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正芳  刘永铭  严祥 《医学争鸣》2007,28(14):1305-130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补体C3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3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SAP )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19例;年龄、性别、体质量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24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脂联素的浓度,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补体C3浓度,并分析两者浓度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其关系.结果:UAP组血清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9±0.42)g/L vs (1.27±0.25)g/L,P<0.05],SAP组和UAP组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62(1.19~15.50),4.97(1.07~14.80) mg/L vs 10.25(4.51~28.23)mg/L,P<0.05];血浆脂联素与补体C3、三酰甘油、体质量、腰围、腰臀比值呈负相关(P均<0.05);补体C3与三酰甘油正相关(P=0.000),与脂联素负相关(P=0.041).结论:脂联素水平降低和补体C3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补体C3的改变与脂联素水平负相关,提示脂联素的代谢可能影响补体C3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韩延辉  张晓 《中原医刊》2007,34(7):24-25
目的探讨人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等,将92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ACS组(72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并进一步将ACS组分为ST段抬高心梗(STEMI)、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三个亚组(分别为33例、15例、24例)。选取18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采集其血脂、体重指数(BMI)及吸烟史等相关资料。结果①ACS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SAP组与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CS三个亚组血浆脂联素水平均低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而三个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血浆脂联素水平与BMI成负相关(r=-0.23,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呈正相关(r=0.32,P〈0.01);男性人群中有吸烟史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较无吸烟史者降低(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可预测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血浆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下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在血浆中的变化,从而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28例,男女各1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14例,均为女性,止常对照组30例,男女各15例,均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测血脂、糖代谢指标及脂联素、促酰化刺激蛋白及补体C3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亢组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促酰化刺激蛋白无明显差异,补体C3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明显降低,游离脂肪酸明显升高,空腹血糖及胰岛素也明显升高;甲减组的体重指数增加,血脂增加,而其它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甲状腺激素FT3、FT1成正相关,其它指标问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甲状腺激素及甲亢状态可能促进脂联素的产生,而甲亢状态下脂联素的产生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283例患者进行分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监测血压、血糖、血浆胰岛素、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结果:①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HDL-C、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s-CRP显著相关(P<0.05);③随着受累冠状动脉数量的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低血浆脂联素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o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脂联素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临床类型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多层螺旋CT(MSCT)平扫结果和临床表现,将64例临床可疑的ACS(ACS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33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31例)亚组。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18例,3支病变21例。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4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监测患者血脂、血压、血糖及体重指数(BMI)等相关指标。结果①包括AMI及UAP的ACS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为(8.56±3.82)m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2.95±4.36)mg/L(P<0.01)。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血浆脂联素水平呈进行性下降,但AMI与UAP亚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支、双支、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亚组血浆脂联素浓度分别为(6.69±3.08)、(8.32±3.36)和(9.32±4.53) mg/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3支病变亚组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而双支病变亚组与单支病变亚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浆脂联素与BMI(r=-0.39)、总三酰甘油(TG, r=-0.36)呈负相关(P值均<0.01);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29,P<0.01)。④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为因变量,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定量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后进入方程的有年龄(X1)、BMI(X2)、TG(X3)、脂联素(X4),得出方程:In[P/(1-P)]=-28.335 0.208X1 0.744X2 3.132X3-0.326X4(P<0.01)。结论①血浆脂联素可成为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②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③血浆脂联素可能成为冠心病的一个保护性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283例患者进行分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监测血压、血糖、血浆胰岛素、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结果:①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HDL—C、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s—CRP显著相关(P〈0.05);③随着受累冠状动脉数量的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低血浆脂联素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39)、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33)患者,另选取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3组血清脂联素、内脂素、C反应蛋白水平及与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3组血清脂联素、内脂素、C反应蛋白、血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CS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与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血清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TG、LDL及TC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结论:内脂素、脂联素在ACS中发挥的作用相反,共同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围绝经期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和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以及健康女性血清脂肪因子网膜素和脂联素的表达差异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133例女性,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经CAG证实不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且心电图无缺血改变的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和是否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将患者分为以下4组:围绝经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年龄<55岁)76例,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年龄≥55岁)57例,围绝经期健康对照组(年龄<55岁)60例,绝经后健康对照组(年龄≥55岁)36例。分析血清网膜素、脂联素等临床指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结果围绝经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分别低于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围绝经期健康对照组(均P<0.05)。血清网膜素和脂联素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123,P<0.05)。围绝经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分别低于围绝经期健康对照组和绝经后健康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P<0.05)。围绝经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围绝经期健康对照组(均P<0.05)。围绝经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围绝经期健康对照组(均P<0.05)。围绝经期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和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围绝经期健康对照组和绝经后健康对照组(均P<0.05)。围绝经期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围绝经期健康对照组女性(P<0.05)。结论网膜素和脂联素血清水平降低与围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与冠心病及其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的冠心病(CHD)患者4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4例,对照组21例,测定血清脂联素浓度。结果脂联素浓度在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降低,脂联素降低程度与冠心病及其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徐宜清  韩晓 《当代医学》2007,(13):65-67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孕中期血浆脂联素水平和妊娠糖尿病(GDM)及其它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305名孕妇于孕24~28周做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218名葡萄糖耐量正常,35名确诊为GDM.空腹血样的检测指标包括血浆脂联素、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血脂水平.OGTT 1小时、2小时血样检测指标包括血糖、胰岛素水平.结果 GDM孕妇血浆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P=0.014),而GDM孕妇年龄、体重指数(孕前和采样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浆脂联素水平和GDM有明显相关性(P=0.043),但排除母亲孕前BMI及游离脂肪酸因素后,这种相关性减弱(P=0.116).正常糖耐量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OGTT 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孕妇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在GDM组,血浆脂联素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负相关.结论 孕中期低脂联素水平和GDM高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孕中期血浆脂联素水平和妊娠糖尿病(GDM)及其它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305名孕妇于孕24~28周做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218名葡萄糖耐量正常,35名确诊为GDM.空腹血样的检测指标包括血浆脂联素、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血脂水平.OGTT 1小时、2小时血样检测指标包括血糖、胰岛素水平.结果 GDM孕妇血浆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P=0.014),而GDM孕妇年龄、体重指数(孕前和采样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浆脂联素水平和GDM有明显相关性(P=0.043),但排除母亲孕前BMI及游离脂肪酸因素后,这种相关性减弱(P=0.116).正常糖耐量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OGTT 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孕妇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在GDM组,血浆脂联素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负相关.结论 孕中期低脂联素水平和GDM高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2.
尹春  杨正芳  唐彦  李卉 《甘肃医药》2010,(5):484-487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连素和补体C3的水平,探讨炎症和补体代谢异常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35例,年龄、性别、体重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24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hs-CRP及血浆脂联素的浓度,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补体C3浓度。并分析浓度的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92±9.63)mg/L比(2.27±2.42)mg/L,(1.55±0.40)g/L比(1.27±0.25)g/L,P=0.038,0.002],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08(1.07~15.5)mg/L比10.25(4.51~28.23)mg/L,P=0.000];血浆脂联素与补体C3、甘油三酯、体重、腰围、腰臀比值呈负相关(P均〈0.05),补体C3与TG正相关(P=0.000),与脂联素负相关(P=0.041)。结论:hs-CRP、脂连素和补体C3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和补体代谢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将8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阴性对照组组。并根据冠脉造影的Gensini积分分成<30分组和≥30分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和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的脂联素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30分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30分组(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伴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之间的关系。方法46例急性冠脉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组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脂、甲状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指联素。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分冠脉狭窄程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脂联素水平下降[(3.65±1.68)μg/mL66(7.08±3.24)μg/mL,P<0.01],健康对照组脂联素与体重指数(r=-0.254,P=0.040),总胆固醇(r=-0.261,P=0.046)呈负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脂联素与冠脉狭窄程度(r=-0.349,P=0.014),甘油三酯(r=-0.356,P=0.015),肿瘤坏死因子-α(r=-0.301,P=0.04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0.321,P=0.036)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提示,在健康对照组中,体重指数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中,冠脉狭窄程度,肿留坏死因子-α则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脂联素水平下降,其下降水平并与冠脉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牛海军 《安徽医学》2019,40(9):1029-1031
目的探讨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脂联素与CHD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不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CHD患者74例为观察组,同时将观察组患者按冠脉病变支数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29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19例;再按CHD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32例、中危组24例、高危组18例。同期选择CAG阴性者2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IL-6及hs-CRP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脂联素、IL-6及hs-CRP与CHD的关系,同时分析脂联素与CHD不同冠脉血管病变支数及不同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IL-6、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三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 <0. 05)。高危组脂联素水平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 <0. 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IL-6及hs-CRP与CHD的相关系数r=-0. 713、0. 637、0. 024(P均<0. 05);脂联素与CHD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三支、双支、单支)相关系数r=-0. 451、-0. 517,-0. 553(P均<0. 05);脂联素与CHD不同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r=-0. 536、-0. 458、-0. 603(P均<0. 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CHD呈负相关,血清IL-6、hs-CRP水平与CHD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稳定性心绞痛(DM-S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36例DM-SAP患者的诊断依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采用Gensini积分计算方法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根据Gensini积分四分位数分成4组,另外选取1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 DM-SAP组血浆脂联素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6.51±1.97μg/ml:7.55±1.63μg/ml,P<0.001)。较高Gensini积分四分位组(组4、3和2)的DM-SAP患者其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最低四分位组(组1)(P<0.001)。DM-SAP患者脂联素水平与当前吸烟、HbA1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脂联素水平是DM-SAP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78,95%CI 6.453~49.01,P<0.001)。结论血浆脂联素水平随着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冠脉病变的严重性显著下降,表明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组血浆脂联素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代表抗炎因素的血浆脂联素显著降低,代表炎症活跃的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两者结合应用可以为早期抗炎治疗及对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免法对163例代谢综合征组(MS组)患者和124例对照组(Con组)人群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MS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而HOMA-IR则高于Con组(P〈0.05);MS组及Con组女性的血清脂联素浓度显著高于男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是影响M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低脂联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郑海波  曹雷  孙震 《吉林医学》2013,34(19):3796-3797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1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5例;血浆hs-CRP、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结果:LVDD及血浆hs-CRP、BNP水平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而LVEF显著低于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s-CRP、BNP水平与LV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hs-CRP和BNP水平对于评价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尚晓斌  梁艺  黄学成  王琦武 《广西医学》2009,31(8):1086-108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85例ACS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将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ACS对照组40例仅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AC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ACS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与ACS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更高,而血清hs—CRP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h8-CRP呈负相关(r=-0.348,P=0.013)。结论ACS患者血清脂联素下降和hs—CRP升高在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血清hs—CRP及升高脂联素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ACS患者粥样斑块内的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