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食管癌患者及其一级亲属染色体脆性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新  李勇 《癌症》1996,15(5):349-351
分析了36例食管癌患者,31例患者子女及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CAR)和脆性部位(FS)的变化。发现(1)食管癌患者及患者子女的CAR、FS都显著增高,说明染色体不稳定和个体患癌易感性增加密切相关,是食管癌发生的遗传物质基础。(2)食管癌患者及其患者子女FS与癌基因、癌断点一致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FS与癌基因、癌断点有一定相关性。这有助于揭示癌变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3.
4.
自Yunis(1983)首次报告了染色体脆性部位与肿瘤细胞染色体重排相关以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肿瘤患者的脆性部位、肿瘤相关断裂点及癌基因位点这三者在人类基因组中具有定位的相关性。本文对四川盐亭县食管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染色体畸变率(CAR)及脆性部位进行了检测,着重对普通型脆性部位(Common fragile sites,c-fra)与食管癌易感性的相关性作了探讨。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4个食管癌高发家族(即连续两代以上有两名患者的家族)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6~84岁;4个食管癌低发家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及其与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吉姆萨显带对110例AL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10例ALL患者中,正常核型71例(64.5 %),异常核型39例(35.5 %),染色体核型结构异常者24例(21.8 %),数目异常者11例(10.0 %),结构及数目异常者3例(2.7 %),异常复杂核型1例。伴有t(9;22) (q34;q11)的ALL患者疗效差于其他患者(确切概率法,P=0.045),伴有t(9;22)(q34;q11)的成年人ALL与儿童ALL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506)。结论 AL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具有随机性,较常见的有t(9;22)(q34;q11)、 t(4;11)(q21;q23),其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患者瘤组织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00例鼻咽癌患者瘤组织及43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在癌症组和非癌组的两种组织之间,还是两组同一组织之间,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畸变率,均具有显著的差别(P<0.01)。这一特点对临床诊断及阐明发病的染色体机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TC199培养基及原位显带的方法,对37例喉癌、鼻腔鼻窦癌及20例正常人染色体脆性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癌症患者脆性部位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其表达的脆性部位与癌相关断裂点及癌基因位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具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2例APL患者,比较了除典型的t(15;17)易位外尚有附加染色体异常APL患者9例(A组)与仅有典型的t(15;17)易位APL患者63例(B组)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72例APL患者中,具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12.5 %,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为+8,A、B两组患者发病时血液学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8个月,两组早期死亡率分别为11.1 %和12.7 %(P=1.00);A、B两组可评估疗效病例分别为8例和50例,全部患者均达完全缓解(CR),诱导至CR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6 d和38 d(P=0.59),复发率分别为0和16 %(P=0.58),至随访结束,A组有8例患者生存,B组42例患者生存,两组均无过半患者死亡,因此无法统计和比较中位生存时间(OS)。结论 APL患者附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约10 %,+8是最常见的附加异常,APL附加染色体异常对患者临床特征、诱导治疗反应、复发以及生存均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可按经典t(15;17)易位的APL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了解染色体核型异常与AL FAB分型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因素的影响。方法 129例AL患者于治疗前抽取骨髓标本,采用短期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应用吉姆萨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进行染色体检查的129例AL患者中,21例无分裂象,在108例可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65例(60.2 %);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MLL)3种类型的白血病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54.2 %(13/24)、63.2 %(48/76)和50.0 %(4/8);在染色体核型异常的65例患者中,超二倍体9例(13.8 %),亚二倍体12例(18.5 %),假二倍体2例(3.1 %),正常二倍体42例(64.6 %)。与FAB分型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重排35例(AML 26例、ALL 8例、AMLL 1例),占53.8 %,而在AML、ALL和AMLL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患者中,与FAB分型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重排分别为54.2 %(26/48)、61.5 %(8/13)和25.0 %(1/4)。结论 60 %的AL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一些特异性染色体异常改变是A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AL的FAB分型有明显相关性,不仅是诊断AL的重要依据,也是AL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疗效观察、微小残留病(MRD)监测及判断预后和早期预测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国产安吖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15例复发及难治急性白血病,3例骨髓象达完全缓解,1例髓外复发者髓外病变消失,完全缓解率达26.7%,1例骨髓象达部分缓解。常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纳减、口腔溃疡、脱发和静脉炎,有3例发生严重腹痛。  相似文献   

12.
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1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了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29例ALL中,白血病细胞只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者23例,同时表达淋髓两系相关抗原者5例,既无淋系亦无髓系抗原表达者1例;42例AML中,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者39例,其中12例同时表达淋系相关抗原;无髓系抗原表达者3例。结果提示通过对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不仅有助于AL的免疫学分型,而且表明AL时抗原表达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1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红细胞表面的 C_3b 受体、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增强因子明显降低,而红细胞表面免疫复合物(IC)及血清中 RCIA 抑制因子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别。说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对应用卡介苗免疫疗法(免疗)结合化疗取得完全缓解(CR)后复发之急性白血病患者24例,继续以免疗加化疗再诱导缓解,就其经解率进行疗效观察。其中急淋13例,急非淋11例,符合难治性病例者14例。治疗结果CR20例、CR率83.30%。难治性病例CR10例、CR率71.4%。对照文献,单纯化疗对复治病例的CR率通常急淋<75%,急粒25~50%,说明免疗可以提高急性白血病复发病例的再缓解率。  相似文献   

15.
检测了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抗血小板结合抗体(PAIg)浓度,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患者血小板量为37.06±17.14×10~9/L明显低于正常,血浆PAIgG,PAIgA和PAIgM分别为338.43±264.22,269.49±246.37和225.40±164.43ng/10~7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PAIg水平显著增高。本文资料表明:血浆PAIg增高是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并发征的发生,可能是血小板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5种血清急相蛋白在2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治疗前白血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明显高于正常(P<0.001)。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2-巨球蛋白(α_2-M)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05)。白血病患者CRP又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病患者(P<0.01)。完全缓解后CRP、α_1-AG、α_1-AT、β_2-MG下降至正常,明显低于未缓解者。急相蛋白在未缓解者仍持续高于正常。α_1-AG与α_1-AT的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认为血清急相蛋白特别是CRP其次为α_1-AG和α_1AT对鉴别恶性与良性血液病有一定意义,动态观察能反映白血病细胞负荷及预测其治疗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早期病死(ED)作出预测诊断。方法对193例AML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结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ED的危险因素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增生度及白血病细胞类型等;据此建立的判别函数,总的判别符合率为86.5%,ED组及非ED组判别符合率分别为78.6%和88.7%。结论本判别函数判别符合率高,错判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ATRA对原代APL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APL 细胞经过 ATRA诱导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方法 :APL 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标本被收集于肝素抗凝管中 ,采用传统 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 APL 细胞。按照 FAB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进行 APL 诊断。采用 EL ISA法测定原代白血病细胞培养悬液中的 IL- 1β、IL- 6、IL- 8、TNFα和 G- CSF含量。NBT还原实验检测 APL 细胞分化状态。结果 :APL 细胞在 ATRA10 - 6 m ol/L体外作用 96 h,或体内诱导作用 96 h,IL - 1β(P<0 .0 5 )和 G- CSF(P<0 .0 5 )分泌水平增加 ,IL - 6和 IL - 8水平降低 (P<0 .0 5 ) ,但 TNFα水平改变不明显。另外 ,体外 APL细胞的增生率与IL - 1β分泌率和 G- CSF呈正相关 ,检测到 IL - 1β或 G- CSF的患者的细胞数明显高于检测不到者。结论 :IL - 1β和 G- CSF在 ATRA作用后的 APL细胞的增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细胞化学染色诊断急性混合性白血病 (AHL)。方法 :1 0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结果 :AHL POX和 SBB可表现阳性 ,但阳性率均较低 ,以 <1 0 %为主。PAS染色可呈粗颗粒、珠状和块状或部分细胞呈细颗粒 ,部分粗颗粒、小珠。双克隆型髓系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鉴别主要观察 POX阳性物分布及单核反应较强的 NSE、NBE、ACP。结论 :AHL是淋巴细胞和髓细胞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 ,单纯形态学诊断准确率为 8.7% ,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可提高到 5 5 .6 %。POX、SBB和 CE主要表达髓细胞 ,5 0 % AHL 可以表达阳性 ,PAS染色主要表达淋系特点 ,二者结合可初步诊断 AHL,再结合POX酶型及单核反应强的酯酶染色 ,来区别粒淋型和单淋型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五年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1例,采用DA(VP16)与HA(VP16)联合化疗,依据不同剂量,将其分为二组,二组总有效率为66.6%。其中中等剂量组14例,8例CR,平均生存时间为267天;2例(18%)PR:小剂量组7例,2例(28.5%)CR,2例(28.5%)PR;结果提示:对老年白血病患者治疗应个体化,一般情况好者应在强有力支持治疗情况下采用中等剂量的化疗,相反宜小剂量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