颤的CHF患者作为对照组。房颤患者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运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法进行测试。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患者的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低于永久性房颤组(P<0.0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受到房颤的影响,其中永久性房颤的影响相比于阵发性房颤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综合超声心动图多项参数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整体心脏功能,并初步探讨HFEI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CHF患者118例和非CHF患者21例,运用HFEI评分,进行心功能分级;对CHF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和因CHF恶化再入院.结果 CHF组HFEI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纽约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死亡组与再入院组HFEI高于无事件生存组;HFEI为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HFEI可作为综合评价CHF患者心功能的可靠指标,并可用于CHF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毛琳 《临床荟萃》1996,11(6):273-274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为首选,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使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美托洛尔加地高辛治疗CHF并快室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性心包积液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绍伦 《临床荟萃》1998,13(14):639-640
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心包积液(PF)的诸多病因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占首位,本文对4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心包积液(简称CHF——PE)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发病率高,预后差.CHF常伴有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异常,其中甲状腺素对心肌细胞的代谢、心肌收缩力有着重要作用,故影响心力衰竭的病程、治疗及预后.由于50~90岁的老年人甲状腺摄碘率在进行性降低,致使每天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产生分别减少25%~33%[1].所以,在老年CHF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相对缺乏,此成为老年CHF难治的原因之一.作者用放免法测定64例CHF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T3、T4的浓度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其与CHF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最后共同通道"及进展的最后阶段 [1].冠心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心衰),则预后不良.本科对由冠心病引起的CHF患者采用洛丁新联用美托洛尔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发病率高,预后差.CHF常伴有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异常,其中甲状腺素对心肌细胞的代谢、心肌收缩力有着重要作用,故影响心力衰竭的病程、治疗及预后.由于50~90岁的老年人甲状腺摄碘率在进行性降低,致使每天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产生分别减少25%~33%[1].所以,在老年CHF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相对缺乏,此成为老年CHF难治的原因之一.作者用放免法测定64例CHF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T3、T4的浓度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其与CHF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毛琳 《临床医学》1996,16(8):42-43
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为首选,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使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美托洛尔加地高辛治疗CHF并快室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流行病学[1]表明,心力衰竭(CHF)中至少50%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CHF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即为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接近正常,并排除其他瓣膜性心脏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HFPEF常合并房颤,其发生率高达30-40%[2]。大量研究[3]表明,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的,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肽素检测在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对快速房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使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急诊收治的101例快速房颤患者和30例正常非房颤患者血浆中的和肽素进行检测,再结合临床情况、心功能检测和1年后复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浆中和肽素含量分别为(8.99±2.22)pmol/L、(10.86±2.85)pmol/L和(12.80±3.89)p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非房颤患者[(6.15±0.48)pmol/L,P=0.000]。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转复心律后和肽素水平为(6.91±1.16)pmol/L,显著低于转复心律前[(8.99±2.22)pmol/L,P=0.000]。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和肽素含量为(11.69±2.97)pmol/L和(14.04±4.22)pmol/L,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力衰竭患者[(9.56±2.87)pmol/L,P<0.05]。1年后复查出现快速房颤心力衰竭患者的和肽素水平为(12.48±4.18)pmol/L,显著高于未出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和肽素水平[(10.23±2.58)pmol/L,P=0.012]。结论患者入院和肽素水平与其心功能状况和预后均有显著性相关,有望作为房颤病情诊疗和预后判定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短期应用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房颤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CHF合并慢房颤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加用缬沙坦胶囊80 mg,每天1次,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清钾浓度。结果经8周缬沙坦治疗后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缬沙坦治疗前后LEV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应用缬沙坦可能对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相似文献   

17.
马彩云  任凤学  刘芳  孟晓峰  苏豪 《临床荟萃》2012,27(10):877-879
心肌肌钙蛋白(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是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TnI水平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1-2]相关.最新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 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已将cTnI推荐为心力衰竭患者检测项目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cTnI水平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发心力衰竭的发生。近年有关CHF患者血脂水平相关方面的研究发现,血脂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成负相关。CHF患者的血脂水平受哪些因素影响?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血脂水平使更多心力衰竭患者从中收益?本文将对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水平与影响因素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致死率极高,虽然目前临床上规范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应用已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纽约心脏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报导了心功能分级Ⅲ级和Ⅳ级的患者预后仍然不佳。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和致命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0.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房颤患者采用最佳剂量的洋地黄是目前治疗的合理用药,但单用洋地黄治疗部分患者心率不能满意控制。本文以地戈辛加用硫氮唑酮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文收集均予以利尿、扩血管常规治疗无效的CHF伴快速房颤患者34例,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12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Ⅳ,风心病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