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闭膜管及闭孔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闭膜管为长约19.59±1.08mm的骨-筋膜-肌性管道,它的外口在耻骨结节下方36.41±1.15mm、股动脉内侧36.87±1.12mm。2.闭孔神经在入小骨盆前主要在骶髂关节线内侧上行,毗邻髂内静脉。入小骨盆后在其上口边缘下方12.23±0.84mm处贴骨盆侧壁前行,邻近膀胱外侧壁,入团膜管后紧贴耻骨上支下面的闭孔沟走行。  相似文献   

2.
通常的闭孔动脉是由髂内动脉发出,于小骨盆腔内,经骨盆侧壁向前,穿闭膜管。作者在一成年女性标本上,发现闭孔动脉由髂外动脉发出,行程也有变异。报道如下:髂外动脉经腹股沟韧带中点后方入股部,腹壁下动脉仍由髂外动脉发出,位置在距腹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  相似文献   

3.
在正常情况下,闭孔动脉通常起于髂内动脉的前干,沿骨盆侧壁行向前下方,经盆内筋膜与腹膜之间,输精管盆侧或子宫圆韧带自其内侧跨过,其上、下分别有闭孔神经和闭孔静脉与之伴行,至闭孔上方进入闭膜管,出骨盆至股部,分为前后两终支。闭孔动脉在盆内除分支至髂骨、髂肌、膀胱等外,尚发出一耻骨支,耻骨支沿耻骨后面内进,与对侧同名支以及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吻合,有时这个吻合支变得很粗,而正常的闭孔动脉很小或不存在,由该吻合支所代替,这种粗大吻合支即为异常闭孔动脉(椐资料统计约占169/6-209/6)。笔在进行教学标本制作时,发现一成年女性右侧闭孔动脉变异,而左侧闭孔动脉与上述正常闭孔动脉描述无异。现将变异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局部解剖教学中,见一成年男性标本左侧闭孔血管动脉起源于髂外动脉(图1),为积累资料及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左侧闭孔动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 cm处自左髂外动脉内侧壁发出,向内下跨耻骨支伴正常来源的闭孔神经进入闭膜管.  相似文献   

5.
在解剖一具约45岁男性藏族尸体时,发现右侧腹壁下动脉起点异常,此异常在股疝手术中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闭孔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共干起自髂内动脉,共干长2.5cm,外径4.0mm,共干行至距闭膜管2cm 处,发出一支腹壁下动脉(外径2.5mm)和闭孔动脉(外径3.5mm)(见附图),腹壁下动脉沿盆壁前上行于腹环的内侧(距腹环内缘约4mm)并继续行向上内入腹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解剖 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左侧颈袢缺如 (附图 ) ,现报道如下 :该例左侧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出颅后伴颈部血管、副神经、迷走神经下行 ,在第 2颈椎横突末端下方0 .4cm处发出第 1交通支行向下外 ,于第 2颈椎横突末端下方 1.8cm处与迷走神经相连 ,此交通支起始处横径 1.4mm ,长 1.4cm。舌下神经在发出第 1交通支下方 0 .6cm处发出舌下神经降支 ,此分支起始处横径 1.2mm ,长 6 .9cm ,经颈内、外动脉的外前方行向下前 ,抵止胸骨甲状肌上部 ,支配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甲状肌上部和胸骨舌骨肌。舌下神经本干沿舌骨舌…  相似文献   

7.
<正> 闭孔神经支配半膜肌是一罕见的变异,目前尚未见有报导。现将在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进修期间发现的一例报导如下。女尸,成年,身长152厘米右侧闭孔神经在出闭膜管时横径为5.0毫米,后分为前后二支。前支径2.5毫米,后支径1.8毫米。前支在发支至耻骨肌、内收长肌、股薄肌和内收短肌后,发支穿过内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女性前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阴道前壁脱垂的穿刺路径,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应用红色乳胶分别对3具新鲜女性尸体标本进行桡动脉血管灌注,5 d后对标本进行手术穿刺和路径解剖,同时测量穿刺针与相关血管、神经和处女膜之间的距离。结果所有穿刺均未发生副损伤,1号穿刺针与闭孔神经后支、闭孔动脉前支、闭孔动脉后支、闭膜管、阴部内血管神经、处女膜的距离分别是(2. 6±0. 2) cm、(2. 1±0. 3) cm、(1. 4±0. 1) cm、(2. 1±0. 2) cm、(1. 2±0. 2) cm和(2. 0±0. 2) cm;2号穿刺针与闭孔神经后支、闭孔动脉前支、闭孔动脉后支、闭膜管、阴部内血管神经、处女膜的距离分别是(3. 0±0. 3) cm、(2. 9±0. 2) cm、(0. 6±0. 2) cm、(2. 5±0. 3) cm、(0. 8±0. 2) cm和(6. 1±0. 4) cm。结论女性前盆底重建术通过加强女性盆底Ⅰ和Ⅱ水平的支撑作用来治疗阴道前壁脱垂,术中取膀胱截石位,大腿充分外展,选择恰当的进针点进行由外向内的穿刺,能够大大降低术中损伤重要血管神经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异常闭孔动脉的走形、分布,并对其盆内段进行测量和定位,为腹股沟区相关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基础。 方法 解剖研究37侧成人骨盆标本,对闭孔动脉进行观测和分类,并测量闭孔动脉盆内段长度,起始端外径,闭孔管处外径,以及闭孔动脉入闭孔处和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的距离。 结果 在37侧标本中,异常闭孔动脉出现率为18.92%。异常闭孔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共干(1.57±0.12)cm发出,盆内段平均长度(4.05±0.49)cm,起始处平均外径(2.52±0.87)mm,闭膜管处闭孔动脉平均外径(2.14±0.72)mm,入闭孔处和连线中点的距离(3.63±1.29)cm。异常闭孔动脉多与腹壁下动脉共干,之后绕股环或跨过股环,紧贴盆壁下降至闭孔处。 结论 正是由于异常闭孔动脉的特殊性质,在腹股沟区及骨盆、髋区骨折固定手术,甚至肿瘤治疗、淋巴结清除术中,术者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髋关节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髋关节去神经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4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对支配髋关节的神经支进行解剖观测。结果:①股神经耻骨肌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约2.3cm处,起自股神经内侧,横径约1.3mm,向内下走行,穿经股动、静脉深面进入耻骨肌;②坐骨神经股方肌支于梨状肌下缘稍上方,自坐骨神经深面发出,沿孖肌深面内侧下行,至股方肌上缘水平发一髋关节支,股方肌支主干下行进入股方肌内;③闭孔神经前支主干在出闭膜管外口后向外侧发1支耻骨肌支和2支关节支,闭孔神经后支主干在出闭膜管外口后向外侧发1关节支。结论:支配髋关节的3个来源的神经支及其分支均具有解剖位置恒定,容易显露和手术创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1/2)岁、生后二个月左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包块,因包块坠入阴囊后不能还纳,以“左腹股沟斜疝嵌顿伴不全性肠梗阻”入院。入院后即行“左腹股沟斜疝复位、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发现疝内容为回盲部,肠袢呈“V”字形嵌顿,脱出约12cm,肠充气膨胀,血运良好;阑尾长约8cm,直径约0.5cm,系膜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 ,4 0岁。因低热、乏力 2个月 ,胸闷、喘憋 2周 ,于 1998年 3月 9日入院。CT示 :左上肺野可见巨大薄壁透亮区 ,6cm× 5cm ,诊断为肺大疱。术中见 :左肺上叶尖后段呈囊性改变 ,对应肺膜表面肥厚 ,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病理检查 左肺上叶切除标本一个 ,2 0cm× 13cm× 6cm ,尖后段呈囊性改变 ,肺膜膨出 ,表面肥厚。切面尖后段呈多囊性改变 ,中央为一个直径为 6cm的大囊 ,大囊由多个互相贯通的小囊组成 ,大囊周围围绕一些塌陷的小囊。囊肿与支气管不相通。邻近大囊壁可见 2个散在的与囊肿不相连的孤立性结节 ,直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股疝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19例经手术证实的股疝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7例;年龄49~90岁,平均年龄70岁。回顾性分析其MSCT横断位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右侧股疝9例,左侧股疝10例。CT表现为腹股沟区软组织密度、脂肪密度、混杂密度影,或显示为含气、含液的肠管,向上与腹腔相连通,疝囊均位于腹股沟韧带后方。疝内容物为小肠及系膜10例,仅为网膜5例,合并小肠及系膜、网膜2例,内容物为空肠、乙状结肠肠脂锤1例,仅为少量腹水1例。同时9例患者有小肠梗阻表现。CT诊断符合率100%,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 MSCT可以准确显示股疝的位置、形态、内容物、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及继发征象,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评估风险、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臂丛的干、股、束的任何一部分在数目、编排上与正常不同均为变异臂丛 ,文献报道约为 1 1 .6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右侧臂丛及其分支存在异常 ,现报道如下。右侧臂丛的上、中、下干均在锁骨的后上方分为前、后股。外侧束在胸小肌的上缘处发出上下 2小支加入内侧束 ,上支直径 0 .0 8cm ,长度 1 .1 6cm ,下支直径 0 .0 8cm ,长度 1 .59cm。内侧束在 2小支加入前直径 0 .2 5cm、加入后直径 0 .30cm ,此后内侧束下行 2 .2 0cm在胸小肌后方发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正中神经在腋窝内和臂的上部分别走…  相似文献   

15.
胆囊管缺如时称无柄胆囊 ,较罕见。在解剖一男性新生儿尸体时发现一例 ,同时伴有肝外胆道畸形闭锁。为积累国人畸形变异资料 ,现报道如下 :该例肝脏明显增大 ,表面平滑 ,质硬 ,实质呈暗绿色。肝右管较长 ,其长度为 1.8cm ,于横沟右端出肝实质后横行向左 ,与肝左管汇合。距汇合处 0 .2cm ,有一极细副肝管自尾状叶注入肝右管后壁 ,其管径约为 0 .5mm。胆囊位于肝左、右管夹角之间 ,其胆囊管缺如 ,于胆囊颈处闭锁 ,闭锁处膨大。距闭锁处 0 .4cm发出一副胆囊管 ,长度为 0 .5cm ,管径 1mm ,于肝左管与肝右管的夹角内走行 ,注入肝左、…  相似文献   

16.
苗勒管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社会性别男性 ,2 2岁。因左侧阴囊内肿物 5年 ,于1999年 4月 2 2日入院。 10余年前曾行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无隐睾 ,阴茎能勃起。父母非近亲结婚 ,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 :一般状态好 ,发育正常 ,无尿道下裂 ,右侧腹股沟区及右侧阴囊内未触及睾丸 ,左侧阴囊内可触及两个睾丸 ,在其 2个睾丸上方精索部可触及 6 .0cm× 5 .0cm大小的肿物 ,光滑囊性 ,透光试验阳性 ,B超探及两个睾丸大小分别为4.8cm× 2 .0cm和 4.1cm× 2 .4cm。睾丸上方可探及直径4.5cm无回声暗区。实验室检查 :血染色体核型为 46 ,xy。手术所见 :右侧腹…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观点认为,对于绞窄性疝,凡施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的病人,因手术区污染不宜行疝修补手术,只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以免因感染而修补术失败。这样往往需要二次行疝修补手术。我们自97~98年间,对10例绞窄性疝,小肠坏死的病人在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行一期疝修补手术均获成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斜疝7例,股疝3例。年龄25~44岁,嵌顿时间四小时~  相似文献   

18.
闭孔动脉吻合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为骨盆创伤止血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个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标本 ,仔细解剖观察双侧闭孔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其吻合情况。同时通过 5个盆部血管铸型标本 ,观察闭孔动脉与髂外动脉及髂内动脉系统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 :闭孔动脉起源分散 ,可分为盆内段和盆外段 ,其分支分布至盆腔脏器和骨盆。 86.7%的闭孔动脉与旋股内动脉浅支间存在直径 ( 1.2 8± 0 .2 2 )mm的血管吻合 ,3 6.7%与对侧闭孔动脉间存在直径 ( 1.12± 0 .0 8)mm的血管吻合 ,2 6.7%与腹壁下动脉 (或髂外动脉 )间有直径( 1.0 2± 0 .3 2 )mm的吻合血管 ,11.7%与旋股内动脉深支有直径 ( 1.5 6± 0 .3 4)mm的血管吻合。此外 ,闭孔动脉分支的终末毛细血管与髂腰动脉、旋髂深动脉、第四腰动脉、阴部内动脉、膀胱上、下动脉和前列腺动脉 (或子宫动脉 )等动脉之间存在广泛、固定的毛细血管吻合网。结论 :闭孔动脉与髂内动脉其他分支及髂外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血管吻合 ,主要吻合类型为终末支直接吻合和终末支网状血管吻合。在骨盆创伤骨折需阻断出血动脉时 ,应特别注意终末支直接吻合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Richter氏型疝为肠壁部分性绞窄疝,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类型的疝。唯这种少见的疝,其内容物适从闭膜管脱出则是属罕见。为积累国人资料,今报道一例。 我们在解剖一中年女尸时,发现在其距回盲部近端180cm处的一段小肠紧贴右侧盆腔前壁即闭孔处,经暴露发现此段小肠攀曲折呈直角,其对系膜缘的部分肠壁嵌入闭孔,将其移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性,1(8/(12))岁。自出生始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因包块不能还纳,哭闹、呕吐32小时于1987年10月24日入院。诊断为左腹股沟嵌钝性斜疝。当日手术,术中见疝内容为全部盲肠,阑尾及末端回肠约8cm,明显水肿,无坏死。松解腹环后,将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检查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行疝囊高位结扎,修补腹环,因组织明显水肿,未行腹股沟管管壁修补。8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