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动力中药的调节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胃肠动力学异常的疾病发病率较高 ,如果加上胃炎、溃疡病等其他胃肠道常见病引起的动力学异常发生率更高。因此 ,无论就解决这部分病人痛苦的社会效益还是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说 ,胃肠平滑肌活性药物的研究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对胃肠动力深入研究 ,人们对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调节机理也作了许多探索研究 ,并提出了“胃肠动力中药”这一概念 [1 ]。胃肠动力中药在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 ,有关的实验报道很多 ,除证实中药的药效 ,对其调节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胃肠动力中药对胃肠神经的调节在完整的肌体内…  相似文献   

2.
针刺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证实针刺对消化道的运动、分泌及消化吸收机能具有调整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胃肠激素是20世纪初由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至今发现的已达到50多种。近年来,许多医疗工作者及科研人员从针刺对胃肠激素紊乱的调整入手,研究其在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以探讨针刺对胃肠机能的影响与胃肠激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现将近20年来针刺对胃肠激素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及其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外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针刺疗法,疗程7 d。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及血浆生长抑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生长抑素和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与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组胺调节胃肠功能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已发现3种组胺受体:H1-R,H2-R和H3-R。组胺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可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及细胞内的代谢过程,进而调节靶细胞的功能。现就组胺通过3种组胺受体调节胃肠功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与胃收缩运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与胃收缩运动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6例胃癌患者的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 ;采用压力传导装置记录胃收缩运动。结果 :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胃窦收缩频率和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与胃收缩运动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胃癌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 ,与胃运动功能无相关性 ;但胃窦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角度,回顾总结了近10多年来针刺对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及其神经作用机制,认为针刺可通过调节外周传入神经和中枢神经而改善膀胱的功能,针刺的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相性,穴位的选择有神经节段性。  相似文献   

7.
钠尿肽 (natriureticpeptides,NP)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聚肽类[1] ,以激素或神经递质形式发挥生理作用 .到目前为止 ,钠尿肽家族已有很多成员 ,如心房利钠多肽、脑钠素、CNP ,DNP ,MNP和VNP等 ,其中对前 3种的研究报道多见 .心房利钠多肽和脑钠素分别主要在心房和心室产生 ,但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在中枢 ,脑钠素的分布要比心房利钠多肽广泛 .CNP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 ,它在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内皮细胞上的分布密度远远高于心房利钠多肽和脑钠素[2 ] .过去的研究表明 ,钠尿肽共有的效应是利尿、利钠、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和调节…  相似文献   

8.
正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要依赖于适宜的神经微环境,其中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的存在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神经环路的重建与行为功能障碍的改善。NTFs是一类对神经细胞的发育、存活和凋亡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通常在神经末梢以受体介导入胞的方式进入神经末梢,再经逆向轴浆运输抵达胞体,促进胞体合成有关的蛋白质,从而发挥其支持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近些年有关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和机理探讨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对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机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并且对新世纪针刺治疗该病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针刺在危重症胃肠功能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诊疗的危重症并发胃肠功能损伤患者55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8)与对照组(n=27)。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应的西医实施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法治疗。观察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和胃排空时间及24h胃残留量情况。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两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及24h胃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均缩短,且研究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24h胃残留量均减少,且研究组患者的24h胃残留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危重症胃肠损伤患者实施针刺联合相应的西医治疗,可明确缓解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胃动力功能,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由多种因素共同致病。其中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LESP)降低、食管高敏性、胃肠功能障碍是其基本病理变化。胃肠激素作为消化道功能重要的调控因子,通过改善LESP、降低食管敏感性及促进胃肠运动等,在GERD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目前,西医运用质子泵抑制剂干预本病,具有起效快、短期疗效显著等优势,但长期服用容易伴随较多不良反应,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探索长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的新型疗法迫在眉睫。近年来众多研究显示,中医药能够多靶点、全方位、多途径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增强LESP,恢复胃肠正常运动等遏制GERD进展。大量研究发现,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中医外治、中医综合疗法及中西医联合疗法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以提高LESP,增强胃肠运动等,从而积极防治GERD,为干预GERD提供了新方法。然而,目前尚缺乏中医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以防治GERD的系统综述。因此,该文从...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血浆骨动素,生长抑素及内皮素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探讨针刺调整调整胃肠功能机理中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对40名健康人对进行针刺胃肠相关穴位试验,随机分4组,即天枢组,巨虚组,非穴位刺激组及空白组。各针刺组均观察针刺前,中,后6次血浆MTL,SS及ET水平的动态变化,空白组不行针刺,只观察同一时间蚋MTL,SS及ET水平的自然波动。  相似文献   

13.
张剑波  何子选 《华夏医学》2000,13(6):866-867
20世纪 8 0年代随着对胃动力不足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研究 ,对胃排空的测定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消化道运动学。自 90年代起 ,由于研究设备的改进和促动力药物的进步 ,对胃运动特别是胃排空的研究 ,更加系统化 ,为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促动力药物研究 ,提供了科学依据。胃排空检测的方法很多 ,且胃排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受到神经、激素等的调节。1 检测方法1.1 核素显像 [1 ] 原理是用 99m Tc标记固体试餐 ,用带计算机的 γ照相机连续记录在此过程中胃的影像和胃区内放射性下降的情况 ,并计算出胃…  相似文献   

14.
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PGD)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便秘、恶心呕吐,甚至通过脑肠轴影响认知功能等。PGD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PGD与患者自身“本虚”和手术“外邪”侵扰有关。西医则认为手术创伤、炎症反应、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微生物菌群失衡等都可影响胃肠功能,进而造成PGD。该文就针刺改善PGD的调节炎症因子,改善胃肠道激素分泌,刺激迷走神经调节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机制进行总结说明,旨在为临床针刺干预PG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一种新发现的信使分子,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近年来,有关NO的文章报道甚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生物学功能:(1)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可以将L-精氨酸(L-Arg)转换成NO[1];(2)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的免疫活化或刺激释放NO,作用于含铁和硫原子的相关酶,来杀伤外来微生物和肿瘤细胞[2];(3)NO与含铁血红蛋白的鸟苷酸环化酶(GC)催化反应的活化有关[3];(4)与血管平滑肌的松弛、防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重建中气”在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恢复中的应用及其对胃肠激素及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开封市中医院2019年3月—2022年2月127例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西组。西药组63例给予常规治疗,中西组64例联合自拟建气胃安汤“重建中气”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胃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脘腹痞闷、食少纳呆、肠鸣矢气、神疲乏力、大便稀溏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西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2周末两组MTL、GAS、VI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组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2周末两组胃窦收缩幅度、运动指数、频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组高于西药组(P<0.05)。中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与西药组的6.3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建中气”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调节胃肠激素水平,调控胃动力学指标,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李在琉 《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14(2):148-152,135
中枢神经系统对胃的运动功能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对这一领域了解甚少。本文在回顾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饱中枢-蓝斑核-迷走神经系统在胃运动中枢性抑制机制中的作用,并对胃肠运动中枢性调节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运动应激对消化道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丽  郝悦 《海南医学》2003,14(8):63-65
应激是由于外界的或内在的因素对生物体产生的刺激性作用,而导致生物体产生非特异性反应,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应激源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会遇到全方位应激,它包括躯体性应激和心理性应激。运动应激的核心是通过激素调节,尤其是垂体-肾上腺皮质,垂体性腺系统激素的调节。激素通过改变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调控运动负荷后恢复过程,从而对提高机体的能量供应,以及细胞结构和机  相似文献   

19.
胆囊收缩素与胃肠道运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收缩索(CCK)是被研究较为广泛的胃肠激素之一,它广泛存在于体内许多部位,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脑肠肽。随着对CCK及其受体亚型分子生物学的认识和其拮抗剂的发展.其生理作用的研究已趋深入。CCK不仅能刺激胆囊收缩,而且对胃肠运动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在促进神经损伤康复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神经可塑性理论为针刺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探讨针刺影响神经可塑性的具体机制,包括对结构可塑性及功能可塑性的影响,为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