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柴胡菌陈丸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方药炮制加工为细末,炼蜜为丸(约10克),每服1丸,日3次。4个月为1疗程,8年后对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96例胆石症患者中,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胆B超正常)8例,显效(1晦床症状、体征消失,肝胆B超结石减少或同前)62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较前减轻、减少)16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行手术治疗)10例,总有效率89.6%。结论:自拟柴胡菌陈丸治疗胆石症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柴胡茵陈丸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方药炮制加工为细末,炼蜜为丸(约10克),每服1丸,日3次。4个月为1疗程,8年后对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96例胆石症患者中,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胆B超正常)8例,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胆B超结石减少或同前)62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较前减轻、减少)16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行手术治疗)10例,总有效率89.6%。结论:自拟柴胡茵陈丸治疗胆石症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慢性胆石症伴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辨证分为肝胆气郁与肝阴不足型,肝胆气郁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肝阴不足型采用一贯煎加减方;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和B超检查结果.结果 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后ALT、γ-GT和BUN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慢性胆石症伴胆道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乌柴茵陈丸治疗肝功能异常(77例谷丙转氨酶反复升高中,有23人总胆红素升高,4人白球比值倒置及兼有乙肝大三阳7人,小三阳43人,不明原因27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方药炮制加工为末,炼蜜为丸(约10克),每服1丸,日3次.每年春、秋两季各服两月,连服3年为1疗程,5年后对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77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连续5年正常)72例,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较前好转)2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无改善)3例,总有效率96.10%.随其乙肝大三阳转为小三阳2人,小三阳转为小二阳4人,小三阳转为阴性4人.结论:自拟乌柴茵陈丸治疗肝功能异常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柴胡疏肝散治疗胆囊内胆石症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内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胆囊内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煎服,对照组用熊去氧胆酸合胆宁片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B超,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3﹪,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临床体征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内胆结石有效,尤其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临床体征方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拟龙蛭排石汤治疗胆石症 ,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的胆石症 2 1例 (均经B超或CT确诊 )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4岁 ,平均 4 5 .4岁 ;病程最长 9年 ,最短 4个月 ;疗程最长 3个月 ,最短 7天 ;胆石部位 :胆囊内 15例 ,肝胆管内 6例 ;胆石最小如细砂 ,最大直径 1.1cm。2 治疗方法龙蛭排石汤 :药用地龙干 12 g ,制水蛭 3g ,条丹参 15g ,北柴胡 10 g ,延胡索 10 g ,广郁金 12 g ,川木香 8g ,云佛手 9g ,川楝子 10 g ,杭白芍 12 g ,炒鳖甲 2 0g。若伴痰饮 (肥胖、纳呆 )加山楂肉、鸡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旋覆代赭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与研究组(40例,在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旋覆代赭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相比参照组,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随访3个月、6个月后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减少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胆康煎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胆道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西药护肝治疗加服鸡骨草丸胶囊;治疗组46例在护肝基础上加服肝胆康煎剂。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计分、肝功能指标和B超影像学变化上,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肝胆康煎剂联合护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胆道损害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 药物组成地丁、龙胆草、金钱草、苦参、白蒿、西红花、鸡内金、人造牛黄、熊胆粉、羚羊角、姜黄、牛胆粉、柴胡。每日 2~ 3次 ,每次 3~ 5g ,白开水送服。2 临床疗效该方治疗慢性胆囊炎 2 0例。治愈 :症状和体征消失 ,B超检查胆囊炎恢复正常 ,随访半年未复发者 11例 ,占 4 4 % ;有效 :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B超检查胆囊炎好转 ,随访半年未复发者 9例 ,占 36 % ;无效 :症状体征没有改变或治疗期未满改用其他治疗者 5例 ,占 2 0 %。总有效率为 80 %。3 病案举例巴某某 ,4 2岁 ,牧民。腹胀 ,恶心 ,口干 1个月余。继至右上腹部隐痛、纳差、厌油性食物、头痛、心烦、失眠、乏力。经呼伦贝尔市医院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1998年 10月前来用蒙医治疗。检查 :慢性病容 ,颜面灰暗 ,脉细沉紧 ,舌质红、苔黄 ,肝胆脾未触及 ,尿淡黄。治疗原则 :清湿热 ,泻胆火 ,健胃。用药 :地丁散。 1日 3次 ,每次 5g,10天饭前白开水送服 ,10天后症状基本消失。以上办法续用 2 0天后症状体征消失 ,B超检查报告恢复正常 ,随访半年未复发。4 讨 论慢性胆囊炎以口干苦、胸闷、右...  相似文献   

10.
马二平  朱月武 《四川中医》1995,13(11):19-19
我们从1993年至今,以自拟“清胰汤”治疗5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35—48岁3例,50—60岁2例;病程最短2个月,病程最长3年,均经多次B超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经治疗后有4例痊愈(临床症状全消,B超多次复查阴性),1例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复查囊肿缩小).介绍如下:[清胰汤组成]广木香8g,香附、柴胡、元胡、乌药、五灵脂、蚤休各10g,青皮、当归、陈皮各6g,三七粉2g(冲),苡米30g,川芎、败酱草各9g,甘遂3g.  相似文献   

11.
李向阳 《陕西中医》2008,29(12):1643-1643
目的:疏肝活血、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脂必泰胶囊(红曲、山楂、白术)合护肝片(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及B超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及观察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尤其对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B超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保肝降酶、降血脂、改善症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近 5年来 ,我们采用加减大柴胡汤治疗胆石症 8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胆石症患者 ,除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外 ,全部经过影像学检查 (如B超 ,胆道造影 ,CT等 )确诊。其中 ,男 15例 ,女 6 5例。年龄 2 0~ 39岁 11例 ,40~ 5 9岁 40例 ,6 0~6 5岁 2 9例。病史最短 15天 ,最长 2 0年 ,不到 1年的 2 0例 ,胆囊结石 5 2例 ,8例既有胆囊结石又有胆管结石。另外 ,按中医辨证分型 ,气滞型 30例 ,湿热型 45例 ,脓毒型 5例。1.2 治疗方法 :80例胆石症患者全部采用加减大柴胡汤治疗 :柴胡 12g、黄芩 15g…  相似文献   

13.
利胆排石冲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1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自1984年10月至1986年10月运用自拟方利胆排石冲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15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具典型临床症状以及血常规检查、X 线胆囊或胆道造影、B 超肝胆显像检查而确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61例,女97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三金排石饮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胆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验方三金排石饮;西药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指标包括ALT、AST、γ-GT、AKP、TBA及TBIL等;对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结果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且提高了排石率.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金排石饮对病毒性肝炎合并胆结石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提高排石率等作用,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胆结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与分析开泄复方治疗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予中医开泄复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热、恶心呕吐、肋痛消失的时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采用开泄复方治疗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明显由于西药,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缩短,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革  王辉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7):421-422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31例,并设西药对照组,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腹部B超检查均符合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治疗组31例中,单纯胆囊炎14例,合并胆石症17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4~66岁,平均48.5岁;病程3~28个月,平均8.3个月。对照组25中,单纯胆囊炎10例,合并胆石症1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8~64岁,平均47.2岁;病程2.5~27个月,平均8.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大柴胡汤(柴胡、白芍各15g,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讨肝胆化石汤与熊胆胶囊对肝郁脾虚型胆石症疾病的疗效。方法:随机把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郁脾虚型胆石症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熊胆胶囊治疗,研究组接受肝胆化石汤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以及院近期疗效,对比讨论。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77.50%(P0.05);对比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治疗前、后两组数据P值均0.05。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1.35±0.50)分低于对照组(3.46±0.82)分(P0.05)。结论:建议临床用肝胆化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胆石症疾病,在改善症状、体征上作用更为突出,疗效得到提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CAC)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抗炎、利胆治疗,观察组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B超疗效、单项症状改善程度以及停药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疗效、B超疗效及减少复发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部分单项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抗炎、利胆联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3个月内未曾治疗过的乳腺小叶增生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随证加味内服治疗3~6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乳腺X线钼靶摄片或乳腺B超的变化,进行对照,判断其疗效。结果:治愈27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方陷胸三金汤对胆石症的疗效。方法:78例胆石症患者结石直径小于1cm。口服陷胸三金汤,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结石排出情况。结果:有症状者46例,症状完全消失。1月后复查B超排出结石21例,结石减小47例,无明显变化10例,总有效率87.18%。结论:陷胸三金汤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