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TTG、bFGF和c-myc的表达,并分析PTTG的临床意义及其与bFGF和c-my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中PTTG、bFGF和c-myc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同期30例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和10例健康人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率为56.67%,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率(χ^2=14.244;P〈0.01)。FIGO分期Ⅲ~Ⅳ期组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组(χ^2=10.809;P〈0.01),病理分级G3组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G1/G2组(χ^2=6.787;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4);PTTG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或病理类型无关(χ^2=0.045,0.395;P〈0.01)。PTTG蛋白表达与bFGF及c-myc蛋白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τ=0.287,0.190;P〈0.01)。结论PTTG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能是通过上调bFGF和c-myc蛋白的表达而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组织PTTG蛋白表达及其与bFGF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3例卵巢癌、23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TG和bFGF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血管数量。③结果 卵巢癌组织PTTG蛋白表达率为66.7%,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X^2=19.957,P〈0.01;P=0.035)。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组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组(X^2=4.823,P〈0.05),淋巴结转移组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5.799,P〈0.05)。卵巢癌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与bFGF蛋白表达及MVD呈明显正相关(X^2=6.758,t=2.008,P〈0.05)。④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PTTG蛋白高表达,可能通过激活bFGF蛋白的表达促进微血管形成而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胶质瘤中表达及二者相互关系。方法40例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手术标本,病理学分级为Ⅰ级8例、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9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TTG mRNA及bF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二者蛋白表达。结果PTTG mRNA、bF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随着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加(P〈0.05或P〈0.01);PTTG蛋白表达与bF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5)。结论PTTG和bFGF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二者共同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46例胆管癌患者的病理标本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时期的40例正常肝外胆管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TTG和bFGF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PTTG和bFGF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TTG和bF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中PTTG基因蛋白表达阳性38例,阳性表达率为82.61%,对照组中PTTG基因蛋白表达阳性19例,阳性表达率为47.5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bFGF表达阳性34例,阳性表达率为73.91%,对照组中bFGF表达阳性10例,阳性表达率为25.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织中PTTG和bFGF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均无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胆管癌表达水平中PTTG与bFGF表达情况呈等级正相关(r=0.29,P<0.05).结论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显著,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两种指标联合监测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而为胆管癌的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选择58例胆管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取自胆结石临床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这两种组织PTTG以及b-FG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胆管癌组织的PTTG以及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03%、74.14%,高于正常胆管组织( P<0.05)。 PTTG与b-F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TTG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诱导了多肽生长因子b-FGF的细胞外分泌与高表达,b-FGF又诱导PTTG的表达,两者的高表达与胆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TTG与b-F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胆管癌的恶性程度、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子宫肌瘤中表达及二者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3例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中PTTG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子宫肌瘤中PTTG和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8.4%;76.7%,其阳性率及表达等级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组织(P<0.01)。33例bFGF蛋白表达阳性的子宫肌瘤中38例PTTG蛋白表达阳性占86.8%(33/38),PTTG蛋白表达与bFGF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19P<0.01),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子宫肌瘤中PTTG和bF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而高表达的PTTG可刺激bFGF的表达,二者共同促使子宫肌瘤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内皮抑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内皮抑素(endostat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PTTG,endostatin和bF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侵袭性腺瘤较非侵袭性腺瘤PTTG和bFGF mRNA表达明显增高 (均P< 0.01)。侵袭性腺瘤较非侵袭性腺瘤endostat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发生可能与PTTG和bFGF表达增高及endostatin表达下调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TTG高表达后改变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与抑制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21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和14例正常组织标本中的PTTG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PTTG和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72%、71.42%,其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P〈0.01)。PTTG表达与bFGF表达成等级正相关(r=0.623,P〈0.01);PTTG表达与甲状腺癌预后指数成正相关(r=0.306,P〈0.05)。结论PTTG和bFGF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两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肿瘤侵袭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癌中PTTG、bFGF的表达以及在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7例喉癌、26例癌旁和9例正常喉黏膜中PTTG、bFGF蛋白的表达,用CD34标记并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喉癌中PTTG蛋白和bF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4.2%和78.9%,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喉黏膜的表达率(P〈0.05)。PTTG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原发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喉癌中MVD值明显大于癌旁和正常喉黏膜(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VD分别与PTTG和bF-GF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PTTG和bFGF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二者的检测将有助于喉癌的诊断、评估喉癌患者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对30例子宫肌瘤组织及正常子宫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bFGF、MVD、PCNA的表达,及bFGF与MVD、PCNA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肌瘤组织中bFGF、MVD、PCNA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并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P<0.05).且bFGF与MVD、PCNA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bFGF通过促进血管形成和刺激细胞增殖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Rb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14例子宫肌瘤和3例子宫平滑肌肉瘤中p53和Rb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p53和Rb基因在分泌期子宫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增殖期,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分泌期子宫肌肉组织,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子宫肌瘤。结论:在子宫肌肉组织中,性激素对p53和R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调节作用。推测性激素促使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途径之一是影响p53和Rb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PTTG和c-myc在原发性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少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58-60,6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中PTTG和c-myc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肺癌标本及19例正常人的肺组织中PTTG和c-myc的表达。结果肺癌细胞中PTTG和c-my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肺组织(P<0.01);PTTG和c-myc在不同病理类型(确切P=1),和不同大小的肺癌组(P>0.05)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在三组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TTG和c-myc在淋巴结有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肺癌细胞中PTTG和c-myc的表达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PTTG和c-myc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人肺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及流式细胞术 ,检测 4 0例子宫肌瘤组织 (增生期 2 0例 ,分泌期 2 0例 )中EGF、EGF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PR)水平 ,并与瘤旁正常肌层组织进行对照。③结果 子宫肌瘤组织EGF、EGFR、ER、P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t=2 .5 73~ 3.92 7,P <0 .0 5、0 .0 1) ;肌瘤组织增生期EGFR水平、分泌期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t=3.173、3.341,P <0 .0 1) ;肌瘤组织EGF水平与P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71,P <0 .0 1) ,EGFR水平与ER水平呈正相关 (r =0 .6 5 ,P <0 .0 1)。④结论 EGF、EGFR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二者的合成受性激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子宫颈及子宫内膜肿瘤组织EGFR和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①目的 观察子宫颈及子宫内膜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原癌基因c erbB 2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77例子宫颈和 72例子宫内膜正常及肿瘤组织进行EGFR和c erbB 2检测。③结果 c erbB 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 ,分别为 71 .1 %和 6 8.9%。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及不典型增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1 0 .31 3、5 .5 4 8,P<0 .0 5 ) ;子宫内膜腺癌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增殖期内膜、分泌期内膜及子宫肌腺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0 .0 1 2 ) ;而EGFR在各组织内表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χ2 =4 .2 4 0、0 .2 4 0 ,P >0 .0 5 )。④结论 c erbB 2是鉴别子宫颈和子宫内膜肿瘤良恶性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状况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癌细胞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181例,癌旁组织66例bFGF表达状况。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bFGF阳性率分别为95.58%和62.12%,两者差异显著(P<0.005),(+)的阳性率分别为48.55%和63.41%,(++)分别为41.62%和36.59%(+++)分别为9.83%和0%。(+)和(++)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显著(P<0.025),乳头状腺癌bFGF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显著低于低分化癌,腺癌和粘液腺癌(P<0.05),癌细胞转移组和无转移组bFGF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阳性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各种癌组织表达bFGF高于癌旁组织,分化较差的癌细胞高于分化较好的癌细胞,癌转移组表达bFGF( )阳性高于无转移组。bFGF与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乳腺良恶性病变癌c-myc表达及与DNA倍体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乳腺癌82例和乳腺良性病变22例进行c-myc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my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的着色面积与着色深度高度相关(P<0.01),着色深度和着色面积又与平均灰度、平均光密度及平均积分光密度高度相关。c-myc癌基因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性病变c-myc染色多呈轻度阳性,少数呈中到强度阳性,而且着色部位多以胞核胞质均着染色。恶性肿瘤c-myc免疫组化染色多呈中到强度阳性,少数呈弱阴性,且以胞质着色为主,二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都可有c-myc激活,c-myc与细胞增殖有关,并非恶性肿瘤所特有。但结合着色程度及着色部位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仍然有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