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各50例(哮喘组)、急性加期和缓解期COPD患者各50例(COPD组)及健康志愿者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4、IL-8、IL-10的水平。结果: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且2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P<0.01),且2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OPD组急性加重期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且2期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P<0.01),且2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急性加重期IL-4水平显著高于COPD急性加重期(P<0.01);COPD急性加重期IL-8水平高于哮喘急性发作期(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显著低于COPD急性发作期(P<0.01)。结论:IL-4、IL-8、IL-10均参与了哮喘和COPD的气道炎性反应,IL-4、IL-8是促炎因子,而IL-10是抑炎因子。IL-4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而IL-8、IL-10为COPD的主要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Inted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组26例和缓解期患者组22例,健康人(对照组)22例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中IL-4、IL-8、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IL-4、IL8、IL-10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IL-8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IL-4、IL-8、IL-10和TNF-α的水平可作为判断哮喘疾病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和峰流速(PEF)值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血清IL-8、IL-10含量和PEF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10水平及PEF值均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缓解期患儿血清IL-10水平及PEF值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缓解期患儿血清IL-8含量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细胞因子失衡是儿童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血清IL-8、IL-10水平和PEF值的研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4、IL-8、IL-9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患儿各43例,分别设为发作组和缓解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的血清IL-4、IL-8、IL-9水平.结果 IL-4、IL-8、IL-9在对照组、缓解组、发作组儿童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清IL-4、IL-8、IL-9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临床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罗英琳  陈嘉馨  黄思代 《临床荟萃》2003,18(12):673-674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5 (IL 5 )、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相关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 2 6例哮喘发作期、2 2例缓解期IL 5、IL 12与血清IgE水平 ,并与 16例健康者的正常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IL 5、IgE水平明显升高 ,与缓解期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缓解期组IL 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IL 12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IL 5与IgE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 =0 .30 ,P <0 .0 5 ) ,IL 12与IgE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r =- 0 .4 7,P <0 .0 1)。结论 血清IL 5、IgE水平升高 ,IL 12水平降低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 )‐37、IL‐25、免疫球蛋白 Ig E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发作期组)、缓解期(缓解期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37、IL‐25、IgE的水平并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37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血清IL‐25、Ig 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25水平与Ig E之间呈正相关( r =0.673, P <0.05),血清IL‐37水平与IgE之间呈负相关( r =-0.487,P <0.05)。【结论】哮喘成人血清IL‐37、IL‐25、IgE水平能反应哮喘气道炎症活动情况及疾病严重程度,三者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以及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设为哮喘组,给予普米克(布地奈德气雾剂)及喘康速(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吸入治疗,症状缓解后停用喘康速。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4、IL-8、IFN-γ水平和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并与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结果哮喘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哮喘组治疗前IL-4、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FN-γ水平和FEV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IL-4、IL-8均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FN-γ和FEV1%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哮喘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改善肺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8.
赵学琴  陈晔  袁雅冬 《临床荟萃》2009,24(14):1217-1220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与非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探讨血清CRP、IL-8水平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诊断意义和临床价值,评价以上两种因子是否可成为支气管哮喘病情分期评估指标,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7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CRP、IL-8水平,同时选择68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CRP、IL-8的检测分别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急性发作期,(52.8±6.2)mg/LVS(6.2±4.5)mg/L、(7.4±4.9)mg/L(均尸〈O.01),而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急性发作期,(33.6±5.3)ng/LVS(19.6±5.1)ng/L、(24.9±4.9)ng/L(均P〈0.01),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cRP、IL-8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血清CRP、IL-8水平检测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分期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慢支炎急性期),慢支炎缓解,肺癌,支气管哮喘(哮喘)缓解期及对照组的血清表达意义。方法:对48例慢支炎急性期,30例缓解期,5例哮喘缓解期,11例肺癌患者及2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的IL-4浓度作定量测定。结果:慢支炎急性期分别与慢支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慢支炎缓解期与哮喘缓解期,哮喘缓解期与对照组的血清IL-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支炎不同期,哮喘缓解期患者的血清IL-4有较高浓度,IL-4有多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白细胞介素17(IL-17)、骨膜蛋白(Periostin)的变化,以进一步探索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30例(哮喘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3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及对照组血清Eotaxin、IL-17、Periostin的水平,以及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变化.结果 哮喘组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Eotaxin、IL-17及Periostin分别为(231.98±9.18) ng/L、(831.63±23.56) ng/L、(196.47±6.54) μg/L和(174.44±5.83) ng/L、(607.73±17.71) ng/L、(144.09±4.10) μg/L均高于对照组(108.11±4.33) ng/L、(367.47±18.16) ng/L、(93.38±3.32) μg/L(P<0.05),且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而哮喘组肺功能水平(FEV1%pred)仅发作期(67.45±1.54)%低于对照组(84.17±0.71)%(P<0.05);血清Eotaxin及IL-17与FEV1% pred呈明显负相关(P<0.05),但Periostin与FEV1%pred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中Eotaxin、IL-17及Periostin水平与哮喘发病具有相关性,该类指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评估和临床用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具体作用过程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宁静  牛建平  邹映雪 《新医学》2006,37(10):643-644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0和干扰素γ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关系:方法:29例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患儿,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血清白介素-10、干扰素γ水平,同时测定FEV1%值。并对同期的血清白介素.10、干扰素γ与FEV1%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血清白介素-10、干扰素γ水平及FEV1%值均明显低于缓解期(均为P〈0.01),且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血清白介素-10、干扰素γ水平与FEV,%值呈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血清白介素-10、干扰素γ水平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对于监测哮喘的病情发展,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患者IL-4、IL-5及血清IgE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4 (IL 4 )、白细胞介素 5 (IL 5 )、IgE水平及不同病程的差异。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的外周血单介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中IL 4、IL 5水平 ,同时用散射比浊法进行IgE检测。 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经PHA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 4、IL 5及Ig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哮喘发作期IL 4、IL 5、IgE水平较缓解期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L 4、IL 5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动态检测过敏性哮喘外周血血浆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IL 6)及其受体 (IL - 2R、IL - 6R)的变化 ,探讨其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夹心法 (ELSA)进行表型及定量分析。结果 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期外周血血浆中IL 2、IL 6及其可溶性受体皆升高 (P <0 .0 1) ,至缓解期也未恢复至正常范围 ;膜型白细胞介素 2受体 [mIL 2R ,即白细胞相关抗原 (CD2 5 ) ]在各期均无变化。结论 IL 2、IL 2R、IL 6、IL 6R参与了哮喘的发生、发展 ,动态观察有助于病情评估 ,同时提示哮喘患者缓解期气道炎症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后及26名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2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血清IL-2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9.2±3.2)ng/m 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2.8±11.5)ng/m l,P<0.01],缓解期增至(19.9±5.4)ng/m 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8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 055±506)ng/m 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6±72)ng/m l,P<0.01],缓解期降至(214±119)ng/m 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测定IL-2、IL-8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23例)及正常对照组(21例)痰IL-8、IL-17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痰IL-8、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OPD患者痰中IL-8与1秒率(FEV1)呈显著负相关(r=-0.746,P<0.01).CO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痰中IL-8与IL-17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7,P<0.01;r=0.774,P<0.01).结论IL-8及IL-17均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且IL-17与IL-8在COPD发病过程中关系密切.IL-17可能多经由IL-8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的检测意义。方法 38例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观察组)采用口鼻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肺功能指标,并与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E,Eos及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血清IL-4水平增高,检测IL-4可作为病情程度判断及疗效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30例肺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活性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随治疗后病情缓解,IL-2水平增高;缓解期患者IL-2水平仍低于正常,但无显著性差异;COPD病程超过10年者低于患病时间短于10年者,但亦无显著差异,肺心病组与对照组不同性别比较,男性间差异显著,而女性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脾氨肽佐治支气管哮喘(哮喘)对血浆白细胞介素及肺功能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哮喘患者9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按照哮喘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治疗,每个月前15 d 每日2支,后15 d 不用,连续应用2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以及 IL-5/ IL-10水平比与 FEV1%及 ACT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 IL-5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或升高更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 FEV1%和 ACT 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浆 IL-5/IL-10水平比与 FEV1%呈负相关(r =-0.6217,P =0.024),与 ACT 评分呈负相关(r =-0.6831,P =0.019)。结论脾氨肽佐治哮喘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 IL-10水平、下调 IL-5水平,从而抑制嗜酸粒细胞在气道聚集,减少 IgE 的分泌,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王妹芳  王龙武 《检验医学》2006,21(3):259-26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后及26名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2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血清IL-2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9.2±3.2)n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2.8±11.5)ng/ml,P<0.01],缓解期增至(19.9±5.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8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 055±506)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6±72)ng/ml,P<0.01],缓解期降至(214±119)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测定IL-2、IL-8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淋巴液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 及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水平,并与其血清水平相比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行胸导管引流 (TDD)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0d、3d、5d淋巴液及0d、5d 外周血IL-6、IL-10、IL-12以及IgG亚类水平。结果哮喘 病人治疗前IL-6、IL-10明显增高,而IL12、IgG1、IgG2、IgG3、 IgG4则明显降低。血清IgG亚类缺陷检出率为85.71%,以 IgG1缺陷为主;血清IgG亚类增高检出率为44.44%,IgG4增 高占100%。结论哮喘淋巴液与血清均存在以IL-12产生受 抑和1L-6、IL-10产生增多为特征的CK失调以及严重的1gG 亚类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